“下一位。”“孩子,忙一晚上了,喝点水吧。”值班医生抬起头,发现面前的“患者”竟是自己的父亲。近日,这段“父挂号见医生儿子,相见只为让你歇会儿”的视频在网络热传。视频中,一位老人来京看望医生儿子,正逢其值夜班患者不断,最后挂号以“患者”身份与儿子相见。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作人员证实,视频由该院医生的真实经历改编,系该院宣传片中的内容。视频中的急诊科医生原型迟骋更是表示,自己已五年未回家过年。(1月31日新京报)
怀着好奇心,我在网上找到了这则热传的视频。必须承认,在看完整则视频之后,我陷入了某种难以言表的情绪之中。白发的父亲,忙碌的医生儿子,他们相见不是在家中,竟然是在急诊科的科室里。此刻,父亲虽然是以“患者”的身份而出现,但他只是想为儿子端上一杯水,叮嘱儿子稍稍休息几分钟。此刻,儿子面临着可能是这辈子中最“奇特”的患者,但即便他是感动的,也不被容许和父亲来详细地交谈,因为,在门外等待着他叫唤的,是下一位病人。
这则“挂号见医生儿子”的视频,无疑就是一则急诊科医生真实工作状态的素描,他们承受的工作压力,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他们所必须呆在工作岗位的时间,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长。然而,点开这则视频后的网友评论,我却惊讶地发现,并不是每个网友都表达出了对这则视频的感动。譬如有网友称,视频中的场景可能只是一出“双簧”;譬如还有网友称,哪一个职业不辛苦,独独提医生没有意义。“挂号见医生儿子”,为什么没有感动所有人?
在我看来,倘若对其成因条分缕析,其中当然有着少数网友“无事喷几句”的惯性,但更重要的恐怕还有以下两点:其一,必须提醒,这段视频是出现在医院的宣传片中。既然是医院的宣传片,那么只提医生的辛苦,而不提患者看病之难,无疑不那么具有平衡感,容易惹人吐槽。事实上,患者特别是那些外地到北京来看病的患者,他们所遭遇的一切,可能更沉重。要凌晨起来排队挂号,要入院之后苦苦等待空床位的出现,只是,他们没有“表达”的机会。
第二个缘由可能在于,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已越来越反感那种“高大上”甚至“不食人间烟火”的表达方式。五年没有回家吃团年饭,固然令人感动,固然体现出医生工作之艰辛。但无论如何,这都不应该是某种常态生活的方式,因为它割裂了亲情和常态的认知。如此认知之下,医院再动辄将医生“五年未回家过年”作为其宣传片内容而出现,就难免令人五味杂陈与不可接受,这正是网友议论的缘起。
正因这样,倘若从医院宣传片的角度来评价,一则“挂号见医生儿子”的视频,以及其背后“医生五年未回家过年”的隐情,显然都难以令人接受,因为它是单向表达的,是不那么契合公众的常态认知的;但倘若站在职业状态的角度来分析,它显然指出了一个真切的事实:医生资源仍是相对短缺的;对医生的制度性减压举措,仍然是不够的,它们共同制造出了“挂号见医生儿子”的深情与悲情。如此而论,所谓“挂号见儿子”的宣传片,它最应该被医卫主管部门所看懂。
王聃
编辑: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