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相声”的标准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并不简单的问题。
说它简单,是大多数老百姓认为,能逗乐的相声就是好相声。说它复杂,是相声圈里的人对什么是好相声的观点不能统一。
如今的相声圈不够团结,我个人认为,这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在某档访谈类节目,知名主持人与某相声表演艺术家对深受百姓喜爱的“某些相声演员”进行了批评。
主持人面带伤感义正言辞地讲到,侯宝林那一代大师,用尽了一生心血把相声从地摊说到了大会堂,而有些相声演员一夜之间又把它弄回了地摊。
相声表演艺术家很同意主持人的说法,他的大意是,艺术就像一座塔,好的相声在塔尖,有些相声在塔底。
这个说法,加上这位艺术家一直以来对相声的认知,可以判定,他所认为的好的相声,与说学逗唱这些专业基础没有关系,和相声是民间曲艺也无关系。
他和知名主持的共识就是,地摊上的相声应该消灭,走进大会堂才是相声的正道,才是好相声。
然而稍加客观理性的分析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他们所说的“好”,太过理想主义,是脱离群众基础的虚无主义的好。
艺术应该在塔尖还是塔底,题目有些大,我不敢妄自评说。但我敢说相声这门艺术,还真没必要偏要往塔尖上挤。
楚国有个人在城楼上唱歌,先唱了很通俗的《下里》和《巴人》,城下许多百姓跟着唱。接着又唱了较为通俗的《阳儿》和《薤露》,跟着唱的人少了一半。后来又唱《阳春》《白雪》和商音,羽音,徽音,人一下子就走完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过分追求曲高雅致,就会造成没人跟着唱,甚至连听都懒得听的局面。
乡镇赶大集,草台班子跳热舞,唱通俗,看的人挺多。艺术团也去赚外快,跳的是艺术性极强的舞蹈,唱的是民族加美声,结果票却卖不过草班子。
郭达小品《换大米》,艺术团的骨干力量唱不了“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而换大米的郭达却唱了个过瘾。
骨干为啥唱不出要求的味道?因为他认为自己是艺术家,他已习惯了用高雅的声音对歌曲进行艺术加工。换大米的郭达却不想那么多,他觉得扯开嗓子,尽兴就好。而“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恰恰属于老百姓愿意听的歌曲。
艺术追求高雅没有错,可不能强行往每天汗珠子摔八瓣的老百姓的耳朵里塞。
古训说“男女有别”没有错,错的是跑人家夫妻房间里讲“男女授受不亲”。
所以挨骂了,挨骂了还不服气,觉得很冤枉。
说句实在话,骂是轻的,要不是您遇见的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被揍翻了都不冤。
艺术追求高雅,敢于攀登塔尖,可以。但艺术是个大概念,里面还分什么样的艺术。拿相声来说,它的定位是民间传统艺术。
所谓民间传统,就是自来民间,一代一代传下来,并经过实践,形成基本共识后所形成的。这个过程少则百年,多则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传统艺术需不需要改良,当然需要,但它的定位是改良,而不是瞎改胡改。而能够对传统习俗进行改良的,一定是行内的造诣极高的大师。
擦油烟机的想改良潜艇动力,跳广场舞的想改良芭蕾舞,说学逗唱样样稀松还想改良相声……这不是有理想有抱负有魄力,这是缺药了。
所谓民间传统艺术,民间是土壤,离开了土壤,就活不好甚至活不了,不信您把二人转弄到维也纳金色大厅演一场试试看。
相声也是如此,所谓含着热泪地笑是闭门造车搞出来的荒谬理论,与其这样说,倒不如说是让观众笑出眼泪更为恰当。
相声要高雅,可以要,但它的前提是必须能逗乐,必须要有相声的传统特色。
把高雅放在首位,让逗乐为高雅让路,这便是名副其实的本末倒置。
只有外行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来。
所以,有些人虽为相声大师,但这个大师却并非民间老百姓赋予的。夸张点讲,可能连相声的基本功能都不晓得。
相声对于这样的大师来讲,无非是沽名钓誉的工具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