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陈灿的诗集《士兵花名册》,荣获第四届"中国天水·李杜诗歌奖"特别奖。授奖词,讲出了陈灿的诗歌人生。
图为第四届"中国天水·李杜诗歌奖"颁奖现场。新华网发 受访者供图
他是战士,是曾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参加过祖国西南边境自卫防御作战的老兵;他是诗人,他用诗歌铭记历史、讴歌英雄、呼唤和平,他就是陈灿,现任中共绍兴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用他自己话说,他是个“战士诗人”。
1984年的夏天,陈灿和战友自杭州西溪湿地一带的部队驻地出发参战,曾在硝烟弥漫的猫耳洞里,在负伤后躺在野战医院的病床上坚持诗歌创作。三十多年来,他从士兵、大学生走到机关干部,尽管身份在变,但不论在哪,他一直在写诗。
“经历过生命极限考验者,言及生命总是平静平和,心怀大爱者,待人待己总是归于家常。陈灿的诗就是陈灿的人,而陈灿正是一个渡尽劫波爱犹深的诗人,大真实,大真诚,家国情怀,战友情深,大地人民,真理正义,平常爱,无尽爱,以诗爱,爱在诗中。”
图为诗集《士兵花名册》。新华网发 受访者供图
对话诗人陈灿——
新华网:诗集《士兵花名册》的创作初衷是什么?此次获奖您是怎样的心情?
陈灿:我十八九岁走上了硝烟弥漫的战场,在生命随时都会消失的前沿阵地上,我开始了创作,我最初想借这本诗集,用花名册的形式,写一遍战友们的名字,所以这既是一首英雄赞歌,也是自己对那段刻骨铭心的往事的含泪回眸,是向我血洒边陲的战友们的致敬。
《士兵花名册》的每一首诗,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从《开往前线的列车》到《出征酒》,从战后一个失去双脚在街边摆地摊的《街边一位修鞋的老兵》,再到《你吻过我的额》中一个女兵对敢死队员冲锋陷阵前“仓促一吻”的追忆……
我一直努力要把那么多牺牲了的战友的生命,用我的诗歌来延长,用诗把走远的战友一个一个拉近。就像我在获奖诗集《士兵花名册》后记中所写的那样:“他们死了我还活着,我的诗里可以拧出血来,我的诗行是战友们的骨头在支撑着。”可以说,诗已经融入我的生命,我是一个一直用命在写诗的人。
我想这个奖不仅仅是奖励我个人,而是颁发给我的无数为国牺牲奉献的战友们的,这份荣誉属于每一位战斗英雄。
新华网:从十八岁开始写诗,而且三十年来坚持创作“战斗诗歌”,是什么让你一直深爱诗歌坚持创作?
图为陈灿在野战医院躺在病床上创作。新华网发 受访者供图
陈灿:在战场,我在猫耳洞写诗,我在病床上写诗,上学,我在大学的校园里写诗。工作后,我在繁杂的公务和机械的公文间隔里寻找诗的语言……我对诗,最初可能是一种喜欢,而现在却是我生活的一种方式甚至是安慰灵魂的一种仪式。
如果说战争是为了捍卫阵地,写诗则是为了捍卫精神高地。我写诗不是为了把文字分行,而是为了将走远的人一个一个拉近。我觉得,作为用诗句或文字表达情感的人,我们是手中有一支笔的人,一定要怀揣敬畏之心用好这支笔。我一直认为,笔就是我们的嘴巴,路就握在我们的手中。我是把每一粒汉字都当作滋养生命的粮食来看待,同时,我也把每一句诗行都看作是一位善解人意的朋友、一缕温暖人心的阳光。诗,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新华网:您认为“战争诗歌”在当下有何独特的魅力与意义?
陈灿:“战争诗歌”展示了特定历史时期,我们的士兵、我们的英雄,为保家卫国以生命与军人的担当,书写了革命英雄主义的传奇。英雄不能被忘记,铭记英雄、铭记历史,是一个民族与国家尊崇英雄、赞美英雄,呼唤英雄的历史传承与时代精神,对我来说,诗歌是最好的追忆,最好的歌颂。
所以,借着此次获奖的机会,我赠送给天水的孩子们200册《士兵花名册》,希望孩子们能够不忘历史,铭记英雄,增强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情怀。
今天,一个热气腾腾的时代已经站在我们跟前,我们不仅用追忆歌颂当下,还必须努力成为这个时代的倾心书写者。我们生逢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可以写出好诗大诗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