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今日头条”上看到一篇文章,谈的是一个农民工,穿着脏衣服,拎着个破袋子上公交车,人们都纷纷避让。在车上,一个小偷正在偷别人的东西。旁边的人都视而不见,而他则站了出来,趟这趟浑水,被小偷恫吓威胁,可他并不怕,没有退缩的意思,仍然没有松开捏住小偷的手。在车上众人的帮助下,他制服了小偷,司机将车开到了派出所门口,小偷被送了进去。
农民工往往因为干了活,下班赶时间,条件差,来不及洗澡换衣服而出门坐公交,乘地铁,遭人嫌弃。特别是在夏天,身上还有汗味,让人躲开,这也是“人之常情”吧?但有的人不仅仅是厌恶他身上脏和汗味,而是看不起农民工和打工者,这就有点过份了。而这篇文章作者的用意,我想,不仅仅是叙述一件事情,而且要告诉这些人,你们所看不起的人,身上也有优点、闪光点。
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看待一个人,一个群体,则不免有些偏颇,要吗看到其优点,却忽视其缺点,认为其形象高大、完美。而另一种看法也是偏颇,只不过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只看到其缺点,而看不到其优点,显然,这两种看法都是不对的。
虽然要辩证地看人看事物看问题,但社会的发展,却要求人们发扬优点,改正缺点,补短板,强弱项。因而,人们不可避免地要聚焦于人的缺点、弱点,这又有点“放大”弱点、缺点的意味,这并不是不辩证,而是发展的需要。
有些以前是小缺点,人们未注意、在意,可以容忍,而现在则不然。比如讲究清洁卫生,以前大家都没条件的时候,个别人、少数人讲究,自然大家会不理解,反感。而今,讲卫生成了“大势所趋”,不讲卫生则要被人嫌弃了。
然而,一些人并不是自觉地顺应大势,改变自身,作“促进派”。比如,面对新冠疫情,自觉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还有人永远是只顾自己,不会想到他人。在一单位食堂,最后进餐的有二三个人,前面一个人见还有几截她爱吃的白玉米,便全部夹到自己盘中,根本不管后面的人。还有人在吃饭时,筷子总在菜盘子里撬来撬去,丝毫不注意卫生不顾及别人感受。
鲁迅先生对人性了解极其深刻、清醒。看来,先生的态度,也代表了今天不少人的态度。他对他笔下的身上有这样那样缺点的人物,态度是两个字“哀”与“怒”: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能让先生先是哀,继之以怒,可见这缺点,这人是怎么样的了!我们当然要看到一个人、一群人的优点,但缺点也是必须改正的呀!而且有的缺点,如极度自私、愚昧、麻木等,还是比较严重的缺点。而有的人却对此无比宽容,认为是小事。即便是小事,小缺点小毛病,但要是长期化,不改掉,谁受得了呢!难怪一些本该亲近的婆媳,搞得反目成仇,家无宁日。
王良炬 2021年8月19日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