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鸣岐)记者昨天从市地震局了解到,本市制定了防震减灾未来几年的具体规划。到2020年,本市整体具备综合抗御6.0级地震的能力;监测预报方面,天津及邻近地区发生4级以上地震后,8秒钟内发出预警信息;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立即启动预案,地震救援队伍在1—2小时内开展救援行动。
到2020年,实现京津冀防震减灾协同发展机制有效运转,地震观测布局明显优化,本市整体具备综合抗御6.0级地震的能力,当遭受达到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基本不会出现建(构)筑物倒塌和较大人员伤亡情况,生命线系统能正常发挥功能。地震监测、速报、预测预警能力进一步增强,依法防震减灾能力和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社会整体灾害防御能力位于全国前列。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明显提高,建成较为完备的地震应急救援体系。
在监测预报方面,天津及邻近地区发生4级以上地震后:8秒钟内发出预警信息;3分钟内发布正式三要素测定结果,即震中位置、震级大小、发震时间;10分钟内产出烈度分布图;30分钟内确定出破裂方向。对辖区内发生的有影响地震,震后1小时内给出初步的震型判断意见和震情趋势判定意见,6级以上地震震前有所预测。
在震害防御方面,新建建(构)筑物达到或超过抗御相当于当地基本烈度地震的能力。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普及基本达到全覆盖。社会公众掌握基本的应急避险知识并能有效开展自救互救,地震预警服务具有一定的减灾实效。
应急救援方面,市、区、街道地震应急管理组织和工作机制更加健全,具有完善的分级分部门、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应急预案体系。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立即启动预案,明确抗震救灾应急指挥机构。20分钟内完成震害快速评估;震后40分钟内,提出应对措施建议;灾区地震救援队伍在1—2小时内开展救援行动,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和地震现场工作队2—3小时内到达灾区开展救援;4—6小时内提供人员搜救重点区域等辅助建议;12小时内灾民得到基本的生活救助,救援工作能迅速、有力、有序、有效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