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是世界最繁复的语种,其词义也丰富多彩。在汉语言不断进化与演变的过程中,国内外的许多语言大师创造了许多言简意赅的名言警句,又大大丰富了汉语词汇。语言是活的语言,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言特色,就像现在,许多新鲜的网络语言对传统的表达方式就产生了巨大冲击力。
但是,在具体的文字实践中,有些名句因为误读而被断章取义、以讹传讹,甚至完全背离了词语原本的意思,然而其影响却流传甚广。这些年来,我们深信不疑的名言警句,其实有不少是被人为误读的,直到现在,有些看似理直气壮的名言,却一直是在误导我们呢。
1/以德报怨
“以德报怨”这个常用语,也是我们从小就被动接受的处世规则之一:说的是为人不能太过斤斤计较、睚眦必报,正确的处理方式应当是:当别人欺负你了,要用爱心去感化他,用胸怀去包容他。这样做得要拥有多么宽阔的胸怀啊——啊,我的胸怀像大海一样宽阔!其实,这是典型的道德绑架,让许多人在面对欺凌时倍受煎熬。
其实,”以德报怨“的原句出自《论语·宪问》,它的意义远没有我们想像得”高大“。事实上,是我们曲解了孔子的原意,因为,孔夫子的原话是“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的意思很明白,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当别人欺负你时,你就应该“以直抱怨”。由此可见,孔子是反对“以德报怨”的。大丈夫嘛,就得快意恩仇!
2/无毒不丈夫
“无毒不丈夫”也是一个被人常常引用的俗语,这句话听起来就”解恨:意思是要成就大事业必须心狠手辣,不择手段。这给了那些为达目的不惜为恶的所谓“成功者”们以多少自我安慰的理由啊!
其实,“无毒不丈夫”的“毒”字,本是“度”字的误读。“无毒不丈夫”是由“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讹变而成。度,度量。“无度不丈夫”的“度”和“量小非君子”中的“量”合起来恰成“度量”一词,与另一俗语所说的“宰相肚里可撑船”的意义是一样的。由于在不同方言语境中长期流传,才被误读,将“度”讹为“毒”的。
3/“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第一次接触“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个词,还是在上个世纪六七下年代,那是因为一场大批判的展开,批判对象是孔子和林彪。当时印象最深的就是,林彪和孔老二一样,是千古罪人,因为他们是史上最大的阶级敌人,宣扬的都是腐朽没落思想。为了批判的需要,人们就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的“创作者”安到孔老二的头上。因为林彪也曾引用过这句话,所以,也被当成他的反动证据之一被人反复批判。
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一语常常被用来批判封建士大夫及反动阶级的腐朽处世哲学。虽然这样的解释被批判性地运用了好多年,但是它不仅没能让年轻人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反而给一些自私自利者提供了口实:“连老祖宗都说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怎么能不为自己而活着呢?”可以说,就是这样的理解,整整影响了一代人。
其实,“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真正含义是讲修身的,它的原始出处不是儒家著作,而是源自佛教教义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出自《佛说十善业道经》第二十四集:“人生为己,天经地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佛家的意思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才是“为己”。不为自己制造新的恶果,不为自己造成新的灾祸,这才是“为己”。人只有通过这样的克制、修行来“为己”,让自己的品德高尚、远离罪恶,才不会遭遇“天诛地灭”之祸。
所以,按字意来解释,“人不为己”里的“为”字念第二声,是“修养,修为”的意思。整句话是说,一个人如果不注重自身修养的话,是很难在天地间立足(天地难容)。这与我们曾经的理解“人如果不为自己谋利、谋权、谋色,就要招到天地诛杀”的相关何其大也!也可以说是语义相背或对立的。
正是因为错误地理解了古人的用意,才招致人们认知的混乱。诸如,有的商人,为了谋利,在食品中添加或注入不利人体的东西,表面看来,都是为己,其实是在害己。如今的某些人,动不动就说理直气壮地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话既有对世风日下的感叹,有对拜金主义、利己分子的蔑视,但更多的还是有对自己自私自利行为的辩护。之所以会如此,正是因为人们并不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所造成的。
在现代汉语的表达中,还有哪些语句被我们误读了呢?大家都来给网友提个醒吧,免得再以讹传讹、一误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