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很全、很长,它包括了疟疾的历史、治疗、症状表现、发病机理和现代抗疟的一些药物介绍,全篇4300多字。虽然可能会给不习惯看长文的朋友带来“恐惧”,但是,细细看来,还是可以收获不少的。
疟疾虽然貌似在中国不太常见了,但是,曾经它在中华大地肆虐过。而且,中国每年还会有将近千余病例。
全世界范围来看,疟疾的杀伤人惊人,每年有几十万年死于疟疾。
而传播疟疾的蚊子,也被号称是地球上“最致命的动物”!
疟疾的历史
疟疾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疾病,甚至可能早于晚期智人(我们)出现在这个地球上。
一般认为,疟疾起源于非洲,随着人类迁移到全球各地而扩散开来。
中国早在殷朝时代,甲骨文中就已经有“疟”等疾病的记载了。
而古希腊人则将其称之为“沼泽热病”。
疟疾的杀伤力是惊人的。
《后汉书》关于征古代越南时,曾经军队爆发疟疾,“南州温暑,加有瘴气,至死者,十必四五。”
换言之,当时疟疾直接导致汉军损失将近一半士卒。
而在西方罗马时代,则因长时间疟疾流行,使罗马人身体虚弱,土地荒置,在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罗马帝国的衰弱。
远的先不讲,仅1900年-1950年间,疟疾就夺去了1亿人的生命。
而根据一些研究人员的研究,有人类以来,将近有一半的人类曾死于疟疾。
如果按照人口学家卡尔 · 赫伯的估计,地球上一共有1000亿人在地球上生存过,换言之,疟疾已经夺走了500亿人的生命。
这个数据是十分令人吃惊的,很多人对此难以接受。
但是,单就2016年,全球90多个国家仍流行疟疾,有2.16亿新发病例,约有44.5万死于疟疾。
所以,人们丝毫不能低估疟疾的杀伤力。
中国在消灭疟疾方面是放眼全球也是成绩斐然的,例如,2017年中国疟疾发病数为2697例,死亡数为6人。而要知道,中国拥有14亿人口之众。
金鸡纳树皮与疟疾
在金鸡霜纳被发现之前,人类对疟疾基本上是束手无策。
所以,病人得了疟疾,能否存活下来,完全靠运气。
实际上,情况可能要比这更糟糕,因为彼时的医学简直原理科学太远。
比如,如果你生活在古代欧洲,你得了疟疾,可能要承受譬如灌肠、放血等一系列“瞎乱”操作了。
医生们会在疟疾把你弄死之前,先把你折腾死。
尤其是放血疗法,他们会直接拿刀从你的大血管里放血,直到你精神恍惚、昏迷而死去。
而金鸡纳树皮的出现,实际上是上苍的恩赐。
金鸡纳树是生长在南美秘鲁安第斯山脉的一种植物。
金鸡纳树
当地的印第安人经常会用它的树皮来治疗疟疾,但是,印第安人是如何发现它能治疟疾的,至今还是个谜。
当年在南美传教的传教士不幸得了疟疾,当地友好的印第安人用这种药物给他治疗好了。
于是,传教士们就将这种药物带回了欧洲,并作为传教士去世界各地传教时的压箱药物之一。
而康熙在1693年得了疟疾,在无数御医束手无策之后,决定尝试一位葡萄牙传教士所携带的金鸡纳树皮。
康熙首先命健康人吃下它,以是否有毒,在确认无事之后,便试用了它,结果效果出奇的好,他得以痊愈。
从此以后,此药成了清朝皇帝保命药单的必备药。
金鸡纳树皮之所以能治疟疾,是因为其可以有效的杀灭疟原虫的在血液中的裂殖体。
1820年,P.J.佩尔蒂埃和J.B.卡芳杜从金鸡纳树皮中提取了有效成分,即一种可可碱和4-甲氧基喹啉类抗疟药,于是“奎宁”诞生,俗称金鸡霜纳。
奎宁对恶性疟的红细胞内型症原虫有抑制其繁殖或将其杀灭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抗疟药。
但是,奎宁的副作用也非常巨大,可以抑制心肌收缩,稍有不慎可能因服用中毒。
按蚊与疟疾传播的发现
长久以来,人们并不清楚疟疾是如何发生的。
虽然人们在经验中,早已清楚地知道疟疾与沼泽和热带雨林有关,但是疟疾的具体发病原因和传播途径直到19世纪末才被搞清楚。
而完成这一壮举的是三位伟大的科学家:法国医生拉韦兰、英国热带医学先驱曼森和微生物学家罗斯。
拉韦兰是一名军医,他怀疑疟疾的病原体应该是一种寄生虫,随后用显微镜找到了疟原虫。
但是,拉韦兰一直好奇它是怎样进入人体的呢?他一直也没能找到原因。
查尔斯·路易斯·阿尔方斯·拉韦兰
而曼森和罗斯则为此解开了谜题。
曼森是最早开始怀疑蚊子可能是疟原虫疾病传播的宿主,但是他当时用来实验的蚊子是库蚊和伊蚊。
所以,他没能在叮咬疟疾病人的实验蚊中找到疟原虫。
帕特里克·曼森
而罗斯则很幸运,他用按蚊重复了上述实验,结果在其体内发现了疟原虫。
后来,曼森为此再次重复了罗斯的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该现象。
于是,人们才知道疟疾的传播途径竟然真是由“蚊子”叮咬引起的。
为此,罗斯获得了1902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而拉韦兰后来因原生动物也可致病,被授予了1907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罗纳德·罗斯
后来,人们的陆续的研究表明,寄生在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 Grassi & Feletti,1890)、三日疟原虫(Plasmodium malariae Laveran,1881)、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 Welch,1897)和卵形疟原虫(Plasmodium ovale Stephens,1922)
在我国主要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其他二种少见,近年偶见国外输入的一些病例。
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形疟。
得了疟疾的表现
在上述四种疟原虫中,最凶险的是恶性疟原虫,其他三种疟原虫的致死率并不高。
人如果被带有疟原虫的按蚊叮咬之后,首先并不会立即发病,而是先进入一个潜伏期。
- 潜伏期
所谓潜伏期,指的是疟原虫在人体的肝细胞、红细胞内繁殖所需要的时间。
比如,间日疟、卵形疟潜伏期一般是14天,恶性疟则只需12天,三日疟时间最长一般30天。
当然,有的的确也有潜伏期长达半年至一年的病例,但是这种情况很少见。
而胎儿也可因母亲被感染引起潜伏期更短的感染。
- 发冷期
当潜伏期过了之后,被感染者就开始出现症状了。
此时,会进入发冷期。病人先是四肢末端感到发凉、继而后背、全身发冷。
全身开始出现鸡皮疙瘩,口唇发紫,脸色苍白,全身关节肌肉酸痛。
进而全身开始不自主的颤抖,牙齿打颤,寒冷感通过盖好几床被子仍不能制止,常常持续10分钟左右,随后寒战自然停止。
- 发热期
寒战、畏寒表现过后,病人开始脸色红润,嘴唇发紫消失,体温迅速攀升,可达40摄氏度以上。
高热时,病人极其痛苦,辗转反侧,呻吟不止。时有幻觉、抽搐、痉挛、昏迷等表现。
也可伴随剧烈头痛、不停呕吐等一系列表现。
该期往往会持续好几个小时。
- 出汗期
发热期末期,开始脸色和手心微微出汗。但是,很快就转入出汗期。
全身大汗淋漓、衣物湿透,2-3小时后,体温开始降低,病人开始感觉舒适,但十分疲乏,往往可以安然入睡。
一觉醒来,精神爽快,有食欲,可照常工作。
但是,这并不是完全好转的表现,只不过是转入了疟原虫繁殖的下一个潜伏期。
如果体内的疟原虫没有得到清除,下次暴发还会来袭,最终病人要在“冷-热交换中,经历生死”。
疟疾的发病机理
疟原虫的繁殖周期是在蚊子和人体之间交换来完成的。
疟原虫一生可以分为三种形态:滋养体、裂殖体和配子体。
疟原虫在蚊子体内主要进行着有性繁殖,当蚊子吸食疟原病人的血液之后,各期的疟原虫就进入了蚊子的胃肠。
而在蚊子的胃肠道里,只有配子体可以存活,于是,疟原虫的雌雄配子体就相互间交配,产生源源不断的疟原虫的孢子。
当雌蚊子“怀孕”之后,它会悄悄爬上人的皮肤,将自己的口器插入皮肤的间隙,并从中吸食血液。
而疟原虫孢子则顺着蚊子的消化道中“逃逸”出来,进入到人体中。
随后,疟原虫孢子则进入毛血血管中,并顺着血流在人体内“畅游”!
而肝脏是人体血流极其丰富的器官,疟原虫的孢子迟早会来到此处。于是,疟原虫孢子就在肝脏组织的血管里四处寻觅。
当它找到Kupffer细胞之时,它就会经由它钻进肝细胞内。
可能是为了摆脱免疫细胞的筛查,它并不会立刻在靠近血管的肝细胞内进行繁殖。它会“诡异地”跑到更靠内的肝细胞内。
并最终在“深部”的肝细胞内进行休整,而外围的肝细胞则因为它的“贯穿”开始坏死。
随后,疟原虫孢子开始在肝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它们一点点的长大,直到数量足够大时,肝细胞则会破裂,释放出更多的子代。
随后,源源不断的疟原虫早期子代被释放进入血液之中。
它们则会开始具有新的感染机制了。它们可以入侵红细胞。
为了规避免疫细胞的审查,它们会钻入红细胞内。
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历经滋养体等各个阶段,产生很多裂殖体。
被感染的红细胞顺着血流,与其它红细胞一起“行走”。
但是,因为它太沉,无法漂浮在血浆中,于是,沉积在血管壁上。
最终,在一声“破裂”之中,成熟的裂殖体、孢子、配子体、滋养体等各种成分被释放出来。
而这些“坏家伙”则可以去感染更多的红细胞了。
疟原虫与疟疾症状的因果关系
- 疟疾为何能引起人畏寒?
有一种理论认为,当疟原虫在人体寄生之后,人体的免疫细胞们最终会找到它,并开始杀灭之。i
机体为了抑制病原体的繁殖,会刻意地将人体的体温提升。
因为体温上升之后,蛋白酶的活性会下降,病原体的繁殖就会被抑制。
当然,体温升高,我们自身的正常细胞也很“难受”。
而机体之所以能提高体温,是因为病原体的相关信息会经由免疫细胞呈送给下丘脑,而下丘脑是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
当下丘脑接收到相关信息之后,就会将人体的体温调定点抬升。比如,原来设置在37摄氏度,现在被设置在40摄氏度。
于是,人体就会以40摄氏度作为自己的“标准”体温。
而实际上,此时人的温度达不到该温度,于是,机体就自认为自己“体温过低”了。
拼命地通过打寒战、起鸡皮疙瘩、寻求保暖等方法升高自己的体温。
- 疟疾时嘴唇发紫是为何?
嘴唇发紫,实际上是因为体内的红细胞被疟原虫破坏之后,导致的贫血、缺氧症状。
- 发热又是为何?
发热期是位于发冷期之后的,当人体经过发冷期的不断产热,达到了甚至超过了设定的问题。
疟原虫等很大几率下因环境不适,而大量死亡。
于是,来自疟原虫感染的相关信息就可以被下丘脑捕捉,渐渐开始下调体温设置点。
但是,此时人的温度实际上是很高的,突然间人就又感到极其的“燥热”。
并为了缓解这份“热”,开始不断地出汗,来降温。
青蒿素与疟疾
奎宁是史上第一个抗疟疾的特效药,但是奎宁的副作用也非常巨大。
为此,科学家们相继研制出乙氨嘧啶、氯喹、伯喹等一系列更加高效,而副作用较小的抗疟特效药。
1971年,来自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基于中医药典籍的记载,在青蒿中运用现代技术提取了其抗疟有效成分,并命名为青蒿素。
青蒿素是继上述抗疟药物之后,最有效的抗疟特效药。
尤其是在长期对疟疾的杀灭过程中,疟原虫渐渐有了抗氯喹等特点,而青蒿素则可以弥补这种抗药性。
而且具有速效和低毒的特点,曾被世界卫生组织称做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
2011年9月,因屠呦呦研制的青蒿素拯救了数百万计的疟疾患者,而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
2015年10月,土生土长的、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的屠呦呦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成为中国首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抛开其他情感色彩来讲,青蒿素的提取可能在技术上并不算难事,但是,青蒿素治疟疾绝对是一项非常伟大的创新之举。
而且,放眼全球,青蒿素所取得的成就非常巨大,屠呦呦在促进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她无疑是伟大的。
但是,绝不是因为诺贝尔奖而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