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婚姻情感

『青团的由来和寓意』青团的由来和寓意50字

清明节到来,作为清明祭祀专用食物,青团早在两周前便已上市。绿悠悠的软糯小吃是江南的特色,刚一上市便有许多人迫不及待地买来尝尝鲜。吃青团现在主要流行于江南一带,在清明节到来之际,主要用一种嫩艾棘姆草的草头汁加入石灰水揉入糯米粉做成的呈碧绿色团子的绿色糕团。青团现今相当流行于江浙和上海一带的地区,当然,青团也是安徽、福建、广东及其他部分地区的传统小吃,一般是在清明前后制作和食用。

关于青团的来历,民间还有一个典故咧。

相传,有一年的清明节,江苏有一位农民正在忙着在自家地里耕田,忽然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而来,清军的马队在远远地追赶身穿太平军服装的军官。

这们身穿太平军服装的军官是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的得力大将陈太平,正在被清军追捕的他,突然也看到了附近这一位耕田的农民。此情此景,这位农民也来不及细想,他急中生智,立即招手上前,并帮陈太平脱下军服,用脚踩入了田泥底下,再将陈太平化装成农民的模样,之后让他把身子往水田里一蹲,变成浑身泥浆后再站起来,一手扶犁,一手挥鞭,与自己一起有模有样地在田地耕作。

清兵追来,经过稻田时,也看到的两个打着赤膊、满腿泥浆的农民在耕地,不像是太平军军官,然而狡猾的清兵又一想,前面是湖泊,不可能从湖上插翅逃走,由于一路追捕,到了此村却没有抓到陈太平,清兵也并未善罢甘休,于是偕里长在村头设岗盘查,让每一个出入村中的人都要接受检查,并四处查寻有无要找的陈太平。这位机智的农民回村时,示意陈太平暂时不要进村,自己想办法给他带点食物过来充饥。

回到村里,农民见清兵四处搜寻,村口还有清兵检查每一个出村人的竹篮里有没有给太平军“逃犯”带去吃的东西。农民想若带米饭或面食怕是不行,那末带什么食物去呢?正在这位农民在思索最好能带什么东西给陈太平吃的时候,走出门低头思索时,不小心一脚正好踩在一丛艾草上,他正好滑了一跤,爬起来的时候,他到自己的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莹莹颜色,他顿时计心来,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把青溜溜的团子放在青草里挑着担子到了村口。哨兵见水草中夹着圆滚滚软乎乎的东西,看不出是米粉做的,也没有进一步查问就放行了。陈太平待四周无人时,一边犁地一边吃起青团,陈太平见到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的青团,马上吃了一个够,他感觉到又香又糯且不粘牙,肥而不腴,竟想不到,在自己被清军追捕的过程中,还能吃得上这么好的食物。

等到天黑后,陈太平绕过了清兵哨卡,安全地返回到太平军的大营,李秀成见他平安回来,喜出望外。陈太平将他平安的经过也告诉了李秀成,说他落单后被清兵追捕,幸得一位农民相帮,将他化装成民,与他同地而耕,这位勇敢的农民还将自制的米团涂上艾草汁,混在青草堆里骗过村头设岗的盘查,送入田中充饥,才使得他趁天黑时,绕过清兵哨卡返回大营。

为纪念那救命的青团,忠王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从此之后,太平军在江南地区打到哪儿,吃青团的习俗便流传到了哪儿。

此后,在清明节之前,江浙一带就有了吃青团的习俗。好的青团颜色有如碧玉,有的人说是用麦苗鼓捣出来的,也有的人说是用青菜汁,但更多的人则认为是从一种名叫“艾草”的植物叶子里调出来的。

现在,人们吃青团,更多的是应时令而尝鲜,清团的祭祖功能虽然还存在,但逐渐的淡薄了,青团更多的被人们用来当春天的时令点心来食用,也可以馈赠或款待亲友。青团口感清香而软滑,喜欢吃青团的人还是蛮多的哦!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青团的由来和寓意,青团的由来和寓意50字,清明节吃青团的由来和寓意,青团的由来和寓意20字?,端午青团的由来和寓意”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