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 视觉中国
看过这些拜年送礼的故事后,让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春节送礼,送的到底是什么?
文 | 闫坤沐、韩逸
编辑 | 金石
1
河南开封
“多年来始终不倒的是‘六个核桃’”
早些年大家都穷,一到过年要送礼,如何送得体面又省钱就成了最考验智慧的难题。
不知道别的地方如何解决,我老家河南开封那一带,办法是送箱装方便面,二三十块钱一箱,状若沉重地搬到人家里,板板正正也算好看。这里头也分等级,低端是“北京”,高一点是“白象”,顶级是“康师傅”,务必区分袋装还是碗装,袋装数量多,能让对方觉得你实在;要是送碗装,对方主妇一定暗暗觉得你不懂事,钱都花到碗上了。
后来日子渐渐好过,送方便面遂显得小气,有手笔大的,送一箱火腿肠,最好是“双汇王中王”的,箱子虽小,里头扎扎实实一根根挤着,家里孩子能吃好久。
吃的占一手,最好再搭配一箱喝的,可乐、雪碧自然年年有人买,“营养快线”和“王老吉”也流行过,但多年来始终不倒的是“六个核桃”。
老家人太认“六个核桃”了,每逢年节,一箱箱“六个核桃”在超市能码到快天花板高,红底蓝字,显得端庄又喜庆,箱体上最显著的是代言人陈鲁豫的大脑袋。在中原地区,尤其是县城和乡镇,这个脑袋是聪明的象征、地位的象征、脱离了低级体力劳动迈向光鲜脑力阶级的典型——经常用脑,可不就头大么;经常用脑,就要喝“六个核桃”!
去年过年,有人去看我们家后头那家的老头子。谁也没想去打听,但县城院子密密,那家门离我家后墙仅有一米,不由得声音飘过来。
“你这是给我买的啥?”
“酸奶。”
“酸奶?你咋不给我买六个核桃啊?不买六个核桃,你也好意思来给我拜年?”
随后,我听到了一声重重的关门声——老头就这样把年轻的亲戚赶走了……
2
湖南湘潭
“祝你健康旺旺、事业旺旺”
湖南的年货市场不知道为什么,被旺旺集团统治了,可能是因为湖南电视台喜欢播那些魔性的广告?家里有小孩的会送零食大礼包,没有的就送一提旺仔牛奶,配上一条烟一对酒。
今年是狗年,我们家的亲戚群名字已经改成了“一起旺旺”,互相拜年真的会像广告里一样,“祝你健康旺旺、事业旺旺”,太羞耻了。我说不出口还被老娘赏了几个白眼,嫌我不懂礼貌不会来事。
小时候家里一过年就会攒下好几箱雪饼仙贝,可是根本不够我吃一个月,吃仙贝要先抿一下,把有味道的粉末黏在嘴唇上,吃完了再舔一舔。现在花样多了,反而每箱拆开几包就不想吃了。倒是我弟弟还眼巴巴盼着一过十二点就算过年了,就可以打开包装尽情吃了。孩子永远是最热衷过年的,羡慕他还是能被旺旺满足的年纪。
3
山东烟台
“我妈亲生的豆芽每年都艳压群芳”
一盆清水,一把黄豆,一层白色纱布。有了这些简单的道具,我妈亲生的豆芽就能源源不断地产出。十多年来,别家的礼物从啤酒可乐方便面到海参鲍鱼黄金搭档,我家的新鲜豆芽岿然不动,艳压群芳。
亲戚们十分宝贝这些不含任何激素的豆芽们。还有韭菜和卷心菜,因为非常容易生虫,想要茁壮长大离不开大量的农药。在我的家人眼里,一切外面销售的韭菜和卷心菜都是行走的农药。自从开始送菜,以往为了不要一份礼物从屋门口追到村口的景象再也没发生过,每个人接过我家种的菜,都会发自肺腑地说一句,“我们就想要点你种的放心菜。”
有时候菜够分,菜兜不够,他们就会对收菜的人说,上次的塑料袋给我们留着,下次装菜。亲戚们也自觉形成了独特的回礼习惯。每次交接蔬菜的现场,他们都会拿出额外的一份礼物:大大小小用过的塑料袋;另一种是大家吃剩下的鱼刺和骨头,这些可以留着到乡下的田里堆肥,当做第二年的有机肥料。
所以,每到过年送礼,在众多亲戚朋友的妖艳礼盒中,我妈亲生的豆芽绝对是一股清流。
4
山西太原
“送的东西越来越贵,年味儿却越来越淡了”
我们家在北方的内陆城市,小时候过年曾经流行过送热带水果,因为那属于老百姓想花钱都不知道去哪儿买的稀奇物件,显得送礼的人倍儿有门路。
我第一次见到实物的椰子和榴莲都是过年亲戚送的,他们会很明晃晃地捧着椰子或榴莲上门,收下的时候我爸也会假装很懂行,在手里掂一掂、然后中气十足地夸一句:好东西!人家一走我爸才坦白他根本没见过,更不知道怎么吃。
椰子圆滚滚毛茸茸,用菜刀一剁就跑,把锯子都磨平了也割不开,折腾了一晚上,最后是向邻居借了把砍甘蔗的小斧子才劈开,劲儿使大了水都流光了,一家四口围在一起一人吃了一勺椰子肉。我爸问我好吃吗,我说不好吃,因为没有椰子糖甜。
现在送礼就单调多了,来去去都是那几样东西排列组合。烟酒是头一档,尤以山西特产老白汾为佳。别人送来的酒是不能当场打开喝的,男性亲戚们进入拼酒环节以后,主人一定要神秘兮兮地从家里柜子深处拿出一瓶品种不同的酒,豪气地说,这酒我珍藏了一年都舍不得喝,你们来才愿意打开,只有我知道那明明就是前一天舅舅刚带来的。
第二档是杏仁露和高端牛奶,再往下就是果汁、八宝粥,根据亲疏远近搭配两三样就好。
通常,只有大年初一往出送的礼是需要买的,从第二天开始,礼物就可以循环利用了。我妈有一个小红本子,就用来记谁家来了都拿些什么东西。一来还礼要还价值相当的,二来也避免把别人拿来的东西又原封不动送回去的尴尬。
这两年过年走亲戚,最大的变化是大家都很忙,都是像打卡一样进门放下东西聊两句就走。送的东西越来越贵,年味儿却是越来越淡了。
我们这一辈最大的堂哥已经四十多岁了,他结婚那年,兄弟姊妹们就约定,我们绝不搞一箱子牛奶送来送去这一套,大家每年相约到一个地方打打麻将喝喝酒,热闹一天就行了。现在大家都工作了,分散在天南海北,最远的在美国,才知道能抽一天聚在一起都太奢侈了。
5
福建泉州
“一定要让收礼的人知道我花了多少钱”
我们胡建闽南人送年货没什么特别的东西,但是有一个大原则——必须要一眼能看出来价钱,一定要让收礼的人知道我花了多少钱。
我们家送出去最多的是茅台和中华,如果是特别重要的亲戚,烟酒的品种根据对方的喜好单独送。搭配海鲜、菌菇干货、人参礼盒、水果礼盒这些,过年之前妈妈就会团购好堆在储藏室,还会和亲戚家的主妇们商量别买重复了,北方常送的牛奶在我们这边倒是不多。
这么多年下来,我妈的眼睛已经和超市的扫码机一样了,看一眼亲戚拿来的东西就知道总价多少。
但这种现象以后可能会越来越少,因为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过年就是多年的朋友聚一聚的机会,没那么多讲究,聚在一起吃顿饭轮流买单就好了。
6
黑龙江大庆
“‘六个核桃’旁边,是‘六个铁核桃’”
最近三五年,我们这儿突然一下就变成了山寨年货的重灾区。我陪着老妈去逛本地最大的超市,“六个铁核桃”就明晃晃地和“六个核桃”摆在一起,代言人叫刘朵朵,从名字到长相都是山寨范冰冰。
这不是独例,几乎所有你能叫得上来的名牌都能在这儿找到山寨品,我现在练就了鉴别山寨的火眼金睛,光泸州老窖的山寨版我都见过不下十种了,泸州地区特曲、金泸州、金泸洲、卢州原酿……
我一开始以为家长们没有分辨能力,不认识真假,自己开始操持家务以后懂了,就是又希望少花点钱,又希望盒子看着有排场,为了送礼而送礼。山寨货能便宜到啥程度呢?比如我上面列举的那些酒,一箱6瓶只要正品一瓶的价钱。
送的和收的都是心知肚明,有这个流程就行了。这种山寨货也是一种具有很短流通时长的硬通货。我自己会尽量避免买这些,但是你要问我收到山寨年货会咋办,我必须诚实地说,转手再送出去呗。谁也不会对这件事儿较真儿,更何况,看山寨年货的创造力比送礼,有意思多了!
7
广西桂林
“亲手做的东西,是一种情谊”
小时候我们这儿走亲戚送的年货是自己家做的腊肉、腊肠、米粑粑、松糕、糖糕,每家的味道都不大一样的,能吃得出来,老人们觉得自己亲手做的东西有情谊在里面。
腊肉提前一个月就会开始准备,我们家里是我爸爸负责。他会去菜市场挑好的猪大肠和五花肉、猪肝。肉是不能用机器绞的,用大刀剁碎更香,加五香粉腌制一晚上。第二天就是全家动员灌腊肠,串好了再用火烤。腊月家里必备的水果是甘蔗,因为要用甘蔗渣和木炭一起熏肉才更香。
这几年年轻人都到外面打工,没有人下功夫准备年货了,长辈们做那么多也没人吃,拜年都变成了送牛奶和水果,全国都一样。我们家还会做些腊肉腊肠,但是猪肝已经不做了,因为腊完以后会缩水变得很小,嫌麻烦,说起来我几年没吃到了。至于米粑粑那些要花力气打的,更是不会做了,都买加工好的。
老一辈的人会念叨年轻人都不注重传统了,其实年味不光是吃进嘴里的味道,也是全家一起动手准备食物的仪式感。每年过完年离开家,一个人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切一块腊肉蒸碗米饭,心底会泛出家的感觉。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侵权必究
想看更多,请移步每日人物微信(ID:meiriren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