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断卡行动的展开,针对个人银行账户的监管正变得越来越严,除了公安部、工信部、央行、最高检、最高法等部门出手外,银行也开始重拳出击。
撰文 | 张浩东
出品 | 支付百科
银行卡贩卖是电信网络诈骗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在监管部门的严打之下,全国已有上万名贩卖银行卡人员被联合惩戒。
把银行卡犯罪人员列入失信人员名单,也是人民银行对犯罪人员加大惩戒措施的一个表现,作为银行账户的第一道防线,各大银行目前也在落实人民银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相关要求。
近日,「支付百科」注意到,银行业为了响应监管要求已经开始行动了。中信银行发布公告称,将对账户余额低于10元人民币(含)以下及账户连续两年(含)以上未发生任何非结息交易的个人结算账户展开清理工作。
同一客户在中信银行持有一百个及以上正常或未激活的个人结算账户也将被限制交易。此外,中信银行还表示,以后每年的第四季度,会对满足以上标准的账户限制账户交易功能。
这也意味着,中信银行将开始全面加强个人银行账户管理,对个人银行账户实施管控。从2021年1月8日起,中信银行将开始进行清理和排查,其排查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今年以来,银行对个人银行账户的管理不断加码。早在今年11月份,邮储银行便发布了关于开展个人长期不动户清理工作的公告,逐步开展个人长期不动户的清理。
根据公告,其清理范围个人活期存款账户最后一笔动账交易超过3年的、定活两便账户自起息日起满3年未发生业务的、整存整取定期储蓄账户(含存单)未约定转存的、到期后3年未发生业务的。
如今,金融服务的便利性使更多用户能够快速的办理银行卡,从央行发布的支付数据来看,全国人均持有银行卡数量已经超过6张,虽然在用银行卡数量增多,但这也造成了许多银行卡成为了睡眠卡,难以被有效利用。
但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猖獗,为防范金融犯罪,各大银行也在加强对个人银行账户的管理,央行也加大了对出租、出借、出售、购买账户以及冒名开户等行为的惩戒措施。
为了加强对个人银行账户的管理,央行在2016年曾发布规定,同一个客户在同一银行只能开立一个I类账户的银行卡,如果已经有Ⅰ类户的银行卡,那么再开户时,只能开立Ⅱ、Ⅲ类账户的银行卡。
二类账户与一类账户不同,做了部分功能的限制,有一个限额的规定,二类账户的转入转出每天不能超过一万,年累计不能超二十万,其主要作用是进行频繁的小额资金往来交易。
即便央行对银行卡的办理进行了条件上的限制,但这并无法杜绝用户办理银行卡过多的现象,浪费银行资源的同时,也给银行卡的管理增加了难度,并且有人将个人银行账户进行非法交易,从中赚取利益。
在电信网络诈骗中,利用购买的银行账户实施犯罪是不法分子的常用手段,许多被非法交易的银行卡,已经不再是一张普通的银行卡,而是沦为了不法分子洗钱的工具。
个人银行卡上存储着大量个人信息,对于这些长时间没有发生交易的银行卡以及银行卡内资金额度较低的银行卡,通常会被认定为处于闲置或者丢失状态,如果是因用户丢失导致,不仅不容易被发现,还使电信诈骗和盗刷风险大增。
近年来,各大银行一直将清理个人长期不动户当做重点,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等银行也都曾发布过类似通知,对同一存款人开户数量较多的情况进行清理。
此外,除了加大对个人银行账户的清理力度外,银行也在加大对对公账户的整改。相比个人银行账户,对公账户更容易让受害人误以为是正规公司且汇款额度更大,更利于诈骗分子转移赃款、逃避打击。工行此前因对公账户交易监测不到位等多项问题,被处罚705万,9个网点被暂停办理企业银行结算账户开立业务6个月。
目前来看,无论是国有银行、股份银行还是地方城商行,都在加强对个人银行账户的清理,沉睡的银行卡将被彻底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