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沧海难为水”真正的意思到底是什么? 唐代诗人元稹为悼念亡妻写下的这首《离思五首·其四》,诗的前两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佳句至今为赞美情人间的恩爱。 表达恋人对感情的忠贞和思念而广为流传。 不同于其他诗人的悼亡词,这首诗给人最大的感觉便是抒情有格调,言情而不矫情,明艳而不庸俗,悲情而不苍凉。 这首诗词采用了“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而我们最熟悉的这两句话,是从《孟子尽心》篇中的观于海难者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发展而来的。 而这两句话意思便是,一旦经历过深广无比的沧海和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其他任何的云水都暗然,再难使我心动,就如同诗人见到妻子韦丛之后,再也无法动情于她人一般。 元稹将沧海和巫山之云暗喻夫妻之间的情感,可以说极为绝妙,不但体现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两者感情的深厚,美妙,和无与伦比。 宋玉曾在《高唐赋序》写过:其云为神女所化,上属于天,下入于渊,茂如松榯,美若娇姬。 由此可见,沧海和巫云,在其心间不仅是大而美的,更为之云水之最的体现。 除此之外,在本诗的后半句,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更是体现了作者对于妻子的态度和当下对待世间其他诱惑的心性,意为虽然常在花丛里穿行,却毫无欣赏之意,一半是为了自己的修德,一半则是因为放不下心中思念的你。 自此,对于世间红尘再无眷恋之心,专心修德寄托思念,这般情深意重,彼此间穿越生死的虐恋,以及如此宏大而深沉的厮守,是很多人难以想象,这也成就这首诗和作者在当时的地位。
转自一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