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百科杂谈 > 杂谈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重磅!吉林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公布

9月27日,中国吉林网从吉林省教育厅获悉,为稳步推进吉林省高考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根据有关意见和规定,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省教育大会精神,结合建立的《吉林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和各级监督工作的实际,为确保工作有序开展,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本办法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正式实施,共有五大方面!

一、重大意义

实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发展素质教育的要求。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学校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为学生适应生活和未来发展打好基础;有利于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有利于促进评价方式改革,转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重要参考。

二、基本原则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健全“五育并举”落实机制,坚持方向性、指导性、客观性、公正性和可操作的原则。

(一)坚持方向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文化观,立志听党话、跟党走,自觉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二)坚持指导性。着眼于学生的成长过程和整体表现,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注重指导学生成长。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既注重对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评价,又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既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又彰显学生个性特长和发展潜能。

(三)坚持客观性。充分体现过程性评价,如实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真实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以事实为依据进行评价。

(四)坚持公正性。严格规范评价程序,强化有效监督,确保评价过程公开透明。

(五)坚持可操作性。评价内容应合理、适用、避免形式化和繁琐化。操作程序要直观、及时、简便、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三、评价内容

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反映学生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察学生爱国情怀、遵纪守法、创新思维、体质达标、审美能力、劳动实践等方面,特别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省内所有普通高中学校须采用统一的格式标准,确保记录内容可考察、可记录、可比较。

(一)思想品德。主要考察学生在爱党爱国、理想信念、诚实守信、仁爱友善、责任义务、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表现。重点是学生参与“三早”育苗工程活动、党团活动、有关社团活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的次数、持续时间,如参加普通高中青年党校、中学团校学习培训,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无偿帮助,到福利院、医院、社会救助机构等公共场所、社会组织做无偿服务,为赛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活动做志愿者。

(二)学业水平。主要考察学生各门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以及实验操作、创新思维、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重点记录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选修课程内容及成绩、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成果等,特别是具有优势的学科学习情况。

(三)身心健康。主要考察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习惯、身体机能、运动技能和心理素质等。重点是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主要结果,体育运动特长项目,参加体育活动频次与效果以及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表现等。

(四)艺术素养。主要考察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感受、理解、鉴赏和表现的能力。重点是在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书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特长,参加艺术活动的成果等。

(五)社会实践。主要考察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动手操作、体验经历等情况。落实国家关于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有关要求,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重点记录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次数、持续时间,形成的作品、调查报告等,如与技术课程等有关的实习,生产劳动、勤工俭学、军训,参观学习与社会调查等。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实施程序和方法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