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百科杂谈 > 杂谈

【机不可失造句】小升初语文复习?货最全,不用东奔西走借资料、不用网上查来查去

小升初语文怎么复习?注:由于篇幅限制,无法上传10万多字,多次上传。

相信很多家长、同学已经吃够了小升初的苦,今天大鹏老师来帮忙。

小升初语文知识最全、质量最高(大鹏教数学粉丝福利大放送),如想以后方便查看建议收藏。

如果您身边有将要或者正在小升初的孩子,请转发给他,让他再提高十分!谢谢关注!

4.多听听音响,注意积累摹拟声音的词语。

怎样把文章写得有声有色呢?除了抓住事物的形象特征进行具体的描绘外,还要注意倾听它们发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声音,把声音用文字描写出来,让人有“如闻其声”的感觉。因此,我们平时除要“眼观四面”外,还要注意“耳听八方”,倾听周围各种各样的声音。听它们的音色、音量有什么区别,听它们抑扬顿挫的变化规律,听这些声音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然后,把听到的声音记下来,用象声的词语(也就是象声词)描绘出来。这样,文章就会真的有声有色了。如下面的例段: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这里描写的是海底世界中动物的声音。我们虽然没到过海底,但读这段话时,就像真的听到了海底动物的窃窃私语。这就是“嗡嗡”、“啾啾”、“汪汪”等象声词的作用。

在我们学过的课文里有不少的象声词,如《小英雄雨来》一课就用了如下形形色色的象声词:

嗡嗡嗡嗡的说话声; 哗啦哗啦的翻课本声;

吱扭、哐啷的开门、关门声; 咕咚咕咚的跑步声;

日本鬼子唔哩哇啦的叫声; 枪栓喀啦的响声;

嗖嗖的子弹声; 呜呜的哭声;

雨来嘟嘟嚷嚷的说话声; 两人叽叽咕咕的耳语声……

这些声音把文章里人物的身分、人数的多少、音量的大小,语调的轻重缓急部描绘得非常具体逼真。

想一想,练一练:

(1)在括号里填上动物的叫声。

①小狗(汪汪汪) ⑥小羊( )

②小猫( ) ⑦小牛( )

③小鸡( ) ⑧小鸟( )

④母鸡( ) ⑨小鸭( )

⑤公鸡( ) ⑩小鸽( )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象声词。

(噼噼啪啪 )的鞭炮声 ( )的机枪声

( )的飞机声 ( )的大炮声

( )的钟表声 ( )的铃声

( )的树叶声 ( )的汽笛声

( )的拖拉机声 ( )的喇叭声

( )的流水声

(3)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紧急心情的象声词。

( )电铃声 ( )皮鞋声 ( )敲门声

( )喘气声 ( )叫喊声 ( )汽车声

5.多读多记忆,注意积累寓意深刻的成语。

成语是汉语词汇海洋里的珍珠。它寓意深刻、内容丰富,读起来朗朗上口,用起来言简意明。如果我们能掌握大量的成语,对我们说话、作文都是很有好处的。

成语之多,浩如烟海,仅一本《汉语成语大词典》就收有17000个。在我们小学语文教材里也用了不少的成语。如十二册老舍写的《风》这篇课文中就用了如下八个成语:七零八散、四面八方、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惊涛骇浪、鬼哭神号、横行无忌、鸡毛蒜皮。

成语这么多,怎样记忆和积累呢?

成语一般是由四个字组成,而且在语法结构和选词组合上多数有一定的规律,且排列有趣。现在我们根据成语结构选词组合的特点进行分类收集。这样便于查找,也便于记忆。下面整理一部分常用成语,为同学们积累成语引路。

(1)带数字的成语。

①“一”字开头的 ②“二”字开头的

一五一十 二话不说

一分为二 二人同心

一目了然 二虎相斗

一丝不苟 二龙戏珠

一团和气 二八女郎

③“三”字开头的 ④“四”字开头的

三五成群 四面八方

三更半夜 四舍五入

三令五申 四体不勤

三心二意 四海为家

三言两语 四通八达

⑤“五”字开头的 ⑥“六”字开头的

五花八门 六月飞霜

五光十色 六亲不认

五谷丰登 六神无主

五彩缤纷 六朝金粉

五味俱全 六韬三略

⑦“七”字开头的 ⑧“八”字开头的

七嘴八舌 八仙过海

七零八落 八面玲珑

七窍生烟 八面见光

七手八脚 八音齐奏

七言八语 八病九痛

⑨“九”字开头的 ⑩“十”字开头的

九霄云外 十万火急

九死一生 十拿九稳

九天揽月 十指连心

九九归一 十全十美

九流三教 十载寒窗

“百”字开头的 “千”字开头的

百折不挠 千人一面

百年大计 千家万户

百花齐放 千方百计

百发百中 千军万马

百炼成钢 千变万化

“万”字开头的 带“千、万”字的

万无一失 千言万语

万马奔腾 千秋万代

万水千山 千变万化

万古长青 千真万确

万事大吉 千军万马

(2)带常用字的成语

例:①带“人”字的

人才济济 助人为乐 好为人师 人山人海 任人为贤

不近人情 人之常情 引人入胜 舍己为人 人定胜天

成人之美 以理服人 人欢马叫 诲人不倦 平易近人

(此类有200多个)

②带“天”字的

天长地久 人定胜天 翻天覆地 天伦之乐 无法无天

谢天谢地 天昏地暗 欢天喜地 惊天动地 天理良心

冰天雪地 顶天立地 天府之国 铺天盖地 改天换地

③带“不”字的

不足为奇 赞不绝口 攻无不克 不计其数 微不足道

战无不胜 不劳而获 奋不顾身 出其不意 不由自主

身不由己 言行不一 不远万里 漫不经心一 尘不染

④带“而”字的

公而忘私 挺身而出 不谋而合 视而不见 扬长而去

半途而废 华而不实 不约而同 知难而进 学而不厌

乘虚而入 不欢而散 望而生畏 量力而行 适可而止

⑤带“之”字的(以下两类就有300多个)

持之以恒 无价之宝 总而言之 言之有理 井底之蛙

取而代之 置之度外 千里之行 敬而远之 来之不易

不义之财 兼而有之 当之无愧 小人之心 等而下之

⑥带“如”字的

如饥似渴 称心如意 坚如磐石 如获至宝 心急如火

了如指掌 如闻其声 表里如一 势如破竹 如鱼得水

度日如年 心如刀割 如临大敌 一见如故 恰如其分

(3)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鸦雀无声 守株待兔 千军万马 莺歌燕舞 惊弓之鸟

叶公好龙 龙腾虎跃 井底之蛙 一丘之貉 牛鬼蛇神

瓮中之鳖 盲人摸象 狼狈为奸 打草惊蛇 太公钓鱼

(4)带同义词的成语

歌功颂德 移风易俗 左顾右盼 山穷水尽 冥思苦想

胡思乱想 呼风唤雨 足智多谋 察颜观色 鸣冤叫屈

(5)带反义词的成语

以少胜多 公而忘私 忆苦思甜 去伪存真 扬长避短

大公无私 声东击西 推陈出新 口是心非 因小失大

(6)诗句民谚

还有一类结构特殊的成语不是四个字组成的,是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的,或上三字,下三字;或上四字,下四字;或上五字,下五字;也有上七字,下七字的。这类成语其实大多数是脍炙人口的诗句民谚,有的广为流传,成了人们的熟语。

例:

①吃一堑,长一智。 ②听其言,观其行。

③求大同,存小异。 ④雷声大,雨点小。

⑤挂羊头,卖狗肉。 ⑥前怕狼,后怕虎。

⑦既来之,则安之。 ⑧言必信,行必果。

例:

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②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④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⑤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⑧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⑨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⑩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⑿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例:

①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③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④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想一想,练一练:

(1)按要求填成语。

①填数字

( )劳永逸 ( )面三刀 ( )言( )语

( )思而行 ( )面楚歌 ( )分( )裂

( )光十色 ( )神无主 ( )干( )净

( )零八落 ( )面玲珑 ( )军( )马

( )霄云外 ( )全十美 ( )湖( )海

②填动物名称

( )腾( )跃 ( )犬不宁 千军万( )

( )飞蛋打 打草惊( ) 叶公好( )

( )飞( )舞 井底之( ) 守株待( )

( )急跳墙 胆小如( ) 顺手牵( )

( )歌( )舞 瓮中捉( ) 一丘之( )

③填同义或反义词。

( )风( )雨 足( )多( ) 声( )击( )

( )颜( )色 ( )汤( )火 口( )心( )

( )星( )月 以( )胜( ) 大( )无( )

冥( )苦( ) 忆( )思( ) 因( )失( )

(2)按要求写成语,看谁写得多。

①描写人物外貌的:

②描写秋天景物的:

③描写热烈场面的:

④带“之”字的:

⑤带“而”字的:

⑥带“如”字的:

(3)给成语接下句。

①眉头一皱,___ ___ 君子一言,___ ___

千里之行,___ ___ 机不可失,___ ___

言者无罪,___ ___ 不入虎穴,___ ____

②世上无难事,___ ___ 少壮不努力,___ ___

若要人不知,___ ___ 路遥知马力,___ ___

6.多看多整理,注意积累各种各样的叠词。

叠词在我们平时的说话和作文中经常要用它,它能使语言的表达更生动、更形象。在小学语文课本里出现的叠词,大约有下列八种结构形式,同学们可根据这八种形式分类进行积累。

第一种:ABB式

例:红艳艳 轻飘飘 乐呵呵 笑咪咪 绿油油 黄灿灿

冷清清 沉甸甸 气昂昂 静悄悄 闹哄哄 水汪汪

第二种:ABCC式

例:兴致勃勃 大雪纷纷 人才济济 得意洋洋 流水淙淙

风度翩翩 忠心耿耿 雾气腾腾 相貌堂堂 忧心忡忡

春风习习 文质彬彬

第三种:AABB式

例:轰轰烈烈 老老实实 蹦蹦跳跳 冷冷清清 真真假假

吵吵闹闹 高高兴兴 规规矩矩 唠唠叨叨

第四种:AABC式

例:欣欣向荣 津津有味 循循善诱 节节胜利 念念不忘

夸夸其谈 蒸蒸日上 心心相印 孜孜不倦

第五种:ABAC式

例:有声有色 群策群力 自吹自擂 可歌可泣 再接再厉

先知先觉 活龙活现 全心全意 作威作福

第六种:ABCB式

例:种瓜得瓜 说走就走 口服心服 一错再错 知错改错

将计就计 应有尽有 以毒攻毒 一了百了

第七种:ABCA式

例:天外有天 为所欲为 话中有话 好上加好 忍无可忍

贼喊作贼 精益求精 防不胜防 神乎其神

第八种:ABAB式

例:学习学习 恭喜恭喜 照顾照顾 研究研究 热闹热闹

活动活动 调查调查 高兴高兴 溜达溜达

想一想,练一练:

(1)照“例”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叠词。

例①绿(茵 茵) 兴( ) 胖( ) 黄( ) 气( )

圆( ) 蓝( ) 羞( ) 香( )

例②神采(奕奕)

生气( ) 兴致( ) 死气( )

笑声( ) 杀气( ) 温情( )

气势( ) 得意( ) 野心( )

忠心( ) 威风( ) 忧心( )

虎视( ) 小心( ) 罪恶( )

例③(高 高)在上 ( )不绝 ( )是道

( )动听 ( )不入 ( )相印

( )一堂 ( )自喜 ( )不平

( )益善 ( )不乐 ( )不忘

(2)按AABB式填空。

例:(世世)代代 ( )虎虎 ( )右右

( )单单 ( )通通 ( )齐齐

( )哈哈 ( )楚楚 ( )吐吐

( )细细 ( )叼叨 ( )业业

( )嗦嗦 ( )敬敬 ( )咕咕

(3)按下列格式写叠词,看谁写得多。

①ABAC式(有声有色):

②ABCB式(口服心服):

③ABCA式(天外有天):

④ABAB式(打扮打扮):

7.多组词(扩词)多比较,注意积累同义词和反义词。

练习组词,不但能帮助我们巩固生字、理解字义,更重要的是能使我们积累丰富的词汇。如用“光”字组词,就能组如下20多个词。

光明 光亮 光滑 光芒 光泽 光润 光荣 光辉 光阴 光源

光速 光疗

一个字能扩这么多的词,经常进行这方面的练习,就能积累大量的词汇。扩词也要注意方法,可以把要扩词的字放在前面做词的词头,如上例的前两排:光明、光亮……等;也可以把扩词的字放在后面做词尾,如上例的后两排:日光、月光……。这样前后考虑,可以展开扩词的思路。当然更多的是从内容、从范围、从种类、从用途、从事物之间的关系等等方面展开联想进行扩词。

如给“花”字扩词:

从花的种类思考:

从花的颜色思考:

从用花组成语思考:

奇花异草花好月圆五花八门春暖花开移花接木遍地开花花言巧语花花绿绿花开花落

又如给“风”字扩词:

从风的季节扩词:

从风的大小扩词:

从风的方向扩词:

从用风组成语扩词:

满面春风雷厉风行看风使舵风起云涌谈笑风生

弱不禁风捕风捉影风餐露宿风华正茂

经常这样练习,就能积累大量的词汇。

同样,通过找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和多义词的练习,也能增强对词义的理解、丰富词汇的内容,提高运用词语的能力。

如“看”的同义词和近义词,根据词的细微差别来分,就有如下几十个。

①表示一般地看的:如见、瞧、视、睹等。

②表示已看到的:如看见、见到、看到等。

③表示向远处看的:如眺、望、眺望、瞭望等。

④表示向上看的:如仰望、仰视等。

⑤表示向下看的:如鸟瞰、俯瞰等。

⑥表示向周围看的:如顾、张望、环视、巡视等。

⑦表示看全身的:如打量等。

⑧表示偷看的:如窥、窥视、窥测、窥探等。

⑨表示亲自看的:目睹、目击、目测等。

⑩表示集中精力看的:如盯、注视、凝视、凝望等。

表示斜着眼看的:如膘、斜视等。

表示愤怒地看的:如瞪、怒视、怒目等。

表示略微看的:如一瞥、浏览等。

表示仔细看的:端详、察、察看、观察、检查、查看等。

表示恭敬地看的:如瞻仰等。

表示上级看下级的:如检阅、视察等。

以上列举的关于“看”的同义词、近义词就有48个(当然还不止这些)。在作文中,我们经常要根据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精密而准确地表达人们对这些事物的感情、态度,就必须选用不同轻重、不同范围、不同色彩的词语,如果我们掌握了大量的同义词、近义词,写起作文来,就不愁没恰当的“词儿”来表达了。

想一想,练一练:

(1)给下面的字组词语,组得越多越好。

(2)找出下列各词的同义词或近义词。

①意义相同的

奶奶(祖 母) 荷花( ) 妈妈( ) 玉米( )

大夫( ) 自行车( ) 维生素( )

生日( ) 马铃薯( ) 小气( )

②意义相近的

暖和(温暖) 批评( ) 时间( ) 表扬( )

破除( ) 注视( ) 明亮( ) 急忙( )

宝贵( ) 雄伟( )

第七部分:作文

1.用词要注意顺序。

为了明确地表达一个意思,每句话的词语都要按一定的顺序和结构排列组合。一般来说,这种顺序和结构不能随便颠倒,如果词序变了,表达的意思就有很大的差别,甚至完全相反。

古时候,有一位将军,非常无能,老打败仗,但又不得不如实地把情况报告给皇帝,准备受惩处。他在报告里说:“……我屡败屡战,屡战屡败……”他手下的一位聪明文人帮他把这句话改成了“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皇帝看了以后并没有生气,结果这个无能的将军也没有受处罚。

你知道吗?为什么词序这样一改,皇帝就没有处罚这个将军了呢?因为词序改了以后,意思和口气都不一样了。“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突出了“失败”,给人的感觉似乎没作什么努力,胜败任其自然;而“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重点突出了“战”,给人的印象是虽然屡屡失败,但不气馁,仍能坚持作战。因此,皇帝看了,觉得将军不怕失败,能坚持战斗,也就没处罚他了。

这个故事说明,用词造句写文章,词序的排列顺序非常重要,特别是一些关键词语,绝不能随意排列。

想一想,练一练:

(1)“生活艰苦”和“艰苦生活”两个词语的语意重心有什么不同?按要求填在括号里。

“生活艰苦”的重心词是______,“艰苦生活”的重心词是______。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哪个词?

我在贫困的农村插队落户,过了三年______,至今记忆犹新。当时,虽然______,但非常开心。


2.用词要注意准确。

古人说:“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国。”一词之差可以引起一场战争,一言之差也可以使一个国家丧失主权。可见,说话、作文用词准不准确非常重要。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词之差引起了一场战争1889年,埃塞俄比亚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迫切需要外援。意大利想控制埃塞俄比亚,就乘机和埃签订了“乌查里条约”,并在条约的用词上玩了个花招。条约的第十七条写道:“埃塞俄比亚在与其他列强或政府所发生的一切交涉中,可以借助于意大利国王陛下的政府。”这个“可以”表明,埃塞俄比亚与外国发生纠纷时,他们可以请意大利政府帮助,当然也可以不请。“条约”有一份在意大利手中,意大利人有意把条约中的“可以”改成“必须”,埃塞俄比亚忽略了条约中的一词之差。条约双方签字生效了。1890年意大利得意洋洋地宣布,埃塞俄比亚是意大利的保护国。埃塞俄比亚政府明白了自己受到愚弄和欺侮之后,宣布废除“乌查里条约”。为此,埃意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埃塞俄比亚人民团结一致,狠狠地打击了侵略者,迫使意大利于1896年重新签订条约,并老老实实承认埃塞俄比亚的独立。

这个事件告诉我们,写文章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能歪曲事实。所运用的词语的含义要与客观事实相符合,要准确,这样,才不会出错,或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同学们在用词造句或作文的时候,一定要正确、贴切地使用词语。

想一想,练一练:

(1)为什么把“可以”改成“必须”,意大利政府就能向各国宣布埃塞俄比亚是意大利的保护国?如果按意大利文本中的条约执行,埃塞俄比亚还有没有自己的主权?

(2)想一想,下列句子的括号里选填哪个词最合适?

①他( )坐在那里,手里捧着一本( )的书。我不好意思去惊动他,便( )地推开门,( )地来到他的身旁。后来,他一抬头见到我,便( )一笑,( )地握住我的手。(轻轻 微微 慢慢 惭惭 紧紧 悄悄 默默 厚厚)

②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是四化建设的( )。因此,( )人才是大家不应( )的责任。(推广 推行 推辞 推荐 须要 需要)

③( )原野里的矿藏,有待我们去( );( )的宇宙中的奥秘,有持我们去( )。(探索 思索 开采 开辟 无穷无尽 无边无际)

(3)把下面各组成语补充完整。(补充的字不能相同)想一想:补充的字是什么意思?补充后的成语,每组只有一字之差,但成语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3.用词要注意简练。

有的同学为了追求文章的文采,往往不顾表达的需要,胡乱堆砌华丽词藻,使文章华而不实,使人感到眼花缭乱,甚至产生一种望而生厌的感觉。

文章应该写得有文采,但是,文采不是靠堆砌许多华丽词藻显现出来的,而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构成的。一个不带任何修辞色彩的极普通的词语,乃至一个标点符号,只要用在合适的地方,用得恰到好处,就能产生一种朴实无华、精粹简练的效果。

我国宋朝一位叫欧阳修的文学家,写文章十分讲究简练。一次,他和两位朋友在街上散步,看到一匹脱缰的马在大路上奔驰,踩死了一只狗。他提议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件事最简练地记下来。一位朋友想了想说:“有犬卧于通衢①,逸②马蹄而死之。”(注:①衢q*——大路;②逸—逃跑。)只用了12个字。另一位朋友说:“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也只用了12个字,都可算简练了。欧阳修仍觉他们说得不精练,想了想只用了六个字:““逸马杀犬于道。”

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叫《悲惨世界》,他把书稿寄给出版社以后,急等回音。过了一段时间,不见消息,他就向出版社写了一封信,信的全文是:“?——雨果”。编辑部收到信后立即给雨果回了一封信,信的全文是:“!——编辑部”。不久,小说《悲惨世界》出版了,并且轰动了当时的文坛。这真算得上是世界上最短、最简练的两封信了。

想一想,练一练:

(1)雨果和编辑部的两封信是什么内容?你能把两封信的内容各用一句话表达出来吗?

雨果信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辑部信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用古文“逸马杀犬于道”六个字,简练地说出了一匹脱缰的马踏死一条狗的事,你能用一句话把这件事表达出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位制鼓的专家,只用了16个字既总结了他制鼓的经验又宣传了鼓的优点。这16个字是:“紧紧蒙上皮,密密钉上钉,下雨和天晴,都是一个音。”

有人觉得这16个字不够精练,可压缩成12个字,其意思仍然不变。你能压缩成12个字吗?这12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有人觉得12个字还是啰嗦了,可压缩成八个字,意思仍然不变。这八个字是______,______。

(4)美国影片《戴斯蒙医生的第十三个牺牲者》在奥地利放映后,一位评论家在奥地利《快报》上发表了一则影评,总共只有一句话:“我是第十四个。”这一句话的影评被许多人称“妙”!

你知道这句影评是什么意思吗?它妙在什么地方呢?

这句影评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一句话评价你最喜欢的一本书,用一句话评价你最讨厌的一本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新学期,班上转来了一位新同学,在迎新会上,请你代表全班同学讲话,表达对他的热忱欢迎,但只准讲一句话。这句话该怎样讲呢?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词要注意贴切。

用词贴切,就是要求在几个可用的词中,选出最恰当、最得体的那个,把所要表达的意思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究竟使用哪个词语最合适,要从具体的情况出发,仔细斟酌,反复推敲。

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不少字词的使用都是经过原作者认真推敲过的。用得非常贴切。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中的“巨大的响声震得地动山摇,前进的道路炸开了。”这里如果用“打开了”、“捅开了”或“开开了”未尝不可,为什么选用“炸开了”呢?因为课题是《……炸暗堡》。前进的道路是董存瑞用生命“炸”开的,用“炸”字紧扣了题目,又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表现了董存瑞不惜牺牲自己的献身精神。这个“炸”字就比“打、捅、开”贴切多了。

又如《视死如归》一课中,王若飞坚定地说:“什么‘招’字,早从我的字典里抠掉了。”

“抠”字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涂”、“划”、“消灭”等,但都不及“抠”字好。“抠”是口头语,强烈地表达了王若飞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非常贴切。

想一想,练一练:

(1)读下面的句子,写出带点的词(字)在句子中的意思。想一想,还可以换上哪些词?写在横线上。

“突然,从一座桥上喷出六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冲锋的道路……冲锋的部队被压在一个小山坡下面,抬不起头来。”

“压”字表达了下面几个意思:敌人的火力来得______,来得______;

敌人的暗堡处在______,我军处在_____,呼啸的子弹紧贴着______飞过。

“压”字还可以换成______、______、______等词,但都不及“压”字恰到好处。

(2)给下面带波浪线的句子换上简明贴切的词语。

①登上高山,同学们用尽眼力向远处看,祖国山河多壮丽啊! ( )

②那好像明亮,又好像昏暗的星星撒满了夜空。 ( )

③在讨论会上,大家各自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气氛非常热烈。 ( )

④情况十分危急,大家面临着一场严重的考验。 ( )

⑤任脚上响着很重很重的铁镣。 ( )


5.用词要注意搭配。

词与词之间的搭配是有一定的规律和习惯的。违反它的规律和习惯,就会造成搭配不当。搭配不当的词语或句子,有的在意义上讲不通,有的不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直接影响表达的效果。因此,我们在说话、作文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词的合理搭配,不能违反语言规律和语言习惯。

怎样才能做到词语搭配恰当呢?

首先要掌握词语搭配的几种基本形式。在小学语文《基础训练》中出现的词语搭配形式大体有如下几种:(详见《词语搭配训练表》)

要掌握好词语搭配的规律,就要经常进行练习。

想一想,练一练: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① ( )的阳光 ( )的春雨 ( )的天空

( )的大雾 ( )的云彩 ( )的白雪

( )的星星 ( )的寒风

( )的月亮 ( )的露珠

② ( )的河水 ( )的大树 ( )的湖水

( )的枫树 ( )的泉水 ( )的杨树

( )的流水 ( )的柳树 ( )的海水

( )的松树

③ ( )的面容 ( )的眼睛 ( )的目光

( )的眉毛 ( )的神态 ( )的鼻子

( )的笑容 ( )的嘴唇 ( )的声音

( )的面孔

④ 洁白的( ) 圆圆的( ) 鲜红的( )

胖胖的( ) 嫩绿的( ) 高高的( )

湛蓝的( ) 矮矮的( ) 金黄的( )

瘦瘦的( )

⑤ 亲切地( ) 踏实地( ) 和蔼地( )

刻苦地( ) 耐心地( ) 辛勤地( )

欢乐地( ) 艰难地( ) 悲伤地( )

殷切地( )

⑥ 从容不迫地( ) 争先恐后地( ) 全神贯注地( )

你追我赶地( ) 精神抖擞地( ) 马不停蹄地( )

不慌不忙地( ) 披星戴月地( )

情不自禁地( ) 摩拳擦掌地( )

词语搭配,除了注意结构规律外,还要看看词与词的搭配在意义上是不是讲得通,如果不通,就是病句,要进行修改。

例如下面例句:

(1)王医生挽救了许多垂危病人的安全。

(2)忽然,雷声、闪电和瓢泼大雨铺天盖地倾泻下来。

上述两例中带点的词语的搭配都是在意义上讲不通,都是病句。

例1中的“挽救”不能和“安全”搭配,怎么能“挽救安全”呢?“挽救”的只能是“垂危病人”或“垂危病人的生命”。

例2中的“倾泻”在意义上只能与“瓢泼大雨”相配合,而“雷声”、“闪电”不能“倾泻”。因此,应改为“忽然,雷声隆隆,电光闪闪,瓢泼大雨铺天盖地‘倾泻’下来。”这样,句子就通了。

词语搭配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要看是不是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说“一个人”、“一本书”、“一口井”、“一只羊”、“一头牛”等等,这些量词与中心词的搭配比较习惯,是人们通用的习惯语言。如果不按照这些习惯,把“一本书”说成“一口书”,把“一个人”说成“一头人”,就成了笑话了。同样,我们习惯于说“人老”了,“岁数大”了,而不会说“年龄老”了,“岁数老”了。“年龄”“岁数”习惯上是跟“大”配合。“年龄大了”,“岁数大了”这些习惯了的词语,如果搭配错了,意义上也许讲得通,可是听起来,显得生硬、别扭、不顺耳,因为违反了人们说话的语言习惯。因此,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或地方领域中已形成的语言习惯,不要随便改变。

想一想,练一练:

(1)读句子,把搭配不当的词用“——”标出来,把修改好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①学校里产生了流行性感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教室前面是一个庞大的操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会场的秩序,要靠大家共同来爱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路灯如同颗颗明珠,把美丽的湘江点缀得婀娜多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语言习惯,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① 一( )米 一( )伞 一( )饭 一( )书 一( )油 一( )灯 一( )菜 一( )床 一( )盐 一( )被

② 一( )心情 一( )影片 一( )心意 一( )影院

一( )心眼 一( )影票 一( )心愿 一( )影评

一( )心思 一( )影星

③ 哭了一( ) 吓了一( ) 笑了一( ) 瞪了一( )

骂了一( ) 切了一( ) 说了一( ) 咬了一( )

唱了一( ) 推了一( )


6.用词要注意分寸。

为什么用词要注意分寸呢?先请同学们读读下面这个小故事。——小勇为什么摔伤了腿。

小勇从小好强,胆子大,他说要学解放军叔叔那样勇敢。一次,他和几个小伙伴爬上一堵近三米高的院墙。别人赌他敢不敢从墙上跳下去,表演表演“少年神功”。小勇想:“勇敢”的机会来了!“你们瞧吧,看我敢不敢!”说着,“呀——”的一声大叫,从墙上“飞”了下来,结果摔伤了腿,一个多月不能上学。小勇躺在医院病床上懊悔极了。

小勇为什么会干出这种糊涂事呢?是因为他不懂得什么叫“勇敢”,不懂得“大胆”过了一定的分寸就是“鲁莽”,就会把事情弄糟。

说话、写文章运用词语也要注意分寸,也就是老师常说的“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例如说“我们不能损坏学校的图书”,就不能说“我们不能毁坏学校的图书”。又如“小明的毛笔字得到了书法家们的赞扬”,就不能说“小明的毛笔字得到了书法家们的奉承”。上述两例都属用词不当,没有把握住用词的分寸。“损坏”,不能说是“毁坏”,“赞扬”,不能说是“奉承”。作文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用恰如其分的词语,把握好用词的分寸。

想一想,练一练:

你能照“例”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吗?

例: 活泼但不(轻浮) 自信但不( ) 灵活但不( )

坚定但不( ) 老实但不( ) 谦虚但不( )

果断但不( ) 谨慎但不( ) 豪放但不( )

忍让但不( ) 冷静但不( )

同样的道理,“赞美”过了头就成了“奉承”,“详细”过了头就成了“繁琐”。这之间的分寸、界限也要掌握好。

请仿照“例”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赞美),不是(奉承)。 ( ),不是溺爱。

( ),不是简单。 ( ),不是含糊。

( ),不是严厉。 (热烈),不是( )。

(美丽),不是( )。 (雄辩),不是( )。

(尖锐),不是( )。


7.用词要注意选择。

在我们学过的词语里,有些词意义完全相同,如爸爸、父亲;妈妈、母亲;衣服、衣裳;玉米、苞谷等。还有些词主要意义相同,但有种种细微差别,如优秀、优异;爱护、爱惜;保护、保卫等。以上这些词,我们叫它同义词。同义词在汉语词汇中非常丰富,我们在作文或说话时,就要进行辨析,注意选择,掌握好它们的细微差别,准确、恰当、灵活地运用,使文章表达得更贴切、更严密。

例如:“激烈”、“热烈”、“猛烈”、“剧烈”、“强烈”五个词的意思基本相同,都是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但是在运用到具体的句子中就不同了。

用在战斗中,就说“激烈”,如“激烈战斗”。

用在情绪上,就说“热烈”,如“热烈欢迎”。

用在性质上,就说“猛烈”,如“药性猛烈”。

用在光度上,就说“强烈”,如“光线强烈”。

用在体育运动上,就说“剧烈”,如“剧烈运动”。

因此,在选用同义词或近义词时,必须注意这些词的细微差别。

一是要注意语意轻重的差异。

有些词,意义相近,但语意的分量轻重不同,运用时就要注意选择。如下面例句:

(1)蝴蝶在花丛中翱翔。

(2)东风号万吨巨轮,是我们自己制作的。

在这里“翱翔”和“制作”都不恰当。“翱翔”一般用来形容雄鹰等鸟类在空中较有力的飞翔,用在蝴蝶身上,太重了。应改为“飞舞”等语意较轻且合适的词;“制作”在这个句子里太轻了,与“巨轮”不相配,也不符合实际,应改为“制造”才恰当。

二是要注意范围大小的差异。

有些同义词,虽然指的是同一种事物,但词义范围大小不一样,有的还有整体和部分(个体)之分。如果不注意选择,往往会出现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的毛病。

例如:我爷爷参加了解放隆化的战争。

“战争”的含意范围大,一场战争往往包括很多次战斗,而“战斗”是指一次具体的打仗,范围小。解放隆化是整个解放战争中的一次战斗,因此,在这个句子中只能用“战斗”,不能用“战争”。这是大词小用。

又如:我们的教室门前有两棵树林。一棵是白杨,一棵是梧桐。这句也是大词小用。

“两棵”是表示树的数量,只能说“两棵树”。“树林”是表示很多很多树的意思。因此这里不能用“两棵树林”,只能说“两棵树”。

三是要注意应用对象的差异。

有的同义词只适用于某种对象或场合,如果用错了,就会造成语病或闹出笑话。

如:我表弟长得又肥又高。

“肥”,一般用来形容动物的样子,说表弟长得“肥”,就用错了对象。“又肥又高”应改为“又胖又高”。

又如:爸爸有时对我很凶,但心里很爱戴我。

“爱戴”一词一般用于下级对上级,学生对老师,晚辈对长辈。父亲是长辈,对儿子只能是用“关心”、“爱护”一类的词。这句改为“疼”我,“关心”我较为合适。

四是要注意感情色彩的差异。

有些词表示的基本意义虽然相同或相近,但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有的带有肯定、赞扬或喜爱的感情,叫褒义词。有的带有否定、批评或憎恶的感情,叫贬义词。如果弄不清楚词的感情色彩,在作文中不注意感情色彩的差异,就会影响表达的效果,甚至出现病句。

例如:“入场式开始了,运动员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趾高气扬地迈着雄健的步伐走进运动场。”“趾高气扬”是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是贬义词,用在这里很不适合。这句话是赞美运动员队伍整齐、精神振奋的,因此,“趾高气扬”应改为“精神抖擞”或“神采奕奕”一类的褒义词。

又如:“中国与古巴的那场女子排球赛,打得十分残酷,争夺了好几个小时。”“残酷”是贬义词,是指用心险恶、手段毒辣。用来形容球赛紧张、激烈是不恰当的。应改为“激烈”一类的词。

想一想,练一练:

(1)比一比,下列词意思有什么差异,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① 改正( ) 改变( ) 改进( )

发挥( ) 发扬( ) 发展( )

② 坚定( ) 坚强( ) 坚持( )

合理( ) 合适( ) 合格( )

③ 亲热地( ) 亲近地( ) 亲密地( )

热情地( ) 热烈地( ) 热心地( )

④ 美好的( ) 漂亮的( ) 美丽的( )

茂密的( ) 丰盛的( ) 茂盛的( )

⑤ 优秀( ) 优异( ) 优良( ) 优越( )

安静( ) 寂静( ) 平静( ) 冷静( )

(2)读一读下列句、段,想一想,括号里填哪个词最恰当。

① 探索 开采 无穷无尽 思索 开辟 无边无际

( )的原野里的矿藏,有待我们去( )。

( )的宇宙中的奥秘,有待我们去( )。

② 悄悄 轻轻 厚厚 慢慢 微微 默默 紧紧 渐渐

他( )地坐在那里,手里捧着一本( )的书。我不好意思去惊动他,便( )地推开门,( )地来到他的身旁。后来,他一抬头见到我,便( )一笑,( )地握着我的手。

③ 露珠晶莹 清澈见底 珠光闪闪 水平如镜

雨后的大地美极了。重重叠叠的山峰,有的深青,有的碧绿;又嫩又鲜的树叶( );哗哗流着的溪水( );点缀在草地上的野花绚丽多姿。

④ 顾客 游客 乘客 观众 读者

现在,社会风气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商店里的( ),列车上的( ),影院里的( ),图书馆里的( ),风景区里的( ),人人都讲文明,讲礼貌。

⑤ 试验 消灭 特殊 实验 消失 特别

我那段时间,工作( )紧张。一进( )室往往十几个小时没法离开,实在太困了,闭一闭眼,疲倦稍一( ),又继续干了起来。

⑥亲爱 亲切 亲近 亲热 亲密 亲情

几年来,他俩总是互相帮助,( )合作,取得重大科研成果。

周总理那慈祥的笑容,( )的话语,至今还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 )的老师啊,将来,无论我们到哪里,都不会忘记您对我们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毕业了,同学们三五成群地在一起,( )地谈着,笑着……


8. 怎样把句子写完整

一个完整的句子,要符合两个要求:一是表达的意思要完整;二是结构要完整。结构完整的句子一般有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主要讲“谁”或“什么”,后一部分主要讲“干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要告诉别人一件事,或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一定要把句子的两个部分都写出来,意思才能表达清楚。

如下面例句:

1姐姐学打字。

2妈妈是优秀教师。

3菊花真好看。

这三个句子各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第一句告诉我们“谁干什么——姐姐学打字”;第二句告诉我们“谁是什么——妈妈是优秀教师”;第三句讲“什么怎么样——菊花真好看”。如果少了一个部分,句子就不完整,意思就不清楚了。

又如:

1你星期天去图书馆吗?

2房子建好了吗?

3爸爸下班了吗?

这三个句子是向别人发问的。都表达出了完整的意思,也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句问:“你星期天干什么”;第二句问:“房子怎么样了”;第三句问:“爸爸是不是下班了”。为了表达出发问的语气,句子的末尾用了表示疑问语气的“吗”字和“?”,句意更清楚,听的人就更明白了。

还有一种表达感情的句子,也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

例三:

1 这棵白杨多高啊!

2 我 玩儿得多么开心啊!

第一句讲“白杨高”,第二句讲“我开心”,都是讲“谁”或“什么”“怎么样”,都有两部分,意思完整。为了表达对白杨的赞美和“我”的高兴心情,句子的末尾加上了“啊”字和“!”。

想一想,练一练:

1.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①同学们( ) ②小猴子( )

③太阳( ) ④( )是我的好朋友。

⑤( )真大。 ⑥( )在海上航行。

3.照“例”把句子写完整。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

数学使人周密;

科学使人深刻;

伦理学使人庄重;

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

读读培根的话,想一想,读书还有哪些好处,请你仿照培根说的句式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语文使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育使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音乐使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术使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读书使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怎样把句子写通顺

作文,除了要把句子写完整外,还要注意把句子写通顺。写通顺,就是写的句子要合乎语法规则、合乎事理,合乎人们的语言习惯。如果句子写出来词序颠倒、不合事理,不合语言习惯,别人就难理解句子的意思,甚至闹出错误和笑话来。

要把句子写通顺,最重要的是要注意词语在句子中的先后顺序。哪个词在前,哪个词在后,哪个词和哪个词搭配,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排列,不能颠三倒四。

例如:

1.我告诉妈妈,鸡生蛋了。

2.妈妈告诉我,鸡生蛋了。

3.弟弟告诉我,妈妈生蛋了。

4.告诉弟弟我,生蛋妈妈了。

上面四个句子所用的词都一样,但因词的顺序变了,所以句子的意思跟着起了变化。第一句是讲“我”告诉妈妈一件事;第二句则是妈妈告诉“我”一件事;第三句闹成了笑话——“妈妈生蛋了”;第四句由于词序排列混乱,意思表达不清楚,别人无法理解。上述例句说明,要把句子写通顺,一定要注意词序的排列与词的组合。

把句子写通顺,还要注意合乎事理。

例如:

1.春天到了,种子在发芽、生根、长叶。

2.春天到了,种子在长叶、生根、发芽。

第一句,通顺,合乎植物生长的规律,第二句虽然也通顺,但不合事理。植物的生长规律是发芽→生根→长叶。违背事理的句子,在意思上是讲不通的。

把句子写通顺,还要注意合乎人们的语言习惯。如我们常说“刮风了”“下雨了”。如果说成“刮雨了”、“下风了”。人家就要说你是胡说八道。

把句子写通顺,可以经常做如下练习:

1.扩词成句。

例:树→松树→两棵松树→栽了两棵松树→院子里栽了两棵松树→我在院子里栽了两棵松树。

2.整理词序。

例:好孩子/是个/小勇/懂礼貌的

小勇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想一想,练一练:

1.照样子扩词成句。

例:球:足球→踢足球→国安队踢足球→勇猛的国安队踢足球→中国勇猛的国安队踢足球。

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排列错乱的词整理成通顺的句子,写在横线上,加上标点。

①土层里的 乌鸦 啄吃 喜鹊 在 和新 翻松的地老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走来走去 大草原上 在 羊群 一眼望不到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军民联欢 我们 兴高采烈地 庆祝 八一建军节晚会 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的词语连成通顺的句子。

妈妈悄悄地落下去。小勇轻轻地走上领奖台。太阳不慌不忙地走过去蒙住小三的眼睛。那像雪一样白的是天空中飘着的雪花。

那像晚霞一样红的是田野里的油菜花。

那千变万化的是山坡上的桃花。

那像金子一样黄的是果园里的梨花。

4.下面的话应怎样排列?排好后把它写下来,加上标点。

①分给大家吃

妈妈让我把葡萄洗一洗

吃过晚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吹得树叶乱摇

一只蜘蛛垂落下来逃走了

忽然一阵大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是词序颠倒的病句,请修改后写在横线上。

①春风和煦地轻轻地吹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北风凛冽地呼呼地刮个不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他把劳动场面热气腾腾地写下来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怎样把句子写具体

把句子写具体,就是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后,加上一些恰当的修饰或补充说明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清楚明白,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

1.翠鸟掠过湖面。

2.机灵的翠鸟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

第2句加上一些修饰词语以后,就具体多了。它告诉了我们“是什么样的”翠鸟,掠过的湖面“是什么样的”。如果把第2句再修饰一下:“一只机灵的翠鸟轻轻地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表达的意思就更具体了。但要注意一点,把句子写具体并不是堆砌很多词语,只能根据表达的需要,该修饰的就修饰,不该修饰的就不要画蛇添足,以免造成重复、累赘。

例如:

1.我们高兴。

2.我们高兴得跳起来。

第2句加上了“跳起来”,就把“高兴”的结果、程度具体地描绘出来,强化了表达的感染力。

练习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很多,在小学语文课中学过的,有下列三种基本方法:

(1).加定语。

例:队旗在空中飘扬。

“(鲜艳的)队旗在(蔚蓝色的)空中飘扬。”括号里的词语我们就叫它定语。加上这些定语后,就知道了是什么样的队旗,在怎样的空中飘扬。表达的意思更明白具体了。

这种练习同学们在语文作业里做过很多。

如;给下面的句子加上词语,使句子表达得更具体。

① 演员们的表演,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演员们( )的表演,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② 人群热烈欢呼起来。

( )的人群热烈欢呼起来。

上面句子中括号里要加的词语就是定语。加上什么样的定语,能使这两个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呢?

根据句子的内容,第①句可以加下列一些词语:

“昨天”——说明表演的时间

“在百花剧院”——说明表演的地点

“精彩”——说明什么样的表演

“昨天在百花剧院精彩”的表演——说明了表演的时间、地点和水平。

加上这些定语以后,显然,每一句都比原句要具体。最后一句,不但告诉了表演的时间、地点,还把表演的情况也说明了,自然是最具体的了。

第②句可以这样加:

如果要让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更明白,还可以让中心词——“人群”带上递加式定语:“广场上参加活动的满怀激情的”人群……

(2).加状语。

例:弟弟跑来了。弟弟是怎样跑来的?

弟弟(摇摇晃晃地)跑来了。

括号里的词语我们就叫它状语。加上状语就把弟弟跑的样子写出来了。句子就具体了。

这种练习同学们也做过不少。

例:给下面的句子加个词语,让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具体。

战士们完成了任务。

战士们( )完成了任务。

括号里要加的词就是状语。加上哪些词语,能把意思表达得更具体呢?

根据表达意思的需要可以加上与“完成任务”搭配恰当的很多词语。如:

加上“胜利、圆满、光荣”一类的词,就能表明任务完成的“情况”。

加上“提前、超额、昨天、早晨”一类的词语,就能表明完成任务的“时间”。

加上“都、全部”一类的词,就从“范围上”表明了完成任务的情况。

加上“在极困难的情况下”一类的词语,就表明了是在“什么条件下”完成任务的。

总之,不管加什么词语,只要与句子的中心词——“完成”搭配恰当,又符合句子的本意,都能使句子表达得更具体。

(3).加补语。

例:飞机飞。飞机飞得怎样呢?

飞机飞得(又高又快)。

括号里的词语就是补语。加上补语,就把飞机飞得怎样写具体了。

又如: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加上括号里的词语就把漓江水静的程度写出来了。

以上是练习把句子写具体的三种基本方法,只要掌握了它们的规律,作文时就能运用自如。

想一想,练一练:

1.照“例”把句子写具体。

例:燕子飞过田野。

(什么样的燕子?飞过怎样的田野?)

黑色的燕子飞过绿油油的田野。

①天空飘着白云。

(什么样的天空?飘着什么样的白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太阳升起来了。

(什么样的太阳?怎样地升起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西北风刮着。

(什么样的西北风?刮得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青蛙爬出来。

(从什么地方爬出来?)

青蛙从洞里爬出来。

(它是怎样爬出来的?)

青蛙从洞里慢慢地爬出来。

(洞是什么样子的?)

青蛙从又黑又湿的泥洞里慢慢地爬出来。

①鸭子游过来。

(从什么地方游过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是怎样游过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溪是什么样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孩子数星星。

(什么样的孩子数星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在什么地方数星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是怎样数星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星星是什么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教室里摆着课桌椅。

(什么样的教室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样摆着课桌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桌椅是什么样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______机器______制造______零件。

崭新的机器日夜不停地制造出各种各样的零件。

①______春风______吹遍______大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山村里______闪烁着______灯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周总理______关怀着______战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使每个句子表达得更具体。

①( )太阳冉冉升起,照在( )草原上,草原到处洒满( )阳光。牧民们怀着( )心情,放牧着( )牛羊。

②在( )土地上,长着( )庄稼。那( )玉米,( )高粱,还有那( )谷穗,真惹人喜爱。

想一想,练一练:

仿照上表的形式,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

1.把样子写具体。

①原句:熊猫真可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原句:晚霞真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动作写具体。

①原句:老爷爷走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原句:山羊跑得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程度写具体。

①原句:西瓜真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原句:天气真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神态写具体。

①原句:老师望着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原句:他沉思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概念写具体。

①原句:这棵树大得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原句:这座山大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怎样把句子写灵活

作文,除了把句子写完整、写通顺、写具体外,还要注意把句子写得灵活,用多种多样的句式来表达思想内容。这样,语句就显得生动活泼,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加丰富多采,鲜明感人。同学们学过的课文中有很多种句子形式,但最基本的,也就是在说话、作文中用得最多的是下面表格中的四种:

(1).用不同句式表达同一个内容。

例如:写文具盒的样子,就可以用下列三种不同的句式来描述:

①什么样的文具盒?

(长方形的、绿色的、塑料制的文具盒。)

②文具盒是什么样的?

(文具盒是塑料制的、长方形的、绿色的。)

③什么样的文具盒是什么样?

(塑料制的文具盒是长方形的、绿色的。)

又如:①这是谁的钢笔?(这是小强的钢笔。)

②这钢笔是谁的?(这钢笔是小强的。)

③谁的钢笔是这支?(小强的钢笔是这支。)

(2) 变换词序表达同一内容。

例①列宁打碎了花瓶。

花瓶是列宁打碎的。

例②空中的燕子摆着尾巴飞来飞去。

燕子在空中摆着尾巴飞来飞去。

例③蚕姑娘在蚕山上盖起了白色的新房。

在蚕山上,蚕姑娘盖起了白色的新房。

例④你把这道题再仔细做一遍。

这道题,你再仔细做一遍。

你仔细一点儿,再把这道题做一遍。

上述四例,每组句子表达的意思虽基本相同,但词序改变以后句式变了,句子意思的侧重点就有区别了。如果我们能运用多种句式来表达同一思想内容,文章的语言就生动活泼多了,表达的内容也就更确切了。

(3).变换“把”字句和“被”字句。

“把”字句和“被”字句是两种不同的句式,但关系非常密切。它们可以互换。例如:“日本女排被中国女排打败了”,可变换成“中国女排把日本女排打败了”。这说明,这两种句式能表达同一个意思。不过由于句式的变换,表达的意思有细微差别罢了。作文的时候,用哪句好呢?要根据表达的需要而定。

“把”字句和“被”字句是可以互换的,互换以后表达的主要意思是相同的,但是意思表达的侧重点有细微差别。因此,在说话、作文时,要学会根据表达的需要选用句式,觉得哪种句式哪种说法最合适最得体就选用哪种。

(4).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

例如:这是很值得赞扬的。

这难道不值得赞扬吗?

这两个句子,意思是一样的,但句式和语气不同。第一句是陈述句,语调平稳;第二句是反问句,感情比第一句强烈,它迫使读者经过思考得出肯定的结论。在作文、说话时,有时为了强调、突出表达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可变换句式来达到效果。

想一想,练一练:

1.按下面要求各写一个句子。

①述说一件事情的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提出问题的疑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表示强烈感情(如赞扬、愤怒、惊讶)的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表示请求(或命令、禁止、劝阻)意思的祈使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三种不同的句式写电冰箱的样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我的心情不能平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时间是非常珍贵的,难道我们能不珍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了孔繁森事迹的报告,谁能不深受感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改成带“把”字的句式。

清脆的歌声打断了我的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风吹得树叶飒飒作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改成带“被”字的句式。

肖强和李刚修好了教室里的门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抗日战士的鲜血染红了胜利的战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把他迷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晚霞把山峰、田野、村庄染红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被”字句改成“把”字句。

小树林被大雪覆盖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条小鱼都被猫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照“例”改变词序写句子。

例1:明明捉到了蛐蛐。

蛐蛐是明明捉到的。

巨浪吞没大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啄木鸟除掉了树上的害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荷叶上的水珠滚来滚去。

水珠在荷叶上滚来滚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里的小鱼欢快地游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蓝天上的星星调皮地眨着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猴子在高杆的顶上倒竖了蜻蜒。

在高杆的顶上猴子倒竖了蜻蜒。

山羊在铜丝上不慌不忙地走来走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只老虎在茂密的森林里寻找食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照“例”把下面每组里的两个句子合成一个句子。

例:张衡坐在院子里。

张衡指着天空数星星。

张衡坐在院子里指着天空数星星。

小猴子扔了玉米。

小猴子去摘桃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阳光淡淡的。

太阳光一点也不刺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怎样把句子写生动

有些事物的形态、颜色、气味、声音、性质、结构及活动变化,用直接叙述的方法,很难表达清楚,需要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才能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怎样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呢?请同学们先看看下面这个小故事:

有一位生下来就双目失明的善良少女,多次听人说绿色象征着生命、和平、青春,是最美的颜色。可是,她怎么也捉摸不出绿色的模样,想象不到绿色的形象。于是,她四处求人给她讲:什么是绿色?这个看来容易的问题却难住了不少人。后来一位有学问的阿姨知道了,非常同情她,为了让这位失明女孩理解绿色,她专程登门去安慰她,亲切而温柔地告诉她:“绿色是春天的颜色,它像春天一样可爱,看着它,心里很舒服,就像春天的阳光照在自己身上一样;绿色是充满生气的颜色,它在阳光下闪烁着,就像生命在跳动。比方说吧,春天里,人们快乐地唱呀,跳呀,笑呀,朝气勃勃的,而绿色呢?就是欢快的颜色中的小孩儿,特别活泼可爱;绿色是一种十分柔和的颜色,看着它,好像给人一种亲切温柔的感觉,就像你用手去抚摸绸缎一样;绿色,还是一种谦逊的颜色,春天一到,你到大自然里放眼一看:山绿了,水绿了,田野也绿了,可是,人们总是赞扬花儿多么美丽,然而绿色从不计较这些。啊,这么说吧,绿色就像你的心地一样,宁静、善良、优美。”双目失明的少女听了阿姨的这番描述,高兴极了,连声说:“啊,我看见绿色了!我看见绿色了!真是太美了!不过,比起绿色来,我还差得远呢!太谢谢您啦!”

这位失明少女为什么说她看见绿色了呢?这就是那位阿姨用生动的语言,巧妙的比喻对绿色的描述,引起了盲姑娘的联想,使她感觉到绿色的存在,想象出绿色的美丽,体会到绿色的温柔。

反复细读阿姨对绿色的描绘,想一想,她是怎样把句子写生动、形象的?是怎样巧妙地运用比喻的?

把句子写生动,写形象,在小学语文课本里常见的、也是同学们在作文中常用的方法,除描写、比喻的手法外,还有拟人、排比、夸张等多种方法。如下面段落中的例句:

秋天来临了。

天空像一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村外那个小池塘睁着碧澄澄的眼睛,凝望着这美好的天色。一对小白鹅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山谷里枫树的叶子,不知是否喝了过量的酒,红得像一团火似的。村前村后的稻子,低着头弯着腰,在秋风中默默地等待着人们去收割。半空中,排着“人”字形的雁群,高兴地唱着歌,告别人们,向天边慢慢飞去……

这段描写秋天原野景色的话,一共只有7句,却有5个是拟人句,如“池塘睁着碧澄澄的眼睛,疑望着……”;“白鹅欣赏自己……”;“枫树的叶子喝了……酒”;“稻子低着头弯着腰”;“雁群高兴地唱着歌”运用拟人的方法,把无思维的动植物描写得活灵活现,使它们像人一样会思想、有感情、能说话,有性格有行为。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力。

排比句也能增强语气、充分表达感情。这种句式由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大体相等、意思相联、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组成,排成一串。并且,常常有一个相同的词语,反复出现在各词组或句子中,起连锁作用,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有气势,很有表现力。

读读下面的排比句,体会体会句子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抗日战争时期没有教室,就在枣树林里上课;没有桌椅,就坐小板凳,双手搁在腿上写字;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没有粉笔,就用土块代替。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阵风吹来,柳絮不停地飞舞着。

它挂在小树上,像给小树披上了一层美丽的纱裙;它浮在小河上,像许多小虫在蠕动;它落在草地上,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小花;它飞到田野上,给辛勤的农民伯伯跳起了欢乐的舞;它来到幼儿园,抚摸着孩子的脸蛋……

以上三段都是用排比句来写的。第一段描写抗日战争时期孩子们在艰苦条件下坚持学习的情景;第二段歌颂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人的伟大精神;第三段则是描写柳絮飞向各处的景象。三个段落内容虽然不同,但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都用排比的方法,语言生动活泼,句子整齐有序,抒发了丰富的感情,写出了景物的生动画面。

为了表达的需要,有时在一句话里,同时运用几种修辞方法,句子更生动、形象。如下列例句:

1.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2.像鹅毛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空中飞舞。

3.踏进公园的大门,上百盆菊花张着笑脸迎接游客,黄菊花像一堆金,白菊花像一盆雪,红菊花像一团火……

例句(1)先用排比“红的、白的、黄的、紫的”,后用比喻‘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例句(2)前面三个分句是排比句,但每个分句又都是比喻句。排比和比喻兼用;

例句(3)则同时运用了拟人、排比、比喻三种方法。描写公园的菊花。先用拟人法说“菊花张着笑脸迎接游客”,接着用三个句子结构整齐、字数相等的排比句运用比喻的方法写菊花的颜色。

这样在一个句子或一段话里同时并列地或交错地用几种修辞方法来表达内容,自然就更生动、形象了。

想一想,练一练:

1.照“例”写拟人句。

例:鲜花张开了笑脸。

星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月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猫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

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例”写排比句。

例:天上的云,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悠闲自在地走来走去……

公园里的菊花,有的______;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有______的______。

他的歌声,飞到______;飞到______;飞到______。

3.认真读一读下面的例段,做好后面的练习。

夏天的星星就像俏皮的孩子一般逗人喜爱,它们有的会跑到老远的地方,好像躲在纱帐里跟我们捉迷藏,使人只能看见一个朦胧的影子;有的活像一个怕羞的小女孩儿,闪着明亮的眼睛,躲在一个角落,在偷什么似的;有的又像天真活泼的孩子一样,扮着鬼脸不停地朝我们眨眼睛。

①这段话里运用了______和______两种修辞方法,描写了______。

②照上面例段的写法完成下面的练习。

A.水池里养着许多可爱的小金鱼,这些小金鱼就像______。它们有的______;有______的;有的______。

B.山边流淌着一条小河。那清澈的流水啊就像______;那潺潺的流水声啊就像______;它欢乐地蹦跳着,就像______奔向远方。

4.什么是红色?请你用一段话描述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怎样把一段话写连贯

怎样把一段话写连贯呢?要注意两点:

一是要注意句子的顺序。一段话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一句一句要有个先后顺序,不能颠三倒四。

二是要注意过渡。一段话中层与层之间,一部分内容与另一部分内容之间,要用恰当的词语把它们连接起来,使表达的意思前后连贯。

写连贯一般有下列一些方法:

(1).以时间先后为序写。

例《瑞雪》中的一段

昨天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部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

这段话按时间顺序写景色变化。先写从中午到下午刮风的情况,后写傍晚下雪时的景象,最后写整个大自然的变化。作者用“霎时间”作过渡,不仅把上下两层意思紧密地衔接起来了,而且写出了大雪中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一读下面这些句子。想一想,句子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排列才能使这段话通顺、连贯。(在括号里写上序号。)

( )整个大地好像盖上了一条白绒毯。

( )雪停了、小青和小刚拿着扫帚去扫雪。

( )雪花像鹅毛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 )北风吹,雪化飘。

( )慢慢地,树变白了,房子变白了,马路也变白了。

(2)下面这段话没有按顺序写,请仔细读一读,应按怎样的顺序修改,才符合木棉树四季生长变化的特点?(可在文中标上序号。)

我们学校门前有一棵木棉树,挺拔屹立,气势雄伟,就像一个神采奕奕的巨人。秋天,树木落叶了,木棉树也脱去了绿色的外衣,现出了粗壮的骨骼。它顶天立地,枝条直指蓝天,全身长钉,像一位披甲的武将,好不威武!夏天,木棉树枝叶繁茂,叶大如扇,远远望去,像一把绿色的大伞。春天,木棉树开出鲜红的花,缀满枝头,像一团团烈火。一年四季,上学放学,一看到它,就想起那守卫在边防前哨的钢铁战士……

(3)按时间顺序写一篇日记。用上“早晨、中午、晚上”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2).以方位顺序为序写。

例《三味书屋》中的一段:

书屋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上的古松底下卧着一只梅花鹿。画前面,正中是先生的座位,一张八仙桌,一把高背椅子,桌子照老样子整齐地放着笔墨纸砚和一把戒尺。学生的书桌是从自己家里搬来的,分列在四面。东北角上的那张是鲁迅用过的。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有时把纸蒙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仿像。

这段话写的是“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按空间方位顺序来观察和描写的:书屋正中墙上——(挂着画)→画前——(先生的座位、八仙桌、高背椅……)→四面——(学生的书桌)→东北角上——(鲁迅用过的书桌……)。这样写,一目了然,且前后连贯,井然有序。

按方位顺序写段,多用于写景状物。由于观察景物的方位和角度不同,因而写作的方位顺序也就随作者的观察点不同而不同。有时可以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有时可以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有时也可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还可以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不管按什么顺序观察和写作,但一定要符合人们平常的观察习惯和语言习惯。如按照“前→后→左→右”的顺序,是符合大家的习惯的,如果写成“前→左→后→右”的顺序,就让人别扭了。

读一读,练一练:

(1)认真读下面这段话,把表示方位的词语用“ ”划出来,然后按写作的先后顺序,把方位顺序填在括号里。

我家后面有座山。我经常登上山顶,向四面眺望家乡的景色。

往东看,不远处是新建设的城镇。城里有一排排高大的楼房,一条条宽阔的街道。街道两旁,绿树成阴。往南看,满眼是美丽的田野。田野里长着玉米、高粱、稻子、棉花,庄稼一片接着一片,在很远的地方跟蓝天连了起来。一条笔直的公路穿过田野,通向远方。往西看,是一片果园。那里果树成林,枝叶茂密,红澄澄的柑桔,黄灿灿的梨子压弯了树枝。往北看,一条大河伸向远方。河上架着铁桥,一列火车从铁桥上通过;河里有汽艇、帆船,还有连成一串的小货轮,来来往往,十分繁忙。我的家乡多美好啊!

这段文章的写作顺序是按观察方位的变化顺序写的,先写( )看,再写( )看,接着写( )看,最后写( )看。

(2)按观察的方位顺序写一段话,可以“我们的校园”、“我家的厨房”或其他景物为中心内容来写。

(3).以事情经过的先后顺序为序写。

例《捉鱼》中的一段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和水良去捉鱼。我们一个拿着小盆;一个拎着水桶,来到小溪边。在一处鱼多水稳的地方,从两边用泥筑坝,围成一个小水池。然后,我们用小盆往外舀水,水越舀越少,鱼儿惊慌得乱蹦乱跳。我放下小盆,一伸手就捉到一条鱼,这时候,水良也抓了一条鱼放进桶里。我俩你看我,我看你,高兴得哈哈大笑。不一会儿,我们就捉了十几条。看到桶里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我们的劲头更足了,又动手舀水。水舀干了,鱼儿再也没法逃啦!俩人越捉越起劲,很快捉了满满一桶鱼,心里快活极了。

这一段话是写两个小朋友捉鱼的事。小作者按照“捉鱼”这件事的先后顺序,首先把时间、地点、人物简单作了交待,然后重点写“捉鱼”的经过:先写“筑坝”的情况,接着写如何“舀水”,再写怎样捉鱼。一层连着一层把捉鱼的经过写得有条有理,前后连贯紧密。

读一读,练一练:

(1)读读下面的例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我把线穿在针上,在线尾打了个结,就钉起来。先从衣里向外钉,怎么也钉不中扣眼,好不容易穿过来,针却扎在了我的食指上,鲜血直流,疼得差点儿流出了眼泪。心想:什么事都有个开头,万事开头难呗,练多了就会干得好。于是,接着又钉起来,一会儿,扣子钉好了。我想扣上试试,可怎么也扣不上。啊,原来钉反了,扣子钉在衣里上了。唉!没办法,只好拆下来重钉。尽管这次我很细心,扣子也钉好了,但仍扎了几次手指。钉扣子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啊!

这段话是按怎样的顺序写“钉扣子”的?用简要的词语把写的顺序表示出来。

穿针→( )→( )→( )→( )→( )→( )

(2)观察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或自己参加一次劳动,把活动或劳动的经过写下来,注意把话写连贯。

(4).以物品结构为序写。

例《文具盒》

我有一只长方形的塑料文具盒。盒盖是粉红色的,盖面画着一个傣族小朋友,还有一只小鸟和一只小羊;盖里是白色的,有一只灰色的小袋,是放蜡笔的。文具盒里面有两层,一层装着铅笔和钢笔,另一层装着米尺和削笔刀。文具盒使用起来很方便,用手轻轻一关,盒边的小磁铁就粘住了盖边的铁片,盒就关上了。

这段话是以物品结构为序写的。先写文具盒的形状和质料,接着写盒盖的颜色和图案,然后写盒子里面的结构和用途,最后写盒子的开关,而且每一层都是把文具盒结构上相关的部位连在一起写的。如写盒盖,写了盒盖上面的颜色和图案,同时又写盖里层的颜色和袋子,这样不仅写得连贯,而且非常具体。

读一读,练一练:

(1)下面是一些排列错乱的句子,请你按植物结构的特点(即茎→叶→花)为序,整理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 )叶子也与众不同,小而厚,表面像涂上一层蜡,碧绿如洗。

( )最可爱的是它的花。

( )花的颜色鲜艳夺目,五彩缤纷,有的洁白如玉,有的鲜红似火,有的深黄若金,那粉色的则像一层又淡又薄的胭脂。

( )太阳花的茎,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看上去很嫩,似乎一掐便能流出水来。

( )花朵虽然不大,但很娇艳。

( )多层花瓣的自然好看,单层花瓣的也别具风韵。

(2)你最喜欢什么植物、花草?先仔细观察,把观察的情况分项填在下面的表内,然后以植物的构造为序,写一段连贯的话。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