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百科杂谈 > 杂谈

【摘抄100字】王阳明教你带孩子: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

前面王阳明心学的精髓仅仅介绍了六个字和四句话中的《知行合一王阳明2》,作者也是阴算,但与《知行合一王阳明》相比,明显画蛇添足,达到了《知行合一王阳明3》,更是如此

这本书侧重于讲王阳明的家训、家书、家规,作者将王阳明家训和曾国藩家训做比较说,曾国藩写的家训乃是刻意为之,他的读者不光是家里人,还有西太后慈禧!他写家训或家书乃是一种明志的手段,表明自己对大清朝忠心耿耿,绝无二心,所以他的家训就有点“动机不纯”,而王阳明则没有这个顾虑,本来皇帝就不待见他,他的心学也是一个“诚”字为先,所以读曾国藩家训,可能你会明白“官”应该怎么当,但是读王阳明家训,你会明白人该怎么做。

今天咱们挑一篇读读,个人认为很有意义,名字叫做《教约》,讲的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有孩子的伙伴们大家参考参考,没孩子的先存着,以后看看,都有好处。


PS:原文较长,五百余字,这里仅做部分摘录。

《教约》

每日清晨,诸生参揖毕,教读以次遍询诸生:在家所以爱亲敬长之心,得无懈忽未能真切否?温清定省之仪,得无亏缺未能实践否?往来街衢步趋礼节,得无放荡未能谨饬否?一应言行心术,得无欺妄非僻未能忠信笃敬否?诸童子务要各以实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上面几句话虽看起来佶屈聱牙,实则意思简单:

每天早上正式上课前,教师要先问学生四个问题:在家里爱亲敬长有懈怠吗?该尽的礼仪尽了吗?在路上有没有放荡的行为?有没有撒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些话现在看起来可能胡言乱语、迂腐不堪,甚至压抑孩子的童真,咱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不强求。

凡歌诗,须要整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毋躁而急,毋荡而嚣,毋馁而慑。久则精神宣畅,心气和平矣。

王阳明认为读诗就应该有个读诗的样子,要“整容定气”,不要急、不要慌,不要怕,如此读起诗来,才会神清气爽、心气平和。咱们可以引申到读书上去,不急不躁,清风徐来。

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

上面这句话,大爱!特别是那句“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给我这个懒汉爸爸找到了一个极大的借口,大圣人王阳明都说了,“授书不在多,在精”,所以妈妈们,不要催爸爸教育孩子啊,不教育也是教育啊!但现在很多人的观点恰恰与此相反,可劲往上加,能学一个字的,非要教俩,能干一件事的,非要安排两件事,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生怕一个不留神落到人家孩子后面,这样做孩子的累,做父母的也累,何必呢?

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

这就老生常谈了,咱们说德智体全面发展,也是把“德”放前面,这是一致的。

教者如此,则知所施矣。虽然,此其大略也。“神而明之,则存乎其人。”

在《教约》的最后,王阳明说,他所讲的也只是个大概,具体应用还得在实践中摸索,“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这个词源自于《易经》,意思是这其中的奥妙,还需要各自体会。

最后,再断章取义一下下,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使其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家长孩子都轻松,岂不美哉?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