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百科杂谈 > 杂谈

【不辞而别造句】论萧红精神

作家的题头萧红精神应该是黑土地的文化精神。和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黄精神一样,黑龙江人需要传承和发扬光大。

—— 白执君

萧红是呼兰河伟大的女儿。

鲁迅称她为:“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柳亚子称赞她:“有掀天之意气,盖世之才华”。家乡人民称她为:我省最靓丽的文化名片和黑龙江省地域文化的独特标识。还有的专家学者称她为: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

一个几十年来研究热经久不衰,一个享年只有三十一岁的年轻女作家为什么具有这么大的魅力?为什么会享有如此盛誉?这不仅是因为她有着传奇的经历和独特的创新文学的百万文字作品,更重要的是她的思想和精神长期感染着读者,打动着人们。萧红的这种精神是什么呢?在深入开展研究萧红中,我们应该总结和揭示这个问题。

纵观萧红崎岖坎坷的一生,纵览浩如烟海的研究萧红文章和版本,我们不难发现萧红的伟大精神闪光点,可以归纳为:抗争封建、挑战命运、自强不息、创新文学、热爱家乡、抗日爱国、关注民生。这七点正是萧红精神的内涵,也是我们向她学习的主要精髓。

01 她在人生路上始终顽强拼搏,追求自由解放,暂短的一生处处体现着抗争精神和身处逆境自强不息、挑战命运的奋斗精神。

萧红一生命运多舛,屡遭磨难,但她从不向命运屈服。1926年萧红小学毕业后,父亲怕她到大城市读书,受到新思潮的影响,坚持不让萧红到哈尔滨去上中学,萧红为了求学、求知、追求独立做人,实现自己的憧憬,坚持与父亲抗争了一年,最终使父亲向她妥协,允许她进“哈尔滨东特第一女中”读书。为了反对父亲包办的封建婚姻,追求自由幸福,1930年初中毕业后萧红不辞而别,秘密离家出走,随表哥陆振舜到北京去读书。事情暴露后,她被送到乡下去“软禁”起来,可是她并没顺从,为了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她同叔伯们闹翻,再度离家逃到哈尔滨。为了同地主家庭斗争到底,她只好向她并不喜欢的未婚夫汪恩甲求助,当她发现汪恩甲居心叵测,不怀好意时,她悄悄离开,到北京去找她的好友李洁吾。当她再次被遗弃,落难在旅馆里,身无分文,债台高筑时,她又大胆向《国际协报》求助,奋力逃出旅馆。为了反对萧军的大男子主义作风,她毅然东渡日本,脱离萧军,后与端木结婚,开始新生活。纵观萧红不平凡的一生,逃出满州国、流浪哈尔滨、走进老北平,处处体现出她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她东渡扶桑、退居江汉、北上秦晋、西入巴蜀,“从异地到异地”、“漂泊又漂泊”,这些都说明她在不停地抗争,不停地奋斗。她身处逆境还孜孜不倦地从事文学创作,用手中的笔,向专制攻击,向压迫抗争,力图用文学创作去改变她的人生。 这本身又是一种自强不息的表现。

她做的是抗争,写的是抗争,经历的是抗争,在人生路上她一路呐喊着、抗争着。她不屈服、不投降、不言败。甚至在临死前还写下:“身先死,不甘、不甘”。所以我们说萧红的一生就是追求的一生、奋斗的一生、抗争的一生。

02 她在文学创作道路上,敢于打破传统模式、标新立异,独创萧红文体——散文化小说、小说化散文。

在文学创作上,自古至今就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文学创作章法和模式,禁涸着写作者的手脚和创作意识。萧红就不听这个邪,她敢于打破常规,标新立异,自成一体。完全不顾及行内的规矩和读者的阅读习惯,她的小说散文化,她的散文小说化,她所有的作品都自传化、地域化,她的写作任感情流淌随意化。她写出的作品,不讲章法、不去精心雕琢,不受任何条条框框限制,任思绪的流淌而写作。在文学创作风格上她也同样追求自由,追求解放,突破文学“章法”,创新文学写作。实践了,文学应随着时代,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小说散文化:萧红的小说大体分为三类,一是乡土小说,如《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二是纪实小说,如《黄河》、《朦胧的期待》等。三是幽默讽刺小说《马伯乐》、《逃难》等。三类小说,乡土小说写的最多,也是典型的萧红文体。

萧红小说多数作品呈现出一种“散”的状态,没有贯穿全篇的线索,各章节之间,常常没有过渡性的铺垫,故事和人物都是零零碎碎,都是片断的,不是整个的有机体,全篇都是一些散漫的素描,感受不到向着中心的发展。但又都酝酿了一种氛围,绘制了一种典型境遇和典型状态。

萧红在小说创作上有自己的观点,她说:“各式各样的作者会写出各式各样的小说”。因此,萧红在小说创作上体现了她向传统挑战的创作精神,打破了传统的小说常见写法,把小说散文化、抒情化、绘画化。她创造了优美的小说意境。她的小说虽然没有曲折完整的情节,也不严格围绕人物组织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不追求小说结构完整,而以感情的起伏脉络为主线,贯穿事件的片断和生活场景,形成自然流动的小说结构。这种形“散”,神不散的唯萧红所独有的创作方式,更表现出萧红小说坦白直率、质朴无华、婉曲沉郁的创新艺术风格。

散文小说化:萧红的散文作品比小说更感人,她是个具有独特风格的散文家。在她暂短的一生的创作中,散文创作占她的全部创作成果的四分之一以上。贯穿了整个创作生涯。我们可以把她的散文创作,划分为三个阶段:1933年踏上文坛至被迫逃离哈尔滨为第一阶段,这阶段主要写了《广告副手》等作品;从流亡到上海,至七七抗战为第二阶段,主要作品有《商市街》、《牛车上》等,七七抗战后为第三阶段,主要作品有《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等。萧红的小说创作打破了传统的小说格式,散文化。而她的散文也同样打破了散文格式小说化,这一点,在萧红三个阶段的散文创作中均有体现。《广告副手》就是一篇具有小说结构的散文代表作。她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带有较强的故事性,而且故事的发展像电影一样,布景换来换去,充分表达了萧红散文波澜起伏的艺术效果。萧红散文的代表作《商市街》,作者用第一人称写法,描写了饥饿、孤独、受人歧视等特有感受,这些心里感受的描写,都是作者潜意识的流动,而且还夹带着幻想,很似当代的一些意识流小说创作。

小说和散文,这两种文体互相渗透是常有的事。但在萧红笔下的小说散文化和散文小说化,那样的风格却是罕见的。她将小说、散文两种文体溶于一炉,锻造后虽然还能分辩出哪是小说,哪是散文,但那小说中已有散文味,那散文中也有小说味了。实际上,萧红对于小说、散文体裁的划分也不甚在意,她的小说集《牛车上》就收有散文《红的苹果》、《孤独的生活》。同样,她的散文集《桥》也收有小说《手》等。

作品自传化:萧红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她自己生活的写照,而且是赤裸裸的真实写照。如果按着时空先后顺序排列,她的作品就是一部很完整的《萧红自叙传》。她写的《蹲在洋车上》就是写她童年偷着到街里去买皮球的事;她的《镀金的学说》就是写她小学毕业后,要上中学与父亲抗争的事;她的《中秋节》写她逃婚失败,被送到乡下的事;而《初冬》是写她逃到哈尔滨,与堂弟相遇;《弃儿》是写她被困旅馆后被救与萧军相遇之事;散文集《商市街》里写她与萧军在商市街同居的生活;《感情的碎片》是写她到了上海后的生活。

萧红的作品真实地记录了她各个时期的生活,所描写的都是她自己或她周围的人和事。她用秀丽的笔,真实地记录了自己暂短的一生,这就是萧红作品的主要艺术特征,也是萧红文学创作的独有风格。

作品地域化:中外研究者们称赞,萧红的作品具有乡土特色,北大荒文学风格,是黑龙江地域文化的独特标识。那是因为萧红生长在黑龙江,她熟悉和热爱黑龙江的自然景物,龙江的社会风貌从小就给了她深刻的印象。因此,她的作品写的是黑龙江、反映的是北方文化生活、展示的是北方风情、描绘的是北方场景、表现的是北国人民。因此,她的作品明显地表现了黑龙江地域化。打开萧红的小说或散文,一幅幅散发着乡土气息的东北乡镇的风景画,呈现在我的眼前:那“绿着野菜”的乡间边道、树墙围着的土屋、“睡在篱笆下的狗”,咀嚼榆树皮的山羊,那布满全院遮住太阳的正午的炊烟,夏夜里的驱赶蚊虫;摧人入睡、散发着艾蒿气味的慢慢燃着的火绳,那冬夜里大娘大婶子闲聊时一起围着的火盆,顶着三星、冒着风雪、打着灯笼,进城卖粮的车队,还有那宁静古老的呼兰小城的十字街,东西二道街以及街道两旁的豆腐房、扎彩铺、染缸房、造纸房。人山人海的野台子戏,拥挤热闹的娘娘庙,彻夜不息的大神鼓,给当地居民带来祸福悲欢的大泥坑子,走街串巷的豆腐盘子,麻花箱子,凉粉担子,货郎担子,还有那新鲜漂亮的后花园,变动无穷的火烧云, 所有这一切,在萧红的笔下,经过她的精心调配,设计与点染,都成了有生命的图画,充满了北方泥土的芳香,闪耀着北国的冰凌,雪花的美,地域的美。

萧红的作品对我国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东北农村和城镇的生活反映,可为包罗万象,从风土人情、历史沿革、民间传说,到文化教育、道德观念、宗教信仰、节庆仪式、服饰饮食、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习惯爱好、天气变化、生产生活,都溶进她的作品之中,可谓应有尽有,丰富奇异。可以说萧红的作品就是我国北方呼兰小城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的一部完美县志。难怪众多外省、外国读者虽然没到过黑龙江来,但却从萧红作品中了解到了黑龙江的风俗、习惯以及人们的生活情况。因为萧红的作品就是介绍黑龙江的百科全书。

语言方言化:东北方言是汉语中最富有表达力、表现力和戏剧表演力的语种。它明朗、直率、质朴、粗犷、形象。集汉语、蒙语、满语、俄罗斯语系之精华。特别是:它的方言、俗语、歇后语已成为“二人传”,小品中的精华语言。调侃、逗乐、甩包袱,尤为人们所喜爱。许多文艺明星如:赵本山、黄宏、潘长江等,正是善于运用和熟练驾驭东北方言,俗语而使他走向成功,为观众所喜爱。萧红也是如此,她的作品语言基本是东北方言化。

萧红没念多少书,语言的功底较差,再加上社会动乱,到处漂泊流浪,生活不安定,没有精力去仔细推销作品的语言,基本是想啥写啥,使用的几乎全是黑龙江一带人们日常生活用语。因此,萧红作品的语言呈现出坦真粗砺、直普自然的语言风格。打开《呼兰河传》,像“狗皮帽子”、“冰溜子”、“烟袋锅子”、“跳大神”、“放河灯”,等方言俗语,会不时地出现在你的眼前。这些语言直白又粗,都是些没有加工和提炼的北方人日常生活用语,除了萧红,别人是不会这样使用的。特别是萧红作品中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混杂的描写,更具有独特的潜词造句功能和北方乡野的情调。正是这些方言俗语,才使萧红的作品充满了乡土气息、地方色彩。才增添了萧红作品的魅力和吸引力。在现阶段文学界追求阳春白雪的创作主体大环境中,她独树一帜、逆势发展,显得格外具有新意和吸引力。

03 她关注弱示群体、关注民生,真实反映和揭示现实的创作理念,有着爱家乡、爱祖国的创作情怀。

萧红的作品之所以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喜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她关注弱示群体、关注民生,真实的反映现实、揭示现实。她的作品中所写的人物都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物,从王阿嫂到王大姑娘,从有二伯到冯歪嘴子,一幅幅被压迫、被剥削的农民形象,一张张无知、愚昧、善良的扎在生死线上的脸谱,一个个被黑暗旧社会吞没的悲剧命运,在萧红笔下活灵活现。

她写人民群众的不幸与苦难,贫穷与疾病,哀其不奋,怒其不争,给以无限的同情;她的笔,伸向社会的最底层,向着民族灵魂的深处开掘,直对封建农村的陋习和农民思想麻木、灵魂中可怕的惰性,以及漫长的封建统治,造成的中国社会的僵化停滞和祖祖辈辈重复着那种卑琐、平庸的生活,进行大胆的揭露,她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抨击封建统治对人的摧残,真实地反映当时的社会人生。她关注弱示群体、关注民生的精神尤为可贵。

萧红的作品之所以受到人们跨越时空的喜爱,是因为萧红爱家乡,爱祖国。她的作品大部分是反映在家乡生活和经历的回忆。尤其是她困居香港后,寂莫的生活,使她思乡之情越来越强烈,她在《呼兰河传》尾声中写道:“听说有二伯死了,老厨子就是活着年纪也不小了,东邻西舍也都不知怎样了”。她时刻惦念着家乡,思念着家乡的人民,为了感恩家乡对她的哺育,她带着沉重的病体为家乡做传—《呼兰河传》,将家乡人民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通过作品介绍给外地乃至全世界,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家乡、认识家乡、改造家乡、建设家乡。可以说,萧红是个伟大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文学作者。

参考文章

王天臣:《对萧红小说主体创作风格的再认识》

李亚茹:《萧红散文创作简论》

丘云才:《散文化的小说,小说话的散文》

铁 峰:《萧红论》

钟汝霖:《十论 萧红》

文立祥、于耀生:《论萧红小说的乡土特色》

郭玉斌:《萧红评传》

作者简介

白执君 呼兰河萧红研究会会长。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年,累计在国家省市发表文章1400

多篇。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