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百科杂谈 > 杂谈

不愤不启

本文是小编为不愤不启撰写,主要解答关于不愤不启的相关疑惑,以下是正文。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扩展资料

一、出处

出自《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二、简析

《论语·述而》出自《论语》,共包括38章,也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三、作者简介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孔子(前551 ——前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出处】《论语·述而》

【作者】春秋时期的孔子。

【译文】“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进行了。”

扩展资料:

《论语》是儒家学派经典之作,其中也蕴含着很多生态保护的思想。

孔子重视“天人合一”的思想,意思是指四季万物都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强调了顺应自然的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的实质是主张将天、地、人作为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来考虑,既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又要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生产活动,切勿一味索取,片面地利用自然和征服自然。

主张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即达到“和”的境界,意思是说只用一个钩而不用多钩的渔竿钓鱼,只射飞鸟而不射巢中的鸟。

孔子提出的“不一网打尽、不倾巢尽剿”的主张表明,自然界中有其生存繁衍的规则,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时应顺应规则,既要考虑眼前,又要兼顾长远,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因此在人类活动中要防止猎尽捕绝,影响生物繁衍,违背规则,避免对自然的过分干预,否则会破坏生态平衡,危及自身的生存。

古代传统文化中还蕴含着珍惜自然资源的传统美德,崇尚勤俭节约,反对暴殄天物。孔子坚持“节用爱人”,并这样要求自己。此句意思是孔子主张断绝自私、自利、固执和自我的行为,不奢侈浪费,这对现代的生态保护同样有着深刻的启示。

《论语》中蕴含着的天人合一,节用爱人的思想对维护生态平衡、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论语》揭示了生态保护中最为基本的思想,即要把人与自然放在平等的地位,如果人为的超载了自然本身承受能力,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惩罚。其对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原文】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1781968717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什么意思...
  • 勾剂答:意思是: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给他指出一个方面,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了。”这句话出自孔子的《论语...
  • 1781968717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偶而不以三偶反,则不复也。”什么意思...
  • 勾剂答: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举偶:举一端,即举例。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1781968717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勾剂答: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这是孔子介绍他在教育方面的体会的 ...
  • 1781968717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勾剂答:学习方法,主要是指教学的方法
  • 17819687176:不愤不启出处是哪个文言文?
  • 勾剂答:出自《论语·述而》原文为: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译文: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
  • 1781968717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什么意思...
  • 勾剂答:意思是: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给他指出一个方面,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了。”这句话出自孔子的《论语...
  • 1781968717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勾剂答:“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出自《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
  • 1781968717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自哪里
  • 勾剂答:“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自《论语·述而》。原文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
  • 1781968717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哪里
  • 勾剂答:出自《论语·述而》,作者为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原文为: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译文: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

    相信读者朋友经过小编一番耐心的解答已经对不愤不启了然于胸,若还存在疑惑可通过站内搜索找到答案。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不愤不启”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