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小编为古代的人不刷牙撰写,主要解答关于古代的人不刷牙的相关疑惑,以下是正文。
古代人不刷牙,那嘴巴岂不是很臭?他们刷啊,但很暴力的!埃及用骨头,欧洲用海绵,中国用盐,直到牙膏的发明才拯救了无知的地球人。可怕
古代中国人真是充满智慧,没有发明牙刷的时候用手指、杨柳枝,发明牙刷后有专门的“刷牙铺”,配合多种多样的牙粉配方进行清理口腔。古时候刷牙的方法:手指揩齿手指揩齿有相当久的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古代敦煌壁画中有一幅劳度叉斗圣图,画中受戒者左手拿一长颈漱口瓶,用右手食指揩前门牙,非常形象的描绘了手指揩齿法。布条揩齿布条揩齿其实是手指揩齿的进化版,就是用小布条缠绕在手指上来擦洗牙齿。这个小布条还有专门的名字——揩齿巾。在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的石碑碑文《法门寺物帐碑》中有记载:揩齿布一百条,里的揩齿布可是皇家供奉给佛祖的哦晨嚼齿木用小树枝、嫩枝条来揩齿是从印度佛教传入后流行开的,“晨嚼齿木”就是用植物枝条来揩齿。《南海寄归内法传》中记载每日旦朝,须嚼齿木,揩齿刮舌,务令如法。2.牙粉、牙膏糊糊:牙膏糊糊这名字是我YY的,实际是用各种药材熬煎成膏状,搭配前面说的各种器具刷牙。南梁刘峻在《西岳华山峰碑载口齿乌髭歌》中写道:猪牙皂角及生姜,西国开麻蜀地黄。木律早莲槐角子,细辛荷叶要相当。青盐等分同烧煅,研熬将来使更良。揩齿牢牙鬓发黑,谁知世上有仙方。用大白话说就是,取猪牙、皂角、生姜,开麻、蜀地黄、木律、早莲、槐角子,再取等量的细辛以及荷叶,取等量的青盐一同来烧,研磨煎煮,将这种药物抹到牙齿上能够固齿,具有使头发与胡须保持乌黑的功效。中药牙粉唐代医学家王焘在《外台秘要》中记载了“升麻揩齿方”:升麻半两,白芷、蒿本、细辛、沉香各三分,寒水石六分,研,右六味捣筛为散,每朝杨柳枝咬头软,沾取药揩齿,香而光洁这份医书记载的“中药牙粉”可以看做现代药物牙粉的前身,使用起来香而光洁;3. 植毛牙刷:骨柄牙刷1954年,我国从辽代墓葬(公元959年)中出土两把骨质牙刷柄,这被学者认为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牙刷实物,距今已有1000多年,比英国人在监狱中制作的骨柄猪毛牙刷早了800多年。刷毛么,各种动物的鬓毛咯古代牙刷的刷毛是:动物鬓毛,也有马尾。到了南宋已经有专门制作、销售牙刷的店铺。根据《养生类纂》记载: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此时牙刷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在头部钻孔两行,上植马尾,和现代的牙刷已经很接近了。
古代中国人真是充满智慧,没有发明牙刷的时候用手指、杨柳枝,发明牙刷后有专门的“刷牙铺”,配合多种多样的牙粉配方进行清理口腔。
一、牙刷 1、杨柳枝 在甘肃省敦煌莫高石窟196窟西壁有晚唐时期刷牙的画面。牙刷是柳枝做成的。据考证,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牙刷和刷牙资料。在晚唐时期,那时都把杨柳枝泡在水里,要用的时候,用牙齿咬开杨柳枝,里面的杨柳纤维就会支出来,好像细小的木梳齿,很方便的牙刷。古语“晨嚼齿木”就是这个来源。 在赤锋县大营子村挖掘出土的辽庆应九年(公元595年)的附马墓中,有两把骨柄牙刷,长19厘米,有8个栽毛孔,分两排,孔部上下相通,有金属丝结扎过的痕迹,牙刷栽毛部的长度为2.5厘米,与现代牙刷极为相似。而外国的栽毛牙刷则是在公元15~17世纪才有的。 从古书记载来看,到了南宋,城里已经有专门制作、销售牙刷的店铺。那时的牙刷是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在头部钻毛孔两行,上植马尾。和现代的牙刷已经很接近了。 2、木条 大约在一千五百年前,古人已经知道利用半圆形木条来刮除牙菌斑和牙结石。据说,这种木条缘自印度和中国,最终传入日本。起初,这种“牙刷”是僧侣在祭祀以前用于洁净牙齿的用具,后来逐渐被普通人使用。 后来,有人在这种木条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将木条一端削尖,另一端做成刷状 二、牙膏 宋代,已有了类似牙膏的替代物,古人以茯苓等药材煮成“古牙膏”,早起用来漱口。如果怕清洗不干净,便用手指代替现在的牙刷,在不然,就是先前说的杨柳枝,沾上古牙膏清理牙齿。 公元1552年,明代医学家江瓘编辑的《名医类案》一书中,载有用薄荷玄明散(制作方法:薄荷60克,硝石60克,没食子60克,冰片2.1克,玄明粉3克,硼砂30克,青盐60克,共研极细末)擦牙,治疗风热牙痛。 公元1590年,李时珍撰写的白芷条下,载有用白芷3克,朱砂1.5克,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黄豆大,频用擦牙,以治疗风热牙痛。 古代医学文献还载有用细辛9克,白芷9克,青盐9克,冰片9克,荜茇9克,共研极细末擦牙,以治风寒牙痛;用补骨脂60克、青盐15克,共研极细末擦患牙,以治虚火牙痛;用咸橄榄核(烧存性)3枚,青黛0.9克,冰片0.3克,共研极细末,擦患牙及齿龈,以治疗牙龈出血;用没食子18克,生石膏30克,补骨脂18克,香白芷12克,青盐6克,熟石膏30克,共研极细末,擦牙预防龋齿;或用皂荚煅成灰与食盐混合,共研极细末擦牙,预防龋齿。还有就单用食盐细末刷牙。 秦汉时期: 关于口腔、牙齿之清洁、健美、疾病、保健已有了比较高的要求。例如:《诗经·卫风·硕人》中形容美女牙齿“齿如瓠犀”,即指牙齿要如同葫芦子一样整齐洁白。反之,对牙齿参差不齐者则称之为龃龉,咬合不齐者病之为龊,排列不正者称为龇,不平整者为龋,均视之为病态。为了保持口腔卫生和预防牙齿疾病,除强调饭后漱口等外,此时尺有剔除齿缝间食物残渣的习惯。1976年,江西省南昌市发掘了汉末三国东吴时代的高荣墓葬。其中有一个金制的,两端分别为耳挖勺和小杨枝的龙形器物。小杨枝是龙的尾部,圆形,末端尖。研究者考证认为此系墓主人生前用来剔除齿间食物残渣的口腔清扫用具,此小杨枝也就是今之牙签的雏形(周大成:江西省南昌市东吴高荣墓发现的金制小杨枝,日本齿科医史学会会志8(2):23-24,1981)。 三国两晋南北朝: 在口腔卫生保健方面,西晋始见”牙签”之记载。晋·陆云在致其兄陆机书有“一日行曹公器物,有剔牙签,今以一枚寄兄”(周大成:中国口腔医学发展简史。日本齿科医史学会会志,8(3):1-9,1981)之语。其制法虽不知其详,但可看出,牙签当时尚属罕见之物。 隋唐五代时期: 揩齿以保口齿清洁,当时已渐趋流行。其方法主要有“杨枝揩齿法”和手指揩齿法”两种,《处台秘要》中载有“每朝杨柳枝咬头软,点取药揩齿,香而光洁。”手指揩齿法见于晚唐敦煌壁画中的“劳度叉斗圣图”。至于洁牙剂,或为盐、或为药物散剂。 两宋时期: 《太平圣惠方》指出刷牙匠早晚行之。《太平圣惠方》还载有药膏药齿法:柳枝,槐枝,桑枝煎水熬膏,入姜汁,细辛,等每用擦牙,此可谓今之药物牙膏的雏型,在宋代已有植毛牙刷。宋·周守中《养生类纂》:“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在欧洲,约500年后所记述的植毛牙刷与周守中的记录相同。 PS:两宋后,根据资料来看中国的口腔清洁方法没有再发展,想是一直沿用旧法。不过口腔各种病理的医疗倒有着一定的发展。 另附上关于"漱"的记载: "漱"即洗涤的意思。在古书中早有记载,例如:《礼记·内则》:"鸡初鸣,咸盥洗。"说明古代已养成了早晨进行"盥洗"的习惯。这里的"盥洗"也可能包括漱口在内。直接关于"漱口"的记载,见隋代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食毕常漱口数过,不尔,使人病龋齿。"这里指的是饭后漱口,也有人主张晚上漱口,认为晚上漱口对保护牙齿有更大的效果。宋代张呆著《医说》;"世人奉养,往往倒置,早漱口不若将卧而漱,去齿间所积,牙亦坚固。"后来有更多人主张,每天早晚两次漱口;以保持口腔卫生。 在刷牙工具没有发明之前,古代漱口普遍采用含漱法,以盐水、浓茶、酒为漱口剂,唐代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每旦以一捻盐内口中,以暖水含……口齿牢密。"《延寿书》有用浓茶漱口的记载,"凡饮食讫,辊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去,而脾胃自和,凡肉之在齿,得茶漱涤,不觉脱去而不烦挑剔也。盖齿性便苦,缘此渐坚牢而齿蠢且自去矣。"据现代药理分析,茶叶中除有维生素外,还含有单宁和少量的氟化合物,单宁具有抗菌、杀菌作用。氟化合物确有防止龋齿的作用。说明古代主张用浓茶漱口预防龋齿,是符合科学原理的。关于酒剂漱口,《医说》:"刘几年七十余多,精神不衰,每一饮酒辄一漱口,虽醉不忘也,曰此可以无齿疾。"这都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后,我国人民在含漱法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揩齿法。 此外,有关学者认为,我国是最先使用牙刷的国家。因为在辽墓穴中发现过骨质的牙刷柄,它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牙刷实物,距今已有1000多年时间。不过,墩煌石窟中的壁画表明,古人是用右手中指当“牙刷”用的。到明代更有人主张用左右手同时擦牙。可见,那时的牙刷使用还不是普遍。 莫高窟的经变画,如唐《劳度叉斗经变》中,描绘“外道”最终皈依佛法时,常常进行洗浴、剃度、揩齿的情景。揩齿就是刷牙。古人刷牙的方法正像画上这样:先用一手的食指和中指蘸些药物,抹在牙齿上,再用牙刷去刷。 印度人曾经用杨枝刷牙,所以杨枝又叫“木齿”。不仅如此,鉴于牙齿的健康在全身健康方面所居的重要地位,印度人还把赠送杨枝作为“祝您健康”的一种表示呢。后来此法传入我国,我国人民也逐渐学会了这种刷牙方式。古医书《外台秘要》说,用杨枝将一头咬软,蘸了药物揩牙,可使牙“香而光洁”。 在往昔,齿木据说是僧人必备的日常用品之一。辰起及餐毕,僧人都要将齿木嚼成细条状,用来剔除齿间残物。它兼有牙刷和牙签的功能。洁牙之后,方可去诵经礼拜。佛经《华严经》上甚至把嚼杨枝归纳有十大好处。它们是:1.消宿食;2.除痰疾;3.解众毒;4.去齿垢;5.发口香;6.能名目;7.润泽喉咙;8.唇无皱裂;9.增益声气;10.食不爽味。 当然,虽说杨枝是洁牙的常用“齿木”,但齿木又并非只限于杨枝。百姓完全可以因地制宜地找寻合适的洁牙材料。槐枝、桃枝、葛藤等都与杨枝一样有苦、涩、辛、辣的味道,所以它们也可以成为齿木。 没有牙膏的时代,大家不仅能找到洁齿的材料,而且用“嚼”的方法来洁齿,看来比“刷”更为方便,实用。那么,咀嚼嫩树枝用以洁牙的效果究竟如何呢?古今都认为确有良效。李时珍也说,用嫩柳枝“削为牙枝,涤齿甚妙” 对古代人来说是没有刷牙这个概念的,所以也就没有像今天的牙刷一样专业用来刷牙的器具,尽管如此,聪明的古人还是想出了很多方法以保持牙齿清洁。 一、牙刷 1、杨柳枝 在甘肃省敦煌莫高石窟196窟西壁有晚唐时期刷牙的画面。牙刷是柳枝做成的。据考证,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牙刷和刷牙资料。在晚唐时期,那时都把杨柳枝泡在水里,要用的时候,用牙齿咬开杨柳枝,里面的杨柳纤维就会支出来,好像细小的木梳齿,很方便的牙刷。古语“晨嚼齿木”就是这个来源。 在赤锋县大营子村挖掘出土的辽庆应九年(公元595年)的附马墓中,有两把骨柄牙刷,长19厘米,有8个栽毛孔,分两排,孔部上下相通,有金属丝结扎过的痕迹,牙刷栽毛部的长度为2.5厘米,与现代牙刷极为相似。而外国的栽毛牙刷则是在公元15~17世纪才有的。 从古书记载来看,到了南宋,城里已经有专门制作、销售牙刷的店铺。那时的牙刷是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在头部钻毛孔两行,上植马尾。和现代的牙刷已经很接近了。 2、木条 大约在一千五百年前,古人已经知道利用半圆形木条来刮除牙菌斑和牙结石。据说,这种木条缘自印度和中国,最终传入日本。起初,这种“牙刷”是僧侣在祭祀以前用于洁净牙齿的用具,后来逐渐被普通人使用。 后来,有人在这种木条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将木条一端削尖,另一端做成刷状 二、牙膏 宋代,已有了类似牙膏的替代物,古人以茯苓等药材煮成“古牙膏”,早起用来漱口。如果怕清洗不干净,便用手指代替现在的牙刷,在不然,就是先前说的杨柳枝,沾上古牙膏清理牙齿。 公元1552年,明代医学家江瓘编辑的《名医类案》一书中,载有用薄荷玄明散(制作方法:薄荷60克,硝石60克,没食子60克,冰片2.1克,玄明粉3克,硼砂30克,青盐60克,共研极细末)擦牙,治疗风热牙痛。 公元1590年,李时珍撰写的白芷条下,载有用白芷3克,朱砂1.5克,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黄豆大,频用擦牙,以治疗风热牙痛。 古代医学文献还载有用细辛9克,白芷9克,青盐9克,冰片9克,荜茇9克,共研极细末擦牙,以治风寒牙痛;用补骨脂60克、青盐15克,共研极细末擦患牙,以治虚火牙痛;用咸橄榄核(烧存性)3枚,青黛0.9克,冰片0.3克,共研极细末,擦患牙及齿龈,以治疗牙龈出血;用没食子18克,生石膏30克,补骨脂18克,香白芷12克,青盐6克,熟石膏30克,共研极细末,擦牙预防龋齿;或用皂荚煅成灰与食盐混合,共研极细末擦牙,预防龋齿。还有就单用食盐细末刷牙。 就是不用牙膏牙刷而已,会用盐、树枝清洁牙齿的。 古人虽然不刷牙,但一般中上层民众、官宦阶级都有用淡盐水漱口的习惯,因此不会有太严重问题。他们刷啊,但很暴力的!埃及用骨头,欧洲用海绵,中国用盐,直到牙膏的发明才拯救了无知的地球人。可怕
古代中国人真是充满智慧,没有发明牙刷的时候用手指、杨柳枝,发明牙刷后有专门的“刷牙铺”,配合多种多样的牙粉配方进行清理口腔。古时候刷牙的方法:手指揩齿手指揩齿有相当久的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古代敦煌壁画中有一幅劳度叉斗圣图,画中受戒者左手拿一长颈漱口瓶,用右手食指揩前门牙,非常形象的描绘了手指揩齿法。布条揩齿布条揩齿其实是手指揩齿的进化版,就是用小布条缠绕在手指上来擦洗牙齿。这个小布条还有专门的名字——揩齿巾。在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的石碑碑文《法门寺物帐碑》中有记载:揩齿布一百条,里的揩齿布可是皇家供奉给佛祖的哦晨嚼齿木用小树枝、嫩枝条来揩齿是从印度佛教传入后流行开的,“晨嚼齿木”就是用植物枝条来揩齿。《南海寄归内法传》中记载每日旦朝,须嚼齿木,揩齿刮舌,务令如法。2.牙粉、牙膏糊糊:牙膏糊糊这名字是我YY的,实际是用各种药材熬煎成膏状,搭配前面说的各种器具刷牙。南梁刘峻在《西岳华山峰碑载口齿乌髭歌》中写道:猪牙皂角及生姜,西国开麻蜀地黄。木律早莲槐角子,细辛荷叶要相当。青盐等分同烧煅,研熬将来使更良。揩齿牢牙鬓发黑,谁知世上有仙方。用大白话说就是,取猪牙、皂角、生姜,开麻、蜀地黄、木律、早莲、槐角子,再取等量的细辛以及荷叶,取等量的青盐一同来烧,研磨煎煮,将这种药物抹到牙齿上能够固齿,具有使头发与胡须保持乌黑的功效。中药牙粉唐代医学家王焘在《外台秘要》中记载了“升麻揩齿方”:升麻半两,白芷、蒿本、细辛、沉香各三分,寒水石六分,研,右六味捣筛为散,每朝杨柳枝咬头软,沾取药揩齿,香而光洁这份医书记载的“中药牙粉”可以看做现代药物牙粉的前身,使用起来香而光洁;3. 植毛牙刷:骨柄牙刷1954年,我国从辽代墓葬(公元959年)中出土两把骨质牙刷柄,这被学者认为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牙刷实物,距今已有1000多年,比英国人在监狱中制作的骨柄猪毛牙刷早了800多年。刷毛么,各种动物的鬓毛咯古代牙刷的刷毛是:动物鬓毛,也有马尾。到了南宋已经有专门制作、销售牙刷的店铺。根据《养生类纂》记载: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此时牙刷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在头部钻孔两行,上植马尾,和现代的牙刷已经很接近了。
相信读者朋友经过小编一番耐心的解答已经对古代的人不刷牙了然于胸,若还存在疑惑可通过站内搜索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