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小编为田家炳生平撰写,主要解答关于田家炳生平的相关疑惑,以下是正文。
想知道邵逸夫和田家炳的生平。邵逸夫(1907年10月4日—,原名邵仁楞),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主席,电影公司邵氏兄弟的创办人之一,香港著名的电影制作者。 邵逸夫祖籍宁波,1907年出生于上海,父亲是上海锦泰昌颜料公司的老板。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故后来人称“六叔”。邵受教于美国,19岁中学毕业便随兄长邵仁枚到新加坡开拓电影市场,从此对电影制作产生兴趣。他与兄长于1920年代活跃于中国的电影业 。1925年,邵氏兄弟在上海成立“天一影片公司”,曾与粤剧名伶薛觉先合作,拍摄全中国首部有声电影《白金龙》(粤语)。1928年,邵逸夫赴星马等地协助兄长发展电影发行公司。 1958年,与邵仁枚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司”,在香港制作电影,邵逸夫任总裁。1961年,位于九龙清水湾的邵氏影城于12月6日正式启用。1970年代,邵氏兄弟踏足当时发展迅速的电视行业,与无线电视合作,培训艺员。1980年,邵逸夫成为无线电视的最大股东,出任董事局主席至今。同期,邵氏的电影业务不断收缩,减少电影,于1985年卖出全部院线,至1987年5月,邵氏宣布停止生产电影。由邵氏投产至暂停制作期间计算,邵氏已生产超过一千部电影。2000年,马来西亚的“天映娱乐”斥资4亿港元购入760部邵氏电影的永久版权,并花费2亿港元作数码复修。 多年来,邵逸夫捐助超过数以十亿计款项,为中港两地建设教育、医疗设施等。香港多间专上院校的建设曾得邵逸夫捐助,例如香港中文大学的逸夫书院、香港大学的邵逸夫楼、香港城市大学的邵逸夫图书馆等。2005年,邵逸夫捐出1000万港元予南亚海啸受灾地区。 1974年获英女王颁发CBE勋衔以表扬他在娱乐事业的成就,港督麦理浩爵士主持授勋。1977年获英女皇册封为KNIGHT BACHELOR,赐予爵士衔头。1990年,中国政府将中国发现的2899号行星名为“邵逸夫星”。1991年,美国三藩市将每年的9月8日定为“邵逸夫日”,以表彰在社会公益贡献。1998年,获特区政府颁发的GBM勋衔。 2002年邵逸夫创立“邵逸夫奖”,第1届于2004年举行。奖项模仿诺贝尔奖,每年选出世界上在数学、医学及天文学3方面有成就的科学家,颁授一百万美元奖金以作表扬。第一届的数学奖得主是陈省身;天文学奖为P. James E. Peebles;生命科学与医学奖为Stanley N. Cohen、Herbert W. Boyer、简悦威和Richard Doll。 邵氏与中国星电影公司合作投资11亿港元,位于将军澳工业村的“香港电影城”,预期于2005年中期开幕。影城设施包括后期制作中心、行政大楼、摄影厂、电影院及展览厅等。邵氏表示影城落成后,将再与演员签约,投资大约2亿港元开拍约15部新戏。 邵逸夫的发妻为黄美珍小姐,于1937年结婚,育有两子两女。而黄于1987年在美国病逝,享年85岁。在1997年,邵逸夫与方逸华小姐于美国拉斯维加斯证册再婚。 田家炳,1919年生,广东大埔县人。香港田氏化工厂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家炳基金会董事会主席田家炳先生,是一位爱国爱乡、热心公益的企业家和慈善家。 田先生1919年诞于广东大埔古野镇银滩村书香之家。16岁时不幸父亡,不得已弃学从商,肩负持家重任。18岁远赴越南推销瓷土。1939年因汕头沦陷,瓷土运输中断,遂转往印尼,从事橡胶业,并手创"超伦"、"南洋"两树胶厂,业务鼎盛。1958年举家迁居香港,在屯门填海造地,建起田氏化工城,专事生产塑料薄膜和人造革,积极扶植人造革行业,带动下游加工工业的发展和工人的就业,促进社会繁荣。1992年在广东省东莞市成立东莞田氏化工厂有限公司,建成现代化、自动化的PVC薄膜及人造革制造厂,无论规模、技术、管理等都居国内前列,并于1997年取得《ISO9002国际标准品质管理证书》,2000年春取得《ISO14001》国际标准环境管理体系证书》。田先生伟绩在握,尤念家国,以造福桑梓,报效国家为己任。本著"取诸社会、用于社会"、"留财予子孙不如积德予后代"的中华传统美德,于1982年决定捐出十余亿元的财产,成立"田家炳基金会",专事捐办公益事业。田先生在全国各地均有独资和襄资捐建善业,项目包括教育、医疗、卫生、交通、文娱、社会福利等,以"田家炳"命名的单位和建筑物数百项。 田先生履仁崇义,不求闻达,深得海内外政府各级机构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嘉许。1994年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将2886号小行星命名为"田家炳星"。1996年,英国女皇授予MBE勋章。美国环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香港大学授予名誉院士荣衔;国内30余省、市、县授予荣誉公民、荣誉市民称号,数十所大学聘为荣誉教授。
田家炳是香港一位企业家和慈善家。1919年他出生於广东梅州市大埔县 ,广东梅州人,出身客家世裔。幼承庭训,敦品励学,淡泊名利,不求闻达。数十年致力公益,捐助教育、医疗、与其他利国生民的慈善事业,贡献良多
田先生1919年出生于广东大浦古野镇银滩村书香之家。1935年田先生年16不幸父亡,不得已弃学从商,肩负持家重任。1937年18岁,远赴越南推销瓷土。1939年转往印尼,从事橡胶业。1958年举家迁居香港,在屯门建立田氏化工城,专事生产塑料薄膜和人造革,打开产品国际市场,促进社会繁荣。1992年在广东省东莞市成立东莞田氏化工厂有限公司,2000年在广州黄埔区成立广州田氏塑胶有限公司,建成现代化、自动化的PVC薄膜及人造革制造厂,并于1997年取得“ISO1400国际标准环境管理体系证书”。 田家炳(Tin Ka Ping,1919年-2018年7月10日),企业家、慈善家,祖籍广东梅州,田家炳基金会创始人。 田家炳曾先后创立泰安隆瓷土公司、超伦树胶厂、田氏化工厂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他致力于慈善公益事业,在中国范围内累计捐助了三百多所大、中、小学、专业学校及幼儿园,被誉为“中国百校之父”。 1919年他出生於广东梅州市大埔县1935年辍学,16岁继承父业开办广泰兴1936年赴越南创立泰安隆瓷土公司1958年将业务重心转移到香港,创办田氏塑料厂、田化化工厂有限公司,办成香港最大的人造革企业,随之又向房地产进军 田家炳(Tin Ka Ping,1919年-2018年7月10日),男,祖籍广东梅州,香港企业家、慈善家,田家炳基金会创办人,被誉为“中国百校之父”。[1]田家炳早年在越南经商,后转赴印尼经营橡胶工业;1958年移居香港,创办田氏化工厂有限公司;历任京华银行董事、新安企业公司及华安置业建筑公司董事长、田氏塑料厂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长、田化化工工厂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家炳基金会董事会主席;2018年7月10日上午,与世长辞,享年99岁。[2] 不知道你说的是是不是四川内江的田家炳生平,不过内冮有个田家,但是不认识这个人,所以无法给你解答,希望谅解。邵逸夫(1907年10月4日—,原名邵仁楞),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主席,电影公司邵氏兄弟的创办人之一,香港著名的电影制作者。 邵逸夫祖籍宁波,1907年出生于上海,父亲是上海锦泰昌颜料公司的老板。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故后来人称“六叔”。邵受教于美国,19岁中学毕业便随兄长邵仁枚到新加坡开拓电影市场,从此对电影制作产生兴趣。他与兄长于1920年代活跃于中国的电影业 。1925年,邵氏兄弟在上海成立“天一影片公司”,曾与粤剧名伶薛觉先合作,拍摄全中国首部有声电影《白金龙》(粤语)。1928年,邵逸夫赴星马等地协助兄长发展电影发行公司。 1958年,与邵仁枚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司”,在香港制作电影,邵逸夫任总裁。1961年,位于九龙清水湾的邵氏影城于12月6日正式启用。1970年代,邵氏兄弟踏足当时发展迅速的电视行业,与无线电视合作,培训艺员。1980年,邵逸夫成为无线电视的最大股东,出任董事局主席至今。同期,邵氏的电影业务不断收缩,减少电影,于1985年卖出全部院线,至1987年5月,邵氏宣布停止生产电影。由邵氏投产至暂停制作期间计算,邵氏已生产超过一千部电影。2000年,马来西亚的“天映娱乐”斥资4亿港元购入760部邵氏电影的永久版权,并花费2亿港元作数码复修。 多年来,邵逸夫捐助超过数以十亿计款项,为中港两地建设教育、医疗设施等。香港多间专上院校的建设曾得邵逸夫捐助,例如香港中文大学的逸夫书院、香港大学的邵逸夫楼、香港城市大学的邵逸夫图书馆等。2005年,邵逸夫捐出1000万港元予南亚海啸受灾地区。 1974年获英女王颁发CBE勋衔以表扬他在娱乐事业的成就,港督麦理浩爵士主持授勋。1977年获英女皇册封为KNIGHT BACHELOR,赐予爵士衔头。1990年,中国政府将中国发现的2899号行星名为“邵逸夫星”。1991年,美国三藩市将每年的9月8日定为“邵逸夫日”,以表彰在社会公益贡献。1998年,获特区政府颁发的GBM勋衔。 2002年邵逸夫创立“邵逸夫奖”,第1届于2004年举行。奖项模仿诺贝尔奖,每年选出世界上在数学、医学及天文学3方面有成就的科学家,颁授一百万美元奖金以作表扬。第一届的数学奖得主是陈省身;天文学奖为P. James E. Peebles;生命科学与医学奖为Stanley N. Cohen、Herbert W. Boyer、简悦威和Richard Doll。 邵氏与中国星电影公司合作投资11亿港元,位于将军澳工业村的“香港电影城”,预期于2005年中期开幕。影城设施包括后期制作中心、行政大楼、摄影厂、电影院及展览厅等。邵氏表示影城落成后,将再与演员签约,投资大约2亿港元开拍约15部新戏。 邵逸夫的发妻为黄美珍小姐,于1937年结婚,育有两子两女。而黄于1987年在美国病逝,享年85岁。在1997年,邵逸夫与方逸华小姐于美国拉斯维加斯证册再婚。 田家炳,1919年生,广东大埔县人。香港田氏化工厂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家炳基金会董事会主席田家炳先生,是一位爱国爱乡、热心公益的企业家和慈善家。 田先生1919年诞于广东大埔古野镇银滩村书香之家。16岁时不幸父亡,不得已弃学从商,肩负持家重任。18岁远赴越南推销瓷土。1939年因汕头沦陷,瓷土运输中断,遂转往印尼,从事橡胶业,并手创"超伦"、"南洋"两树胶厂,业务鼎盛。1958年举家迁居香港,在屯门填海造地,建起田氏化工城,专事生产塑料薄膜和人造革,积极扶植人造革行业,带动下游加工工业的发展和工人的就业,促进社会繁荣。1992年在广东省东莞市成立东莞田氏化工厂有限公司,建成现代化、自动化的PVC薄膜及人造革制造厂,无论规模、技术、管理等都居国内前列,并于1997年取得《ISO9002国际标准品质管理证书》,2000年春取得《ISO14001》国际标准环境管理体系证书》。田先生伟绩在握,尤念家国,以造福桑梓,报效国家为己任。本著"取诸社会、用于社会"、"留财予子孙不如积德予后代"的中华传统美德,于1982年决定捐出十余亿元的财产,成立"田家炳基金会",专事捐办公益事业。田先生在全国各地均有独资和襄资捐建善业,项目包括教育、医疗、卫生、交通、文娱、社会福利等,以"田家炳"命名的单位和建筑物数百项。 田先生履仁崇义,不求闻达,深得海内外政府各级机构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嘉许。1994年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将2886号小行星命名为"田家炳星"。1996年,英国女皇授予MBE勋章。美国环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香港大学授予名誉院士荣衔;国内30余省、市、县授予荣誉公民、荣誉市民称号,数十所大学聘为荣誉教授。
田家炳是香港一位企业家和慈善家。1919年他出生於广东梅州市大埔县 ,广东梅州人,出身客家世裔。幼承庭训,敦品励学,淡泊名利,不求闻达。数十年致力公益,捐助教育、医疗、与其他利国生民的慈善事业,贡献良多
相信读者朋友经过小编一番耐心的解答已经对田家炳生平了然于胸,若还存在疑惑可通过站内搜索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