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百科杂谈 > 杂谈

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本文是小编为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撰写,主要解答关于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的相关疑惑,以下是正文。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历史典故出自于古代安徽什么战役?

是:淝水之战投鞭断流:秦王苻坚企图征服南方的东晋王朝。他在全国大规模征兵,当有了80万大军时,他得意地说:“东晋很快就会被我征服了。”可是,许多大臣都认为进攻东晋的时机还不成熟。大臣石越劝苻坚说:“虽然我们现在兵多将广,但晋军有长江天险可守,我们未必能取胜。”苻坚傲慢地笑道:“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苻坚不听劝告,进攻东晋,结果在淝水之战中被晋军彻底打败了。草木皆兵:淝水之战中晋军洛涧大捷,大大鼓舞了晋军的士气。谢石、谢玄一面命令刘牢之继续援救硖石,一面亲自指挥大军,乘胜前进,直到淝水(今淝河,在安徽寿县南)东岸。于是,把人马驻扎在八公山边,和驻扎寿阳的秦军隔岸对峙。苻坚得知洛涧兵败,晋兵正向寿阳而来,大惊失色,马上和苻融登上寿阳城头,亲自观察淝水对岸晋军动静。当时正是隆冬时节,又是阴天,远远望去,淝水上空灰蒙蒙的一片。苻坚在城楼上一眼望去,只见对岸晋军一座座的营帐排列得整整齐齐,手持刀枪的晋兵来往巡逻,阵容严整威武。再往远处看,对面八公山上,隐隐约约不知道有多少晋兵。其实,八公山上并没有晋兵,不过是苻坚心虚眼花,把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看作是晋兵了。随着一阵西北风呼啸而过,山上晃动的草木,就像无数士兵在运动。苻坚顿时面如土色,惊恐地回过头来对苻融说:“晋兵是一支劲敌,怎么能说它是弱兵呢?”风声鹤唳:淝水之战中苻坚求胜心切,不同意众将领的意见,说:“我军只要稍稍后退,等晋军一半过河,一半还在渡河时,用精锐的骑兵冲杀上去,我军肯定能大获全胜!”于是,秦军决定后退。苻坚没有料到,秦军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指挥不统一,一接到后退的命令,以为前方打了败仗,慌忙向后溃逃。谢玄见敌军溃退,指挥部下快速渡河杀敌。秦军在溃退途中,丢弃了兵器和盔甲,一片混乱,自相践踏而死的不计其数。那些侥幸逃脱晋军追击的士兵,一路上听到呼呼的风声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晋军又追来了,于是不顾白天黑夜,拼命地奔逃。扩展资料:战役背景:淝水之战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西晋末年的腐败政治,引发了社会大动乱。在南方,晋琅邪王司马睿于公元317年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东晋,占据了汉水、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在北方,各少数民族政权纷争迭起。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国先后灭掉前燕、代、前凉等割据国,统一了黄河流域。前秦寿光三年(357年)六月,秦主苻生欲除苻坚,苻坚先下手为强,杀掉苻生,自立为大秦天王(不称皇帝)。 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之后 ,国力大增,于公元373年攻占了东晋的梁(今陕西汉中)、益(今四川成都)二州,北并吞鲜卑拓跋氏之代国,西方兼并前凉,远征西域,一统北方。在王猛死前,一直阻止苻坚的南进政策,且劝苻坚不要攻击东晋王朝,因为他认为前秦的国力虽比东晋强,但由于前秦刚刚才统一北方,时机未成熟,加上东晋有长江天险。王猛死后七年,苻坚认为时机成熟,决定攻击东晋。太元元年(376年),孝武帝司马矅开始亲政,谢安升中书监、录尚书事,总揽朝政,陈郡谢氏成为东晋的最后一个“当轴士族”。同年,苻坚统一了中国北方,前秦与东晋的战争已经临近。当时的东晋,长江上游由桓氏掌握,下游则属于谢氏当政,谢安尽力调和桓谢两大家族关系,以为即将爆发的战争作准备。

淝水之战. 前秦的符坚与东晋的谢安,算是个以少胜多的战役.

是淝水之战。

1、投鞭断流

秦王苻坚企图征服南方的东晋王朝。他在全国大规模征兵,当有了80万大军时,他得意地说:“东晋很快就会被我征服了。”可是,许多大臣都认为进攻东晋的时机还不成熟。

大臣石越劝苻坚说:“虽然我们现在兵多将广,但晋军有长江天险可守,我们未必能取胜。”苻坚傲慢地笑道:“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苻坚不听劝告,进攻东晋,结果在淝水之战中被晋军彻底打败了。

2、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东晋时,前秦一直想吞并晋王朝,秦王苻坚亲自率领九十万大军,去攻打晋国。晋国派大将谢石、谢玄领八万兵马迎战。苻坚当然很傲慢,根本没把力量悬殊的晋军看在眼里。

可是,谁料到先头部队的前锋同晋军首战便被打败,苻坚慌了手脚。他和弟弟苻融趁夜去前线视察,他看到晋军阵容严整,士气高昂,连晋军驻扎的八公山上的草木,也影影绰绰像是满山遍野的士兵呢!

接着,在淝水(今中国安徽瓦埠湖一带)决战,秦军被彻底击溃,损失惨重,秦王苻坚自己受伤,弟弟苻融也阵亡了。苻坚仓皇而逃,他听到风风吹树木的声音也以为是敌人追兵又到了。

扩展资料:

历史上的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淝水之战,前秦军被歼和逃散的共有70多万。唯有鲜卑慕容垂部的3万人马尚完整无损。苻坚统一南北的希望彻底破灭。

不仅如此,北方暂时统一的局面也随之解体,再次分裂成更多的地方民族政权,鲜卑族的慕容垂和羌族的姚苌等其他贵族重新崛起,各自建立了新的国家,苻坚本人也在两年后被姚苌俘杀,前秦随之灭亡。

中国南北分立的局面继续维持。东晋乘胜北伐,收回黄河以南故土,但不久,因丞相谢安去世和前线主帅谢玄退隐而转为守势。

此战的胜利者东晋王朝虽无力恢复全中国的统治权,但却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淝水之战也成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载入军事史,对后世兵家的战争观念和决战思想产生着久远影响。

淝水之战的结果使东晋王朝的统治得到了稳定,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契机。

从长期看,淝水之战最重要的作用是使得流落到南方的汉族中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并且直接影响到了此后隋唐等统一王朝的精神实质,可以说淝水之战保住了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并使之从“五胡乱华”后得到喘息和重新崛起的机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投鞭断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谢邀!此三个成语皆出自淝水之战,还有一个成语围棋赌墅也是出自于此。淝水之战是我国古代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也是东晋朝廷得以延续下去的关键一战。其实,我们很多人都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方面分析这一百万人参与的著名战争,却很少有人从文学的角度来总结“淝水之战”所提供的文学价值。今天,我们抛砖引玉,点数一下“淝水之战”衍生出的四个成语。1.投鞭断流原指将所有马鞭投入江中,便可截断水流。后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东晋时,前秦苻坚统一北方,与南方东晋王朝南北对峙。苻坚欲率百万步骑兵南下,一举灭除东晋。苻坚集群臣商议,众大臣多不苟同。太子左卫偕大臣石越曰:“依星象之见,今年不宜南下。况东晋有长江天险为阻,其君又深获民望。故不可轻举妄动,盲目轻进。不如固守国力,修整军备,俟其内变,乘机攻伐。”苻坚不以为然,反曰:“星象之事,未可尽信。至于长江,春秋时吴王夫差与三国时吴主孙皓,皆拥长江之险,终不免于亡。朕今有近百万大军,兵多将广,人多势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岂惧天险?”。遂罔顾谏言,立意伐晋,亲率大军,兵临淝水,自西而东,列队甚长。东晋遣大将谢玄、谢石领八万精兵抗敌。苻坚轻之,恃兵多急攻,然遭晋军顽抗,淝水一战,竟为东晋所败,自此一蹶不振。2.围棋赌墅典出《晋书》卷七十九〈谢安列传〉。苻坚率军百万,在肥水驻扎,京城震惊恐慌。于是任命谢安为征讨大都督。谢玄进房间问他计策,谢安神色平和,毫不慌张,回答说:“我心里已经有谋划了。”接着就没声音了。谢玄不敢再说,就让张玄再去请教。谢安于是就下令坐车外出去了山间别墅,召集亲朋好友,以别墅为注和张玄下围棋。谢安平时棋艺不如张玄,这天张玄心中害怕,就和他下了个棋逢敌手,还不能取胜。谢安于是就外出游玩,到了夜里才回来,指挥授意各个将领,各自担当职责。谢玄在前线打败苻坚后,有驿站传送的战报送达,谢安正在和客人下围棋,看完信,就拿了放在床上,毫无欣喜之色,像刚才一样继续下棋。客人问他,他缓缓地回答说:“小子们打败了敌人。”下完以后,回到房间,心里太过高兴,过门槛的时候把木屐齿都弄折了都不知道,他故作镇静到了这样的程度。后来,“围棋赌墅”这一典故,用来形容人从容镇定,举重若轻。3.草木皆兵此语出自《晋书·苻坚载记》。东晋时,强秦一直想吞并晋王朝,秦王苻坚亲自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攻打晋国。晋国派大将谢石、谢玄领八万兵马迎战。苻坚当然很傲慢,根本没把力量悬殊的晋军看在眼里,可是,谁料到先头部队的前锋同晋军首战便被打败。苻坚得知洛涧兵败,晋兵正向寿阳而来,大惊失色,马上和苻融登上寿阳城头,亲自观察淝水对岸晋军动静。当时正是隆冬时节,又是阴天,远远望去,淝水上空灰蒙蒙的一片。苻坚在城楼上一眼望去,只见对岸晋军一座座的营帐排列得整整齐齐,手持刀枪的晋兵来往巡逻,阵容严整威武。再往远处看,对面八公山上,隐隐约约不知道有多少晋兵。其实,八公山上并没有晋兵,不过是苻坚心虚眼花,把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看作是晋兵了。随着一阵西北风呼啸而过,山上晃动的草木,就像无数士兵在运动。苻坚顿时面如土色,惊恐地回过头来对苻融说:“晋兵是一支劲敌,怎么能说它是弱兵呢?”!他后悔自己过于轻敌了。4.风声鹤唳苻坚的溃兵听到风声鹤叫,以为是追兵呼喊。后遂用“风声鹤唳、风声鹤警、惊闻鹤、鹤唳风声、鹤唳心惊、鹤唳、风鹤”等形容疑惧惊慌,一有风吹草动便神经极度紧张。典故出自《晋书·谢玄传》:东晋时,秦主苻坚率领大军,号称百万,列阵肥水,要与东晋决战。晋将谢玄等以精锐八千涉水进击,秦兵大败。“〔苻〕坚众奔溃,自相蹈藉投水死者不可胜计,肥水为之不流。余众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帅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组织百万大军,南下攻打东晋。东晋谢玄劝前秦后退,让出决战地带。苻坚不知是计,反倒想趁晋军渡河之际率兵冲杀,于是不顾众将反对,一口答应下来。没料到前秦军队刚一后退,阵脚全乱。士兵以为已经战败,就慌忙向后溃逃。东晋见机迅速渡河杀敌。前秦军队丢盔卸甲,一片混乱。侥幸逃脱追击的士兵,一路上听到呼呼的风声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晋军又追来了,于是不顾白天黑夜,拼命地奔逃。望采纳,谢邀!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历史典故出自于古代安徽的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扩展资料:

1、投鞭断流

释义:意思是把所有的马鞭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形容兵士多,军力强大。

2、草木皆兵

释义: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3、风声鹤唳

释义: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的样子。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淝水之战

百度百科-投鞭断流

百度百科-草木皆兵

百度百科-风声鹤唳

投鞭断流 【拼音】:tóu biān duàn liú 【解释】:把所有的马鞭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出处】:《晋书·苻坚载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示例】:人民解放军以~之势跨跃长江天险。 【语法】:作谓语、分句;形容兵众势大 【成语故事】:东晋初年,前秦的势力日趋强大,苻坚即位后一心想消灭东晋统一全国,他在朝会上就亲征问题听取大臣们的意见。秘书监朱彤坚决支持,而左仆射权翼说晋有长江天险,不能进攻。苻坚说我们百万雄师把马鞭投到长江里就可以把长江断流草木皆兵 【拼音】:cǎo mù jiē bīng 【解释】: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出处】:《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示例】:这一天大家都是惊疑不定,~,迨及到了晚上,仍然毫无动静。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九回 【近义词】:风声鹤唳、杯弓蛇影 【反义词】:若无其事、稳如泰山、措置裕如 【歇后语】:苻坚望见八公山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神经过敏 【成语故事】:东晋时期,前秦国王苻坚企图消灭东晋,东晋宰相谢安派谢石为征讨大都督,分兵三路夹击秦军。苻坚登上寿阳城,看见晋君阵容整齐有些畏惧。晋军用计围攻苻坚的秦军,秦军大败,在溃逃的过程中看到后边山上草木的阴影,都以为是追兵风声鹤唳 【拼音】:fēng shēng hè lì 【解释】:唳:鹤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出处】:唐·房玄龄《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示例】:直到后来,听到了那些~的传说,见到了举室仓皇的不安状态。 ★郁达夫《出奔》 【近义词】:草木皆兵 【反义词】:风平浪静 【语法】: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战争等 1,投鞭断流:把所有的马鞭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出自:《晋书·苻坚载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2,草木皆兵:比喻军队败退时心虚;把草木都看成为是敌兵。亦形容极度惊恐时发出多疑的错觉。出自:《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3,风声鹤唳: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出自:唐·房玄龄《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是:淝水之战投鞭断流:秦王苻坚企图征服南方的东晋王朝。他在全国大规模征兵,当有了80万大军时,他得意地说:“东晋很快就会被我征服了。”可是,许多大臣都认为进攻东晋的时机还不成熟。大臣石越劝苻坚说:“虽然我们现在兵多将广,但晋军有长江天险可守,我们未必能取胜。”苻坚傲慢地笑道:“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苻坚不听劝告,进攻东晋,结果在淝水之战中被晋军彻底打败了。草木皆兵:淝水之战中晋军洛涧大捷,大大鼓舞了晋军的士气。谢石、谢玄一面命令刘牢之继续援救硖石,一面亲自指挥大军,乘胜前进,直到淝水(今淝河,在安徽寿县南)东岸。于是,把人马驻扎在八公山边,和驻扎寿阳的秦军隔岸对峙。苻坚得知洛涧兵败,晋兵正向寿阳而来,大惊失色,马上和苻融登上寿阳城头,亲自观察淝水对岸晋军动静。当时正是隆冬时节,又是阴天,远远望去,淝水上空灰蒙蒙的一片。苻坚在城楼上一眼望去,只见对岸晋军一座座的营帐排列得整整齐齐,手持刀枪的晋兵来往巡逻,阵容严整威武。再往远处看,对面八公山上,隐隐约约不知道有多少晋兵。其实,八公山上并没有晋兵,不过是苻坚心虚眼花,把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看作是晋兵了。随着一阵西北风呼啸而过,山上晃动的草木,就像无数士兵在运动。苻坚顿时面如土色,惊恐地回过头来对苻融说:“晋兵是一支劲敌,怎么能说它是弱兵呢?”风声鹤唳:淝水之战中苻坚求胜心切,不同意众将领的意见,说:“我军只要稍稍后退,等晋军一半过河,一半还在渡河时,用精锐的骑兵冲杀上去,我军肯定能大获全胜!”于是,秦军决定后退。苻坚没有料到,秦军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指挥不统一,一接到后退的命令,以为前方打了败仗,慌忙向后溃逃。谢玄见敌军溃退,指挥部下快速渡河杀敌。秦军在溃退途中,丢弃了兵器和盔甲,一片混乱,自相践踏而死的不计其数。那些侥幸逃脱晋军追击的士兵,一路上听到呼呼的风声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晋军又追来了,于是不顾白天黑夜,拼命地奔逃。扩展资料:战役背景:淝水之战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西晋末年的腐败政治,引发了社会大动乱。在南方,晋琅邪王司马睿于公元317年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东晋,占据了汉水、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在北方,各少数民族政权纷争迭起。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国先后灭掉前燕、代、前凉等割据国,统一了黄河流域。前秦寿光三年(357年)六月,秦主苻生欲除苻坚,苻坚先下手为强,杀掉苻生,自立为大秦天王(不称皇帝)。 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之后 ,国力大增,于公元373年攻占了东晋的梁(今陕西汉中)、益(今四川成都)二州,北并吞鲜卑拓跋氏之代国,西方兼并前凉,远征西域,一统北方。在王猛死前,一直阻止苻坚的南进政策,且劝苻坚不要攻击东晋王朝,因为他认为前秦的国力虽比东晋强,但由于前秦刚刚才统一北方,时机未成熟,加上东晋有长江天险。王猛死后七年,苻坚认为时机成熟,决定攻击东晋。太元元年(376年),孝武帝司马矅开始亲政,谢安升中书监、录尚书事,总揽朝政,陈郡谢氏成为东晋的最后一个“当轴士族”。同年,苻坚统一了中国北方,前秦与东晋的战争已经临近。当时的东晋,长江上游由桓氏掌握,下游则属于谢氏当政,谢安尽力调和桓谢两大家族关系,以为即将爆发的战争作准备。

淝水之战. 前秦的符坚与东晋的谢安,算是个以少胜多的战役.

  • 18830501712: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的拼音和意思
  • 危古答:feng'sheng'he'li,cao'mu'jie'bing,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草木皆兵:把草和树木都当做了敌人的兵将。tou'biao'duan'liu,把所有的马鞭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dong'shan'zai'qi...
  • 18830501712:一代明君苻坚,为何因三个成语被嘲笑了千年?
  • 危古答:因为这三个成语说的就是苻坚在淝水之战的时候的战争情况,因此一代明君苻坚才会因为这三个成语被嘲笑千年,而这三个成语分别是: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其中,投鞭断流的意思是将鞭子扔到江中,就可以阻断江水流动...
  • 18830501712:成语“风声鹤唳、投鞭断流、草木皆兵”来源于()
  • 危古答:【答案】:D 正确答案:D。考点:常识。与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有关的是淝水之战,而城濮之战与成语“退避三舍”有关,长平之战与成语“纸上谈兵”有关,与赤壁之战有关的成语有草船借箭、火烧连...
  • 18830501712:淝水之战中有一个著名的成语故事,是什么?
  • 危古答:成语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发生在公元383年(东晋太元八年)8月至12月.这场战争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并给后人留下有意义的历史掌故和历史遗迹....
  • 18830501712:与苻坚有关的成语
  • 危古答:2.成语“风声鹤唳”,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典故:《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3.成语“投鞭断流”,当苻坚决定南侵东晋时,遭朝中大臣劝谏,指出东晋...
  • 18830501712:...中要用到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三个成语。急~~
  • 危古答:一意孤行。他吹嘘自己有百万大军,只要投鞭断流。但战争开始不久,苻坚望见晋军阵容严整,又把远处八公山摇动的草木,误认为都是晋军,不由得心虚胆怯。秦军溃败后,一路上听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更是胆颤心惊 ...
  • 18830501712:草木皆兵出自哪个战役 成语草木皆兵出自什么战役
  • 危古答:我拥有百万大军,只要我一声令下,叫士兵们把皮鞭投入长江,足可断掉流水了!”此为成语“投鞭断流”之典故。王猛死后,苻坚认为时机成熟,决定攻击东晋。4、兵力比较:前秦:27万氐族兵(主力,投入决战者15万),20余万...
  • 18830501712: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出自什么战
  • 危古答:淝水之战到北伐时期的南北形势图 作肥水,源出肥西、寿县之间的将军岭.东晋时,谢石、谢玄败苻坚于淝水.前秦和东晋的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留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等成语....
  • 18830501712:苻坚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
  • 危古答:苻坚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fēng shēng hè lì,cǎo mù jiē bīng 【解释】唳:鸟鸣。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出处】《...
  • 18830501712:有意思的成语2个 并且是一般人不知道的
  • 危古答:1、八公山上,草木皆兵,是苻坚的幻觉,出自淝水之战。2、投鞭断流——淝水之战 “投鞭断流”一词,多用来比喻军兵众多,实力雄厚。《晋书·苻坚载记》:前秦之符坚,将要进攻晋朝,其下属石越劝说晋有长江之险,不宜...

    相信读者朋友经过小编一番耐心的解答已经对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了然于胸,若还存在疑惑可通过站内搜索找到答案。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