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杂记》有一个非常脍炙人口的小故事,名字叫《凿壁偷光》,原文如下:“固哥勤学、蜡烛、邻居、邻居、蜡烛、邻居、邻居、邻居、邻居、邻居、邻居、邻居、邻居、邻居、邻居、邻居
”匡衡年少读书的时候,由于家中没有烛光,所以必须要在墙上早开一个小洞,借邻居家的光来读书,突显出了他的勤奋好学。但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读的话,如果在匡衡的时代就能够将电灯泡普及的话,是不是能够方便很多芊芊学子夜半苦读呢?
事实上,自从电灯泡普及之后,我们的生活几乎处处都离不开它,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其实电灯泡最早的发明人并不是爱迪生,而且一开始的灯泡,一亮就能亮一百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聊一下。
一、灯泡的发明者到底是谁?
在很多人的固有观念中,爱迪生就是灯泡的第一发明者,但是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规范,其实爱迪生并不是第一个让灯泡面世的人,反而是另有其人,那就是来自英国的化学家戴维。戴维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让铂丝通电发光的人,随后还发明了一种名为“电烛”的东西,利用两根碳棒之间通电后可以发射发光电弧的原理,达成照明的目的。
不过这显然还不是如今家家都有的电灯,在戴维前人栽树之下,有两个加拿大的电气工程师在1874年将氮气充满了玻璃泡,并且在其中插入碳棒,实现了照明。
可是这个方案显然也有缺点,那就是碳棒这种东西,无法实现长时间的照明。再加上这两个加拿大的工程师经费不足,很快这项试验就被搁置了。不过,他们无法继续,可不代表别人没有兴趣,爱迪生就在这时候粉墨登场,给了那两个工程师一笔钱,将这个实验项目直接买了过来。
虽然提出灯泡设想的第一人并不是爱迪生,但是从某个角度来说,将爱迪生称为“灯泡之父”,还是比较合理的。在爱迪生拿到这个项目之后,直接在原有基础上,用碳化竹丝代替了碳棒,让灯泡能够保持长久的明亮。
这样的话,灯泡这个东西就完全可以投入商业化了,再加上爱迪生在发电机以及发电系统上的建树,最终人们就默认,电灯泡的发明者就是爱迪生。
二、灯泡本来能亮100多年?
现代生活中,灯泡可以说是最常见的东西之一了,而且种类还很多,节能灯、白炽灯、LED灯等等,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无论是什么种类的灯泡,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寿命太短,一个电压不稳,就很有可能让一个灯泡报废,就算能坚持下来,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越来越暗。
这也算是困扰大家的一个问题了,那如果我告诉你,其实在灯泡发明之初,它的预设寿命是百年起步,你会相信吗?
在爱迪生提出完整构想之后,很多科学家就按照他的思路去做了,那些科学家们没有什么花花肠子,自然是按照人类最本能的方向去研发,希望灯泡的寿命越长越好。在一次又一次的改良之后,最优秀的一批灯泡真的能够持续点亮百年以上。
这还真有实例,在利弗莫尔第六消防局中,有一个灯泡非常特殊,它来自遥远的1901年,距今已经过去了120年之久,但是它现在还是亮得好好的,足以证明当时的技术是完全能够实现让灯泡变成“永动机”的。
三、灯泡背后到底有什么奸商阴谋
那又是什么事情阻止了“百年版”灯泡的延续呢?其实个中缘由也很简单,那就是利益。
在灯泡的数量逐渐增多,慢慢普及到了家家户户的时候,这种方便、省事的照明工具必然是极为受欢迎的,所以销量一直都在蹭蹭上涨。
但这同时也愁坏了那些灯泡商人们,这所有的灯泡的寿命都那么长,除非是被打碎,不然几乎是没有机会让民众去买第二个的,那这不就相当于是“一锤子买卖”?这显然是商人们无法接受的事情。
于是,当时几乎所有的灯泡商们都聚集在了一起,准备想办法解决这件事情。多方商议之后,大家得出一个结论,想要提升灯泡商业化的可持续发展,那就必须要将灯泡的寿命降低,不然这个市场绝对会很快没落下去。
说干就干,1924年,众多商人齐聚日内瓦,共同商讨如何“合理化”地将灯泡的寿命降低,就这样,一个“福波斯垄断联盟”就这样横空出世。
该联盟基本上控制了全球的灯泡生产线,不断收购各种小成本经营的灯泡制造厂,试图达到统一规格的目的,将所有灯泡的寿命都控制在1000小时之内,大约是41天的样子,如果有哪家公司生产的灯泡寿命比这个长,那就会面临巨额罚款以及同行的挤压,工厂基本上也就完蛋了。
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下,众多科学家们都不得不将自己之前的“灯泡永动机”计划推翻,开始研究怎么降低灯泡的使用寿命,将之设计成了一种日常消耗品,满足了商人们想要获利的心思。
虽然后来这个黑暗的垄断联盟以解散告终,但是灯泡再也无法持续点亮一百年,如今只是维持在1250小时左右,约合52天。
小结
在大多数消费者眼中,想要的产品无疑都是物美价廉的,最好能一次性买断,能用的时间越久越好,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上节约成本。但这样的想法对于商人们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如果所有东西都是一锤子买卖的话,不知道世界上有多少公司将会面临破产。
其实任何东西都需要平衡,正如在灯泡事件上,消费者与商人之间的需求冲突,其实正好反应了人类经济社会的本质,社会是需要这样的资本流动才能维持稳定的,虽然说无奸不商,但是在这种事情上,商人们做出这样的决定其实也无可厚非。
参考资料:《西京杂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