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百科杂谈 > 杂谈

【汗马功劳造句】汉语拼音,一甲子与时偕行

小学第一节课朗读“a、o、e”,句子本的歪汉字里夹杂着几个拼音,可能是很多人难忘的童年记忆。发送微信、搜索内容、深夜“码字”、日常工作生活中汉语拼音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今年是《汉语拼音方案》颁布60周年,走过一甲子,汉语拼音已经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语言工具。

汉语拼音并不是第一个汉字注音方案,但却是最成功的方案。直音法、读若法、反切法等中国古代注音方法,需要一定的识字量作为基础,不便初学者掌握。而近代以来,国语罗马字、拉丁化新文字等注音尝试,或过于复杂,或不够科学,或不便于国际交往,多流于“纸上的蓝图”。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汉语拼音方案》独辟蹊径,数易其稿,甫一公布,一锤定音,体现了“当代仓颉”的工匠精神。

在现代中国语言文字的改革进程中,颁布拼音方案,大大促进了普通话的推广。秦代以降,“书同文”贯穿了整部中国史;然而,华夏大地山水阻隔,雅言、官话一直没能“走遍天下”,“十里不同音”虽有地域文化的特点,却成为交流沟通的障碍。而拼音有效保证普通话在传播中不变味、不走形,“为‘语同音’的千年梦想打通最后一公里”。

汉语拼音的普及,见证着中国普及国民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国家发展的历程。新中国成立初期,拼音检字法打通了说话与认字的界限,一本《新华字典》为中国文盲率快速下降立下汗马功劳;改革开放后,经商潮、务工潮促成社会流动,普通话助力五湖四海中国人天南海北共寻梦;今天,方块字借助国际通用键盘走进电脑和手机,拼音“拼”出不计其数的经贸大单、文化大餐,改变了每个人的生活,也形塑着当代中国的面貌。

近年来,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少国家掀起了“汉语热”,汉语拼音成为了解中国的先修课。在最新版的《牛津英语词典》中,“Jiaozi”(饺子)、“Renminbi”(人民币)赫然在列,拼音化的汉语词汇逐渐被世界接受;去年,德国《明镜周刊》曾以拼音“xing lai!”(醒来)为封面标题,折射出中国发展的国际影响。当汉语拼音从“中国标准”变为讲述中国故事的“国际标准”,这把“语言钥匙”也就成了世界的“文化桥梁”。

其实,拼音的发展史本身就印证了中国人立足传统、拥抱世界的襟怀。“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说:对于汉语汉字,起先是外国人为外国人而拼音化,后来是外国人为中国人而拼音化,最后是中国人为中国人而拼音化。确实,从四百年前利玛窦为学习中文给汉字注音,到中国学者在语文运动中争论汉字存废,再到《汉语拼音方案》将拉丁字母用法中国化……“睡狮”醒来,中国重新找回了文化的根底与自信。

“The city of Beijing!”17年前,萨马兰奇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时,有人发现汉语拼音“Beijing”取代了曾经国际通用的威妥玛拼写“Peking”。一字之差,透视出两种拼法的地位起落。如今,巩固认字工具、学前教育等核心功能,在信息媒介、文化交流等新领域开疆拓土,是拼音面向未来的任务。与信息化、智能化、国际化的时代旋律偕行,汉语拼音仍然大有可为。(石羚)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