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百科杂谈 > 杂谈

【哺育】300多名胶东乳娘哺育八路军后代

资料来源:中国《国防报》作者:范纪飞、宫玉聪、关树锁责任编辑:吴天弼

300多名胶东保姆养育八路军后代

中国《国防报》记者范纪飞、宫玉总特约记者管水锁

前言

这是一个爱情故事。

因为爱,一批八路军指战员忍痛舍弃幼小儿女,全身心投入反侵略战场;因为爱,中共胶东党委组建育儿所,哺育革命后代;同样因为爱,300多名胶东乳娘和乡亲精心哺育这些离开父母的孩子,甚至不惜疏离自己的骨肉。这是怎样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爱?时隔70年,记者和部分当年的乳儿一同踏访胶东,解析爱的密码。

“娘,当年你咋舍得丢下我和妹妹?”“谁舍得哟?都是自己的骨肉!可那时国家都快没了,没了大家哪还能有小家?我们不站出来,就得当亡国奴!……好在,有育儿所,有乳娘和乡亲们疼你们!”7月9日,山东青岛,72岁的宋玉芳向记者回忆起与母亲生前的对话,几度哽咽。

宋玉芳出身在一个革命家庭,父母均为老八路。但在她的记忆里,父母是8岁后才出现在她生活中的“陌生人”,在此之前,胶东育儿所才是她的家。宋玉芳说:“记得刚回来时,由于不适应新环境,妹妹常悄悄问我‘咱什么时候回家’。现在父母过世了,我也已年过花甲,真的想回家了,回去找我的另一个娘,用乳汁把我养大的娘!”

被宋玉芳和妹妹宋玉芝视为家的胶东育儿所,位于山东省乳山市崖子镇田家村。1942年至1955年,这里寄养代养过1223名八路军后代和烈士遗孤。在严酷的环境中,这些孩子受到精心照料,无一伤亡。

当年育儿所(资料照片)

乳娘向记者深情回忆乳儿故事。李进 摄

生命寄托:

硝烟中的信诺

走进胶东育儿所教育基地,随处可见的红色标语让记者仿佛穿越回70多年前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迅速南犯,同年10月入侵山东,不久山东全境被日军占领,胶东地区的八路军主力和党政军机关在突破日寇层层封锁中被迫频繁转移。时刻准备行军打仗,孩子无法带在身边抚养,怎么办?于是,有的含泪将孩子送给老乡,有的忍痛直接把孩子放在了路边,期盼能被好心人收养……

孩子是未来是希望,哪有父母不疼儿?为妥善安置这些革命后代,中共胶东党委指示组建育儿所。很快,胶东行署和胶东妇联就决定在牟海县(今乳山市)组建胶东育儿所。为什么选择乳山?乳山市党史、市志办公室原主任高玉山告诉记者,因为这里群众基础好,革命群众对共产党、八路军发自内心爱戴。

面前的这几间大房子就是例证。村民沙红基告诉记者:“这本是当年父亲用来结婚的新房。当他知道育儿所要在这里安家,马上让出了新房给孩子们住。为了让孩子们住得舒服,他还在房子里建了南北两个大通炕,便于冬季取暖和工作人员晚上看护孩子。”

1942年7月,育儿所正式成立,周围村子的妇救会负责寻找乳娘,小婴儿随乳娘分散在各村居住,已经断奶的则集中在育儿所里,由保育员照料。

7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新房已变成了老屋。透过凹凸不平的门板,记者好似看到,在70多年前的一个深夜,行色匆匆的联络员敲开这扇门,将怀抱中的孩子托付给门内的保育员和乳娘。而她们接过手中的孩子,就接过了千金一诺的誓言,接过了这份超越血脉的亲情,为此,她们付出了超越本能的母爱。

乳母怀抱:

战火中温暖的摇篮

在胶东育儿所纪念馆展室的一幅宣传看板前,乳山一中学生张凯久久地驻足凝望。看板上,有他的太姥姥——乳娘宫元花的照片和事迹。1942年冬,日军对这一区域进行拉网扫荡,宫元花和保育员李玉华抱着孩子上山躲避。她们在山里露宿了一天一夜,雪夜里,宫元花用体温温暖着乳儿。一天没吃东西饥肠辘辘,偶遇老乡给了一块玉米饼子,宫元花舍不得吃,嚼碎了一口一口喂给孩子……张凯用手机拍下展板,眼眶是红的,他告诉记者:“没想到,这种大爱就在我身边,我很自豪。”

循着乡间小路,记者来到了年近百岁的陈淑明家中,听说记者想听听乳儿的故事,老人很开心,她指着炕头说:“这是我家的祖屋,小正义刚来时才50天,得了惊风病,脖子不能动,吃奶都费力。人家笑我领回了一个‘死孩子’。我可不管人家怎么说,这孩子的爹妈打鬼子去了,再难,这孩子我也养着。孩子体弱,怕他哭多了伤身子,我就一直抱着。夏天,给他打扇子一扇一夜。十里八乡的大夫都找了,孩子也一天天好起来了。”

自己舍不得吃给乳儿吃、育儿所给的粮食补助换成药品鸡蛋滋补乳儿……相处日久,乳娘们早把乳儿当成了自己的孩子,甚至比自己的孩子更疼爱。

在育儿所,至今流传着乳娘姜明真舍骨肉保乳儿的故事:1942年9月,东凤凰崖村姜明真的孩子刚满8个月,就给孩子断了奶,从育儿所接回刚满月的婴儿福星哺育。两个月后,鬼子来根据地扫荡,她带着儿子和福星藏在山洞里。为了避免儿子看到自己给福星哺乳哭闹暴露目标,姜明真狠下心,把10个月的儿子送到另一个无人的山洞里。敌机轰炸时,她紧紧搂着福星,听到不远处自己孩子的哭声心如刀割,但为了不惊动鬼子,一直忍痛未动。敌人走后,她的婆婆跑过去扒开被敌机炸塌的洞口,只见小孙子因惊吓手脚乱蹬磨得鲜血淋漓,肚子胀鼓,已哭不出声。回家后没几天,惊吓过度的孩子就没了。那几年,姜明真先后养大了4名八路军子女,而她自己的6个孩子中因战乱、饥荒和疏于照顾夭折了4个。

孩子是母亲的心头肉,哪有妈妈不疼儿?可接过八路军送养的孩子,胶东乳娘们把他们看得比自己的孩子金贵,为什么?乳娘宫云英这样回答:“这不算什么,我们给的不过是奶水,孩子的爸妈为老百姓打鬼子献出的却是血水!”

在乳娘和乡亲们的精心呵护下,历经多次日军扫荡和迁徙,1223名八路军后代无一伤亡。而在乳儿眼中,乳娘就是自己的妈妈。1941年6月,聂凤智的儿子聂庆荣出生在东夼村。孩子刚满月,聂凤智要率领抗大分校移防,只能将孩子托付给了乳娘尹德芝,直到4岁,才接回家。聂庆荣与乳娘一家结下深厚感情,后来聂庆荣成长为共和国的将军,依然时常想起和尹德芝妈妈在一起的时光。

阿姨照料:

珍贵的童年回忆

从姜明真家出来,向南不到50米,记者来到修复的胶东育儿所幼儿生活室,对门就是伙房。在那个山河破碎,赤地千里的时代,这里仿佛是一片与世隔绝的桃花源。看着地上摆放的一张张木质的小板凳、墙上挂着的一幅幅当年的老照片,记者仿佛看到了当年阿姨们忙碌的身影,听到小朋友们的欢声笑语。如家一般温暖的育儿所,存在于当年的那些小朋友的脑海中,70多年过去了,这里依然是他们的精神故乡。育儿所生活的场景在记者连日的采访中被不同的人反复提到,他们的回忆一点点填满了这个小小的院落。

“弟弟疲倦了,要睡觉,妈妈坐在摇篮边,把摇篮摇……”当年在育儿所生活过的乳儿宋玉芳今年已经70岁了,我们去青岛拜访她时,她给我们哼唱起阿姨当年教给她的摇篮曲。宋玉芳回忆在育儿所的生活,提到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我们正在院子里玩,一架飞机飞过育儿所上空,育儿所的阿姨像母鸡保护小鸡一样把身边的孩子扑倒在身下,并对着远处不能及的孩子声嘶力竭的呼唤‘趴下,不许动!’”

在烟台,乳儿李丽慧边翻着她多年搜集的有关育儿所的资料,边回忆:“那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了,阿姨们教我们唱儿歌,定期给我们洗头、洗澡、剪指甲……”

“在育儿所工作的第二年,1946年7月4日,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已年近90的保育员姜淑敏颤巍巍地拿出了一张老照片,指给记者看:“这是我们当时工作人员的合影,瞧,我在这里。当时我们都说:‘宁可自己牺牲,也要保住孩子,孩子在人在,人在孩子在!咱不能辜负了八路军对咱的信任!’”张世山和曲芝敏夫妇是当年育儿所的医护人员,老两口在记者面前聊起了以前的老同事和小朋友。年纪大了,有些往事曲芝敏已经不太记得了,唯一有印象的是,当时生活条件差,工作人员的食物、生活用品都很紧张,但孩子们一日三餐是都有保障的,上午还有一顿水果或者其他零食的。衣服也是有专人在做。张世山握着记者的手嘱咐着:“再过几年,经历过这些事情的老人慢慢走了,所以希望这段历史要早些被挖掘、宣传。”

在离开胶东育儿所的路上,记者遇到了老人杨宗民,听说我们的来意后,他激动地说:“我的名字有故事。我母亲王桂芝也是一名乳娘,哺乳过一名叫小军的乳儿。我出生时,小军已被接回父母身边了,母亲便给我取小名连军,大名宗民,就是要告诉后人:人民群众与军队心连心,军民永远是一家人。”

就在离胶东育儿所旧址不远的地方,是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里面讲述了另外一段历史:为掩护被日军包围的2000多名群众转移,十名战士,与数十倍于己的日伪军进行了几个小时的惨烈搏斗,最后为了掩护群众,将日军引上马石山,最后全部壮烈牺牲。军爱民、民拥军,军民舍命互助,这就是我们这支军队不可战胜的法宝。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