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年前的1936年,青岛市曾评选“青岛十景”,当时评价的青岛十景受到了广大市民和外地游客的喜爱。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推进,“青岛十景”的个别景观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75年后的2001年,青岛两次选定“青岛十景”,试图用“新十景”取代“老十景”。但是无论是文化内涵还是景色,与2001年版的《青岛十景》相比,人们更钟情于1936年版。
现在80多年过去了,让我们再回顾一下以前青岛最美丽的景观。
非角度
栈桥位于青岛湾,与城里最繁华的中山路成一条直线。在海岸前伸向大海,有“昌宏源”的美誉。栈桥最早建于广西十八年(公元1892年),在桥南端修建了半圆形防波堤,堤内有具有民族风格的两层八角亭、金州城墙、头盔顶部的屋檐,标题为“回兰阁”。
栈桥是古老青岛的象征,是毫无疑问的青岛地标。
金书风灯
小青岛原来叫青岛,德店时代叫阿克那,日店时代叫卡托,当地居民叫“小青岛”。因为其形状像一把古琴,所以又被称为“金刀”。安装灯塔后,乍一亮,风雾中更加闪现的感觉更加生动。
著名作家郑振卓说。
圆顶侦听
在青岛市内的众多山顶公园中,唯独“窥宫仓大学”被列为青岛十大奇观之一。指的是宫昌台,也就是观相山顶上的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岛天文台。
观览队在观览山顶准备器材,用资金待命。1914年日本占领青岛后,又改称气候调查所。1924年,我国正式接受了改称观赏台。
观赏山海拔79米,山势平缓,顶部平坦,花木翠绿,环境幽幽,山顶有全国水平原点,全国各地的海拔都是从这一点计算出来的。
article.detail&_iz=31825&index=9" width="600" height="389"/>汇滨垂钓
海滨公园在汇泉角偏西,沿岸岩石起伏,最宜垂钓。日本第一次侵占期间,将此地的黑松林带改建为“曙滨公园”,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改称“海滨公园”。1930年前后,青岛市政府在此砌石铺路,后更名为“若愚公园”、“海滨公园”。1950年,为纪念鲁迅先生,更名为“鲁迅公园”。
鲁迅公园沿狭长基岩海岸东西伸展,东临青岛水族馆和第一海水浴场,全长连绵2公里,占地面积约4公顷,公园内红礁、碧水、青松、幽径、亭榭逶迤多姿,景色迷人。
东园花海
原系会前村村址,1898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后,先后将该村全部土地收购,废村拆房,辟为植物试验场。建了林木园地,果木园地,集中各地的花草树木。其中最富特色的是从日本移植的2万株樱花,形取成了此园特有的景色,并逐渐成为以树林、果园、花木为主的公园,后取名为“森林公园”。一战时日本代德国统治青岛,又进一步扩种樱花,公园也更名为“会前公园”、“旭公园”。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主权后,改名为“第一公园”。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于1929年5月又更名为“中山公园”,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青岛中山公园三面环山,东傍太平山,南向大海,是青岛市内植被景观最有特色的风景区,素有“东园花海”之美称,同时也是青岛最大的综合性公园。群卉所萃,又不仅樱花为大观也。
会崎松月
汇泉一作“会前”,与太平角并峙海中,形如鹿角,崎上多松,最宜眺月。 至于“会崎松月”这个名字,“会”作“会前”讲,就是“汇泉”的别称,“崎”是说明汇泉角的形态很像鹿角之类的角状物,“松月”就直白很多——倚松眺月,傍海听风,美不胜收。
位于汇泉角的“会崎松月”,其实是太平湾的景色,因为“会崎松月”并不是独立的,它的魅力需要太平湾东端的一个借景来烘托,从而彰显出太平湾静谧的意境。
湛山清梵
湛山寺建于湛山之阳,寺僧朝夕课诵,暮鼓晨钟,助人警醒。
青岛湛山寺菩提院外,一座青砖灰塔矗立在寺东南,这是一座八角七级宝塔,塔名“药师琉璃光如来宝塔”。登塔则可以尽览青岛东部的山海风光。
宝塔与寺呼应,背山面海,水光山影,壮观秀丽,为老青岛十景之一“湛山清梵”,从而使湛山寺有“北方丛林明珠”之誉。
燕岛秋潮
浮山湾东侧有燕儿岛。顾名思义,燕儿岛就是一个形若飞燕的小半岛,燕嘴之处,湾内湾外,礁石林立,每逢秋季大潮,惊涛骇浪拍打堤岸,非常壮观。
后来,燕儿岛从荒芜的海滩变成了繁忙的北海船厂,现在又变成了奥帆基地。燕岛还是原来的燕岛,秋潮也还是曾经的秋潮,只不过曾经沉默的燕岛融入了时尚的元素、往复不息的秋潮也包容了多元的气息。
登瀛梨雪
登瀛居民艺梨为业,自沙子口以东,山多植梨,花开如雪,掩映增姿。
登瀛原名登窑,1934年易名登瀛。明朝永乐初期,王、李两大宗族从外省迁居此地,初到之时遍布炭窑,遂定名“登窑”;上世纪30年代时任青岛市长的沈鸿烈,考证出登窑曾是徐福伐木造船的地方,故改“登窑”为“登瀛”,意思是徐福从这里出发为秦始皇寻长生药,登上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之一的瀛洲。
登窑位于九水风景区南部,自古登瀛祖辈们就大面积种植梨树,春天梨花盛开,十里似雪,又有“十里梨雪”美誉。秋则果实累累,行在其中,恍如洞府桃源,游人如织。
丹丘春赏
丹山附近广辟果园,桃杏李枣葡萄林立,暮春花事,适如其名,东西二亭,遥遥相对。
丹山周围多种果树,阳春三月,桃红李白,漫山遍野,灿烂如锦,构成“丹丘春赏”名景,1936年被评为青岛十景之一。前人有诗赞曰:“樱花落尽逐芳尘,此际丹山浩荡春。万顷嶾脂千岭雪,艳阳烘醉白头人。”
其实,大多数青岛人都会路过丹山的,因为只要是从308国道进出青岛,那么就必定会经由此地,也许提起十梅庵会让更多人了解其位置的所在。丹山周边,以前环聚着大片的果园,各种果树繁盛其间,尤以桃花最为娇艳,同样是暮春时节,遍山花开满目粉嫩,此为“春赏”。
编辑整理源自青岛日报。(来源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整理:何良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