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派新闻记者李梅
说到江南古镇,江浙一带已经会想起全国的东丽、乌镇等江南名镇。鲜为人知的是,上海浦东也有很多原住民居住的新古镇。她是唐代的渔村,宋元的盐场,明清市的城市。以研究古城镇而闻名的同济大学义三教授评价道:“新疆古镇是反映上海城育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是近代上海传统城市演变的缩影,是上海老浦东原住民生活的实权。”
目前,新疆古镇与株洲、东丽、乌镇等江苏省一带10个最具代表性的古镇共同申报“江南水乡古镇”世界文化遗产,如果申请成功,将成为上海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新疆镇党委委员顾建飞对彭派新闻介绍说:“目前新疆古镇有90%以上的原住民,约有4000多户人家居住。”所以我们不把她当成旅游胜地,而是把她当成社区,在古镇保护方面也更加关注她的认同感和原生态。" "
新疆古镇现有石裤案正文照片均为彭派新闻记者李梅拍摄
作为新的篇章,进入古老的浦东土著生活的真实画面。
进入浦东新区新疆古镇,街道两边的风景令人愉快和熟悉。粉壁黛瓦、下城街、街桥连接、沿河建房子的水乡风貌与东丽、乌镇有一些相似之处,但相比之下,新疆古镇由于开发较少,浦东原住民较多,生活气息更浓。
从老街北端往南走,游客越来越少,越来越闲,古镇原生态的味道越来越浓,逛胡同谋生的菜农,闲时找乐子、唱合奏曲的邻居,三五成群,随时经常做的邻居。一切都感觉如此亲切。
在新疆古镇的一座古宅里,与邻居一起演奏吹笛子的老人
新街民居前陈列的新蔬菜
新疆古镇内坐在路边的90岁老奶奶。
坐在新疆古镇内的老奶奶
记者坐在路边和八九十多岁的奶奶打招呼时,老人家都笑着热情地回答。一位倪奶奶对彭派新闻记者说。“从年轻的时候就嫁到了新庄,在这条街上生活了六七十年,心里很舒服。”
说起新疆古镇的历史,据同济大学阮教授说,新疆古镇原来叫石纯里,公元10世纪以前是东海海岸边的沙洲,人们在这里挖沟吸引咸潮,兴儿宫煮盐逐渐形成集市繁盛的露天盐场,在宋代被称为“下沙盐场”。宋建炎年(1127-1130)杨洁炎云史书迁至河沙,元初迁至河沙的新盐场,宋实南道的宗族和江南县府的商号也相继迁至,“新疆”日益繁荣。从此,黄浦江边的上海逐渐形成了名为“因盐”的特殊城市——新疆镇。
明清下降,海滩向东移动,陆地扩张,盐田逐渐消失,盐田逐渐消失,盐民后裔顽强繁殖,这片土地逐渐形成了母土,商业发达,商业发达,
“从历史悠久的沙洲渔村、滨海盐场、古代水乡镇、近代历史城镇路的变迁,生动地记录和展示了上海地区原住民的一切生活形态和物质积累。新疆古镇是反映上海城育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是近代上海传统城市演变的缩影,可以说是上海老浦院居民生活的真实话语权。”阮怡三在接受彭派新闻采访时说。
新疆古镇北段街区
新疆古镇目前有15万平方米的建筑建筑、1200米、明、清时期的石盘案和69个古代疑问。“古城大致可分为北、中、南,其中北
段是商业区,中段是新场古镇历史建筑保存最好的部分,南段则主要是原住民住宅。”新场古镇南段
新场古镇一民宅门口所见的雕花柱子
据新场镇党委委员顾建飞介绍,“新场古镇达成协议动迁的民居大概仅10%,500户左右,目前还有90%以上的原住民,大概4000多户人家住在里面。也正因如此,我们感觉到这是一个活着的古镇,所以尽管我们是一个3A级景区,却没有把她当作一个旅游景区来治理,更多是把她看作一个社区,在古镇保护方面,更多的也是关注她的整体性和原生态。”
信步古镇:从“第一楼”茶园到“前店后居跨水为园”的传统民居
新场古镇牌楼
站在新场古镇牌楼前的马路边,眼前川流不息的车辆与络绎不绝的行人,让人一下子很难想象这座古镇的原有风貌,但当你顺着古镇街道前行时,你会发现眼前庭院深深的老宅、浓荫掩映的市河、勾连宅园的私桥、风格各异的水园、原生态的田园果林……无不折射出古镇独特的韵味。
“第一楼茶园”内景
“第一楼”茶园是新场古镇走访的第一站,没有到过新场的人也许对这栋楼不甚熟悉,但它曾作为电影《色·戒》的取景地被搬上荧幕,从而名声大噪,引来了无数游客观光打卡。
“第一楼茶园”《色·戒》取景地
据《新场镇志》记载,新场古镇在20世纪20、30年代就有茶馆多达18家。今人可指者有:西园、渭泉园、四美园、东园、第一楼、三万昌、祥园、清明园、中华楼、永长楼等。其中“第一楼”一直营业至今,是全镇老人,也是外地游客最爱光顾的公共场所。“第一楼”始建于清同治末年,地处古镇历史上最为热闹的商业中心——洪桥东南桥堍,在一百多年风雨中,“第一楼”以特有的歇山顶和超越周边建筑的高度宣告着自己在城镇生活中的突出地位。
然近现代以来,“第一楼”外墙和板壁破损较为严重,内部设施也逐渐老化。2005年以后,随着文物部门对新场古镇洪桥地段街景的整修,着重修缮了“第一楼”。这次修缮改善了“第一楼”内部环境和厨卫设施,沿河的街廊上加设了美人靠。入口楼梯部分发生了变动,主要是因为洪桥由平桥恢复为拱桥后,桥头的地坪比原来街廊和建筑一层室内都高出了很多。如今修缮后“第一楼”茶园,摇身一变成了“人间剧场”。
“第一楼茶园”内布陈的“人间剧场”(局部)
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第一楼正在举办建党百年主题电影展,一层、二层依次还原了凯司令咖啡馆、平安大戏院等8大电影场景。三层放置了精心设计的100个电影盲盒,每一个抽出来都会有一张红色电影的海报和台词,传递红色经典的力量。
“第一楼茶园”内布陈的“人间剧场”(局部)
“第一楼茶园”内布陈的“人间剧场”(局部)
从“第一楼”茶园出来右转,即是洪福桥。洪福桥始建于明代,原为石拱桥,是古镇历史上重要的环龙桥之一。20世纪60年代为便利交通,曾改建为水泥平桥。2005年以后,洪福桥也在文物部门对洪桥地段街景的整修中,根据历史照片复原为石拱桥。站在熙熙攘攘的桥上一眼望去,对面与之平行的传统民居建筑一览无遗,桥下两侧依稀可见的马鞍水桥则随着河流的远去消失在视野中。而向南不过数百米就来到了新场古镇最美丽的地段——中段。
新场张氏宅第
这里汇聚了新场古镇最具特色的建筑环境,尤其是中段西侧的那十几户住家。澎湃新闻记者当天选择走访了其中的一栋张氏宅。张氏宅建于清宣统年间,原分河东河西两处,以市河一桥相连。河西为张氏花园,解放后废弃。河东住宅为前后四进,坐西面东,砖木结构,硬山灰瓦顶,房共48间。临街商店门面解放前为张信昌绸布庄。
张氏宅第内景
张氏宅第内景
1910年,此宅第二进以西式建筑观念作了改建,门窗配上彩色轧花玻璃,地坪装饰的是从日本进口的马赛克拼花地面。据张氏后裔介绍,这些马赛克和上海外滩荷兰银行用的是完全一样的。可见当时装修规格非同一般。
新场张氏宅第地面铺陈的马赛克瓷砖
据相关资料介绍,与张氏宅并列的这些住宅格局大抵相仿:沿街都是商铺,店后是宅。宅的第进是中国传统式样,有精美的仪门,砖雕门楼,循规蹈矩的门额题字,是古式;第二进则是中西合璧,有的是花格玻璃窗扉。磨石子或马赛克拼花地面,油漆板壁,楼上一圈是现代花纹的栏杆,是西式;第三进是厨房或下房,有的还留存着农村烧柴火的两眼或三眼灶头是农家式;打开后门连一座小桥,跨过河去则是一块园地,是花园、菜圃或场地,就着住家的喜欢,这是私家小园,颇有文人隐士的意趣。据老人们回忆,当年的后市河每隔三五步就有一座小桥行船于其下,犹入暗河,遮阳蔽日。这种“前店后居跨水为园”的格局,是整个新场古镇迥异于其他水乡古镇的特有形态,加上东侧前店后住的近似对称格局,形成了非常完整而独特的横断面:私家花园—市河(桥、水埠)—三至四进宅院—沿街店铺—老街—沿街店铺—三至四进宅院后街。
走出张氏宅第所见的后市河
阮仪三在20世纪80年代末曾到新场古镇踏察过这里,回去之后,老先生在《新场古镇——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传承》一书的序言中写道:“(我)真的被它的风貌所迷住了,特别是新场大街后市河那一段的布局形态……这就是当年乡镇上小康之家安适恬静的生活写照。我在后市河边徜徉,看着一座座小桥,一个个水埠,老民居斑驳的墙头上开着老式的木窗,一层两层,瓦屋顶、马头墙边是花园和菜圃,春去秋来,细柳拂水,花木争辉,一户挨着一户,花园连着花园,绵延数百米长,这片美景真令我流连忘返了。我曾想,一定要好好地保住它,再好好地整修,这段前店后宅后花园,肯定是江南水乡里最富有特色和最美的景致了。”阮仪三在书中对这一排宅院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它是浦东近代历史街区的突出代表,是上海近郊城镇近代发展的文化缩影。
后市河一景
修缮后的“信隆典当”摇身成为古镇文化陈列馆
新场大街两侧的建筑多是优秀历史建筑,有的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有的是“浦东新区文物保护单位”,还有许多隐藏在弄堂里面的是浦东新区不可移动文物。澎湃新闻记者也发现,在这些文保建筑中,除了“第一楼”茶园、新场信隆典当等少部分老宅经过修缮升级改造对外开放,大部分古建筑仍是新场原住民的房屋。如上述走访的张氏宅,其右边的一半即为民居。
新场信隆典当
信隆典当为绸布商张信昌的置业,建于清光绪年,原四进,抗战中门面被毁,修缮前曾用作工人俱乐部,后来空置,建筑比较破旧,部分构建损毁也比较腐坏。2006年,相关文物部门开始对建筑内部和天井院落进行整理,包括修建入口,重建前院围墙,整治沿街环境等。修缮后,信隆典当由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设计布展成“新场历史文化陈列馆”,陈列馆内共设有沧海桑田、煮海熬波、名人荟萃、生态古镇4个展厅,一起讲述着新场古镇的历史人文。
新场历史文化陈列馆内景
在“沧海桑田”左侧展厅里,一幅唐代天宝十年海岸线的地图清晰地展示了千年来新场古镇的地理变迁。据新场古镇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沈申元现场介绍,大约在1300年,当今天的上海黄浦江以东地区还只是彼时华亭县和昆山县东境的海滨之地,浦东国际机场和临港新城所在的沿海一带仍浸泡在江海中时,新场古镇就是当时盐民用海水晒盐的场所,后来海滩慢慢长出去了,这个盐场也逐渐成了盐民居住和交换商品的地方。
地图中红线为唐代天宝十年海岸线,黑线为现在的海岸线
新场成镇之时正值新场盐产量鼎盛时期,盐产量和盐灶之多,胜过浙西诸盐场。为便于引海煮盐和海盐运输,盐民人工开挖了一条条河流,纵横交错。今存于新场、存于浦东境内的一条条河道港名,如一灶港、二灶港、七灶港等都是古时盐民“煮海熬波”的见证。元代新场盐场场长陈椿还曾召集专人编写了中国第一部海盐生产专著《熬波图》,全书52幅图、52首诗(现存世47幅图和47首诗),详细介绍了制盐过程中每道工序的操作方法,也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盐民疲于奔命、日夜劳作的场景,是中国盐业史上全面记述海盐制作过程的杰作。陈椿在序言中写道:“浙之西、华亭东,百里实为下砂。滨大海、枕黄浦、距大塘,襟带吴松、杨子二江,直走东南,皆斥卤之地。煮海作盐,其来尚矣。宋建炎中,始立盐监……深知煮海渊源,风土异同,法度终始。命工绘为长卷,名曰《熬波图》。”
新场历史文化陈列馆展出的多幅《熬波图》复制品
如今在新场历史文化陈列馆还可以看到复印的《熬波图》以及展出的熬盐大铁盘等多件煮盐工具。此外,在各届新场古镇文化体验季中,还能看到以盐文化为主题的各类活动。如在2019新场古镇文化体验季,就有关于《熬波图笺注》和雕版《熬波图》新书首发。其中《熬波图笺注》的编著花费了两年半的时间,邀请众多学者、专家参与,编著团队还多次前往温州、宁波等地调研交流,旁征博引,考证典故。而在雕版刷印《熬波图》附释义的出版过程中,众多古典文献专家、盐业史专家、非遗顾问等,从注解、释义、到审校、装订,雕版印刷等都投入了大量心血,手工雕版更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唯一的雕版技艺传承人陈义时亲自操刀。
新场历史文化陈列馆展示的煮盐工具
新场历史文化陈列馆展出的熬盐大铁盘
未来可期:新场古镇联合江浙古镇共同申遗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随着地理人文的变迁,曾经万亩盐田已变为沧海桑田,但小巷千家、街屋毗邻的古镇却延续至今。
2015年,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确定由苏州市负责牵头江南水乡古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基于前期的研究成果,目前新场古镇作为上海惟一的古镇代表正在和周庄、同里、甪直、乌镇、西塘、黎里、锦溪等江浙一带10个最具代表性的古镇联合申报“江南水乡古镇”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的遗产区面积为466.43公顷,缓冲区面积为1172.73公顷,总面积为1639.16公顷。
新场是浦东新区唯一的“全国特色小镇”、上海市唯一入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江南水乡古镇”。如果申遗成功,将成为上海市首处世界文化遗产。
新场镇党委委员顾建飞在新场历史文化陈列馆介绍古镇历史文化
对于新场古镇未来的规划,顾建飞对澎湃新闻记者介绍,目前新场古镇按照《新场镇总体规划》《新场古镇风貌区保护规划》,以及结合申遗正在编制中的《新场古镇保护管理规划》,按照文旅融合发展的要求,形成保护开发思路。在古镇北段,打造了洪东街民间非遗一条街和下塘街休闲一条街;在古镇中段,逐渐恢复新场特有的“前店中宅、跨河后花园”的建筑风貌,培育艺术展览、非遗工坊等业态;在古镇南段,形成“四园一街一河”的总体方案,依托新场大街和后市河“一街一河”的历史景观,重点打造“田园、佛园、创园、艺园”四个较大体量的文创园。
在文创体验空间,新场古镇近年来通过政府、企业和市场协同,在古镇区域布局了20多个各具特色的文创空间,其中锣鼓书是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古镇利用中华楼上海优秀建筑的空间资源,建成了中国锣鼓书馆,免费向游客开放。此外,古镇还盘活在地艺术家资源,先后推出了“江南水乡古镇-——新场手作节”、“美好生活﹒更新之场”新场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等。前者以江南手作文化为载体,以新场古镇核心区的张宅、郑宅为主会场,从“创艺”“技艺”“手艺”“文艺”四个版块多方位诠释、展示江南水乡文化。后者则邀请知名设计师、插画家受距离感受新场古镇,从观音兜、马头墙到古银杏、新凤蜜露桃,千年盐都、桃源水乡等为元素进行设计。
新场古镇南段的原住民住宅
“落户”新场古镇多年的上海南山画院等艺术机构这些年也推出了一系列有一定影响的书画特展,南山画院院长、画家朱忠民对澎湃新闻介绍说,上海南山画院每年都与新场镇文化服务中心合作大型书画展览,服务古镇社区,并由萧海春、蔡国声等艺术与收藏界名家任顾问,用中国笔墨呈现江南古镇的传统美、生活美,受到古镇居民与游客的欢迎。
“希望在新场古镇加入‘江南水乡古镇’阵营,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关键时期,用艺术不断为古镇申遗助力。”相关艺术策展人说。
据介绍,根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要求,新场古镇将逐步展开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修缮等文保工作,以及对新场古镇民居建筑修缮、翻建、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
“总的来说,我们觉得新场的发展是未来可期。”新镇镇党委委员顾建飞对澎湃新闻说,“我们希望新场古镇的原住民二代能够回乡创业,哪怕是就业。比如我们古镇南边有一个设计师回来自己开了一个小民宿,我们很喜欢这种业态,因为这种业态对我们整个古镇的更新保护来说是有利的。当然我们也欢迎外面的人来到古镇创业,但我也希望他们能够多植入一些本地的文化,与古镇的民俗风情相融合。”
责任编辑:陈若茜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