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字体被涂成红色,
建于宋仲和元年(1118年)的宏伟建筑,
曾经是肇庆府野的城门建筑。
是的,这里是李望楼。
原来被称为“书屋”。
尼威健照片
赵庆修过吕芒楼的支架,在支架上重建过两层仿明殿楼阁。
1997年
现在
改建后,宏伟的女了望塔仍然骄傲地站在城市的路边,它见证着叶静独立团造景的那段辉煌岁月。
广东省人民政府宣布李清楼底座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10月
今年4月10日
肇庆市人民政府在李清楼正门显眼的位置设立了“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继续加强对该建筑物的保护。
李小璐贝斯
关于它的故事,
你要亲自去理解!
驻扎着“撤军”叶班独立团一营。
有着近千年的历史,
用红色砂岩圈建成的拱形道路,
这里有贴在墙上的女望楼的介绍。
上面写着。
“民国期间,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政独立团第一营设在这座建筑物后面的院内。”
1925年,
在民主革命如火如荼的那个时代,
享有“撤军”称号的叶泰独立团第一大队
就驻扎在这里。
梁思丽拍摄了肇庆市档案馆,并提供了图片。
这里是肇庆政治研究会的旧址
这个被当地居民称为“红色建筑”的建筑
是肇庆政治研究会网站。
不少思想进步的青年
在这里接受了红色革命教育。
1925年11月,叶婷独立团自赵景成立以来,曾以西江宣传培训所为活动阵地,培养了大量革命活动人士。为了把这些学生培养成为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骨干分子,叶泰根据自愿参与的原则,选出了30多名思想进步的青年骨干组成了“肇庆政治研究会”。研究会的具体工作由叶静、吴继严、朱思迪、李秀文(叶泰的妻子)、董仲明等负责,为会员上课。
肇庆政治研究会出版的会报《西江潮》。
肇庆政治研究会每周聚会一次,就知道聚会地址原来在肇庆政府衙门。讲课内容从革命的人生观开始,灌输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马克思列宁主义。另外,造景政治研究会出版期刊《西江潮》,在造景和印刷局进行铅印。会员们和独立团的干部战士们相处融洽,融为一体。
1
926年1月初,高要“领村事件”发生后叶挺派周士第率第一营的第二、第三连和营部官兵276人出发领村和伍村。经过两个月的英勇战斗,独立团官兵打败了当地的地主民团,英勇凯旋。叶挺独立团出兵处理领村事件,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而“领村事件”发生后,肇庆政治研究会与肇庆的工农兵学各界团体一道,曾派人前往高要领村慰问受难的农民会员和群众。
1926年初,西江宣传养成所结束
学员们回到各县,肇庆政治研究会也随之结束。作为开展宣传活动和培养工农运动骨干力量的阵地,肇庆政治研究会对推动当地的革命运动进行起到了重要作用。肇庆政治研究会及其会刊《西江潮》,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了一批革命骨干,为西江地区播下了共产主义的种子。
丽谯楼正门
这里曾是叶挺办公处
这里有一段
闪耀着煜煜光辉的红色历史。
走进二楼及三楼展厅,
你会发现这里展览着有关红色革命历史的图片,
其中,二楼的展览图片记载着▼▼▼
“1925年7月,国民政府委员会为统一军政,将所辖各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其中建国粤军奉命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8月26日,李济深设第四军军部于肇庆丽谯楼。叶挺任第四军军部驻肇庆办事处主任,在丽谯楼办公。”
何少丽讲解历史故事。
这里是红色教育基地
肇庆市古城墙管理处(丽谯楼)
她在丽谯楼当了两年多讲解员,
接待过不少来自全国及省内各地的游客。
如深圳、东莞等地,
经常有学生组团过来参观。
“每次看到游客对丽谯楼的历史十分感兴趣,我就感到非常自豪!我也会向前来参观的学生讲解铁军在肇庆的红色故事。今后,我会加强学习,收集更多的红色资料,以便更好地为游客讲解,为传承红色文化出一份力。”
△资料图
这里有激情澎湃的红色历史,
这里也有振奋人心的光辉故事!
透过这些文字图片,
希望越来越多的肇庆人唱着红歌、
重温红色历史、追寻历史足迹!
多彩肇庆编辑部
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松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