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头村位于安徽省鸡县的故乡,在古代也被称为云泉、甘州,历史悠久的这个古老村庄在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方面都可以说是非常有特色的村庄。春光明媚的下午,进入中国第一个摄影小镇——安徽清溪家小区,在茶头村重温微妙缓慢的时间……。
核桃村曾有许多仁人志士为历史写下动人的篇章,其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许家峰烈士最为典型。许家鹏在1953年6日抗美援朝朝鲜延川西北的石洞山北山反击战的紧急关头,冲进敌军安堡,用胸部堵住机枪入口,为争取战斗的胜利牺牲了异国战场。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他缅怀“特等工”,授予“级别战斗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朝鲜民族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为了纪念烈士许可亲,故乡以“家亲”的名义,现在同时使用“家亲”、“茶头”。
茶头村的村口通道,在这个迷人的春天,这里是驴友和摄影爱好者的乐园。
进入村后,只看到四周的军山屏风,整个村庄因山势而布局巧妙,沿着溪谷两岸山坡建立的民居鳞次栉比,中间横跨云天界。
据了解,明清民国时期,茶头村90%的古建筑都是修建的,历史上经历过多次大洪水的洗礼,但旧貌依旧,新建的房子却已经打乱了古村的格局。
车头村整个水路长一千多条,村头村尾部的水位接近30米,还有多条小溪流转移到东村、云天溪,大大小小的小溪潺潺流淌,整个村庄沉浸在流水的声音中,街道根据溪水落差建立楼梯,房子沿着道路根据形势建设,
水街两岸新建的花岗岩栏杆。云天溪贯穿茶头村,桂阳安的两条街道被称为“回收里”,用花岗岩碎石铺成,是典型的徽州古都。
破旧斑驳的墙上依稀记录着岁月流逝的痕迹……。
民居沿着溪谷两岸依山而建,层层叠叠。两边的街道小巷很多,又深又幽,走路的时候真的是三步一步,五步一个石阶,有的居民家说即使上床也要捡楼梯,村里的名字又叫“茶头”。
节孝芳连战家庭风波。
_iz=31825&index=9" width="640" height="419"/>只有当你走近磡头村,深入其旧宅小巷深处,残墙破瓦间瓜藤蔓椽,草垛、犬吠、炊烟人家,才会体会到民风还为淳朴。
民风淳朴,乡民厚道。
这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许氏宗祠和听泉楼
许氏宗祠的大门前矗立的“节妇坊”,建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其建筑艺术及雕刻水平较高,具有明代特征,是明代牌坊的重要代表。
许氏宗祠是一处始建于明代的祠堂建筑,属于许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祠堂历史悠久,古韵浓郁。
位于许氏宗祠旁的听泉楼更是别致显眼。清咸丰年间(1859年)仲夏,县令王峻题赠的匾额至今依然挂在楼上。楼角悬有四串风铃,随不同风向而发出不同音响,可以听铃声而知天气变化。夜晚登楼,能听到楼底溪边泉水汩汩而出,有如击佩之声。
听泉楼楼底下是一家杂货店,店内一旁放着一只老式理发椅,看得出是一家杂货店兼理发店,老式理发椅上方墙上挂着一个革命烈士的镜框——是一位参加抗美援朝的革命烈士叫许家声。
在离许氏宗祠不远处的小巷内,看到一个有几户人家围成的半月型的池塘,好像一面镜子,清澈又明亮,倒影里的花岗岩栏杆,粉墙黛瓦,独特的中国美!
沿溪水沟自然形成一条叫水街,居民随溪而居。
站在村外高处眺望,只见层层叠叠的马头墙错落有致,线条流畅,空间舒展,整体和谐,显出建筑风格相当统一。
老师带着一群少儿画家在磡头村写生。
贴士
我采集了关于绩溪的旅游灵感,这里适合与所有人共同体验。
全年来玩最佳。
乐途旅游网与乐途灵感旅行家:上海旭日东升 发布:2019.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