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里是爱喝酒的老白。
今天老白用一个小故事给大家讲讲白酒12香型的起源。
中国酒的历史源远流长,据说在三皇五帝时期就有酒了,不过白酒(蒸馏酒)的起源一直存在争议。
“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
比较通行的说法是白酒起源于元代,发源于山西,再由山西盐商将清香酒酿造技法带到全国。
所以,我们的故事就从元朝说起。(以下人名纯属编造)
元朝,山西,一户人家,俩兄弟,哥哥叫阿清,弟弟叫阿凤。兄弟俩无意中发现了蒸馏酒的做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最初的白酒原型诞生。
一尝味道很不错,于是俩人想着把白酒发扬光大。哥哥阿清选择继续留在山西,弟弟阿凤去了现在的陕西。
哥哥阿清尝试用高粱作为酿酒的材料,要知道在饭都吃不饱的时代,用大米、糯米酿酒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而高粱容易种活,也不是主要食用作物,用来酿蒸馏酒再合适不过。
同时他发现地温相对室温更加的稳定,于是他就把缸埋在地下,使用地缸发酵,这样前期酒培不会升温过快,后期也不会因为温度过高导致酸味产生。
埋在地下的陶缸
一来提升了产酒量,二来发酵出来的酒“清香纯正,醇甜柔和,自然谐调,余味爽净”。
于是清香型白酒诞生。
弟弟阿凤来到陕西,同时带来了酿酒的方法和工具,但是经过长途跋涉,缸破了。要知道在古代,大缸绝对属于贵重家具,作为陪嫁,相当于现在的80寸大彩电、双开门冰箱。扔了怪可惜的,刚好两个缸都是坏了一面,于是把两个缸的破碎处连接起来,埋入地下形成了腰型的窖池。
结果发现这样酿出来的酒虽然有点杂味,但是也能凑合喝。后来想想,既然这样也行,那我干脆也不用缸了,直接挖个地窖好了。
地窖
于是开始了地窖池发酵,因为窖池是由缸演变的,所以很多老酒厂一般不叫挖窖叫挖缸。窖池发酵没有问题,但是蒸馏出来的酒杂味更重了。我们通过现代技术知道,这种杂味是窖泥中带有的菌群产生的己酸乙酯,是浓香型白酒的主要香气成分。古代人哪懂这些,只知道窖泥颜色都变了,肯定不行,就发明了“毁窖大法”,每年把窖池周边的泥土挖掉然后填入新泥。于是清香中略带窖香的凤香型就诞生了。
阿凤也有了两个儿子,老大大浓,老二小浓,为了继续发展家业,两个人也选择离开故乡,一个来到了四川地区,一个去了江淮地带。
大浓来到四川,继续挖窖池,但这里的河泥都是沙土,太松软,不好做窖。不过好在这里石头多,于是用石块来稳定地窖,石窖诞生。这样酿出来的酒,也有很重的杂味。
石窖
于是“毁窖大法”继续上,石窖挖不了,他就用火烧,势必要把杂味去除。但是四川地区温暖潮湿,这样的毁窖大法就算每天搞一次,也无法阻挡微生物、细菌的疯狂繁殖。加上四川人本身口味重,喝着喝着还挺喜欢的。大浓干脆躺平,不毁窖了,任由窖池自由发酵吧。
于是川派浓香型白酒诞生。
现今老窖池成了川派浓香酒最大的宝藏,至今依旧有“酒好还需窖池老”的说法,甚至根据窖池年龄来划分等级,有的成了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小浓来到江淮地区,他带去的缸还挺好,没坏,于是延续了清香型的酿酒方式,同时又结合了凤香型的工艺,一直到了清朝还是用缸发酵。后面为了节省成本,也开始了挖地窖发酵。因为江淮物产丰富,所以原料除了高粱、大麦、豌豆,还加入小麦、大米、玉米。
以绵柔为特点的江淮浓香白酒诞生。
四川大浓也有了后代,他的儿子阿酱带着一行人来到贵州茅台镇。这里是个小渔村,条件艰苦。多山石,泥土少,只能做石窖,窖泥仅仅使用在石窖顶部,盖住窖池,用来保温和透气。
由于地形限制,这里的高粱也不够用,田里的熟了,山上的还没有熟。所以只好选择投两次料,田里的高粱先投,等山上的熟了再投一次。这里的高粱颗粒小皮还厚,一次还蒸不熟,只能多次蒸煮、多次发酵、多次取酒。小麦制的曲效果不行,他就1:1放曲。
最终形成:一年周期,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的酱酒“12987”酿造工艺。
酱香型白酒就此诞生。
相比命途多舛的阿酱,小农的后代阿米就幸福很多,江淮地区盛产大米,阿米在酿酒的时候,慢慢降低高粱的比例,到最后甚至直接放弃高粱,改用大米做主材料。于是乎米香型诞生。
至此,以清、浓、酱、米为主的4大基础香型及凤香型定型。但是这个酿酒家族的步伐不止于此,家族越来越壮大,后辈很多都很有创新意识,他们有的不断改进工艺,有的结合当地的风土,做出了很多风格独特的酒。
有的用砖墙泥底做窖池,砖墙多孔隙,适于微生物的生长,所以略带“浓香味道”。用麸曲和高温大曲混合制曲,配合高温发酵产生酱香味。原料之间产生的“美拉德反应”形成了烤芝麻香。
芝香型诞生。
有的喜欢养生,在酿造过程中使用大量药材,酒的基础味道是浓香型白酒的口感,绵甜醇厚,但是满满的中药味道。
药香型诞生。
有的在酿酒时,一不小心把肥猪肉掉入了酒缸,肥猪肉吸附掉酒里面的杂质后,赋予了米白酒独特的风味,于是取名“肉冰烧”,后来又觉得“肉”字不雅,广东话里的“肉”“玉”发音接近,于是将书面文字写为“玉冰烧”。
豉香型诞生。
有的用多种工艺来酿造白酒,就是浓香型和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结合起来的一种白酒。口感较涩、辣的时间长、香味不明显,混合浓香、酱香特点。
兼香型诞生。
有的酿造的酒特别香,和浓香还真不一样,而且用的还不是高粱而是小麦,原料都不一样,那不能再叫浓香型了。于是乎特香型诞生。
还有的“小孩子才做选择,我全都要”,结合了所有主流香型特点,一口三香,前浓、中清、后酱 。
馥郁香型诞生。
还有的说,我酿的酒看起来跟清香型差不多,但是我香气的成分的比例跟清香型相反,而且我销量很好,市场很认可,我也得自立门户。
于是老白干香型诞生。
至此,白酒12香型的故事到这里就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