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完善预付式消费领域相关立法是保障消费者权益、规范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立法明确各方权责、强化经营者举证责任、加强行政监管和司法救济、发挥消协组织作用等多方面的措施,才能有效解决预付式消费维权难的问题,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伴随着市场经济大背景下的深入发展,各行各业纷纷跳上预付式消费的热门快车,美容美发、健身游泳、教育培训、餐饮娱乐应有尽有,预付式消费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这种看似便捷的消费模式实则藏着不少维权问题。最近,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3年预付式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报告》再次引发了社会对于预付式消费维权问题的关注。
预付款项具有付款在先、消费在后的特点,这意味着消费者在享受服务之前,就已经将资金支付给了经营者。这种消费模式为消费者带来了一定的便利性,但同时也增加了消费者的风险。因为消费者的权利实现完全依赖于经营者的信用和经营情况,一旦经营者出现经营不善、跑路等情况,消费者的预付款项很可能面临无法追回的风险。
为此,中国消费者协会要求完善预付式消费领域的法规。规定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明确预付式消费合同的签署、执行和解除等细节,这样才能防止经营者利用格式条款损害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对经营者的行为进行规范,不让他们打着预付式消费的幌子进行欺诈、玩失踪这种违法行为。预付式消费牵涉到好多行业和部门,所以需要各个部门联手协作,上下一心,集中火力,合力打击预付式消费领域的“恶棍”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