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复苏信心提振港股,南向资金今日加速流入,恒生指数涨1.01%,刷新反弹新高。
受此影响,港交所(0388)今日小幅低开后,持续震荡走高,盘中最高一度涨至485港元,再创历史新高。
截至收盘,港交所收报482港元,涨5.15%,全天成交51.02亿港元,总市值达6111亿港元,首次突破6000亿港元大关。
2020年港交所股价累计上涨72.55%,2021年年初至今的11个交易日,再度累计上涨13.41%。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今日在第十四届亚洲金融论坛上演讲表示,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可以开办更多种类、更大规模的人民币金融业务,吸引全球各地客户,接纳更大数额的人民币资金。依托其“离岸金融中心”地位,更好地参与国家更高水平的全面双向开放,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优化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等安排,在合作共赢中促进两地金融做大做强。
IPO规模和质量齐升,港交所2020年业绩或增长20%
受益于中概股回归和新经济公司持续赴港上市,港股IPO保持高增长且结构不断优化,底层资产的优化、互联互通不断、叠加市场震荡走强,大幅提振交易活跃度,推动港交所交易及清算相关收入大幅提升,同时投资收益随市场回暖有所回升。
港交所此前披露三季报业绩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港交所收入及其他收益为141亿港元,同比(较上年同期)增12%;净利润85.8亿港元,同比增16%,创历史新高。
港交所称,其现货、衍生产品及商品市场的核心业务优势稳固,展现出强大韧劲,2020年前三季,其现货市场的表现更刷新纪录,沪深港通交易量持续增长,仍是主要收入来源之一。IPO融资势头保持强劲,新经济和生物科技发行人以及第二上市为主要驱动力。
港股市场2020年全年IPO达144家,募资额达3975亿港元,同比在去年高基数基础上实现27%的增长,究其原因,主要是受益于中概股回归二次上市(募资占比达33%)和新经济赴港一次上市。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从2019年底阿里巴巴-SW作为首只中概股回港进行第二次上市,到目前为止已有10余只中概股相继回流,包括有京东-SW、网易-S、新东方-S、中通快递-SW、以及百胜中国-S等。
Wind分析师一致预测数据显示,预计港交所2020年,2021年,2022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9.7%、15.29%和11.58%,相对2019年,业绩增速明显。
(2020年、2021年、2022年为分析师预测数据均值)
此外,随着美国对中概股采取越来越严格的监管,港交所发行制度持续改革,上市资产持续优化。港股市场交投活跃度在2020年期间得以大幅提升。2020年全年,港股交投活跃度创历史新高,港交所股票日均成交额为1043亿港元,同比大幅提振63.5%。恒生指数去年全年下跌3.4%,但相较于疫情最底部,回升了约19%。
今年开年后,港股交易活跃度进一步提升,2021年年初至今的11个交易日,恒生指数已累计上涨近6%,日均成交额超2200亿港元。
南向资金狂扫货,净买入额创港股通开通以来新高
在A股市场两年牛市的大背景下,香港恒生指数去年跌幅3.40%,大幅跑输A股和美股,目前港股的估值相对A股和美股,属于价值洼地。
再者,中概股受限于美国政策,部分选择在港交所二次上市,为港股市场带来更多优质投资标的。
2021年开年以来,南向资金加速流入香港市场,截至目前,已经连续11个交易日流入资金超过百亿港元,其中,1月18日南向资金净买入229.71亿港元,创历史单日净流入新高。
从南向资金近11个交易日净买入的个股来看,腾讯控股、中国移动、中国海洋石油、中芯国际等备受其关注,净买入金额超100亿港元,其中腾讯控股净买入额达437.85亿港元。
港交所近11个交易日也获南向资金净买入15.99亿港元。
注:以上结果根据每日港股通前十大活跃股名单统计得出
国信证券分析认为,南下资金迅猛增加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开始扩大港股投资范围。今年以来新发行的公募基金产品,绝大多数都提高了港股资产配置比例的上限,“港股通标的股票投资比例不超过本基金股票资产的50%”成为了很多主动管理基金产品的标配选择。未来内地公募基金产品港股资产配置的比例最多可以达到一半,这对港股市场而言意味着将可能会有巨量的增量资金出现。
机构看好港股表现
中信证券建议继续战略性增配性价比更优的港股。首先,2020年港股在全球主流指数中明显滞涨,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静态P/E分别仅为16.4倍和14.3倍,在今年基本面修复的趋势下,配置性价比更高。
其次,美国“禁投令”短期导致部分外资受迫性卖出,刺激国内资金南下抢筹,过去两周港股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达到1357亿港元,创历史新高,其中流入“禁投令”名单的三大运营商、中芯国际的资金合计500亿元。
最后,从中长期视角,中概股回归将为港股带来优质供给,互联互通下,港股也是内地机构越来越关注的方向。
国信证券也指出,2021年港股市场有望系统重估,获得更好的表现。第一,经济复苏中低估值港股有望获得更好表现。第二,人民币汇率升值,港股估值折价有望修复。第三,南下资金持续增加,港股定价权未来将从外资转向内资。
本文源自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