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素海天人共筑 兵州亥麻雀收费
环骑华夏、纵横中国 第一站之骑行纪实及随想录(14)
7月3日早上7:00时许,整从美岱召镇出发不久就进入土默特左旗,在路上曾遇到了一位逆向骑来准备骑行到新疆的北京车友,寒暄问候以后互道珍重,匆匆离别各自上路;9:00时许到达哈素海大门口——哈素海是黄河变迁而遗留的牛轭湖,属大黑河水系的外流淡水湖泊;过去曾称陶思浩西海子,俗称后泊儿——哈素海乃黄河故道,因黄河向南移动后发展而成,其形态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枣亥型;南北最长9.5km、东西最宽5.3km、平均宽3.1 km,湖岸线长24.Ikm,秋季库容为50亿立米(春季25~30亿立米),湖盆最低点海拔988.5m,堤岸最高点海拔993m;主要供水河流是黄河、万家沟、西白石头沟”;当地人介绍,由于是黄河故道洼地,1962年之前哈素海与黄河并不相连,水源主要为呼和浩特市土左旗大青山万家沟、美岱沟下泻的洪水,受天气影响较大,所以游移不定,并没有形成气候;从其俗称“后泊儿”这一点就不难看出,曾经是小得很可怜,因此史籍也就很少关注。
关于哈素海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从前土默川中部有一个清澈的水潭,潭边居住着勤劳勇敢的蒙汉人民,二者亲如兄弟,他们当中有一个叫哈力图的青年和一个叫素克的青年;有一天从外地来了一个自称叫雄牯的人,他说10年前,他在潭边不慎将一只朋友送给他的碗掉在潭里了,他想跳进潭中把碗捞上来,请哈力图和素克在潭边帮着接一下碗;哈力图和素克答应了雄牯的要求,帮助雄牯捞出了一只盛着半碗清水的碧玉大碗;雄牯走后潭水渐渐开始枯竭,兄弟俩方知知道上了大当,于是便骑上雪蹄追风马追上了雄牯,叫他立即交出那只碗;可雄牯冷笑着说:我是一个魔法高明的人,这碗是聚宝盆,放进什么东西就永远取之不尽;现在碗里有了水,一打碎这里就成了湖海汪洋,我们仨人可都活不了啦,你们要是放我一码,我可以给你们许多金银珠宝;哈力图和素克坚决不放雄牯,雄牯逃跑时被哈力图一箭射中,这个坏蛋在临死前却摔破了宝碗;于是平地下陷,潭水激浪排天,这里变成了一片汪洋,慢慢就变成了芦苇摇曳、荷花绽开、鲤鱼打挺、百鸟齐鸣的湖泊——蒙汉人民为了纪念这两位英雄,便把这个湖叫做哈素海。
哈素海全名为哈拉乌素海,乃蒙古语音译,为蒙古语哈拉乌素海的简称,意为黑水湖; 哈素海水质肥沃,湖内芦苇丛生、鸟飞鱼跃,岸边凉亭水榭柳绿成荫,碧水青山相映成辉,有"塞外西湖"之称;置身哈素海,极目远眺,只见晴空碧水、蔚蓝一色、蒲萍丛丛,你会觉得哈素海宛如已一副淡雅的水墨画;如果停舟湖中,观看对对欧鸟翻飞底空、群群野鸭出没苇丛、听听远处高亢聊亮的渔歌和近旁鱼跃出水泊剌剌的声响,就会感觉到哈素海的阵阵诗情和章章画意。
哈素海作为黄河变迁而遗留的牛轭湖——牛轭湖就是由于弯曲河道因弯曲过度,发生裁弯取直,而原来的河道被废弃所留下的部分;属大黑河水系的外流淡水湖泊;由于其位置在土默特左旗陶思浩村西,过去曾称陶思浩西海子,俗称后泊儿;哈素海的大小、长宽、风景都在变化—— 人们常说黄河百害 唯富河套,但在河套地区也有其为害的劣行,从哈素海下溯几十公里就是黄河托克托县段下沙拉湖滩一带黄河淘岸的影响非常厉害,几百亩耕地一夜之间就没有了,位于托克托县双河镇旧城南端1300多亩南湖,就是黄河“龙摆尾”留下的旧河道;据当地水利部门介绍,这里是“万水归托”之地,有宝贝河、银号河、什拉乌素河、大黑河等多条季节性河流;每逢夏季雨量丰沛时节,各河之水汇集于大黑河之中,然后泻入黄河。如遇黄河水涨倒漾,可观看到两河交汇的壮观景象。
哈素海作为天然湖泊,湖北有大青山屏障,东、南、西三面则被农田和牧场所包围;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哈素海曾有一段长时间的枯水期,直到1962年修建的一条宽约20米、长约50公里的河渠之水浩荡而来后,才把黄河与这个“后泊儿”连接起来,形成独一无二的的田湖景观;曾经只是个大小不定的“后泊儿”最终成为一个水库,通过几代人的雕琢才终成器侯;也就是说:曾经与黄河径流彻底隔绝的哈素海,在土左旗人民的手中被塑造成为今天烟波浩渺、碧水荡漾的天然湖泊;可以说今天的哈素海乃集自然天成、人工补益为一体,能够锦上添花,全靠天人共筑啊——哈素海天人共筑 已成胜景。
如今的哈素海,湖底杂草丛生,水面内芦苇丛生、蒲苇丛丛活像一个个小岛;哈素海既是一座水库又是一个渔场,水质肥沃,盛产草、鲢、鲤、鲫、团头鲂、武昌鱼等鱼类及河虾蟹;水面上不仅有游船可供游客饱览湖光山色,而且还可在船上品尝鲜鱼;由于哈素海湖面烟波浩渺、芦苇丛丛,而芦苇荡内又繁衍着各种鸟类,群群野鸭出没苇丛,再加上蒲苇迎风摇曳发出刷刷的声响和凌空起飞后在烟波浩渺的湖面上盘旋的鸟类等诸多元素构筑出了一幅十分壮观并且美轮美奂的水上图景,可谓是一派塞北江南的景色,已成为土默川地区的旅游胜地和土默川平原上的一颗明珠。
11:00时许,在路上遇到了一位呼和浩特的车友,聊了一会儿后方知:这位车友是一位呼市的自行车发烧友,钟情于自行车的户外运动和旅行的魅力;他开车拉着呼市公安部门的人在这里检查工作,在路上看到了骑行者,把车上的人拉到地方后,就折返回来追上了骑行者,可见其情怀炙热、心绪放飞的程度有多深,我们一见如故,聊到了全国各地自行车运动爱好者们的魅力、聊到了各地自行车爱好者们的足迹和壮举、聊到了笔者这次骑行的路线和规划、聊到了环骑华夏纵横中国的壮举,真是令人心绪荡漾、情怀更壮;在具体到如何选择骑行路线时,他还建议骑行者走成吉思汗大道穿越呼市——匆匆告别时还硬要送给骑行者几瓶矿泉水,真是盛情难却;而后我们依依不舍地相互道别、互祝平安,向着相背的方向而行;由于我们都行色匆匆,遗憾的竟然没有留下这位车友的名姓和联系方式,真是这次骑行路上的一大憾事啊!
随后继续沿110国道骑行,先后越过了妥妥岱村,察素齐镇(土左旗所在地);于12:00时到达毕克齐地界,“毕克齐”系蒙古语译音,意为“先生、文书”(1954年毕克齐建镇);由于已是中午时分,开始有些困倦的感觉,于是便在国道旁一个小区门前平台上的几株古柳树荫下休憩,并给链条加了些油。
13:17分骑行到达兵州亥收费站(“兵州亥”系蒙古语译音,意为“麻雀”)——据说这边110国道以前有两个收费站,其中第一个是哈素海收费站,第二个就是现在这个兵州亥收费站;自从呼包高速开通后,哈素海有了出入口,哈素海收费站也就取消了,但兵州亥收费站一直没有取消;人们都很怀疑这个收费站的合法性,现在毕竟其它地方的国道上已经见不到收费站了;据说为了躲避公路收费,一些了解地形的司机便想方设法另谋出路绕道而过,于是又造就了另一番景象:沿途各村庄的老人们三五成群、一伙一伙地自发组织起来,向过往车辆索要“买路钱”,这在110国道兵州亥公路收费站附近村庄还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了——
在兵州亥公路收费站前的“上十里坡村”村庄的乡道上,每当有车辆通过就有几个老人站到路中央挡住去路,而车上的司机也会掏出一元钱递过去就可以通过;继续前行不一会儿,同样有几名老人拦住了去路,司机同样拿出一元钱后就可通行了;通过向这些老人们打听这条路再往北面是王家营子村,进入村里也有几名老人堵住去路,同样还是收取一元钱——这些老人们讲,一开始只有很少车辆会经过他们村绕收费站,慢慢地过往车辆逐渐多了起来,就有精明的人想出了拦路收费这个办法,几个村都开始效仿,有3、4拨人在收费;老人们说:众人平分(每天都可以分个几十元)也没有啥妥不妥当,他们既然要从我们村绕过收费站,收他们几个钱也应该,何况只收一元钱,比他们过收费站省钱多啦;我们都老啦,村子里又穷,老人们并不避讳,还理直气壮呢,而对于过往的司机来说,他们倒也不吃亏:大小车辆通过兵州亥公路收费站要交二三十元不等的过路费,而绕路则只需掏4元钱,假如经常往返这条路的话,倒也省下不少钱,所以不少熟悉路径的司机宁愿耽误一些时间,也要绕道通过这段颠簸的砂石路来逃避收费可谓是两全齐美,这种逐迷藏式的麻雀战术和麻雀理念自然幽默的很哈:)),倒是挺有几分趣味的黑色幽默啊!哈哈:))兵州亥意为麻雀——冰州亥麻雀收费亦为一景矣。
当然兵州亥除了这珍贵的一幕外,还有位于其北侧的大青山珍贵的佛教艺术摩崖石刻——佛教经文刻石的风气盛行于北朝,直至隋唐以及以后连绵不断;而兵州亥乡讨合气村西北约5公里处的白塔山,由于其山阴处的花岗岩石面和岩洞周围,分布有绵延150多米的古蒙文摩崖,形成了集佛像、文字为一体的古佛教圣地,成为当地老百姓眼里的圣山——而白塔山摩崖中的“六字真言”亦称“六字大明咒”,简称“嘛呢”,即“唵嘛呢叭咪吽”(om-ma-ni-pad-me-hong),是藏传佛教中最常见、最尊崇的一句咒语;信徒们口里不断地反复念诵,并且用梵文或藏文转写的字母(蒙古地区有用八思巴文)书写、描画、雕刻在建筑物的檐枋、天花板、门框及大小宗教器具、山岩、石板等上面,使佛法传之不朽。
在白塔山摩崖,人物姿态造像有十几尊,最高的达1.2米,最小的0.3米。主要有释迦牟尼佛、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阿难、迦叶、比丘等。 这些人物姿态造像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姿态各异,有的宁静端庄、和蔼可亲,有的金刚怒目、气魄雄强;而以手掩耳的米尔巴佛尤以为妙——面部丰盈、高鼻垂耳、袒胸露肌、衣纹疏深,虽线条简洁,却不失明快流畅、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端坐于束腰圆莲宝座的药师佛,头部上端刻有华盖、身侧有菩提树,雕刻内容十分丰富,都是白塔山摩崖的重要作品;白塔山山顶还有几处天然岩洞,洞中岩石上刻有佛像,洞口刻有古蒙古文字“六字真言”(hüuminbamihou)以及释迦哞尼字样,且洞口有人工用石块和砖修砌墙和台阶的痕迹;显然这里曾是某些活佛、喇嘛、修行者(禅师)的道场无疑。
当时阿勒坦汗部族上下的佛教徒们、信徒们在圣山上双手合十、面向石刻佛像,口中则“六字心咒”念念有词,祈祷草原风调雨顺、部众安康吉祥,但是信徒们为了解决经常上山叩拜与生产生活的矛盾,于是便把“六字心咒”刻在石崖上,并落上自己的名字,以此来达到能日夜守候在石刻佛像近前,用以寄托自己对佛主的虔诚心,这或许还成为了一时的时尚、这或许也就是从摩崖石刻文字中看到除佛教的“六字真言”外,还有不少人物落款的缘由也未可知;当然或许还有一些是想在佛祖的摩崖石刻下署名,或在一幅“六字真言”下落上自己的名字,希冀与其同在或传之不朽……。
另外在兵州亥乡十里坡村北面大青山段还有一处摩崖石刻亦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该摩崖石刻位于距离十里坡村约有1.5公里的大青山深处山体峭壁之上,所雕刻内容分为经文和佛造像两大类,有两处洞穴遗址和一段围墙基础遗迹,这里现存丰富的史料价值和历史内涵对深入研究藏传佛教在土默川平原大青山沿线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据说此地人迹罕至,石刻长期暴露于自然,经历着风雨侵蚀和生物腐蚀,加之山体岩石石质疏松易剥落,急需保护。
14:00骑到距呼市14KM处(已到达呼市金川区)开始110国道逐渐变得滥路扬灰——由西向东有哈素海、喇嘛洞、五一水库、乌素图召和国家级大青山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著名的旧石器时代的大窑文化遗址、战国时代的长城、汉代的王昭君墓、辽代的白塔、明清时代的召庙文化,还构成了呼和浩特市特有的文化旅游景观;规划范围内大部分为砾石荒滩,坟滩,垃圾滩,地质承压力为25T/M2,有利于土地开发利用;一路上骑过来看到的到处都是在大兴土木、到处都是工地,因此路途上一直都扬灰不止。
金川开发区全称叫做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按照追求精品、超前发展的思路,坚持“高起点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建设方针,金川区高标准规划了现代化工业园区的宏伟蓝图,不断加大硬环境建设力度。
15:00时许过了金山大桥后不久,进入呼市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