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河北、湖北等多个省份公布高考改革方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由于该方案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此时公布显得更为必要。因为2018年入学的高一新生再过几个月就要进入高中二年级,按照以往的高考方案是要进行文理分科教学的。在高考方案还未公布前,很多学生和学生家长都焦躁不安,现在总算安定下来。
关于高考改革方案,已有很多详细解读的文章。这轮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八个省份的改革方案是区别不大,其中隐藏着未来全国高考改革的五个趋势。
一、不分文理
根据实施方案,本次所有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多个省份均采用“3+1+2”模式。所谓“3+1+2”,就是三门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加上一门首选科目和两门再选科目。首选科目是从物理和历史两个学科中选择一科;再选科目是从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四个科目中选择两科。理论上有十二种组合模式供考生选择。“3+1+2”模式终结了之前的文理分科现象。如果某个学生化学和生物很不错,物理却学得很一般,就可以选择“历史+化学+生物学”的选科方式。
特别要强调的是,江苏此次改革将高考模式从“3+1+1”变成“3+1+2”后,高考总分会大幅上涨,从480分变成750分,“400分左右上清华北大”的尴尬局面将成为历史。
二、不再有一本二本之分
江苏、湖南、湖北、河北等省份明确表示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会合并招生,未来将不再有一本二本之分。不仅没有一本二本的区别,甚至可能会不分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比如湖南这次改革,就把之前的“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高职专科批”录取模式改为“招生高校不分批次”,除特殊类专业提前批外,所有高校不分先后顺序。这样的高考录取模式改革算是一步到位了。
没有了批次之分,最起码形式上不再有等级之分。重点高校和非重点高校在同一个批次上供考生自由选择,应该会有一批非重点高校“脱颖而出”。
三、高校录取“两依据、一参考”
“两依据、一参考”就是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以河北为例,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和外语,每门科目满分150分,总分450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性考试覆盖所有十四个科目,成绩直接影响高中学历认定,选择性考试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等6个科目选择3个,成绩计入考生的高考总成绩。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高校录取中会被参考。
四、“专业(类)+高校”的高考志愿填报方式会越来越普遍
河北自2021年起,高校招生录取将按物理科目组合和历史科目祝贺分列招生计划、分别划定最低控制分数线,考生志愿由“专业(类)+高校”组成,实行平行志愿投档,高校和学生双向选择机会增加;江苏实行“院校专业组”的志愿填报方式,以平行志愿方式投档,因为投档方式由“投档到院校”改为“投档到院校专业组”,想去冷门专业“捡漏”的可能性变得微乎其微,志愿填报要从长远规划,不能凭几天时间的思考就拍板决定。
五、将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制度
根据高考改革方案,江苏将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制度,在“普通高考”之外建立“职教高考”,突出职业教育人才选择选拔和培养规律;湖北也在推动高职高专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相对分开,形成更加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规律和特点的人才选拔模式。
从以上五个趋势中可以看出,未来高考招生录取模式将越来越合理:取消一本二本,不再有人为设置的高校等级之分;不分文理,学生有更大的选择余地;“两依据、一参考”,高校录取方式更加科学;高考志愿填报从“院校为主”到“院校+专业”,双向选择机会增加;高职考试招生录取与本科院校考生招生录取分开,更有可能让适合的人进入适合的高校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