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高考零分作文2022专题之别再转了!这些高考“零分”“满分”作文是假的

高考刚刚结束,微信朋友圈就被各种高考满分和零分“神作”的爆款文章刷屏。这些文章动辄配以“轰动全国”“惊世神作”“看哭了”等字眼,收获了不少的阅读量和关注度。

更有意思的是,在不同的搜索中,同一篇“爆款“作文能从“零分作文”摇身一变成为“满分作文”……

有人不禁要问,哪些作文才是真的呢?

零分作文实为网友恶搞

记者经过调查发现,近日在网上刷屏的,主要以《中国式平衡》流传最广。

记者先以“中国式平衡”“高考作文”为关键词在网上搜索发现,这篇所谓的零分作文,其实早在2013年就已出现在各大网络论坛,而有多篇文章指出,这只是几年前网友的恶搞而已。

《中国式平衡》2013年已经出现在网上。

《中国式平衡》成为“爆款”高考作文。

类似的还有一篇,《2018北京高考首个0分作文: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最早在6月7日就被发表出来,文章末尾涉及商业推广,且该文章在其他网站也被发表,只是改变了末尾的商业推广段落。

满分作文震撼8亿人?但其实…

有意思的是,上边那篇零分作文《中国式平衡》,在另外一些网文中摇身一变,竟成了“满分作文”。这些公众号的阅读量有的已超百万,而多篇跟风推送的公众号文章,阅读数竟然也已是“100000+”。

部分“爆款”文章,最高的阅读数已过百万。

网传文章截图。

还有一篇作文《时间在流逝》,也在“零分”和“满分”中互换“身份”。后经媒体查证,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来自于2011年高考安徽卷的作文题目,内容是揶揄高校乱象,从行文风格、遣词造句来看,这是一篇调侃之作,不大可能来自于高考生之手。就这样一篇网文,被营销号一改题目,就摇身一变成了今年的高考作文。

2011年安徽卷语文作文题目。

还比如这篇被传获得满分的作文——《说尺子》,其实是来自河北唐山的媒体“环渤海新闻网”发布于2016年的一篇文章。

2016年高考结束后,该网站给一些作家、公务员、老师、大学毕业生、自由职业者等安排了一个任务——写一篇高考作文,其中就有这篇《说尺子》,作者是“公务员ST”。

“环渤海新闻网”原文

流传较广的假高考作文

  • 2011年,网上曾热传“四川省高考零分作文”《总有一种期待》被查证是假的。
  • 而“安徽省2013年高考零分作文”《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不能这样?》的作者其实是安徽六安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陈巨飞,当时传的“其作者陈巨飞已被北大破格录取”是彻头彻尾的谣言。
  • 在2013年,网上热传一篇“广西卷高考零分作文”《捡到手机之后》,当时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相关负责人就出面证伪:这是假的。
  • 再比如,“2017年广东省第一份高考满分作文”《人生如路,快上车吧》也是假的。

网传“爆款”高考作文不可信

这些所谓的零分作文、满分作文,无一例外都有一些共同点,比如,

  • 在来源方面,目前几乎所有的“高考零分作文”都没有注明来源出处,甚至没有标明是哪个省的考题。
  • 从时间上看,这些“零分作文”的发布时间甚至在高考阅卷之前。据了解,大部分省市的高考阅卷工作都将持续到20日左右,高考阅卷尚未结束,而高考阅卷流程遵照十分严格的保密规定,满分或零分作文流传出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 而在内容方面,一些作文字数也远超规定的800字,部分“零分作文”在最后俨然成为了商业推广的“软文”,大多以恶搞、嘲弄为主。

其实,部分省市比如北京,每年会在高考后把优秀作文集结成书出版,但必须依据教育部相关规定经过正规程序出版,而不会先流传于网上。

由此可见,《中国式平衡》、《说尺子》、《时间在流逝》……这些文章和2018年高考一点关系都没有,给它们冠以高考满分作文、零分作文的说法都是谣言,不可信。

阅卷老师:题目写对就有2分

记者在百度搜索关键词“高考零分作文”,结果出现“高考网”“高三网”“作文网”等众多商业性网站,在这些网站当中,汇总了历年来大量的“高考零分作文”,打开这些网站,可以查到从2002年到2018年全国不同地区的“零分作文”。记者联系了其中一家网站,该网站工作人员表示,所有的零分作文“都是从网上搜的”。

图为记者与某网站工作人员聊天记录。

事实上,早有资深阅卷老师表示,“只要题目写正确,就有2分”。而且目前高考阅卷都是以电脑阅卷为主,以高考语文作文阅卷为例,每篇作文都是由两个评卷员进行评阅,如果两个人给出的分数加起来,误差大于规定的分值,就要交到第三方进行评阅,如果误差仍然大于规定分值,将由学科评卷组组长进行评阅,直到分值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评分才算合格,同时阅卷老师只允许带笔和纸进入阅卷点。

在这样的规则下,作文得零分不容易,阅卷老师在紧张的阅卷环境下将所谓“零分作文”拿出来更不容易。所以众多“高考零分作文”在高考刚结束甚至还未结束的时候就大量出现,显然不合常理。

今后您在朋友圈看到这样的“神作”

还会转发吗?


来源 | 人民网、上观新闻

监制 | 王然

编辑 | 曾佳佳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