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乔迁祝福语,干货看这篇!四合院的故事(一)——为消失的四合院而作

四合院的故事(一)

——为消失的四合院而作

我记事很早,大概两三岁左右的发生的事我就有印象。记得我们搬家的时候,姨夫雇了一个有玻璃窗户的带篷马车,一路响着叮叮的铃声,我们一家从就从北京的临时住所搬到西单闹市口附近一条叫前老来街的胡同里的一个四合院中,(可惜现在已经拆没了)那年我2岁多。老来街的老来是根据24孝中的老来子的故事取名的。前老来街不长,大概有十几个门,有几户有头有脸的人家,其中还有傅作义的秘书家。也有几个大杂院,象5号就是一个煤铺,我小时候常看到有毛驴车拉煤来,傍晚的时候,小伙计就会拉着卸下辕的驴在门前遛,那些干了一天活的驴打着响鼻,在地上舒服地打上几个滚,有时还哇呜哇呜的大叫一通,这时候,我们这些大户里的孩子会躲在门洞里,好奇的观望一阵,但常常还没看够,就被大人叫回去了。有时我们也会去看摇煤球的,那是大人去叫煤(就是预约煤球),我们就会跟去。那时作煤球完全是手工的。只见,小伙计把煤末掺上黄土用水活好了,在地上铺成大大的煤饼,再用一个长把的刀把煤饼切成一寸见方的小块,然后把它们铲进一个直径 1米左右的竹编筐里,这筐的边缘很低,架在一个花盆上,人蹲在地下把筐摇来摇去,就像摇元宵一样,一会儿就摇好一筐,圆圆的黑煤球就被晾在地上,干了就给各家送去。现在是再也看不见这样要煤球的了,可能烧煤球的也没有了,就是生炉子,也是烧蜂窝了。那时的炉子也烧煤块,听大人们管那叫煤渣(第四声)子,渣子禁烧价格也贵些,一般晚上封火时用。

南闹市口是一条很窄的小胡同,位置应该在现在的长春街北边不到一站的地方。别看胡同窄,也就能错过两辆平板三轮车,可叫闹市口,就不是瞎叫,的确热闹。这条南北的小街也就100多米长,但胡同两边都是门脸房,几乎家家都是做小买卖的。如果从北往南,路西第一家是个点心铺,这家点心铺虽然没有名气,但作的点心却绝对好吃。我小时候不好好吃饭,就喜欢吃点心。妈妈常常给我买来点心吃,当然是在发工资的日子。最喜欢他那儿的蜜供,蜜浸的又甜又香,每根粘在一起,能拉出丝来,吃到嘴里有咬头但绝不粘牙。那味道我至今怀念,可再也买不到那末好的蜜供了。听大人说,蜜供之所以叫蜜供是因为它是大年三十给祖先和供奉的佛摆供品时用的。固定的供品是蜜供和月饼,蜜供是用油炸的类似江米条(但好像是白面做得)的东西用蜂蜜和糖浸了,错开摆成四方长柱塔型,到了顶部做成锥形塔尖,由塔尖到塔底粘一红纸条。最大的蜜供有一米多高,最小的有十厘米高,各家根据需要在糕点铺定货。月饼也和现在的不同,它们都是成套的,一般是五个大小不同的圆月饼和一个寿桃形的月饼是一套。把月饼从大到小摞起来放在盘里,最上面放上桃形月饼。一盘月饼的高度要和蜜供的高度相同。这些供品的大小和多少是根据佛龛的大小而定,一般是每样五盘摆放在佛桌上。这些供品要一直等到初五以后才能拿下来。可惜这都是被作为封建迷信废除了,所以我实际也没有看到过。我们买来吃的蜜供就是不规则的了,块大了不好掰,有时就让点心铺的伙计给砸成小块来吃。

点心铺的点心种类很多,鸡蛋糕有白的有红的,我最喜欢吃白鸡蛋糕,鸡蛋味重,又软有甜。江米条酥脆甜香,萨其玛色泽米黄,口感酥松绵软,香甜可口,桂花蜂蜜香味浓郁,让人吃起没够。还有一种点心叫缸炉,我也是非常喜欢吃,缸炉是一种混糖糕点,高高的正六边形,数个连在一起,掰而食之,炉发“漏”的音。过去人们讲究“礼轻仁义重”,探望老人或满月的妇人,手提个用香蒲编成的小蒲包儿,上盖红纸,用毛笔写上祝语,内装点心或水果。而缸炉也是那时人们常爱提着蒲包送的东西,那时看望坐月子的产妇,除了鸡蛋、小米、红糖、挂面之外,另购缸炉也是一种时尚呢。常常看我家的老保姆张娘吃缸炉,老太太总是掰一小点儿,放入口中,反复地慢慢咀嚼,可能是磨牙,也可能是慢慢品味。我可是拿来就大口吃。每次走过点心铺,我都会看着柜台里的糕点挪不动步。看着小伙计用黄色的草纸把点心包成一个方包,再放上一张大红的纸,上印了各种糕点名称和店名,用纸绳一系递到你的手中,那感觉真好。

点心铺对面是个纸铺,记得我常去买叠玩意的电光纸,亮亮的色彩艳丽,牛皮纸是用来包书皮的,那时书皮薄,翻来翻去就卷了边,所以买来的新书常常要包了书皮再看。那些纸都是裁的大小正好,1分钱一张。别看纸铺不大,可样品齐全,我也会磨着大人带我去买,不买也站在那里看那些花花绿绿的纸过瘾。纸铺往南是个牛羊肉铺,大铁钩子上总挂着肉,大人们管买肉叫割肉,买了还可以让掌柜的按你的要求切好。再往南,是一家冷饮店。有一个很大的制冷机,整天轰轰的响,里边有很多管子,现在想来,里边的制冷剂一定是氨气,因为常常能闻到刺鼻的氨味。里边装了冰棍。奶油、小豆的5分一根,味道和现在“非你不渴”冰棍的味道近似。红果冰棍是细长的,酸甜适口,3分一根。如果钱少,买根3分冰棍也是很惬意的事了。这里还卖啤酒,都是生啤,是把啤酒压到一个大玻璃容器中,许多人会拿罐子或暖壶去打啤酒。

再往南有家鞋铺,掌柜的姓田,是专门给人做鞋的,有时我家的老保姆也会把自己纳好的鞋底拿到鞋铺,让老田给上个鞋帮。鞋铺对门是裁缝铺,再往南就是早点铺、油盐店、和卖零食的小铺子。总之,那条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欢乐。现在的南闹市口,已经是宽畅的大街了,老来街也不复存在了,那浓浓的老北京气息再也无从寻找了。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