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何夕,农历八月十五日之夜,正值中秋佳节,“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白居易《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让我们一起中秋赏月,畅游中秋节日风俗。
“中秋”一词,最初见于《周礼•夏官•大司马》:“中秋,教治兵。”它只是季节时间的概念。从中国最早的岁时专著《荆楚岁时记》来看,南北朝时,中秋还没有成为节日。那么中秋成为节日起于何时呢?追溯其源,当与古代的祭月、拜月习俗有关。中秋节的风俗大都与月亮有关。
“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唐欧阳詹《玩月诗》)中秋节形成于唐代,在宋代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盛大节日。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
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芋之声,宛若云外。
无论宫廷贵胄还是平民百姓,中秋赏月成为节日风俗,“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宋林光朝《中秋月夜》)。风云变幻,异代千秋,中秋之月却始终牵系着人们的情思。
月宫的神奇遐想
今夕何夕,“一宵当皎洁,四海尽澄清”(朱庆馀《中秋月》),“直到天头天尽头,不曾私照一人家”(曹松《中秋对月》)。中天一轮明月,清辉遍洒,江天一色,纤尘不染,引发了古人对月的探寻与向往,诸如“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屈原在《天问》中提出疑问: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
这里的“顾菟”即“蟾蜍”。可见早在战国时,古人就传说月中有蟾蜍。此后的咏月诗中,往往提到蟾蜍。李白《朗月行》中:“蟾蜍蚀圆镜,大明夜已残。”罗隐《中秋不见月》:“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诗人边元鼎《八月十四日对酒》诗云:“须臾蟾蜍弄清影,恍然不是人间景。”
月宫中既有蟾蜍,所以又有“蟾宫”之称。诗人袁郊《月》诗云:“嫦娥窃药出人间,藏在蟾宫不放还。”圆月如盘,辉映寰宇,故又称“蟾盘”、“蟾光”、“蟾彩”、“蟾辉”等,名目繁多,皆因传说的月宫中有蟾蜍而来。
至汉代,传说月宫中有蟾蜍外,还有一只玉兔。汉代刘向《五经通义》云:“月中有兔与蟾蜍。”后经人们的想象渲染,这月中之兔就变成了金兔、玉兔、瑶兔;蟾蜍也美称为玉蟾、金蟾,皆为月的别称。晋代刘孝绰《林下映月》诗云:“攒柯半玉蟾,丛叶映金兔。”唐代姚合《对月》诗云:“银轮玉兔向东流,莹净三更正好游。”
汉晋以来,传说月宫中还有一颗高大的桂树。《太平御览》引《淮南子》云:“月中有桂树。”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演绎为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
说的是月中桂树高达500丈,河西吴刚学仙有过被谪,让他砍伐桂树。可是这桂树随砍随合,所以吴刚砍树不止,永无尽期。
李贺《李凭箜篌引》诗云:“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吴质,即吴刚,诗人以月中桂树之说,展开了诗人的想象。
古人又从月中桂树之说,生发出“月中桂子”飘落人间的传说。文人们中秋赏月,吟诗作赋时,月中桂子也成为常用的典故。唐代宋之问《灵隐寺》诗云:“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南宋的杨万里在《咏桂》诗中写道:“不是人间种,疑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为桂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由于月中桂树的传说,人们又称月亮为桂月、桂宫。还把科举应试高中称为“月中折桂”、“蟾宫折桂”。在《红楼梦》第九回,写到林黛玉听说贾宝玉要上学了,就笑道:
好!这一去,可是要“蟾宫折桂”了!
以“蟾宫折桂”比喻科场得意,反映了古人对月亮的美好向往。
在月宫的诸多神话传说中,最动人的莫过于嫦娥奔月了。汉代的《淮南子•览冥训》记载说:
帝羿向西王母求得不死药,其妻姮娥窃食之后,成仙奔月,化为蟾蜍。
姮本作“恒”,因避淮南王刘恒之讳而写作姮娥。恒亦为常之意,所以后世又写作常娥或嫦娥。传说嫦娥飞入月宫以后,冷冷清清,十分孤寂。古代诗人以此为题材,多为吟咏。李商隐《嫦娥》诗: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孤居广寒宫,年年夜夜,面对碧海青天,何其寂寥清冷。明代诗人边汞《嫦娥》诗,也把嫦娥写得孤寂惆怅:
月宫秋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是攀。
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
诗中的嫦娥身在月宫,苦度时光,心向尘寰,因而得到诗人们的深切同情。
蟾宫、玉兔、桂树、嫦娥,这些神话传说体现了古人对月宫的神奇遐想,在人们心目中展开了一幅幅神异优美的图画,引人想象,令人神往。当这些神话传说注入拜月、赏月的风俗以后,就使得中秋赏月的节俗愈发韵味无穷。
赏月寄情思
中秋月圆,光照九州,赏月是重要的节俗活动,“莫辞达旦殷勤望,一堕西岩又隔年”(许浑《中秋夜玩月》)。
人们有的泛舟玩月:“清洛半秋悬璧月,彩船当夕泛银河”(裴夷直《同乐天中秋夜洛河玩月》);有的登楼望月,赋诗咏怀:“一夜高楼万景期,碧天无际水无涯”(唐彦谦《中秋夜玩月》);有的则入寺院道观,吟风赏月:“琼风遥夜清秋半,一望金波照粉田。”(权德舆《中秋夜瑶台寺对月绝句》)八月十五日,白居易招好友在华阳观赋诗玩月:
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
华阳洞里秋坛上,今夜清光此处多
中秋节是欢乐的节日,“人间此夜管弦多”。但在管弦声中,也并非是皆大欢喜,对蟾光而怅叹,望桂月而抒愁者,也不乏其人。白居易贬官江州后,时值中秋,他望月抒怀: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临风一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月光依旧,年节依旧,而人事全非。诗人抚今追昔,不胜感伤。中秋咏月之作,脍炙人口者莫过于苏轼的《水调歌头》一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在文坛上久负盛名,宋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赞誉: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调尽废。
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苏轼任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此时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内心郁愤,和他的弟弟苏辙也有七年未能谋面,但是苏轼没有陷入悲观消极而不能自拔。
这首词中注入月宫的神话传说,驰骋想象,诗人东坡欲乘风高举,归入月宫,而后又留恋人间,对人间现实生活寄予热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以月之阴晴圆缺喻指人的悲欢离合,说明自古人事多错迕。
结句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现了苏轼不为离愁别苦所束缚的乐观精神,以及对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表达深挚美好的祝愿。
中秋拜月的风俗
民间信仰认为月为月神,称月神、月姑、太阴星君,也有认为是嫦娥的。因此中秋节有拜月的风俗活动。拜月与赏月不同,赏月是娱乐玩赏,而拜月是民间信仰。
唐宋两代拜月之风很盛行,可是拜月之举,并不限于中秋节之夜。所拜之月为“续弓未引弦”之新月。
至明代北京的拜月风俗活动,大都是在中秋节的夜晚,合家团聚,待明月高升后开始拜月。
民间拜月的风俗
人们或者向月亮跪拜,或者供月光神马,或者以木雕月姑为偶像,但都把神像供摆或挂在月出的方向,设供案,摆供品。《帝京景物略》(卷二)记载:
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花。纸肆市月光纸,绘满月像,趺坐莲花者,月光遍照菩萨也。花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缤纷。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
这是京都祭月、拜月的生动写照。至清代,拜月是一项国家礼典。《帝京岁时纪胜》记载:
至于先丁后社,享祭报攻,众祀秋成,西郊夕月,乃国家明禋之大典也。
《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之语。“秋夕月”就是在秋分的晚上祭月。先秦之“秋夕月”与后世中秋祭月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江南中秋拜月的风俗略同于北京,但是把祭月叫作“斋月宫”。据《清嘉录》记载:
苏州的中秋之夜,每户瓶兰、香烛,望空顶礼,小儿女膜拜月下,嬉打灯前,谓之“斋月宫”。斋月宫所供的小财神,大不盈尺,并设有台阁、几案、衣冠、乐器等什物,都微缩至寸余,俗称为“小摆设”,制作得比较精巧。
明代市上所售月光纸,到清代华北一带又叫“月光马儿”。《燕京岁时记》载:
京师谓神像为神马儿,不敢斥言神也。月光马儿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玉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色,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与微缩的“小摆设”相比,这月光马儿要气派多了。
中国道教的月神:太阴星君
兔儿爷在中秋节可是神气得很。《帝京岁时纪胜》记载:
京师以黄沙土作白玉兔,饰以五彩妆颜,千奇百状,集聚天街月下,市而易之。
中秋节时,兔儿爷不仅是供儿童娱乐的泥塑玩偶,它俨然是享受祭拜的兔神。清代诗人吴钖麟有咏兔儿神的《齐天乐》词,词序中写到:“八月十五夜,都下人家皆祀兔儿神”。清人的此类诗作并非个别,《前清宫词百首》云:
中秋分外月华明,领宴归来夜色清。
不供嫦娥怜兔影,为侬捣药祝长生。
玉兔捣药,人们可以向它祝祷长生,可见兔神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玉兔捣药影像
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中曾写过兔儿爷。那是在日本人占领北平后的一个中秋节,祁老太爷想买个象样儿的兔儿爷,给曾孙女妞妞玩,却偏偏买不到。熟悉北京生活的老舍先生,轻灵运笔,以此小小节俗之物,自然真切地表现了深痛的亡国之恨。
兔儿爷的形象,一般为人身、兔脸长耳。金盔、披着战袍,左手抱臼,右手拿杵,背上插着伞或旗帜,底座为虎、鹿、狮子或莲花,大者三尺,小者一尺。当然也有形制简单的,那不过是一只捣药的小白兔。每到中秋时节,众多小贩设摊出售,人们争相购买。
尺寸大小不一的兔儿爷
又是一年赏月时,祝祷国泰民安,月圆人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