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君报道: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市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促进教育公平方面推出了不少举措。6月24日中午,珠海市教育局副局长张存强带领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走进珠海电台先锋951直播间,做客《党风政风热线》节目,就群众关心的“教育均衡发展”等话题,倾听市民意见建议,现场解答网友提出的问题。 补齐学前教育短板
张存强首先对珠海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他表示,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将创新和改革作为引领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以改革促发展、添活力、提质量,2014-2018年,我市教育投入从58.31亿元增长到100.62亿元,学校新建、改建、扩建力度不断加大,通过促进学前教育公益性普惠性发展,深入推进中小学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力实施“强师工程”,提升了基础教育均衡化水平,全市教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基础教育质量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学前教育是不少听众关注的焦点,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就该问题进行了回答。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自2011年开始已连续出台三期行动计划,学前教育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师资队伍逐步优化,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我市对各区学前教育三期行动计划完成情况实行季报制度,督促各区严格落实幼儿园建设专项规划及《2018-2020年全市公办幼儿园新增计划》。城镇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是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市教育局将尽快出台《珠海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方案》,扎实推进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
另外,各区高度重视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香洲区今年计划新建公办幼儿园16所,3年内公办幼儿园总数突破50所;斗门区将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空余用地、闲置校舍等富余资源用于建设公办幼儿园;横琴新区创新办学机制,与首都师范大学合办公办幼儿园,提升公办幼儿园的办园质量等。
“市教育局将努力补齐学前教育短板,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该负责人表示。
多举措振兴西部教育
有听众提问,珠海东西部教育发展不均衡,市教育局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有什么具体措施?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非常关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去年,我市出台了《关于统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实施意见》,提出实现区域内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公用经费标准、教职员编制标准和工资标准,进一步缩小区域间、城乡间、校际间的教育差距。
另外,市教育局扎实推进中小学办学联盟工作。从2016年开始,市教育局就以强校带弱校的形式,组建了12组义务教育办学联盟,通过三年时间发展,联盟内较好地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以强带弱、均衡发展、共同提升的作用。
此外,我市通过合作办学,提升办学水平。近年来我市先后引进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广东省实验中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知名学校,重点在高新、横琴、金湾、斗门等相对薄弱的地区开展合作办学工作,打造珠海优质品牌学校。下一步,市教育局还计划进一步拓展办学形式,带动新校、弱校和名校、强校共同发展。
前不久,市教育局公布了《珠海市西部地区教育振兴攻坚行动计划(2019-2023年)》(征求意见稿),拟拿出20条实实在在的举措发展西部地区教育。
张存强表示,就发展水平而言,我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已经是发展高水平教育现代化阶段的“优质均衡”问题。从推进实现这一目标的工作内容来看,既需要从纵向的各学段,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继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也需要在横向的空间布局,大力实施西部地区教育振兴攻坚战略,统筹推进全市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从而实现“优质均衡”,打造教育现代化示范市和粤港澳大湾区教育高地。
【购房资讯轻松享,快来关注乐居网】
文章来源:珠海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