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暑期来临,烟台的幼小衔接班报名异常火热,部分幼儿园大班甚至在最后一学期出现“空巢”现象。是谁让幼儿教育“抢跑”?是谁推动了“幼小衔接”?过早过多接触小学知识是揠苗助长还是锦上添花?什么是真正的幼小衔接?在接下来的时间,水母网将深入采访幼儿家长、幼儿园园长、小学校长,敬请关注。
水母网8月10日讯 (记者 张奕)近日,围绕幼小衔接,水母网先后刊发了三篇文章,家长、学校及幼儿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就幼小衔接班报名火爆的社会现象进行了解读。在幼小衔接中,如何保证监管不缺位?就此问题,我们分别采访到了市教育局的学前教育科和基础教育科,以期能寻找到答案。
前期采访链接:
《关注幼小衔接(一):烟台六成家长担心小学被“边缘化”》
《关注幼小衔接(二):家长在幼升小方面的疑惑 校方这样说》
《关注幼小衔接(三):幼儿时期习惯养成更重要》
教育部门:严禁学前教育小学化
市教育局先后在2007年、2014年和2016年出台转发相关文件,严禁学前教育小学化。
今年6月12日,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出台《关于贯彻落实鲁政办字〔2018〕71 号文件启动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要求:加强科学保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坚决纠正“小学化”倾向。7月16日,市政府召开全市学前教育工作会议,对推进科学保教等相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其核心是这年龄段幼儿怎样有效的从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社会交往等方面适应小学生活,顺利实现幼小过渡。处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儿童具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对于儿童顺利适应小学生活,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都具有积极意义。
“部分幼儿园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强化知识技能训练,开展所谓的幼小衔接即属于学前教育小学化,这不仅剥夺了幼儿童年的快乐,更挫伤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影响了身心健康发展。”烟台市教育局学前教育科相关负责人说。
烟台市教育局在2007年出台的《烟台市学前教育机构教育教学常规》、2014年修订的《各类幼儿园评估标准》和2016年转发的《学前教育机构登记注册管理办法》等意见、办法、通知中均明确提出严禁学前教育小学化,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均将杜绝学前教育小学化纳入幼儿园年检范畴。
小学教育坚持“零起点”
“校长和老师应该牢固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不被部分学生的‘抢跑’所裹挟,老师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进度要求规范开展教学,”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负责人说,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加强监督管理,保证小学教育“零起点”。学校要规范招生,不能以进行选拔性入学考试。烟台义务教育段学校实行划片入学,不需要通过考试入学或分班,小学也普遍能够按照要求实行“零起点”教学,因此家长不必因担心孩子上学后“跟不上趟”而焦虑,不必盲目报幼小衔接班,让孩子在上学前做好自理能力、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准备就可以了。
近期,市教育局将在全市部署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活动,进一步明确幼儿园杜绝小学化要求和措施,并将小学教学进度向家长公开,接受家长监督。同时,加大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力度,正确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理念;积极协助其他有关部门,从培训内容、方式和群体等方面切实规范社会培训机构培训行为。
记者手记:
关于“幼小衔接”的系列报道暂且告一段落,在采访调查中,记者感受到了家长的焦虑与迫不得已,四篇稿件,通过对幼儿园园长、小学校长及一线班主任的采访,对幼儿教育、真正的幼小衔接有了深层次的了解。与跟风社会上的幼小衔接相比,幼儿时期的家长陪伴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更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