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改变教育广度有余、深度不足的现状,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天津医科大学通过“周二主题沙龙(TTS)”活动,打造精准化“价值育人地图”,探索有效引领思政育人潮流、创新教育方向,目前,活动已持续开设33期,积累了丰硕的实践教育成果,让千余名学生受益。
从“短期速成”转变为“长期浸润”
“周二主题沙龙(TTS)”是天津医科大学学工部从2016年开始创办,它与传统、讲座、报告会,TTS活动每期只有30位左右学生参加,让“大咖”与青年学生探讨人生主题、共话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学校提供了一个“非正式”平台,小班聊天儿的方式让师生“心贴心”、交流更深入,涉及话题涵盖了职业规划,学风建设,政策指导,科研交流等诸多领域。
据了解,TTS活动是让学生“群落化”选择之后,培养一种思维惯性,反思和感悟、培育和塑造着学生的价值观。目前,TTS项目已经产生了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据统计,前33期活动微信总阅读量超过6000人次,线下参与超过960人次。
从“要你知道”转变为“你想知道”
TTS活动以“问题”为导向,报名参加的学生必须提出自己关心或困惑的问题。参与嘉宾要在“课前”对学生的问题有分类有思考有准备,现场进一步回应交流探讨中提出的新问题。活动现场按照“思考”、“感悟”、“升华”的三段式结构来设计话题,确保话题深度。一位学生参加活动后在微信中分享道:“很感激教授在这样一个阳光灿烂的午间唤醒了我久睡的梦,我们从过去一味接受的学习方式中走出来,去主动思考一些重要的东西,比如人生、选择、生活……”这种带着“问题”交流的方式,让参加活动的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个性化的定制培养方案。
从“生硬灌输”转变为“浸润引导”
“无趣、生硬、灌输式,这些活动我自己都不想参加,怎么能吸引同学们?”这是TTS活动运作前期时,针对一些授课式活动的评价。为了彰显学生主体性,TTS活动让同学们参与到课题的制定中,定制话题可以精准化吸引志趣相投的同学形成不同的文化群落,学生带着“困惑”自愿报名参加,从根源处解决参与度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据了解,在活动现场,“大咖”们以美食为手段进行合理介入,增强话题粘性,活动截止到目前,每周二中午都给参与学生提供简餐。每期活动结束后,嘉宾都会亲笔为学生写下箴言寄语,项目团队也会将每期活动制作成微视频、形成微观点,收录在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上,对学生开展浸润式教育,通过扎实的记录,让更多人受益。
从“长辈教育”转变为“朋辈教育”
据悉,受邀参加TTS活动的“大咖”,均在各领域颇有建树,由于“90后”的大学生具有更加强烈的自主意识,因此,主办者给TTS的定位是“不谈学术,只谈人生”,专家的角色从“长辈”向“朋辈”转换,褪去“老师”的外衣,淡化权威的概念,师生一同坐下,用食物连接灵魂,学生们在闲适中邂逅“大咖”,通过沙龙形式,提升学生的交流体验。
从“碎片指引”转变为“全局地图”
TTS活动负责老师告诉津云新闻记者,如今学生的执行力强,创造力和开拓进取精神则略显一般,其根本原因在于视野不够,知识结构的广度不足,只有站在“文化多元”这一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形成足够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在设计选题方面,将主题涵盖诚信、家乡、创业、天津文化、面试、简历、社交、劳动法等诸多领域,呈现宽松、多元化的活动氛围。
“价值育人犹如思政地图 ,我们就是帮学生规划不同的游览路线,并对学生进行引导,当在这条路上遇到少数的志同道合者,老师就会从导览者变成共同参观者。通过‘价值地图’理念的融入,给学生带来更加系统、成熟的教学体验。” TTS活动负责老师说。下一步,TTS活动将依据地图脉络,对价值育人工作进行预防式扫描,从源头处找到不同文化群落关注的共性问题,依托定制化培养方案,开出根源性“制度药方”。时,对不同的校园文化蕴藏着不同的价值地图,总结不同文化群里的学生关心、关注的问题,尝试找出其中的精华脉络,将各个文化群落的教育路径分类成册,从而实现地图式全过程价值育人。(记者 霍艳华)
(责编:唐心怡、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