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南京工程兵学院看这里!一座桥的历史:施工925天,耗资160万美元,仅存在89天

钱塘江大桥

解放前,在中国的河道上,大部分现代化的桥梁都是外国人建造,诸如:济南黄河大桥是德国人修的,蚌埠淮河大桥是美国人修的,哈尔滨松花江大桥是俄国人修的……

1934年,中国决定自主建设钱塘江大桥,以便于浙赣铁路的通行。

钱塘江乃著名的险恶之江,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其水势不仅受上游山洪暴发的影响,还受下游海潮涨落的约束,若遇台风袭击,江面常逞汹涌翻腾之势。钱塘江底的流沙厚达41米,变迁莫测,素有“钱塘江无底”之说。民间也有“钱塘江上架桥——办不到”的谚语。可以想象,在钱塘江上架桥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建桥

建桥光有决心还不够,更得有克服困难的信心。

建桥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打桩

为了使桥基稳固,需要穿越41米厚的泥沙在9个桥墩位置打入1440根木桩,木桩立于石层之上。沙层又厚又硬,打轻了下不去,打重了断桩。建筑师从浇花壶水把土冲出小洞中受到启发,采用抽江水在厚硬泥沙上冲出深洞再打桩的“射水法”,使原来一昼夜只打1根桩,提高到可以打30根桩,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

建桥遇到的第二个困难是水流湍急,难以施工。

建筑师发明了“沉箱法”,将钢筋混凝土做成的箱子口朝下沉入水中罩在江底,再用高压气挤走箱里的水,工人在箱里挖沙作业,使沉箱与木桩逐步结为一体,沉箱上再筑桥墩。

下沉沉箱

放置沉箱很不容易,开始时,一只沉箱,一会儿被江水冲向下游,一会儿被潮水顶到上游,上下乱窜。后来把3吨重的铁锚改为10吨重,沉箱问题才得以解决。

第三个困难是架设钢梁。

建筑师采用了巧妙利用自然力的“浮运法”,潮涨时用船将钢梁运至两墩之间,潮落时钢梁便落在两墩之上,省工省时,进度大大加快。

考验

1937年,大桥快要竣工之际,上海“八一三”战争爆发了!钱塘江大桥还未交付使用就先经受了抗日战火的侵袭。

钱塘江大桥

“八一三”的第二天,即8月14日就有三架日军飞机来工地轰炸。

工程未完,战火已烧到了钱塘江边,此时江中的桥墩,还有一座未完工,墩上的两孔钢梁无法安装,在此后的40多天里,建桥的工人们冒着敌人炸弹爆炸的尘烟,夜以继日地加速赶工,1937年9月26日清晨,第一列火车从大桥上通过。在通车的当日,运送大批军火物资的列车就从这座大桥上通过。在随后的日子里,有力的支援了淞沪抗战,通行抢运撤退物资车辆无数。

炸桥

1937年11月16日下午,南京工兵学校的一位教官来到建桥施工处,出示了一份南京政府绝密文件,并简单地介绍了当前十分严峻的形势后说:“如果杭州不保,钱塘江大桥就等于是给日本人造的了!”南京政府的文件上,要求炸毁钱江桥。

炸桥阻日

1937年12月23日,日军开始攻打杭州,当天下午1点多钟,接到命令:炸桥。下午3点,炸桥的准备工作全部就绪。傍晚5时,日军骑兵扬起的尘烟已然隐隐可见,决定关闭大桥,禁止通行,实施爆破。

随着一声巨响,这条1453米的卧江长龙被从六处截断。这座历经了925天夜以继日的紧张施工,耗资160万美元的现代化大桥,仅仅存在了89天。

炸毁时的情景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