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优秀议论文专题之中考满分作文名师点评:议论文类

梅花香自苦寒来

董 娴

最易模仿点【开头】在举例中提出本文中心论点。

你见到过宝剑锋利的刀刃吗?宝剑的利刃是反复磨砺的结果;你闻到过梅花的香气吗?梅花的清香是经过严冬考验的结果。人也是这样,凡在历史上有所作为的人物,大多都经历过困难和挫折的磨炼。

俄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列别捷夫说得好:“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引用列别捷夫的话作为理论论据,简洁有力。【引用修辞】)困难和挫折可以把人吓倒,使人唉声叹气,退缩不前,也可使人精神振奋,经受磨炼,增长才干,增强意志。就看你如何对待它。只有面对困难和挫折而毫无惧色的人,才能到达成功的顶峰。德国科学家保罗·欧立希和他的助手秦佐八郎,为了发明一种药物,连续经历了605次挫折和失败,但他们并没有气馁,而是不断总结经验,直到第606次才试制成功,因此人们就把这种药物称为“606”。(选用保罗·欧立希和秦佐八郎的事例作为事实论据,论证有力。【举例论证】)青少年要想有所成就,一定要有这种不怕失败、不怕挫折、百折不挠的顽强奋斗精神。

当然,认定目标坚持下去、百折不挠的精神与灵活应变、及时调整目标、及时改变行为方向的做法并不矛盾。因为人对自己和外界环境的了解往往需要一个过程。当我们遇到挫折时,经过冷静分析,如果确认原定目标不符合当时的主客观条件,也可以对目标作适当的调整。许多成功人士也不乏这方面的经验。例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曾三次考举人,三次失败,后来立志学医,终于编成了流传千古的《本草纲目》。汉代杰出的史学家兼文学家司马迁本来是做官的,初任郎中,后继父职任太史令,终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而得罪了汉武帝,不仅被关入监狱,而且受了宫刑。在这样的挫折和打击下,他转而发愤著书,终于写成了《史记》这部伟大的历史和文学巨著。(选取李时珍和司马迁的事例作为事实论据,论证有力。【举例论证】)

在人生道路上,残疾人常会遇到一般人难以体会的困难、挫折和痛苦。在这种情况下,弱者消沉了,只有强者才能挺立。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23岁因研究脑炎病毒而被感染,留下了严重后遗症,从此留下了终生不治的残疾。1978年,一场大病又几乎夺去了他的说话能力。但他并没有被打倒,而是顽强地克服了病残带来的无数困难,坚持用颤抖的、挛缩的手,忍着痛一笔一画地进行写作,终于完成了百余万字的创作。

只有在生活的征途上不畏险阻、不怕困难的斗士,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在人生道路上,哪里没有险阻?谁能不遇到困难和挫折呢?我们应该时刻准备着迎接困难与挫折的考验和挑战,增强对挫折的承受力,在困难与挫折面前永远做个强者。

最易模仿点【结尾】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指给人们努力的方向。

获奖理由

1.构思

pagenumber_ebook=300,pagenumber_book=300

2.本文突出优点

①中心突出: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凡在历史上有所作为的人物,大多都经历过困难和挫折的磨炼”。选取的论据典型而贴切,紧紧围绕中心论点,使文章论点突出,中心鲜明。

②论证充分:文章先用列别捷夫的名言作为理论依据,然后用“606”药物的发明和李时珍、司马迁、高士其的事迹作事实论据,说明人生的成功是从困难和挫折中磨炼出来的。对中心论点进行了充分的论证,说服力强。

我们需要动起来

徐 晶

最易模仿点【开头】在故事中提出本文中心论点。

前些时候,看到过这样一则故事:在一次促销会上,主办者让与会者都站起来。令人感到惊讶的是,每个人的座位下面都或多或少地放着一些硬币。最后,主办者将钱全部赠给了与会者,并一语道破了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甚至忘掉的道理:坐着不动是永远也赚不到钱的。

而对于我们,我则要说:“坐着不动是永远也不会成功的。”

大凡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都是爱动的。这“动”的含义很丰富:动脑、动眼、动手……能动之处,无所不包。试问:刘伯温不爱动,何以帮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毛泽东不爱动,何以带领红军躲过敌人的封锁,最终建立了伟大的新中国?瓦特不爱动,何以从一个简单的生活现象中得到启示,从而发明出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蒸汽机?爱迪生不爱动,何以被人们冠以“发明大王”的称号?(运用刘伯温、毛泽东、瓦特、爱迪生四人的事例作为事实论据,从正面进行论证。【举例论证】)相反,坐着不动的人便会庸碌一生,裹足不前的统治者便会断送国家的命运。清朝后期的统治者,始终想着自己坐在“天朝大国”的宝座上,谁人能敌,谁人敢犯?硬是将一个泱泱大国“坐”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一些名门望族的后代,坐在父辈为他们营造好的金屋里,整天无所事事,最终将庞大的家族基业“坐”得支离破碎;还有我们中的一些学生,终日不思进取、虚度年华,结果成绩一落千丈,再想赶上来便难了。(选取清朝后期的统治者、名门望族的后代和一些学生的事例作为事实论据,从反面进行论证。【举例论证】)

我们不要“坐”着去埋怨机缘总是与自己擦肩而过,埋怨成功总是与自己相隔甚远。因为也许就在“坐”的一刹那,机缘与成功便转瞬即逝。当我们“坐”着瞻前顾后、不知何去何从的时候,也许一些聪明的人正在奋斗。

我们不该因为一次失利而驻足不前,因为一次挫折而一蹶不振;我们更不该因为一次成功而骄傲自满,因为一次得志而得意忘形。失利了,动起来!遇到挫折了,动起来!成功了,继续向前奋斗!得志了,继续向前迈进!

动起来,才会在下一次机缘来到的时候把握住时机,抓住机遇,迈向成功,走向辉煌。

最易模仿点【结尾】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动起来,才会在下一次机缘来到的时候把握住时机,抓住机遇,迈向成功,走向辉煌。

获奖理由

1.构思

pagenumber_ebook=302,pagenumber_book=302

2.本文突出优点

①巧妙入题:本文用一个促销会的小故事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我们只有动起来,才能成功。把一则趣味盎然的小故事恰到好处地信手拈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论证充分:本文运用举例论证、正反论证等多种论证方式来论证中心论点。比如文中用刘伯温、毛泽东、瓦特、爱迪生四人的正面事例和清朝后期统治者、名门后代等反面事例进行对比论证,使论点更加鲜明,论证更加有力。

论文化冲突

萧 语

一个朝代的灭亡,与之相伴的往往不是一声巨响,而是无数文人凄怨的灵魂与他们死不瞑目的呜咽。也许有人喟叹:朝代的兴替是属于统治者的,于我何干?可翻开那血淋淋的历史,我看到每逢改朝换代时,有人“采薇而食”“不食周粟”;有人闭门索居,不入仕途;有人宁愿死,也要捍卫自己钟爱的文化。因为深爱,所以偏执啊!

试想,有哪一种文化没有曾经的灼灼其华?又有哪一种文化能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不同文化虽然会有冲突,但它们难道就没有融合?当它们用不怕荆棘的勇气去劈开固守与紧闭的铁幕,在兴盛与衰亡的瞬间去体验那冰与火的燃烧时,文化才能延续它历久弥新的生命活力,才会形成或桀骜不驯或温润如水的别样的文化力量。

最易模仿点【提出中心论点】 从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入手辩证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所以我说文化冲突是一种文明的进步,即使伴有 撕心裂肺的痛楚。

历史总是在惊人地重复。死神的黑衣纷飞如夜,雪地的山峦宁静如诗,思维的镰刀如片片飞雪,收割历史黄土垄上一季一季的高粱,这是对土地的开垦,也是鞭打与揭疤,斫伤了无数清高的文人。

有人说:“这个世界的文明与野蛮并不随时代变迁而消失。”可我认为这不重要,对待文化冲突的方式变了就好。不再是剑拔弩张,而是在冲突中吸取营养,壮大自己。就像对雪,小时候我总是讨厌雪,每逢下雪,我就把它铲掉,怕自己跌跤。来到深圳后才知道自己以前是那样愚蠢,现在,我甘愿去细观那六角雪花从天降落,陶醉于它燃烧在我掌心的温暖。同理,对待文化冲突也要有一颗包容之心。自己不习惯的文化就一定不适合自己、一定会阻碍自己吗?思维还未启动,就粗鲁地推开异域文化,又如何能发展自己?

两种文化冲突时,应该摒弃那种不协调、不宽容,可那并不意味着全盘接收!

想我们当初,推倒那百年老屋,拆换那檀木的书桌。看我们现在,让曲折的通道、方正的四合院让位于直白的西式建筑;冷漠了字正腔圆的汉语,却时兴“口语流行风”“英语900句”。丢掉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也理解不了他人的文化,也许文化冲突是没了,可文化交流呢?(用事实做论据,证明对待文化冲突的两种极端态度是错误的。【举例论证】)

诚然,我向往欧洲的生活,闲云野鹤般潇洒清雅。法兰西斯·梅思说:“在加州,时间像呼啦圈,我转了好久,却停在原地。在托斯卡尼,我可以在地中海的阳光下提着一篮李子,逍遥地走一整天。”(引用法兰西斯梅思的话,证明不同文化个性迥异的特点,为下文论证文化包容作铺垫。【引用论证】)是的,我爱法式的浪漫、西班牙的热情、卡萨布兰卡的爱情,可我也爱我们古代那种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平淡。兼蔑旁的河水一度溅湿我的情愫,那岁月梳篦过的爱情,譬如沈从文对张兆和的坚守、林觉民与陈意映的死别,同样令人嘘叹。

最易模仿点【过渡自然】既承接了上文要摒弃的不协调、不宽容,又开启了下文的选择性接收。

文化的冲突?也许有吧,但用一颗海纳百川的心 去接纳,又有什么不能理解呢?一样的对生命的热爱,一样的亘古不变的对和谐、真爱的追求,又何必固执地坚守一方而撞得头破血流呢?无数事实证明:有文化的冲突才有文化的进步!给他人一米阳光,文化的冰堡才会消失,自己的视野才会更加开阔,否则我们如何在倾听高山流水时,又能欣赏Hip Hop和弗朗明哥舞呢?冲突的文化犹如康定斯基的画板,正因为泼洒了太多种颜色,才显得与众不同,才在与他色的互衬中凸显出自己的特质。

吕留良的铮铮傲骨固然值得钦敬,可是,请不要轻易认同他在文化上的偏执,因为他死也不肯接受异域文化!

所以,我希望文化的冲突常在,我企盼帕瓦罗蒂的歌声常在天安门上空回荡,我相信纳兰性德的词能摆在西西里的村庄中,我也相信中国的二胡曲《二泉映月》能在异邦的音乐厅博得经久不息的掌声……

只因那为人所厌恶、为人所敬畏的——文化冲突!

获奖理由

1.构思

pagenumber_ebook=305,pagenumber_book=305

2.本文突出优点

①观点新颖:“希望文化的冲突常在”这个观点让读者眼前一亮,发常人所未发。当读者看到这个论点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想看看作者怎么论述这一新颖的论点。

②语言丰富:文章语言丰富、准确而富有表现力,比如“死神的黑衣纷飞如夜,雪地的山峦宁静如诗,思维的镰刀如片片飞雪,收割历史黄土垄上一季一季的高粱,这是对土地的开垦,也是鞭打与揭疤,斫伤了无数清高的文人”,整散交错,摇曳生姿,意蕴深厚,余味悠长。

文化处世

大爱千秋

构思导图

罗宇轩

庄子钓于濮水,看泥中曳尾之龟,超然于世外;荆轲于易水边拜别燕太子,“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西楚霸王项羽与虞姬在乌江边上演了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太白放声大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走出了大明宫;李煜在昨夜梦魂中的恨,李易安在双溪舴艋舟上载不动的愁,“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孔明的鞠躬尽瘁,《红楼梦》中潇湘妃子的落寞葬花、含恨仙逝,戴望舒《雨巷》中丁香似的姑娘……记忆的夏天一味冗长,会聚在一起却成了华丽的篇章。

文化历史中的奇葩,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了解。我怨痴情的尾生,为静女抱柱而死;我叹寂寞的后主,在西楼上无助地哀愁;我羡不争的陶潜,躬耕南山,采菊东篱……(连用“尾生”“后主”和“陶潜”三人组成排比,展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璀璨和美丽。【排比修辞】)

浮生如梦,为欢几何?昔日的辉煌似乎都被奔跑的白驹带走了光华,我们美丽的国学变得黯淡无光。西方文化强势入境,我们在平安夜里彻夜狂欢,却不知道春节前祭灶神有何意义;情人们在2月14日相拥,却不为七夕“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鹊桥仙侣而感动;我们为NIKE而疯狂,为adidas而喝彩,却从不追捧中国丝绸……

“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句话的前提是你须先精通本民族的文化。我们对外开放的基础也是立足于本民族文化,博采众长来发展本民族。日本动漫把“桃园三兄弟”变成了三个身材火辣、穿着暴露的女人!《红楼梦》在他们笔下也成了类似怡红院的地方!我们不反驳、不愤怒,甚至花大价钱去消费,我们美丽而伟大的国学就在我们的无知和愚昧中沉沦。(“美丽而伟大”与“无知和愚昧”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国学黯淡无光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崇洋媚外者的批判。【对比修辞】)

汉字虽繁复,但它是先祖心血的结晶、民族的智慧!从仓颉造字,嬴政统一文字,再到白话文改革,再到繁体化简,已经经历了五千余年。从甲骨文、金文、大篆直到现在的楷书,它不知道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扬作了多少贡献!但还是有人抱怨汉字太难,没字母文字简单。中国是历史上四大古文明唯一没有中断的国家,但现在,它似乎要在我们的手里没落了。中国古典文化已经被逼进了墙角,无路可走了……还有多少人静心研读老子的《道德经》?还有多少人知晓“白驹过隙”的真正含义?又有多少人知道“四书五经”到底是哪四书,哪五经?千秋大爱,大爱千秋,当我们陶醉在外国文化的温床中的时候,请多给本民族的文化一点儿关爱,不要落得会用英语写文章,会用日语对话,却不会用汉字写自己的名字!

获奖点评

①意蕴深厚:本文作者热情地关注生活,将生活中的崇洋媚外现象一一罗列,由浅到深逐层提升和拓展,表达了对国学不受重视的痛惜之情。意蕴深刻,字里行间充盈着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和对中国文化的挚爱之情。

②语言优美:文章多处引用诗词歌赋,从古到今,包罗万象,信手拈来,表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而且本文整散句结合,错落有致,行文自然流畅。如“浮生如梦,为欢几何?昔日的辉煌似乎都被奔跑的白驹带走了光华,我们美丽的国学变得黯淡无光”。

说方道圆话处世

胡小雅

画圆用规,画方以矩,规矩以定方圆。俗语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由此有循规蹈矩,规行矩步之人。

旧说天圆地方,地久天长,秦王造币,外圆内方,相得益彰。此物一出,人皆亲善,亲之如兄,名曰“孔方兄”。外圆内方,比之处世,犹内圣外王者,身在曹营入世,心在汉邦出世,看似志得意满,实则矛盾重重,双倍苦痛。

《大唐新语·隐逸》有云:“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智虑要圆通灵活,行为应端方严格,能若此者其必圣哲。动静方圆,还符四象。相传张说试探李泌曰:“方若棋盘,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李泌当时方7岁,立即答道:“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

方者突兀,圆者平滑。方圆之为字,象形也,腹中多弯而心多者为圆;直来直去心少者为方。故袁世凯遗臭万年,方孝孺万古流芳。(以袁世凯和方孝孺的人生归宿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高尚情操的颂扬,深化了文章主题。【对比修辞】)

自然之物多为圆,如日月星辰,瓜果原子;人为之物多为方,如砖瓦屋舍,书报门窗。方之为物则稳,坚如磐石;圆之为物则滚,随遇而安。比之为人,方者耿直,圆者善变。

山岩之石多方,河滩之石多圆。故山石岿然不动,滩石顺流而下,世人亦可如是观。

树干圆,故能抵强风,若方之则风必摧之;砖头方故能砌高,若圆之则顷刻坍塌。

方若一石投水,打破平静,可比附开拓进取者;圆若波平浪静,水波不兴,可比附墨守成规者。(用“方”比喻“开拓进取者”,用“圆”比喻“墨守成规者”,开拓进取者个性鲜明,墨守成规者圆滑世故。二者的个性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比喻修辞】)故方者多有个性,多遭贬谪;圆者多骑墙两可,多致提携。

方以做事,则事在人先,捷足先登;圆以为人,则人在人上,八面玲珑。好处世者为圆,宝钗为最;不善交际为方,黛玉可例。可苦了宝玉哥,系方牵圆,只得遁入空门。

方者不足,圆者至满;方者量小,圆者量大。学识上宜方之,自知不足;气量上宜圆之,有容乃大。

方圆者亦可互为转化。方欲圆,则须打磨棱角,旋转八面;圆欲方,则削曲就方,中于绳墨。皆须经历磨难。

方圆亦可精诚合作。棋与盘,珠与匣,球桌与乒乓球……比之处世,方者强硬坚决,圆者乱和稀泥,大打圆场。一个红脸,一个白脸,犹唱双簧,此种结合,无往不胜。

呜呼,以方圆话处世,无乃不可乎?诸君处世,当圆则圆,当方则方,切记切记。

获奖点评

①观点鲜明:文章从头到尾使用对比的修辞,把“方”和“圆”的特点及内涵表述得淋漓尽致,使文章的中心论点“诸君处世,当圆则圆,当方则方”水到渠成,鲜明突出。

②语言典雅:小作者有着深厚的国学基础,有着以文言为凭借的民族文化根底。语言精练典雅,作品脍炙人口,比如“方以做事,则事在人先,捷足先登;圆以为人,则人在人上,八面玲珑”,真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上生长的满树繁花。

遗失的情趣

周会英

我沉浸在墨香古卷中,越过千年的距离,拾起那细雨闲花的情趣;我穿过明清宏伟的宫殿、十里繁华的街市,穿过一切历史的烟尘,只为拈起一段文字,静静微笑。

初读“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只道是寻常文字,但细细咀嚼过后却发现了更多:这难道不是一段历史吗,难道不是一个远离现世的朝代吗,难道不是古人钟爱的由些许小事而生出的情趣、雅兴吗?

恐怕对这诗句理解迟钝并非是我一人的过错吧,只是我生在这如此繁华而喧嚣的时代——细雨落下以伞避之,闲花落下鸣笛盖之——怎能使人体会到如此别致的情趣呢?

而我又总是喜爱这样的文字、这样的情趣的,于是我细细地读、细细地品味:当江南的细雨霏霏飘落,秦淮两岸香拥翠绕,是谁在碧水秋云间黯然伤怀于舴艋小舟中?当塞上的风沙卷起,羌笛悠悠吹满落霜,又是谁身披蓑笠狂歌大江东去,挑灯醉看吴钩犹利?(通过丰富的想象表达了作者对古人高雅生活情趣的赞美,反衬今日人们情趣的缺失。【妙用想象】)

然而这万古的情思都不在了吧!我不禁要问:“为什么当环境变得优越,我们反而失去了原本的感悟与感动的能力?难道是优越的条件害了我们?”我只能说是,但不全是。因为情趣因人而异,电视娱乐不能控制你的感情与思想,除非你甘愿成为它的奴隶。

我于是心痛地看到了我最不乐见的画面:人们纷纷地伸出双手,甘愿被庸俗铐牢,脸上竟带着幸福的微笑。我也许不应该震惊的,是的,当爱恨情仇已被赤裸裸地随意抛出,七夕之夜只是用短信送朵玫瑰,又有哪家女子肯含羞走,却把青梅嗅?当钢筋水泥的丛林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全部,每一秒钟都可以用利益来衡量,又有谁愿意把栏杆拍遍,欲说还休?(巧妙地化用了李清照和辛弃疾的词句,展现了现实社会中人们甘愿被庸俗蒙蔽,从而导致古典情趣遗失。【化用诗词】)

或许该把这诗改一改,“细雨湿衣不看见,闲花落地无心听”,如此一来,不就现实了吗?我只能苦笑,这改后毫无意境的“诗句”,便是当下一颗颗跳动着的鲜活却浮躁的心吧!但我始终相信,这种情趣的遗失只是暂时的,它始终会回来的。再忙碌的人也会疲倦,也会拾起这段安静又幸福的文字的。

感谢,感谢这沉淀了千年的孤独,让我静静拈花微笑。我又多希望这段孤独,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在品味。

获奖点评

①语言优美:文章引用、化用古典诗词,从刘长卿到李清照到苏东坡再到辛弃疾等等,涉猎极广,信手拈来,表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而且本文句式错落有致,行文如诗,如文中“我沉浸在墨香古卷中,越过千年的距离,拾起那细雨闲花的情趣……”

②意蕴深厚:文章通过展现古典情趣的别致美好,表达了对古典情趣渐行渐远的惋惜和痛心,发出了“希望越来越多人能静下心来品味古典情趣”的呼吁。意蕴深厚,让人反省。

包容是阳光

安 波

哲学家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以名人名言开篇,自然引出作者的观点,并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引用修辞】)优秀的康德大概不会有暴风骤雨般发怒的时刻,心情永远是天朗气清。别人犯错了,我们为此雷霆万钧,那犯错的该是我们自己了。

现代的戴尔·卡耐基不主张以牙还牙,他说:“要真正憎恶别人的简单方法只有一个,即发挥对方的长处。”憎恶对方,恨不得对其食肉寝皮,敲骨吸髓,结果只能使自己焦头烂额,心力交瘁。卡耐基说的“憎恶”是另一种形式的“宽容”,憎恶别人不是对对手咬牙切齿,而是吸取对方的长处并将之化为自己强身壮体的“钙质”。

狼再怎么扮演“慈祥的外婆”,发“从此吃素”的毒誓,也难改其吃羊的本性,但如果把狼捕杀净尽,羊群反而容易产生瘟疫;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但一旦“英雄”寂寞,不用关进栅栏,凶猛的老虎也会退化成病猫。把对手看作朋友,这是更高境界的宽容。(作者以形象的比喻,说明仇恨会使双方两败俱伤这个道理,从反面论述了宽容的重要性。【比喻修辞】)

林肯总统素以对政敌宽容著称,后来终于引起一议员的不满,议员说:“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一语中的,多一些宽容,公开的对手或许就是我们潜在的朋友。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成功,谁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著名的水利工程学家潘家铮这样回答外国记者的提问:“那些反对三峡工程的人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反对者的存在,可让你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做事更周全;可激发你接受挑战的勇气,使你迸发出生命的潜能。这不是简单的宽容,这宽容如硎,磨砺着你的意志,磨亮了你生命的锋芒。

“虽然我不同意您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您说话的权利。”这句话很多人都知道,它包含了宽容的民主性内核。“良言一句三冬暖”,宽容是冬天皑皑雪山上的暖阳;“恶语伤人六月寒”,如果你有了宽容之心,就把它当作炎炎酷暑里降温的空调吧!

宽容是一种美。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风和日丽;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獗,才有浩渺无垠;苍莽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强食一时的规律,才有郁郁葱葱。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宽容是壁立千仞的泰山,是容纳百川的江河湖海。(排比、拟人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形象表现了宽容具有的神奇力量,意境优美,富有文采。【排比、拟人修辞】)

与朋友交往,宽容是鲍叔牙多分给管仲的黄金。他不计较管仲的自私,也能理解管仲的贪生怕死,还是向齐桓公推荐管仲做自己的上司。

与众人交往,宽容是光武帝焚烧投敌信札的火炬。刘秀大败王郎,攻入邯郸,检点前朝公文时,发现大量奉承王郎、侮骂自己甚至谋划诛杀自己的信件。可刘秀对此视而不见,不顾众臣反对,全部付之一炬。他不计前嫌,化敌为友,壮大自己的力量,终成帝业。这把火,烧毁了嫌隙,也铸炼了坚固的事业之基。

你要宽容别人的龃龉、排挤甚至诬陷。因为要你知道,正是你的力量让对手恐慌。你更要知道,石缝里长出的草最能经受风雨。风凉话,正可以“冷敷”你发热的头脑;给你穿的小鞋,或许能让你在舞台上跳出曼妙的“芭蕾舞”;给你的打击,仿佛运动员手上的杠铃,只会增加你的爆发力。睚眦必报,只能说明你无法虚怀若谷;言语刻薄是一把双刃剑,最终也割伤自己;以牙还牙,也只能说明你的“牙齿”很快要脱落;血脉偾张,最容易引发“高血压病”。“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安德鲁·马修斯在《宽容之心》中说了这样一句能够启人心智的话。

获奖点评

①说理形象:作者通过现实和历史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说明宽容的重要性,不但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也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语言生动:大量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感染读者。

行孝与感恩

方振华

中国是一个非常讲究孝道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很注重行孝的民族。古代的圣贤如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等人,没有一个不教导人要孝敬父母,没有一个不是自己努力去实践孝道的。中国古代的各种古典文学作品中,也常有赞颂孝行和表达对父母的思念和爱戴的文字。

《孝经》上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引用《孝经》的话作为道理论据,有较强的说服力。【引用论证】)这无疑是对行孝的最高诠释。由人的性情中发出来的一切美德,其中最大的就是孝。《论语》上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就是说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可见,孝是所有爱之本源。

孝行最初来源于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世界上的情感很多,但是只有一种爱的付出是本能的、不讲回报的,是心甘情愿的,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它最执着,最真诚,最持久。

想到父母含辛茹苦地把自己拉扯大,付出了无限的心血和爱意,人就会产生一种回报的心理,这种回报的心理就是“孝道”的精髓。对父母的养育产生了报恩的孝心,进而扩展到对传授自己知识,教导自己做人的老师产生一种回报之心;我们的一切“所得”,都源于别人的“所施”,因而产生了一种博大的爱心,上帝称它为博爱,佛祖唤它作慈悲,它就是圣人的“仁爱之心”,也就是“仁”。这种报恩的情感,对于天地而言就是敬畏之心;用于对民族、国家、事业,就是忠诚之心;用于对朋友,就是友爱之心,用于对社会、自然,就是热爱之心……

行孝的过程,其实就是感恩的过程。一个人最高尚的精神状态,就是怀着一颗充满感激的心。

然而随着社会步伐的加快,不少人和父母的感情逐渐疏离,就像一件褪色的衣服,被人们下意识地放在冰冷的旧衣柜,人们却忘了那件衣服曾经为保护他们而受的磨损。(运用比喻修辞,将对父母感情的疏离比作褪色的衣服,形象生动地说明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亲情孝道的背弃。【比喻修辞】)然而,在它被打入“冷宫”时,依然不叹一声。我们的父母为我们不计报酬地付出,而我们却习以为常,忘记要怀着感激的心来接受父母对我们的爱。这是对亲情的背弃,对爱的扭曲。

一个人有了孝心,有了仁爱之心,他自然就会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疾恶如仇,由此而产生正义的情感,这就是“义”;有了感恩之心,才能由衷地产生恭敬之心,用恭敬之心待人接物表现为有礼而不轻慢,这就是“礼”;有了感恩之心,做事自然会用心,只有用心,才能开启智慧,这就是“智”;有了感恩之心,与人交往自然就会诚信无欺,这就是“信”。现在商业上的信用危机,其思想根源在于经营者不承认自己的“成功”是靠别人的“成全”,对社会、对他人不存有感恩之心。所谓五常:仁、义、礼、智、信。人的优良品德都是由这种感恩之心而来的。

所以,作为一个在社会上生活的“社会人”,需要对父母行孝,需要对爱有正确认识,需要心存感恩。这样,人活着才能对这个社会有价值,才不枉费曾经活在世上的岁月,才不辜负父母和他人对自己所付出的爱。

获奖点评

①立意深刻:本文作者关注社会,指出生活中存在不孝的现象,反复论证“孝是爱之本源”,得出了“人需要对父母行孝,需要心存感恩”的结论,意蕴深刻,字里行间展现了作者强烈的责任感。

②语言凝练:文章引用古书典籍,从《孝经》到《论语》,信手拈来,表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比如“我们的一切‘所得’,都源于别人的‘所施’,因而产生了一种博大的爱心,上帝称它为博爱,佛祖唤它作慈悲。它就是圣人的‘仁爱之心’,也就是‘仁’”,语言简洁凝练,意蕴深刻。

学习论坛

我也是富翁

构思导图

王 喆

我没有万贯家财,没有豪宅别墅,食无华筵,行无名车。既无力出手阔绰,挥金如土;又不能一掷千金,暴殄天物。我不是富翁,是的,我不是物质上的富翁,但我又是富翁,是精神世界里的富翁。

在我的生活世界里,我是一个富翁。我是一个享有人权的社会公民,我享有法律赋予我的自由和权利。行使自由和权利,让我感到快乐,感到舒心。我可以光明正大地享受人类的物质文明成果,没有人能干涉。有钱了我可以自由自在地花,没钱了我可以选择淡泊的生活;出门我可以步行,可以乘车;买衣服我可以选择红的或绿的;我可以穿制服,也可以西装革履;业余时间我可以闭门不出,也可以去旅游或者去娱乐,打球、钓鱼、登山……我尽可以干我想干的事情,自在又快乐,轻松而惬意,我是我生活中的王子,我是我世界中的主宰。在我的世界中,我感到我比一个富翁还富有。

在书籍的世界里,我是一个富翁。一卷卷经书金不换。在书籍的世界里,有真正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徜徉在书海里,于是古今中外、三教九流、自然历史、宗教哲学,兴衰成败之传奇、沧海桑田之变迁尽入我的视野,如登山望远,境界那么开阔,视野那么广袤。我像一个耕耘的农夫,经历了一个季节的耕耘后,在秋天得到了满仓的收获,心情能不快乐吗?能不自豪而惬意吗?谁敢说这不是富翁的心理?谁敢说收获满仓的农民不是富翁?谁敢说一个饱读诗书的人不是富翁?(连用几个反问句,强化了读书后的快乐心情和读书的深刻意义。【反问修辞】)古语说得好,“胸藏诗书自英豪”。

在音乐的世界里,我是一个富翁。贝多芬说,音乐是人类的灵魂。是的,音乐,一个不懂音乐或不爱音乐的人,他的人生不知丧失了多少乐趣。不过我是热爱音乐的,我把音乐当作知音、伴侣。(运用比喻修辞,把音乐比成“知音”“伴侣”,表明了对音乐的热爱之情。【比喻修辞】)在我快乐的时候,我借助音乐来抒情;在我忧伤的时候,我借助音乐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在音乐的世界里,我总能找到平衡自己情感的方式。有音乐在,我不孤寂。我觉得,在音乐的世界里,我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享受音乐,就是去赴一个美丽的约会……

拥有充实的现在,短暂的生命也能精彩永恒!

获奖点评

①结构清晰:文章开头就提出:“我”“是精神世界里的富翁”。紧接着文章的主体部分用了三个总领句“在我的生活世界里,我是一个富翁”“在书籍的世界里,我是一个富翁”“在音乐的世界里,我是一个富翁”详细论证了“我”在三个方面的富有,结构非常清晰。

②立意新颖:“我也是富翁”,这个观点让读者眼前一亮,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思考。

读书——生命飞翔的羽翼

白 曼

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用名人名言引出自己的论点。【引用修辞】)书是一座知识的殿堂,是人类最好的精神食粮,也是人生的风向标。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本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读书是为了更好地获取更多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帮助自己制订、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战国时期,苏秦去秦国以“连横说”进行游说,多次给秦惠文王上书也未被采纳。回到家中,父母妻嫂都不理睬他,于是他就找出更多书籍发奋研读,终于以合纵之策而身佩六国相印。(用苏秦发奋研读书籍,最终获得成功的事实作为论据,证明读书可以让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举例论证】)

读书最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一本好书能使一个人思想精深,见解精辟,道德高尚,从而塑造其性格。那些内容粗糙的“劣质品”完全可以忽略不读。在这一方面,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就是一个典范。恩格斯虽然只上过中学,但是他发奋研读过许多有价值的好书,因此他年纪轻轻就能用多种语言说话和写文章。参加工作后他依然多年如一日地勤奋学习更多的知识,终于成为一个知识广博的人,在后来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传播科学共产主义理论中作出了很大贡献。

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不断提高,与他始终如一的学习态度是密不可分的。学习可以有很多方法,但是这种始终如一的学习态度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个人活得再长也总有死去的一天,但是知识的海洋却永不停歇地奔流着。坚持学习能让人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但若不能不断补充和积累知识,便会被时代抛弃。著名作家歌德认为:“谁落后于时代,必将承受那个时代所有的痛苦。”在21世纪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里,若不能不断供给自己新的知识,将会被时代所淘汰。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缜密,哲理使人深刻……”可见,对不同书籍的阅读能开发人类不同的心智,使人们增长不同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更应该发奋勤读,让书成为我们生命飞翔的羽翼。

获奖点评

①立意深刻:文章以“读书是生命飞翔的羽翼”为中心论点,使用苏秦、恩格斯、庄子、歌德的事例来论证。立意深刻,意蕴深厚。

②论证有力:本文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同时还多处引用名言,从古代庄子的名言到外国歌德的名言,作者皆信手拈来,表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要公正地看待艺术人才

周慧娴

近些年来,“拿刀不行改耍棍,学理不成改学文,学文不成改学艺”的观点在社会上尤其是学校里似乎盛行起来了。

究其根源,却也不是源远流长。近些年来,由于高考录取中艺术类因体制的不甚完善,让某些人钻了空子,使得人们对艺术人才产生某些误解,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这种观点虽可理解但却不能不说是很极端很片面的。选文科、理科乃至艺术专业是受诸多方面的因素制约的,而不是单以文化课成绩的高低来衡量的,因而对艺术类考生乃至艺术人才的评价也应是客观、公正的。绝不可以说学艺术是学生走投无路时的救命稻草,更不能把神圣的艺术殿堂看成是容纳差生的“垃圾箱”。(运用比喻修辞,将“学艺术”比作“救命稻草”,将“艺术殿”堂比作“垃圾箱”,形象地说明道理。【比喻修辞】)

艺术是神圣的,但通往艺术殿堂的路却是漫长而又充满艰辛的。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靳尚谊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艺术之路上,成功就等于天才加上勤奋。”(引用靳尚谊的话作为道理论据,简洁有力。【引用修辞】)从中不难看出,艺术不是哪一个人随便画两笔或吼两嗓子,艺术人才也绝非什么人都可以当。要想取得艺术领域的成功,首先要具备较强的艺术天赋,即素质;其次还必须具有吃苦耐劳、勇攀艺术高峰且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而这些,又绝非是学理或学文的学生一定具备的。

当然,我们不可否认,艺术类学生在文化课成绩上与理科生、文科生有一定差距。艺术类院校在招生时录取分数线也较普通类院校低,也许这也是文首那种错误认识的根源所在。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艺术类考生的高考成绩不仅限于文化课,还有专业课。如果两项累加,也未必比文、理科考生的分数低。因为两者性质、类别不同,不能一概比之。由此,“学理不成改学文,学文不成改学艺”的谬论就不攻自破了。

艺术并不处在社会文化的最底层。古今中外一些颇有造诣的艺术家历来被人们推崇。从达·芬奇、毕加索、米开朗琪罗,到徐悲鸿、张大千、齐白石;从贝多芬、柴可夫斯基、巴赫,到冼星海、聂耳、刘天华……他们用自己的作品熏陶人的才智,净化人的心灵,为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用事实作论据,证明艺术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举例论证】)我们能说他们是迫不得已才走上艺术之路的吗?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艺术会成为越来越多的人钟情并为之奋斗的事业。

获奖点评

①结构清晰:文章开篇指出存在的社会问题,即人们不能公正地看待艺术人才;然后分析这种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以及艺术人才的成就和艺术人才的贡献;结尾得出“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为艺术而奋斗”的结论。文章思路清晰,结构完整。

②论证有力:本文作者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列举大量艺术家的事例后用反问的修辞来强化论证的力度,使论证更加有力,更好地证明了“要公正地看待艺术人才”这一中心。

为世界增添属于你的异彩

张寻菡

你是幸运的,因为上天给了你生命,给了你去往人间的通行证。你又是悲惨的,因为你的生命只有一次,你顶多能看到这大千世界100年的风云变化,再久,就不关你的事了。然而,生命却不会因为短暂就失去它的价值。相反,它的意义是深远的,就像玉石一样,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天然的成色,更在于后天的雕饰。(以玉石比喻人生,生动地说明了后天的努力对人生的重要意义。【比喻修辞】)

说白了,生命不过是由“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这八种元素组成的。这八种元素所组成的物质却又是无穷无尽的。生命的意义也正取决于这些物质。有的人拥有的是有价值的东西,他们从小就树立了治国平天下的宏志,最终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奋斗,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而有的人呢,一生碌碌无为,蒙混度日,白白浪费了生命。(通过两种人不同命运的对比,形象说明了人生是否有意义,取决于自己对待人生的态度。【对比修辞】)我们每个在世界上活着的人,都应该在享受别人辛勤劳动成果的同时,依靠自己的本领为别人贡献一份力,不管这份力是大是小,这样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是呀,一个以剥削别人为乐的人,是不会受到别人爱戴的,他的生命也是黯淡的。爱迪生、瓦特就是这样有争议的人。他们曾经以他们伟大的发明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他们的后半生却完全沦为金钱的奴隶。他们不仅像吸血鬼一样吞噬着人民的财产,还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埋没了大批的科技人才和新的科研成果,这样的行为是可耻的,这样的灵魂是堕落的。我们应当像爱因斯坦、齐奥尔科夫斯基、居里夫人、伽利略等人那样,一生执着于对科学的追求,孜孜不倦,永不满足。虽然爱因斯坦晚年将物理学四大基本力进一步简化的愿望未能实现,虽然齐奥尔科夫斯基一生都没有受人重视,虽然居里夫人因为镭射线的伤害早早离开人世,虽然伽利略一生饱受排挤和迫害,但这些都绝不影响这些伟人们卓越的贡献。他们依旧是这个世界上最值得我们敬佩的人。

对于处于新时代的我们来说,由于前人辛勤的努力和卓越的贡献,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已经达到比较高的程度了,但这并不代表人类发展脚步就可停滞不前。相反,我们应更加努力致力于人类的发展,更早实现人民幸福安康的生活目标,而不应仅仅想着要挣钱。仅仅拥有金钱并不意味着你的生活就很幸福,像阿巴贡、葛朗台那样以守着金子为乐的生活方式是病态的。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为科技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才是一件极其快乐的事情。

获奖点评

①意蕴深厚:文章提出了这样的中心论点:“生命因贡献而有价值。”引导读者思索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反复论证,得出了“我们要为科技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的结论,意蕴深刻,字里行间展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②论证严谨:文章列举大量事例,并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什么样的生命才最有意义”,强调贡献对于人生的意义,论证严谨周密。

生活万象

诱惑是一种变相的美丽

构思导图

江晓露

诱惑,有时是一种美丽,但这种美丽终究不会长久。(指出了诱惑虽然美丽,但终究不会长久,因为它是“变相”的美丽,照应了题目。【开篇点题】)

善良的乌鸦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一块儿肉。

狡猾的狐狸看见了,垂涎欲滴。

“亲爱的乌鸦,你的羽毛真漂亮……”

“亲爱的乌鸦,你的孩子好吗?他们……”

“亲爱的乌鸦,你的嗓子真好,唱支歌……”

可怜的乌鸦被突如其来的夸奖弄晕了头,也许从来没有谁这么夸奖过她,乍一听这话就飘飘然了。她陶醉于赞赏与羡慕之中,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却没料到狐狸的真正用意却是想夺取她嘴里的肉。

当素有沉鱼之容的西施嫣然一笑时,天地也为之动容。夫差眼前顿时一亮,于是便有一种强烈的欲望:占有她!(通过丰富的想象再现了西施的美丽,巧妙地证实了诱惑是一种变相的美丽,为后文“占有这种美丽将付出惨痛的代价”作了铺垫。【妙用想象】)

勾践似乎卑躬屈膝,带着崇敬献出了西施,忠诚地侍奉着夫差,想夫差之所想,急夫差之所急。

美色,他得到了;欲望,他满足了。

但这种享受是如此短暂,以至于几年后便使他遭灭国之痛。

有人说其实猴子是最聪明的,可它再聪明也会迷失于变相的美丽。

固定一个普通的盒子,里面装上猴子最爱吃的核桃,盒子上再开一个小口,口不大不小,刚好够猴子伸进前爪,这样就可以捉到猴子,想不到吧?被眼前的小恩小惠迷惑,它只看到了核桃的所在,想到了核桃的美味,却无法看到美味背后隐藏着的内在本质。猴子终因抓住核桃不放而被捉。

春意盎然的季节,花园里百花争艳,嫣然一片。

在众多花仙子中,我却发现一朵特别的花。它体形尚小却精巧玲珑,色淡却更觉晶莹纯洁。我惊异于从未见过如此特别的花,上前走近,刚一触旁边的叶子,“花”却飞走了。我被眼前的奇花所迷惑,只想将其据为己有,却永远失去了欣赏美丽的机会。

获奖点评

①观点新颖:“诱惑是一种变相的美丽”这一观点非常新颖,让读者眼前一亮,发常人所未发,且言之有理,条分缕析,文笔老到,让读者不禁为这新颖观点大声叫好。

②想象丰富:小作者想象力非常丰富,把狐狸的话语、乌鸦的心理、夫差的心理等想象得合情合理,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倾听的力量

孟 丽

李商隐有诗云:“留得枯荷听雨声。”这其中几乎涵盖了倾听的所有妙处。倾听的时候,你自身是静的,而你周围一切看似平静的事物却带着细微的喘息动了起来。(赋予平静的事物生命,展现了心灵倾听的妙处。【拟人修辞】)此时的你,感受到的一切,则是那些除去宏伟外衣的细小世界,是一个只能用心灵去感受的世界。

倾听可以是微笑的双目中流露出的真诚。当面对满腹牢骚的诉说者时,倾听会将对方的烦躁化为清流,流入诉说者的心中,流至他已归于平静的脸上!你真诚的倾听让他感动,这便是倾听的力量,不要惊奇,它甚至可以使雄狮成为温顺的伙伴。

当然,倾听者往往要有一颗宽大的心去容纳一切凡俗,甚至要懂得如何与别人进行心灵的沟通,这样才能享受到倾听的快乐,才能在倾听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

古时两位乐者的故事就是在倾听中开始的。俞伯牙善鼓琴,子期善听。伯牙的琴声如高山矗立,子期便说:“峨峨兮若泰山。”伯牙的琴声又忽而奔流如水,子期又说:“洋洋兮若江河。”可以说,伯牙是幸运的,他找到了一位好的倾听者。他们在音乐中找到了彼此灵魂的契合点,找到了彼此感情的归属。然而,子期死后,就再无人去倾听伯牙的曲子,再无人能像子期那样用心去感受伯牙音乐中的意境了。伯牙愤而摔琴,便使《高山流水》的故事情动古今。

由此,我们不难想到,倾听也是一种艺术,它需要良好的修养与广博的知识来润色,这样才能让倾听更富于活力。

面对同一首乐曲,庸者选择附和而歌,愚者选择大谈其道,而智者选择倾听,在一切嘈杂过后道出其中的真谛。(把庸者、愚者和智者对待乐曲的态度进行对比,突出说明了倾听是智慧的表现,它能够让人发现生活的真谛。【对比修辞】)

倾听可以使人由急躁变得平和,让莽撞的人去思考;可以让人学会观察周围的一切,在摸索中看到光明。

倾听的时候,请微笑,用心灵去解读声音中的点滴。

获奖点评

①思路清晰:作者先阐述倾听具有的神奇力量,然后结合具体例子告诉读者应该怎样倾听,最后发出呼吁,思路清晰,结构严密。

②说理形象:作者通过引用诗句、讲故事等方法,生动表现了倾听的美妙境界,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令读者信服。

善于欣赏,让生活更美好

李倩茹

蒙娜丽莎的微笑、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你看了一遍还想看;《二泉映月》《高山流水》,你听了一遍还想听。这就是欣赏。可是欣赏又远不止这些。

善于欣赏者,不仅会时常沉醉于名山大川、小桥流水,而且能在平常生活中欣赏不平常的景致。对他们而言,观一花即观一世界,见小草而见大精神。对常见之美,他们有一种故知重逢的欣慰。清华园的小池塘日过千人,朱自清却能别具慧眼欣赏到荷园泻露、蛙声虫鸣的美。(以常人的忽略与朱自清的慧眼形成对比,突出说明了欣赏不在于美好的景致,而在于欣赏者能在平常的景致中欣赏出不平常的境界。【对比修辞】)欣赏并不在于美好的景致,而在于欣赏者的气质。游名山大川自然可喜,即使是平常山水,亦可觅出无穷情趣,因为山水之乐存乎一心,情由心生,景由情设。哪怕是短松岗、野草径、几堆乱石、数丛小花,情之所至,即为胜景。

世界五彩缤纷,绚丽多彩,却也有悲欢离合、失败与挫折。最伟大的欣赏是即使身处逆境,也同样能欣赏到美好的景致。心情好的时候,看到的是蒙娜丽莎迷人的眼睛、甜美的微笑;面对失败的时候,也不把它当作对自己的嘲讽,而是把它当作对自己的鼓励。在得意的时候会“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在失意的时候,也能“对酒当歌”,用另一只眼去对待失意。(引用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鼓励读者要有曹操那种豪迈的胸怀,以欣赏的心态对待失意。【引用修辞】)人生在世总会有失败,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换一个角度,用欣赏的眼光正确对待失败。当别人嘲笑爱迪生做了上千次试验也未能发明出电灯时,他却坦然地回答:“虽然我失败了,但我却发现了几千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在这方面我是成功的。”这是多么伟大的欣赏者!

欣赏使人气质超脱俗韵,能够胜不骄、败不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遭受挫折时,欣赏者见苍松擎天,芳草铺地,万绿竞发,勃勃生机,悟人生必须奋进,切不可消极彷徨,于是豪情万丈,搏浪击风,百折不挠。

春风得意时,欣赏者见青山如壁,江河如带,天高地阔,造化无穷,知自己不过是沧海一粟,夜郎自大,实在可悲,于是顿收骄焰,兢兢业业面对人生。

用欣赏者的眼光去对待身边的万事万物,你将会活得更轻松,你会发现生活会更美好。

获奖点评

①选材丰富:作者运用古今中外的大量事例表现了善于欣赏的美好境界,令读者信服。

②语言简洁:作者在文中多用短句,言简意赅,寓意隽永,并且具有很强的节奏感。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