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网站发布)
省教育厅发布消息,从2019年起江苏对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方案作出部分调整具体为:
1.调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成绩呈现方式,由ABCD等级呈现调整为合格、不合格呈现。
2.调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必修科目测试加分政策。对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必修科目测试的学生(即参加2020年及以后高考的学生)取消“见A加分”政策,2018年已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必修科目测试的学生(即参加2019年高考的学生)获得的加分仍予以承认。
目前,江苏正在酝酿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此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方案也是为了适应高考改革的要求。
如今红头文件的发布,对于准高二学生来讲是很大的福音,取消加分后,中学不会在小高考的4门学科上投入太多时间。
以往到了高二上学期后段,大概11月开始,大部分高中会要求学生集中精力主学参加小高考的四门科目,考试前一个月甚至停语数外的课程,全天学习小高考科目,小高考备考期间耽误了语数外及两门选修科目的学习。
对学生备考有哪些影响?
1、高三学生语数外学科地位更加突显,语数外总分抢站位子,选修科成绩决定学校及专业。
2、一定要开始关注语数外学科的全国卷和新课标,选择的目前教材练习册内容与新课标不一致的地方要适当调整。
3、小高考压力变小,但主科压力变大。由原先的见A加分,变成合格和不合格呈现,如此一来,“小高考”,只是过关性考试,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压力,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主科的压力会增大许多。
4、学习方向需及时调整。选修科目过关即可,适当将部分精力转移到语数外等主要科目上,在主要科目上有偏科的学生来说,要及时补齐短板,以免造成瘸腿现象。
5、学科竞赛竞争或更加激烈。由于课内压力变小,今后五大科目的竞赛将更加激烈。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有兴趣的科目进行适当研究,以免影响主课。
6、提前制定学习规划,提高备考效率。对于现高一、高二的学生,要针对自身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和制定新的学习计划,以免届时措手不及,在制定计划时,要留有余地,不搞疲劳战术。
全国高考改革进展如何?
江苏省改革启动,那么2018年秋季本应在全国大面积启动的新高考改革,目前进度如何呢?教育界有声音称,今年计划推行新高考的省份中,近一半会放缓改革的推进。
安徽省已确定今年暂不实施,河南某论坛也出现官方(洛阳市教育局)回复:关于新高考,上级政策暂未明确,四川省是否实施新高考改革仍悬而未决。
对于新高考改革的延迟,教育界传来各种声音: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是“务实之举、理性选择”,而《中学生职业规划教程》编委会副主任、新高考专家田志友则直言:目前采用的“3+3模式”我认为是有问题的,“3+3”模式受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的课打死也不选,有的课一窝蜂都选
打死也不选的,首先是物理。物理遇冷始料未及。物理难度本身较大,大家普遍认为选考物理的都是学霸。等级赋分制规下,在其他“赛道”上与普通学生赛跑显然更容易能拿到高分。因此,选考物理的人越来越少。容易考的科目选考比例越来越大,不容易考的科目选考比例则越来越少。
2、20种选课组合,老师不够用、教室不够用,选课制无奈变成“套餐制”
“6选3”模式派生了多达20种选课组合,对于师资力量雄厚的高中,还能在教师资源和硬件上满足学生选课需求,但这样的高中毕竟是少数,对大多数的普通高中来说,教师、场地都是问题。
除此之外,考试时间安排、综合素质评价等也频频遭受质疑。
3、学生:考得天昏地暗
新高考改革后,各科考试不再集中,本意是分散学生压力,实际上,却使学生在“刷题——考试——刷题——考试”的道路上疲于奔命。
4、综合素质评价饱受争议
新高考改革后普遍实行“两依据一参考”,其中“一参考”就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为高考录取的重要参考,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内容。学校根据学生三年在校表现记录成案。
这让普通家庭、普通学校的学生拿什么去跟大城市、重点中学的学生争?难道靠天赋?从这方面来说,这样的做法不仅未能提高公平性,而且还在不断扩大学生之间的差距。
另一个原因是,综合素质评价由学校记录,自主权全掌握在高中学校手中。如何保证学校评价的客观公正、是否有配套的严密的监管措施更是亟待解决。
教育界专家怎么看?
《中学生职业规划教程》编委会副主任、新高考专家田志友认为,“3+3”模式应改为“3+1+2”或“3+2+1”模式。
“3+1+2”模式,三门必考科目语、数、外,各科满分150分;物理、历史两门科目中必选一门,满分100分;还有2门在化学、生物、地理、政治以及选剩下的物理(或历史)5门科目中选择,各科满分100分。它与“3+3”模式的区别就是,增加了一门必选课,即历史或物理。
“3+2+1”模式,“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各科满分150分;“2”,指“物理化学”、“历史政治”两个小组合,考生选择其中一个小组合,每门科目100分;“1”,指在生物、地理和选择小组合以外的两门或“历史政治”或“物理化学”,共四门科目中任意选择一门,计100分。
田志友认为,这两种模式都比“3+3”模式更接地气,既解决了物理遇冷这类选课偏向问题,有限的选择也照顾了师资以及教室等硬件设施供应不足的普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