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辽宁高考改革新方案2022专题之辽宁高考将试行“3+1+2”新模式,考生要做好这些准备

什么是“3+1+2”普通高考模式?执行这种模式后考生又该做什么准备?

日前,省委、省政府印发的《辽宁教育现代化2035》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辽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以下简称《五年实施方案》)共同构成了我省2035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顶层设计和行动方案。

提到了下面这些事↓↓↓

各高中学校期待实施细则早日出台

上述两份文件显示,在高中阶段教育方面,重点采取改革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试行“3+1+2”的普通高考新模式、建立“中职+高职+本科”贯通式人才培养新机制等重大举措,到2022年,普通高中教育实现多样化有特色发展,优质特色化普通高中在校生占比达到65%以上,办学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教育部今年2月26日消息称,确定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但截至目前,这些省份中多数都没有官方发布的具体实施细则出台。辽宁此次明确了将试行“3+1+2”的普通高考新模式,官方也尚未就此发布更加详细具体的实施细则。鉴于此,各高中学校也大多没有开展大规模的选课分班改革,学校表示,期待实施细则能够早日出台,以便指导接下来具体工作的开展。

沈阳已有高中进行学生选科意愿调查

虽然改革的具体实施细则一直没有公布,但辽宁从2018年秋季新高一学生起启动新高考改革早已经明确。因此,各高中学校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并陆续开始做相关准备和铺垫工作。

4月11日,记者采访的沈阳市部分高中学校大都表示已经做过几次学生选科意愿摸底调查。某省重点高中表示,虽然具体如何改革一直没有明确说法,但从教育部的统一要求以及先一批实行改革的省份来看,尊重学生意愿进行选科是必然趋势。因此,在正式的改革细则出台前对学生选科意愿进行调查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也便于学校为将来的分班调整工作做好准备。

从各学校收集上来的学生选科意愿来看,各学校情况不尽相同,有的学校表示,在物理和历史二选一的选择中,选择物理的学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少,这两个学科的倾向性跟往年文理分班时的文理倾向选择大致比例差不多。先期进行“3+3”高考改革的省份有反映说选择物理的学生很少的问题在“3+1+2”模式下得到了调节。“因为物理和历史必须二选一,那么考虑到孩子未来选择专业以及就业上的需要,家长也会更加理智地作选择”,学校表示。

还有学校介绍,传统的“理化生”和“史地政”这样的选择比较少,因为要综合考虑到各自优势学科以及未来职业规划等问题,所以不少学生所作的选择是“两理一文”或“两文一理”。

个别学校已率先选科分班迎接新高考

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个别学校开始了选科分班的实践探索。沈阳市第八十三中学从今年初起在全省率先启动高一学生选科分班,既尊重了学生们的选择,又让班级相对固定下来,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

首先,学校对高一年级学生进行了先期意向调查问卷。学校结合山东、北京等地改革经验,针对各个学科特点、学校优势学科和高校专业要求对学生和家长进行介绍,由学生自主进行选科。

上学期期末,学校正式启动分科选班后,共经过3轮选择最终确定了选科结果。从高一学生的选择结果来看,比较火的组合是“史化生”和“史化政”。学校介绍,有些学生感觉物理、地理学科较难,因此没有选择。学生选科受未来就业、学科难度等因素影响。如对于想学医的学生,多数高校要求选化学和生物,因此,很多学生选择“史化生”组合。政治和化学是八十三中学优势学科,部分学生在选科时也会优先考虑这个因素。而在选择“物化生”组合的学生中,多数是平时学习成绩靠前的。

选科分班后有哪些变化

八十三中学高一年级选科分班后,最明显的变化体现在课时安排上。与学生选科之前相比,选科后弱化了学生没有选择的学科,这些学科的课时从以前的每周三课时调整为每周两课时。在保证学生正常学习的前提下重点突出,合理分配学生时间和精力。

“以前写物理作业要花很多时间,感觉很难。现在花在物理学科的精力少了,学习其他科目就有更多时间。”高一(9)班一名学生反映,按照自己的兴趣规划未来,选择了“史生政”组合,相比之前,感觉学习更轻松、更有重点了。

八十三中作为新高考选科的先行者,同时进行课堂改革,学生将直接受益。学校还建设了多元综合实践课程,包括艺术课程、生涯规划、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模式也从原来的讲授式单一模式转向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学校介绍,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新高考政策,还将不断调整优化分班和课堂改革内容。

还没有实行选科分班的一些学校表示,预计本学期会陆续启动选科分班工作。

焦点问题

焦点一

“3+1+2”

模式可能会是什么样?

辽宁目前只是明确了将试行“3+1+2”的普通高考新模式,但具体细则方案还没有公布出来。那“3+1+2”可能会是怎样的呢?可以先来看看全国“3+1+2”模式的大方向,即“3”包括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分值不变;“1”表示从物理、历史中任选一门;“2”则是从生物、化学、地理、政治中选择两门,共计六门考试科目。

焦点二

新模式可以有多少种组合选项?

学生可有12种组合选择,分别是:

物理主导6种选科方案:

物理化学生物

物理化学政治

物理化学地理

物理生物政治

物理生物地理

物理政治地理

历史主导6种选科方案:

历史化学生物

历史化学政治

历史化学地理

历史生物政治

历史生物地理

历史政治地理

焦点三

执行“3+1+2”模式后

学生应做好哪些准备?

执行“3+1+2”新高考模式后学生应做好哪些准备,高中学校给出了建议。首先,要重视语数外三科的学习,三门主科一科也不能轻视。要科学确定选考科目,在高一全科体验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优势学科,选好“1”,即确定好自己选物理还是选历史;其次,选好其他科目的“四选二”。做好生涯规划,通过探索和体验,在认识自我、认识环境和社会发展需求、客观环境条件以及充分了解和掌握包括高考政策在内的各种资讯的基础上初步确定未来发展和职业方向,从而选择专业发展路径,在确定大致专业方向之后,再倒推学科组合。

焦点四

应对改革

各高中学校如何组织分班?

高考改革后,学生选科的自主权增大,那么各高中学校应该如何适应这样的变化来组织分班呢?记者采访了部分高中学校,多数表示没有组织高一新生在高一上学期进行选科,在高一下学期、最迟高二上学期就会开始组织选科了。

通过对学生选科意愿的前期调查了解,学校也在如何组织分班和分配师资力量方面做了准备。

有学校表示,在充分考虑学生选科意愿的前提下,也要兼顾学校的教室数量和师资力量问题。“数语外”三科外的其它科目都是有选择性的,对于传统的“物化生”“史地政”的选择,可以分配成两类班级,对于选择“两理一文”和“两文一理”的学生可以采取“固二走一”的方式组织分班。比如选择“两理一文”的学生可以分到同类理科班级,但其中比较特别的“文科”学科就采取走班上课的形式。“两文一理”也是同理。

来源:辽宁日报,综合辽沈晚报

编辑:萌

美编:张强

校对:王涛

责编:海兰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