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一首诗。有人安静聆听,有人沉醉其中,有人为它悄悄写下诗集。
“迎春花开放着 静静地
在窗外的公园里
倏然发现
你的心思已趴在叶子上
专注地 寻听夏天的声音
哦 春天离我近了……近了……”
这首《我和春天的距离》,出自刚刚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炉的诗集《春天在赶路》。
字里行间,春日的气息,仿佛迈着轻盈的步子,扑面而来。
《春天在赶路》作者方东晓,笔名晨曦、方言,1967年出生,浙江余姚人。198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管理工程系工业管理专业;1991年开始长期供职于纪检监察机关,历经多个工作岗位。在严谨严肃的工作之余,喜好诗文写作,偶有作品见诸于报刊、杂志、网站和新媒体平台。
从上世纪80年代大学时期开始,诗人方东晓就对写作诗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得益于多年从事刊物编辑、主编和电视栏目监制以及党政机关综合文字起草等工作,30多年间,他在业余时间,陆续创作了200多首涉及多种主题的诗作。
比如《春天在赶路》抒发着面向未来的执着和自信;《母亲的白发》阐发了浓郁的母爱和亲情;《落寞的山村》记述了游子的乡愁何处寄放;《相逢的时刻》表达了真挚的同窗之情;《听那欢呼声》流露出为新中国辉煌成就而欢欣鼓舞的心情;《你并不是诗情画意的化身》则从不同的视角启示对雪的认识和理解;《那一回年少时的回眸》描述了对学习工作生活在杭州这座被誉为人间天堂的城市的深深依恋……诗集《春天在赶路》,选取了其中100首结集出版。
春天是什么样的呢?诗集《春天在赶路》里,方东晓把寻常日子裁剪成一首首诗的字句,挂在春日的枝头,印在故乡的山野,刻进每一个酣甜的梦乡里。
在睡梦里,他无时无刻不在怀念自己位于浙东四明山区的故乡,“那里翠竹成林,满目绿色;涧溪潺潺,犹如弦音。那里岚风清凉,空谷回声;山路弯弯,犹如筋脉。”
春暖花开的时节,我们从诗集《春天在赶路》中,摘选了十首春意盎然的小诗,送给大家,一起来感受春的诗意和温暖。
方东晓说,希望十首春日小诗,许你和春天有个约会,愿每个人心间春天永驻!
NO.1 春天在赶路
在冬日浓郁的氛围里
当枯草黄叶 唯唯诺诺
甚而有些猥琐
忍受着寒霜冰雪无情的肆虐时
听见那匆匆的脚步声
启程于冬至那天
从遥远的赤道线上,一路往北
未曾歇脚
那是春天在赶路
感动这份真诚 这份执着
太阳 在南回归线上
只逗留了一小段时光
像是一位迷途知返的恋人
带着那份温暖和热情
重新向你我靠近
听 那春天赶路的脚步声
就这样 走着 走着……
看不见的时光 无声无息
流逝啦
有些事 淡忘了 错过了
有些事 偶遇了 期盼着……
有些人 亲近了 疏远了
有些人 在心里 牵挂着……
NO.2 春风里的期盼
春天的风声又高了几寸
应和着田野里
麦子拔节的声响和节奏
有一种期盼也在萌芽 滋长
丰收 打点起耕种人的心情
当夏季来临 整个乡村
包裹在金灿灿的麦香里
此时 城市里的人们
脚步声也轻盈了许多
NO.3 春雷的催扰
一声春雷 催醒了多少沉睡的灵魂
一场春雨 滋润了多少荒芜的心田
一阵春风 惊扰了多少离别的落英缤纷 因此
忧伤了桃花的心事
撩拨了樱花的心弦
抚动了梨花的心雨……
太阳 借着风和雨的掩饰
不理会 这满世界垂涎欲滴的红肥绿瘦
紧赶着在白天
竟然去赴一场同月亮的约会
想来已是蓄谋已久
此时 当夜幕开启
又撒下一地轻悠的离愁
爱在春天
不在乎风雨飘零敲窗棂
爱在心上
不惧怕惊雷震颤动天地
NO.4 春天的音讯蛰伏着……
这个季节的阳光
是缺钙的 总那么有气无力
而不断肆虐的朔风 呼啸着
一步步凛冽逼人
在公园 在冬日
红山茶花 为了
偿还曾经的许诺和心愿
依然执着 静静地绽放
那一抹抹艳红 醒目清雅
只见 春天的音讯
蛰伏着 在红红的花瓣
深绿的叶子 饱经风霜的枝条上
在整个冬季里
那是春天守望者的姿态
虽然孤单 却见风骨和精神
由此 我为你
写下2013年的第一首诗篇
带着思索 陪你一起
在这个寒冷的日子里
向往春天
NO.5 敬赠春日三杯酒
三月的时光很绚烂
百花齐放 各展风骚
争相求得世人赏识的目光
恰似 世事的变幻莫测
很精彩 给人以捉摸不定
即使阳光满地 也总有
它照不到的黑暗之处
却看 这娇艳的花儿
如若祈求恩赐
倒不如自个儿心向光明;
当你身处白昼之地
在地球的背面却是黑夜笼罩
此时此地
找不见弹冠相庆的理由
更用不着如此这般的黯然神伤
飞奔的时光里
轮转的季节中
所有的华章不可能被你占尽;
感恩人生行程中所有的遇见
铭记日常里的些许相助
今夜须饮烈酒三杯:
一杯敬过往
岁月不羁 存留印记
江水东流 无负韶华;
一杯敬当下
知足常乐 珍惜拥有
勤勉踏实 无愧俸薪;
一杯敬未来
心存美好 清风自来
念念想想 无枉人生!
NO.6 恼人的春雨
那恼人的春雨
打断睡梦中曾经的美景
扯断了模糊的思绪
迷走一整夜
在淅淅沥沥的雨点声里
晨起的翠鸟
又啼鸣往日熟悉的曲调
身披雨色
不知是烦恼抑或爽朗
小草以新绿的点缀
欢呼春雨的滋润
柳枝用风中的轻歌曼舞
感恩上天的赐予
不明白这几许春日的烦恼
究竟因为――
感情在流浪 至今
季节在伤感 分分秒秒
恼人的春雨里
却发觉 心上人不知在何方
于是 把烦恼幻作一丝丝春雨
充斥山野 河海
乡村 街道……
NO.7 岁在早春
梅花泛香又一年,春风欲度窗外寒;
待得秋色映山峦,自当细数与君言。
NO.8 探春阳山畈
曾经沉睡的大地 醒来了
捎带着 那声问候
似故友久别重逢
只看见春姑娘
腰间上别着暖风
飞奔着一路向北 从江南
到塞北
把春天的大门依次开启……
在这个风清气爽的时节
我来了 我们一起来了
阳山畈
这儿的花事正轰轰烈烈
桃花 梨花 油菜花 杜鹃花……
绽放着 迷漫芬芳
静静地列队
等候你我的检阅 那是
整个冬季朔风霜雪洗礼的注脚
“快——快——快” 请别着急
对着镜头 从容地
留住春的身影春的气息
定格青春容颜山水美景
阳山畈 浸润
在和煦清新的风里
鸟儿们很识趣 热情地
应和着游人的笑声
欢叫鸣啼 放松心情
那不知疲倦的蜜蜂们
穿梭在花丛枝桠间
亲吻着花朵
偷听 花儿们关于春天的悄悄话
看那 桃花交头接耳
梨花窃窃私语
油菜花搔首弄姿
杜鹃花含情脉脉……
阳山畈的春日 正在
孕育一个丰收的季节
酝酿一个青春的期待
也在人们的心里 安上了一双
发现和感受美的眼睛
NO.9 我和春天的距离
窗外 公园里 迎春花开了
我试想着
我和春天的距离
到底有多远还是有多近?
小燕子该要归来了
柳枝该要吐绿了
正在赶路的春风该要吹来了
我在离你最近的地方
等待春天
这个季节 需要沐浴
需要清洗
人们心中的焦灼
迎春花开放着 静静地
哦 春天离我近了……近了……
NO.10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那一片片新绿
点缀我的心愿
思念挤满整个车厢
向前飞奔
同我去赴春天的约会
带着这种急迫的心情
春风中鲜嫩的柳枝 轻舞着
尤如远方那熟悉的纤手
向我招手 向我问候
把牵挂拉得细长细长;
春雨中滋润的城市 喧闹着
就像一首激情的交响
为我鼓劲 为我喝彩
陪伴我去赴春天的约会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孕育了千百日日夜夜;
这条记忆的小河里
流淌的尽是串串相思泪;
期待也是一种幸福
心里不再唱着忧伤
为了这个约会
山野上杜鹃花含笑
目送思绪在天空中翱翔
飞奔着投向
春天里远方温馨的怀抱;
聚集起所有向往
看一眼你浅浅笑容
为了这个约会
每天把心境细细打理
迎接黎明的霞光
在晨曦里 点燃希望;
行进在情感的单行道上
让流逝的岁月验证那份纯真
从此不再回头
【书评】
《春天的风声又高了几寸》
(作者:孙昌建,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诗歌专委会主任,杭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春天的风声又高了几寸
应和着田野里
麦子拔节的声响和节奏”
当我读到这样的诗句,我觉得在春天就是要读读诗谈谈情,因为这个季节就是诗歌的季节,我阅读的这本诗集,书名就叫《春天在赶路》,作者是方东晓,开头的这三句诗,就出自这部诗集。
我印象中的诗人有三类,第一类像是专业诗人,因为他们以诗行世,出诗集、发公号,赶朗诵会,似乎生活的日常都可以变成一句句的诗,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皆跟诗有所关联。
第二类没有像第一类那么极致,可以称作为是业余诗人,他们写一点诗,也写一点文,甚至也会写公文和讲话稿,是单位里的写手,但凡有什么任务来了,人们想到的就是这一类写手。
第三类比较另类,可以称作为是隐秘或隐匿的诗人,单位同事包括亲朋好友都不知道其人在写诗,他们的写诗完全处于“地下”的状态,因为他们不投稿不发表,也不加入作家协会。
本文要说的就是第三类诗人,或者是称之为第三类写作。因为这一类写作者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但凡有风吹草动,特别是国家和时代有重大的事件发生,他们就会在“沉睡”中被唤醒,因为怀才和怀孕是同一回事情(这话不是我发明的),是总有一天要显山露水的,我以为方东晓就属于这一类诗人的。
在《我的山乡记忆》(代序)一文中自述了成长经历,这也包括了跟诗歌之间的一种关系,我以为那也是一代人的成长记忆,朴素而带着山野之气息,这也是他诗歌的一个特点。从本诗集每首诗所附的写作时间看,基本是这十五年来的作品,但是如果没有去年 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如果作者没有想用诗歌来讴歌逆行者的念头和行动,那么这其中的大部分诗歌有可能还一直“孕”在那里,隐在那里,并不能为更多的读者所知道,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讲,正如白居易所说的,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即时势造就诗人,虽然春天年年都会来到,但纸上的春天,诗歌里的春天,包括这一部《春天在赶路》可能还不会那么快走到我们面前。
本部诗集分作四个专辑,分别是“四季风情”“浓情万缕”“咏志抒怀”和“时代颂歌”。就我个人的阅读偏好来讲,我更喜欢跟自然山水、跟四季植物相关的那些诗篇,因为这是一个诗人的泥土和根,更是一个诗人的心灵所依,这样的诗作以《西湖印象》、《清晨千岛湖》等为代表,而且从诗作的题目来看,这也是在替我们美丽的大杭州作形象广告,这样的广告真是多多益善,因为从白居易、苏东坡到戴望舒、汪静之,不仅是杭州太守能赋诗,而且是历朝历代的诗人佳作都成了美丽杭州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为杭州之美不仅美在自然山水,更在于那些抒写杭州的美文佳构,而诗歌不仅是春风化雨桃红柳绿,更是一咏三叹壮怀激烈。
方东晓诗作的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适合朗诵,这个话的另一层意思是,诗歌就必须在大时代要发出声音来,尤其是在去年这样的时候。
朗诵诗的特点是琅琅上口,它主要是诉诸于听觉,古时诗和歌是一家人,还能咏诵和咏唱,现在这个功能渐渐式微,但是朗诵的功能还依然存在,而且在这几年似有强势反弹。如果从书面默读的层面去看朗诵诗,那它的声调会比较高,排比铺陈较多,也有口语化的态势,且常常把时令性的话语使用进去,这在方东晓的作品中很是明显,特别是在“抒情”“颂歌”和“抗疫”的这一部分诗作中,这也就是内容决定了形式,而形式又会制约内容的表达。
古人讲语不惊人死不休,现代人可能没有那么讲究炼字造句了,我以为方东晓的某些短诗,特别是那些仿古的短诗还是颇有韵味的,如《岁在早春》——
“梅花泛香又一年,春风欲度窗外寒;
待得秋色映山峦,自当细数与君言。”
又如《秋日偶感》——
“秋风舞落叶,远山拥浮影。
佳人伫柳岸,隔水传悠情。
归鸟识真趣,啼鸣送和音。
林晚隐失意,残梦醒长亭?”
我以为这样的诗有出典有寓意,一看就是读书人的诗作。我们以前也讲推陈出新,今天叫传承和创新,目前来看,传承是有的,创新却是难的,无论是旧诗还是新诗,事实上无论哪一种形式,尤其是像方东晓这样两手都在尝试的,就很自然地会引出新诗写作中的一个并不新鲜的话题,即到底是像闻一多那样要戴着镣铐跳舞,还是像艾青那些自由地舞蹈?这仍然是摆在今天每一个诗人面前的课题,但无论如何,春天虽然在赶路,但还是请她的脚步走得慢一点再慢一点吧,这可能是大家共同的心愿吧。
(原标题《十首春意盎然的诗歌,许你和春天有个约会!《春天在赶路》诗集出炉》,编辑 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