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不知不觉造句】专题习作应在阅读中汲取营养

个人以为,当前阅读教学过于注重文本内容、思想感情、深刻内涵的学习和挖掘,而忽视了言语表达。在阅读中不指向“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等深层次问题,不总结与思考“还可以怎么写?什么时候我可以运用学到的方法来写?我写过的文章与课文有哪些差距?如何弥补这些差距?”等问题,阅读教学就没有从根本上完成它的使命。



在语文课堂里,阅读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提高言语表现素养、写作素养的手段与过程,因此,要用极少量的时间来学会字词,理解内容、体会情感、挖掘内涵,用更多的时间来发现语言的规律,学习表达的方法,并通过“写”来促进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使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统一。那么,习作如何在阅读中汲取营养呢?


幻想书


(一)

要在阅读中积累和习得语言。好的文章是需要背诵的,好的文字是应反复涵泳和把玩的。儿童记忆力最佳,不妨先将一些“经典”喂给他们,待日后慢慢咀嚼、反刍、发酵,这种“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是一种大智慧。我总是觉得,好的语言是不应讲解的,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朦朦胧胧、隐隐约约的美只能放在舌尖一点一点地吟诵,一点一点的品味才能悟得真味,一讲,就败坏了语言的醇美,一讲,就画蛇添足,面目可憎了。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陈耀南博士在《谈背诵》中说:“背书,就如练字、练拳、练舞,熟能生巧。巧必由烂熟而出。好文章背诵得多,灵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口诵心维,不知不觉,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加上泛观博览,深思精研,将古人的感受,比照当今的情境,印证永恒的人性人情,于是自己的文学艺术境界,又可层楼更上。” 因此,对于《桂林山水》《匆匆》及大量诗词等这类字字经典的文章不要光想着“讲”,你讲得再好也不如文章写得好,让孩子们把文章背下来吧!一遍不行两遍、三遍、十遍,背一遍有一遍的收获,背一遍有一遍的不同,这样的语言倘若孩子们能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随口吟出,信手拈来,就会使他们的语言结构在不知不觉中进行重组,发生化学反应,建立起相应的语言范型。孩子们在阅读中了解、掌握的范型越多,不仅说明他越会阅读,而且越易于向写作转化,这就是读写的良性互动。


还有一类文,是需要涵泳和把玩的,这样才会生发语言智慧。《猴王出世》一文中有一段话: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这段话三字、四字、六字两两相对,错落有致,相映成趣,就要让学生反复涵泳,读出语言节奏的变化来。《桂花雨》里有一句话“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此处的“浸”为什么不可以改成“泡、漫”,为什么“地面浸水了”,这里面的“浸”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字典里“浸”是“泡,使渗透”的意思,一般与水有关,而此句写的“香气”,看不见,摸不着,作者却用“浸”字就把心中的“景”写出来了,这就是语言的意象。所谓“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伯牙绝弦》一文中有一句: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由此,可让学生在吟诵的基础上拓展写:伯牙所念杨柳,钟子期曰:“善哉,依依兮若杨柳!” 伯牙所念炊烟,钟子期曰:“善哉,袅袅兮若炊烟!” 伯牙所念清风,钟子期曰:“善哉,徐徐兮若清风!”……这样做,就可把学生原来积淀的如“依依杨柳、袅袅炊烟、徐徐清风、皎皎明月、皑皑白雪、潺潺流水、潇潇春雨”等词汇激活了。程朱理学讲“涵泳”应从容不迫、沉潜其中、不断探索、自有所得,正是这个道理。



(二)

阅读教学,要关注写作意识的培养,注重习作方法的总结,重视写作训练的落实。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目标的要求,低段宜围绕怎样写好句子开展写作意识的训练,在落实识字、写字、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说完整的句子,学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中年段的阅读教学宜围绕如何写好段进行指向写作的训练,凭借写法典型的文章体会总分的写法作用,感受细节描写的作用,学会使用修辞手法进行表达,感受并学习如何把一个意思写具体等。高段的阅读教学,以写好篇章为主开展写作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感受并运用“详略得当、借物喻人、抓住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运用说明方法介绍身边的事物、简单的议论文的写法、文章开头和结尾的技巧、联想”等。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这些目标应成为阅读教学的重要方面或绝大部分,而不应成为其附庸、点缀,要花大力气去渗透、落实、拓展、迁移运用。对于一篇文章而言,光清楚它是“写什么”的,那远远不够,因为“写什么”,对于学生来讲,也能够看得见,读得出,如果说老师读得更透一点,只不过是人生阅历比学生多一些,参考书籍比学生多看一些,除此以外,硬要把明晃晃的文字“掘地三尺”似乎没有太多意义。正如杰姆逊所说:“文学中的深度和解释密不可分,似乎永远也解释不完。”学习《检阅》一课,如果只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这个小伙子真棒?为什么这群小伙子真棒?”而不去关注文本中“话+提示语”“提示语+话”“话+提示语+话”“没有提示语的对话”等不同形式对话的表述方法以及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方法等,阅读只能说尚停留在表层。学习《桥》一文,只感悟老支书高大的共产党员形象,而不去关注文章“明暗双线交织”的写法,阅读就仍停留在理解感悟层面,而没有上升到文学的高度。学习《刷子李》一文,只关注刷子李的“奇”,而不去关注作者是怎样把人物写“奇”的?不去想一想:文章为什么不直接写刷子里的“奇”,而非要安排“曹小三”这个人物出场?为什么“曹小三”出场后不是一开始就看到了刷子李的“奇”,而是经历了一系列的过程?这些深层次的东西弄懂了,孩子们就知晓了什么叫小说的“矛盾冲突”,什么叫“一波三折”、“文似看山不喜平”。不这样做,阅读和习作就永远隔着一层捅不破的皮。

当然,不是什么样的文章都去讲写法,有些文章只陈述了一个事实,只说明了一个道理,写得并不怎么样,让学生做一般性了解就行了。有些文章,写法能概括出一大堆,样样都去落实,孩子们听了一定是“一头雾水”。因此,我还是强调从整体入手,挑精要的学,一文一得即可,切不要以前眉毛胡子一把抓“内容”,现在眉毛胡子一把抓“写法”,那就是从一个泥潭掉入了另一个泥潭。比如,这篇文章整体结构不错,就学习作者是如何整体构思架构文本的。这篇文章只一处心理描写特别到位,就研究作者怎样去描摩人物内心世界的。这篇文章标点符号很特别,就去琢磨标点符号的用法。这篇文章用词非常准确,就去研究作者如何锤炼词语的。这些写法经常讲、经常渗透、经常思考,久而久之,孩子们的习作就会一点一点发生变化。


(三)

写作方法不是绝对的,他因作者的风格而发生变化。我们素来强调对话描写要富于变化、多加以修饰,才更显生动。而许地山先生《落花生》一文中的对话毫无装饰,你一句我一句,似乎有悖常理,但细细琢磨,这正是许先生的独特之处,人如其文,文如其人,都极似“落花生”朴实无华。再如,我们动辄要求学生要做到“开篇点题”“首尾呼应”“总——分——总”,但你若去读大量的名作会发现,作家可不是这样写的啊!这就有了一个新的问题,在阅读中我们怎样教给孩子们习作方法,又怎样教孩子们去运用?我认为:阅读教学真正要学习的是作者的“写作思维”。方法是在思维的大框架下形成的,方法再好,思维凌乱,也不会成就好文章。因此,在阅读中要教会孩子“逆思考”,即站在作者的角度去考虑读者的需要。孩子先作为读者,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再反过来,把自己变成作者,思考:为什么读者会喜欢这篇文章?它是如何构思?如何立意?如何布局谋篇?如何遣词造句的?这样想得顺畅了,就不至于仅仅在文章的某种方法上打转转。另外,要善于打通各年段之间的壁垒,帮助孩子们回忆或总结出尽可能多的方法,方法多不怕,最怕的是方法少,用一种方法去指导五十个孩子,多半会“千篇一律”,用五十种方法指导一个孩子,写出来的作文就会“异彩纷呈”。孩子们积累的方法多,就会自己内化、选择了。比如开头,如果孩子们只学习了“开门见山”法,那么就别无他选了,假如又学习了“设问开头”“悬念开头”“抒情开头”“引用开头”“环境描写开头”等,你会发现他们的文章或许就有变化了,也可能有一天某个孩子会像作家一样,自创一种方法亦或什么方法都不用,写出来的开头同样令你大吃一惊。


孩子们在习作方法的获取上,我主张多“渗透”,少“灌输”,不要匆匆总结出一个方法就让孩子们照猫画虎式地模仿,而要真正让孩子们从内心里体验到这种方法的确与众不同,于是乐于去模仿,乐于去创造。教学儿童诗《童年的水墨画》中有一句: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我先是将诗句改为“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传来了笑声。”并津津乐道:“瞧!我发现了作者的重大失误了,鱼儿可以在草地上蹦跳,笑声怎么可能在草地上蹦跳呢,我一改,通顺流畅,琅琅上口。你们看,怎么样?”孩子们陷入了思考,一会儿,纷纷举手作答“作者写得好,草地上蹦跳着笑声,说明那笑声就像皮球一样在草地上上上下下蹦跳着。” “草地上蹦跳着笑声,说明笑声此起彼伏,不是一声两声就结束了。” “草地上蹦跳着笑声,说明笑声像汽浪一样由近及远,我们仿佛看见了一群孩子围着一条鱼在哈哈大笑,这样写把看不见的笑声写活了。”……如此一比较,一赏析,真知灼见就出来了,有时候方法是很难用语言讲出来的。

在阅读中学写作是大学问,不仅仅是教方法,更重要的是生智慧。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