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初中时,只知余先生其人,却不曾想过未来一天,有幸拜读他的作品——《借我一生》。至此,我才对余先生有些许了解,也是开端,一个对文化、对生活参悟的开端。
闭目、凝思。书中描绘的画面,一幅幅如幻灯片播放:年少时,为妈妈作审计,为乡亲们念信;去上海开始求学生涯;大学期间,文化大革命的惨淡境遇;任职母校后,工作上的有条不紊和卓越的成绩;毅然离开仕途,全身心投入文化事业的坦然;以及后来走访每一寸土地,只为解读和剖析中国文化;对一些“大批判者”,谅解的态度。余先生不知不觉在文坛的风风雨雨中,一漂泊就是大半辈子,而我也仿佛渡了几十年,随着余先生的文字而双鬓微白。
要说使我印象深刻的,还是余先生对文革时期的那段描写。通过身边一件件小事的描写,深感当时环境的险恶。无论是精神,还是躯体,换作现在的我们,都是无法承受的吧。无休止地批斗,超过人类极限的体力劳动,实在难以想象。
再一就是改革开放后,余先生对文化地实地考究和论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如果没有汗水浸满衣襟的行走,文化本身也会失去灵魂和根基吧。余先生正是通过对文明的慢慢挖掘,让我渐渐对文化有了崭新的认识。在中东和欧洲之旅中,对比而形成对中华文化的更透彻的了解,更是令人耳目一新。虽然书中的一些专业知识,我还是一知半解,但还是会追随余先生的脚步,继续解读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书中后来所描述的批判现象,着实让人感到忧虑和恐慌。忧虑的是,各种报刊杂志为了牟取暴利,为了所谓的轰动效应,对“恶”的热捧和炒作,对“善”的漠视。恐慌的是,这些“大批判家”的说辞,却赢得一部分人的支持,并壮大了自己的队伍,可见他们在精神上缺少一种认知,对文化的不成熟。为了卖点,给无辜的人强加上“莫须有”的罪名,还大肆宣扬,实属荒谬。但余先生仁慈的态度,展现了文人雅士的气魄和风范。还是希望以后这样的现象能越来越少,还文学一片净土。
而在文章最后写到父亲的去世,让余先生学到的更多。并开始对人生反思,过去自己的是非对错。父亲的一沓借条,肩负起对整个家庭的责任,而反观自己,怎能不引起深思?
书中的人物,还是要先从余先生的父亲说起。从让余先生来上海求学,到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同事和朋友的揭发,被批为“反革命份子”。受尽百般折磨,曾想过在狱中结束自己的生命,再到儿子就任上戏院长,天天阅报时,对儿子可能被批斗的焦虑,最后因年老,终在摔倒之后,离开人世。可谓余老先生的一生因文革,蒙上一层阴影。即使文革过后,仍有后怕,令人心疼和叹婉。我们这代人对文革的了解少之又少,看过此书后,却也深知其危害之大,仿佛身临其境,心有余悸。
再一,给我印象颇深的是余先生的外婆。这位老人先后送走几个儿子的家族惨事,实在让人难以感同身受。让我联想起郑世平笔下的祖母,慨叹时间为何如此多苦事。可外婆并没有被血泪的岁月拖垮,反而在这年过古稀的老人身上,看到一种骨子里的坚韧。而老人对文革的态度,也常常影响着那个时候的余先生。后来的下乡也体现了老人豁达的生活态度,这位老人也是在这里离开了人世。我还可以回想起:外婆额头上的皱纹多了几道,都是辛酸。
文章后篇余先生的妻子马兰,给我以温暖的感觉。无论是旅途中形影不离和无微不至,还有中东之旅时不舍的感人离别,自己整理书籍只为父亲可以安心做自己热衷的文化研究,在听一件事上,和丈夫不谋而合的想法。种种琐事,无不暖心。也是我们这些后辈的典范了吧。
同余先生长达半生的“对话”,可谓填补了我好多在多方面知识的空白,那些文革的血泪史,家族的血泪史,把岁月洗刷的干净,我也仅已些许斑驳的文字,粗略地写下感受。
这时的天空,仍有些晦黯,可阳光就在云际的空隙里吧,痛苦终会被晒干。血泪岁月,铭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