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悍匪开着摩托冲到银行,抢了手机店。但在逃亡路上,却发现抢到的不过是一堆塑料手机模型……
饶晓志导演的喜剧电影《无名之辈》就在这样荒诞的故事中开局,讲述了几个“无名之辈”的各自求“名”之路。
一、生活就是:伤害了你,还要撒把盐
受够了窝囊生活的眼镜和大头,搞了一把猎枪去抢劫,结果却抢到一堆无用的手机模型。逃亡路上还把摩托车骑到了路上。
因为没有文化,马先勇从警察变成了工地上的保安。他挖出一把猎枪,想借此邀功当回协警。结果却被人用水枪掉了包。
高位截瘫的女病人,刚骂走了保姆,却被两个劫匪破窗而入。
小人物的生活往往就是这样,没有时来运转,只有一环扣着一环的磨难。
为什么会这样?是贫穷。
《奇葩说》里的薛兆丰说:
贫穷其实是两个意义:贫指的是贫困;穷,指的是没有尽头,没有希望。小人物的生活即使再挣扎,也很难看到磨难的尽头。
马先勇:前半生为了从协警变成正式警察,拼命立功,年复一年参加考试。结果考上的那天,却醉酒开车,导致妻子死亡,妹妹瘫痪。
眼镜:小时候无意打死了一条眼镜蛇,成为了村里的名人后。他的价值观开始扭曲,幼小的心灵戴上了一副只能看到名利的“眼镜”。一心想做大人物,走上了犯罪之路。
社会中总流行一种观点:你没出息,是因为你不努力。
但,小人物的窘迫真的是因为不努力吗?
曾看到一档节目,让富人从打工者做起,挣回财富。自信满满的富人以为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从事任何工作都能白手起家。结果,他们却被无休止的工作折磨到崩溃。
“每天必须工作才能满足生活需求,工作后的疲惫让自己根本不想规划未来。”
重头开始的富人们陷入了越工作越穷,越穷越工作的恶性循环。成长环境、性格、时运、以及生存现状,像一个个地狱之手。
成长环境造就了底层人物的性格,而性格又拉扯着人物陷入困境,于是人物在底层不得超脱。看不起不努力的自己,拼命努力却看不到未来。
观看电影的每个人,又何尝不是在底层苦苦挣扎的小人物呢?
二、比死更难受的,是社会性死亡
眼镜最害怕的是自己成为笑话。
在发现自己抢了一堆手机模型后,他最想做的是重新抢劫一次,以换回面子。但看电视,却发现自己成了“年度最蠢劫匪”,还被网友做成了鬼畜视频。
那一刻,眼镜应该感觉到自己社会性死亡了。
高位截瘫的女青年,被眼镜用枪抵着眉心还能破口大骂,甚至祈求两个劫匪杀了自己。显然,她对死亡毫不畏惧。但当在两个劫匪面前小便失禁时,她崩溃了。
一心追枪的马先勇,在按摩店盘问正在接客的“霞妹”,却被曾经的警察同事抓个正着。在警局又遇到了自己的亲生女儿。那一刻,曾躺在地上赖医药费的马先勇也感觉抬不起头了。
比死更难受的是真正的社会性死亡。小人物的生活虽小,但并不是浑噩的。每个人都有内心的执著,各自的底线。
眼镜和大头走入绝境时,也不忘记照顾失禁的瘫痪女青年。
马先勇虽然做了保安,但他知道枪对社会的危害,这构成了他全局追枪的行为动机。
还有马先勇的老板——用几段镜头勾勒出的欠钱跑路地产开发商。在跑路中途,决定要回去承担起自己的债务。
当一个人知道自己不能成为什么人的时候,他其实就有了“人样”。
《功夫》里,加入斧头帮的阿星,在火云邪神和神雕侠侣对战僵持的时刻,将手中的木棒打向火云邪神。因为阿星在内心深处有着一份善良与正义,他知道如果把木棒打在好人身上,那么自己也就不再是自己,等待他的是人将不人。
小人物的精彩也正在这里。他可以不要命,不怕死,不计异样眼光,但是总会在内心深处留下一片净土。
有了这片净土,他们就拥有了可以放弃其他东西的力量。失去了这片净土,那么就会遭到自我的彻底鄙夷,人将不人。
现实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呢?当你在人间摸爬滚打,被生活蹂躏的时候,你是否也在守护那片净土?
三、路走到头了,还有桥
"你说为啥子会有桥?因为路走到头了。"
"路走到头了,还有桥,桥就是水上的路。"
眼镜决定帮高位截瘫的女青年自杀时,两人萌生出对生存的渴望。
生活耍了你,你又能怎么样呢?
《活着》里,福贵经历了家道中落,生离死别,仍然挣扎着活着。
《老人与海》里,桑提亚哥一次次的说,下次我可能就不行了,又一次次的在大海中搏斗。
成年人的生活就是这样,即使事事与你为难,但你总要挺下去。也许挺下去不一定能见彩虹,但是如果就这样向生活认输,你会不会甘心呢?
那么在最绝望的境地,人应该怎么走?
《肖申克的救赎》中说,“圣者渡人,强者自渡”。被冤枉入狱的安迪,在狱中20年,凭借坚韧的毅力走出了一条自我救赎之路。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绝境未必是真的绝境。路的尽头,还有桥。
影片后半段,每个角色在经历低谷后各自承担起自己的命运,准备完成自己的救赎。各自的名字也被叫出。一个个无名之辈,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
其实,名字本身代表着人格。也只有当一个人选择正视自己,正视磨难时,才能走出泥沼,真正找回做人的尊严。
尽管结尾并不尽人意,小人物似乎还在底层挣扎。但是他们的挣扎已经有了希望。
写在最后
《无名之辈》的豆瓣评分高达8.5,这在近几年国内喜剧中难得一见。
尽管也不乏专业影评人批评剧情过于煽情,演员陈建斌富态身形,让人出戏。但瑕不掩瑜,它依然是一部叙述完整,人物丰满,值得一看的喜剧电影。
优秀的喜剧总是喜欢观察小人物,无论是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饰演的工人查理,还是罗温·艾金森饰演的憨豆先生,他们塑造的一个个经典的银幕形象都离不开小人物。
为什么小人物总是容易引人发笑?笑的产生和痒有关。在生物学中,痒其实是一种微痛。延伸到心理中,心理的微痛也容易引起人发笑。
小人物的喜剧感,其实是在某种程度刺痛了观众心灵。也许,片中的无名之辈正是每个籍籍无名的我们。
谁没有被生活玩弄过呢?谁没有在底层苦苦挣扎呢?当被生活戏弄时,挺下去,正视磨难,改变自己,做生活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