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家读后感800字专题之家的温暖——观电视剧《人世间》有感

大部分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人,对“知青文化”“伤痕文学”多少怀有一种独特的情感。我虽然没能亲历那个年代,但儿时的成长环境或多或少还残留着那时的气息,况且父辈都是过来人,时常听他们忆起曾经的苦与乐,受到的熏陶自然不少。

当《人世间》一上映,瞬间便抓住了我们的眼球,把大家的思绪拉回到几十年前的时光。从第一集开始,我便欲罢不能,泪点频频,完全融入了剧情。电视剧里的点点滴滴,与我们曾经历的何其相似;时代留下的烙印,对我们这辈人的影响,又是何其深刻,这也许是最能产生共鸣的地方。

《人世间》以北方某城市“光字片”区周姓一家人的故事为主线,讲述了五十多年的岁月里,周家人历经上山下乡、三线建设、知青返城、恢复高考、仕途沉浮、下岗下海、出国旅居等大事件。周家人的命运与时代变迁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部中国当代百姓的生活与情感史诗。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刻的,是该剧对“家文化”的抒写与诠释。纵观全剧,始终都没有离开以“家”为背景和纽带,我们可以看到普通老百姓对“家”的牵挂、经营与期望。有几个场景让我特别感动,开篇便是周家一家5口人分别的情景,父亲周志刚去西南参加“大三线”建设,长子周秉义响应国家号召去建设兵团,随后长女周蓉追随诗人远赴贵州乡村,原本要下乡的小弟周秉昆留下与母亲相依为命。当看到一家人在火车站依依不舍、含泪告别时,联想起自己常年不在父母身边的经历,顿时双眼盈满泪水。只有到了离别,才会真正懂得家的温暖、家的意义,它始终是一个人的避风港湾,是一个人的归途方向,没有了家,便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木。正如电视剧主题曲唱的:“世间的甜啊,走多远都记得回家。”

当周志刚获悉周蓉擅自远离时,他愤怒了,表明不会原谅她,不允许她回家。在他看来,女儿的行为无异于对家的背叛。但是,他心头始终无法释怀,跑到贵州偏僻的山村去看望女儿,知道女儿平时胃不好,还特地带去了二十斤面粉。在那个又是学校又是女儿住家的山洞,与女儿起争执时,他吼道:“你可以没有我这个父亲,但我不能没有你这个女儿啊”;当周蓉哭泣且胃疼时,他一把将女儿搂在怀里,心疼不已,再也顾不上责备。在这个家,女儿就是周志刚的命,没有了女儿,家又何以成为家啊!所以,他最终还是原谅并接受了还戴着“反革命”帽子的女婿冯化成,让冯感到了家的温暖。冯化成跪地感恩并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家人的认可是最重要的。”是啊,联系现在,哪怕我们在外工作再辛苦再艰难,只要家人能理解和支持,又算得了什么!

《人世间》里,周家的和谐是令人羡慕的,周家儿女无论身在何方,都依恋着这个家,同时也被这个家所系念,这恐怕是创作者最不吝惜笔墨的地方。有几个镜头尤让我难忘,如母亲李素华叫秉昆写家信,边喂他吃东西时,那慈爱满满的目光;秉义带冬梅回家过年,母亲和他同炕说着悄悄话时的浓情;周志刚为郑娟付出的辛劳所感动,接受了这个儿媳妇时的感慨情形;秉昆不再准备考大学,周志则对他说:“为这个家,你牺牲太多了”,秉昆却坦然答到:“为自己家嘛,叫什么牺牲”;李素华醒来后,一家人终于团聚在一起,其乐融融地过年的情景等……无不体现出这个家庭的温馨、包容和大义。有时候想,什么是幸福?其实幸福并无关富贵或贫穷,对许多家庭来说,一家子能够欢欢喜喜地聚在一起,就是难得的幸福了。

家,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自古以来,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充分说明“家”与“国”的关系。这齐家的“齐”字,有治理的意思,目的就是要使家庭成员能够齐心协力,和睦相处。往往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家风,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能给这个家庭的成员带来正能量,反之,则可能产生不好的效果。《人世间》里,正是周家人善良正直、互敬互爱、勤劳坚韧等因素,使得家庭和睦,人才辈出。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家文化可谓其中的精髓,为中华民族的世代祥和、延绵传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我们都莫忘“爱家为国”的初心和情怀。《世界文明史》的作者威尔·杜兰特说过:“家庭是文明的核心。”也许我们做不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树立正确的价值法则,涵养好亲情、处理好矛盾、教育好后代……亦能为社会安定和谐做出贡献,这便是我看《人世间》的最大收获了。

(罗炳崇)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