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米利暗 小卡 编辑 | 闫如意
今年的冬奥会,导演还是张艺谋。
有网友不禁发问:怎么又是他?
在一些人眼里,张艺谋要么根本没有艺术水准,要么早已江郎才尽,72岁高龄早该给新人让位。
老实说,如果你了解北京奥运开幕式的故事,就会明白,为什么我们如此相信张艺谋。
那个让人永远无法忘怀的夏天,留给外界的是荣光与灿烂,但对于幕后的工作人员来说,却是一场痛苦的煎熬。
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一个又一个创意被否决,彩排接二连三地出故障。
回想起当年,一位工作人员这样说道:
“那不是创作和享受,而是无奈和绝望。”
关于开幕式创意的会,大大小小就开了2000多次。无数的想法出现、否决、再出现、再否决……你能想象吗?60分钟左右的文艺表演,磨合了整整16个月。
要想办一场无与伦比的开幕式,面对的困难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张艺谋和他的团队历尽千辛万苦向世人证明:
当中国人想要做成一件事的时候,就是有这样的决心和魄力。
“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2006年8月,听完第一次开幕方案汇报后,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说出了上面这八个字。
评价极高。
没错,张艺谋正是想办一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奥运。
他是野心非常强的人,更是把野心落实的第一人。
时间拨回到14年前的那个夜晚。
开篇的击缶而歌震撼人心。
2008名乐手一边击缶,一边吟诵着《论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整齐的声音响彻北京上空,激荡在亿万中国人的心上。如今再看,依然热血沸腾。
动感立体的活字印刷此消彼长,如波涛汹涌,如层峦叠嶂,生动再现几千年前的古老文明。
一幅跨越时空的画轴缓缓铺开,琴声悠扬,水墨浸染,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尽在眼前。
北京奥运,让国人骄傲,让世界惊叹!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这场奥运从筹备到彩排,总是问题不断,张艺谋脑袋都“炸”了。
就拿击缶而歌来说,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乐器,它的声音是什么样,该怎么敲,早就失传了,问了多少专家都一无所获。
没办法,张艺谋只能独自摸索。
他心中的缶声是这样的:一半是鼓,一半是青铜;三成金石之声,七成共鸣重低音。
听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并不容易。
现代人没人听过缶声,这就相当于复活一件古老乐器。
为了调试出最合适的声音,奥运团队找到了音乐学院的乐器老师,总过做了近百个缶的道具,才最终敲定。
令人头疼的不是只有还原历史,高科技的运用更是难上加难。
张艺谋在鸟巢的地面铺了大面积的LED屏,将中国传统文化用现代科技展示出来,令人耳目一新。
这是最大的创新,也是让北京奥运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关键。历届奥运会都不敢这么尝试。
为什么?
答案很简单:太难了!
LED容易发生故障,人在上面踩踏可能把信号踩断,下了雨也可能把线路烧坏。只要有一块屏幕不亮,就特别扎眼,整个节目就废了。
这也是其他国家从来不大规模用LED的原因。
这些弊端张艺谋都知道。他想了很久,做了一个决定:使用6万个led屏!
听到这个消息,工作人员们吓出了一身冷汗。
如果正式开幕那天,有黑屏怎么办?到时候连检修都来不及,根本没有补救机会,怎么向全国人民交代?
失败与成功仅一线之隔。
没有故障,震撼力无可比拟;有一丁点的小问题,那就是功亏一篑。
可是,谁又能保证不出任何意外呢?
张艺谋心里清楚团队的担忧,但是他有自己的考量。
既然全世界没人敢做,那么如果中国做成了,一定让世界刮目相看。而且这样做等于把别国的路堵死了,其他国家想超越北京奥运,会变得无比困难。
机会只有一次,他必须要抓住。
最终,他力排众议,保留了LED屏的创意。
2008年6月20日,演员第一次进入鸟巢排练。由于磨合时间少,装置工程接连出现问题。
升降台无法升降,画轴没法滚动,就连火炬点火,李宁都到不了预定位置,够不到导火索。
排练磕磕绊绊,任务比所有人想象得都要艰巨。
此时,上天似乎也有意考验张艺谋。
2008年的夏天,北京天天下雨,遇到了50年来都没有出现过的雨季。很多排练被迫中断,仅剩40多天的排练时间被雨水压缩了三分之一。
张艺谋坚持使用的LED屏,成了问题最多的部分。
雨水泡坏了屏幕,再加上几千名演员的不断踩踏,接口变形,发生局部短路,场地出现了两次小火灾。
消防部门过来检查之后,要求必须关闭地面屏幕,进行一次大检修。
工作人员只能边整改边排练。
距离开幕式还不到20天的时候,LED屏从来没有一次能坚持三十分钟以上。
最耳目一新的手段,现在却成了最不确定的因素。
“如果出来是一片骂声,我不敢想。”
看起来无所不能的张艺谋,也害怕了。
“一条路行不通,就再开辟一条路”
奥运会筹备最折磨人的地方,正是在于它充满了不确定性。
但是比连日下雨、设备故障这些客观困难更难受的,还是来自创作本身的痛苦,这个过程不比推石头的西西弗斯更好受——一遍又一遍推翻重来,修改到自我怀疑。
这是一场与自我与时间的残酷竞赛,所有的压力都来源于:
坐在你对面的甲方是13亿中国人。
开幕式的每一个创意都必须精挑细选。
张艺谋说,那时候什么想法、创意待不过三天,就开始自己挑自己的毛病,每一个点子都要经得起审视,经得起揣摩。
这群全中国最顶尖的导演、艺术家们聚在一起,挖空心思想创意的阶段被他们称为:持续发高烧、痛苦挣扎。
张艺谋告诉所有人:“这就是考大家,越难越往上走。当所有的手段用完的时候,设计就不走了吗,时装不前进了,美术不前进了吗,建筑风格不前进了吗?”
他们一定要做出一台“从来没有过的”奥运会开幕式。
这一年,创意团队挣扎出来的最大成果,就是确定了开幕式以四大发明为主题。
其中包含了一个张艺谋和团队的人非常引以为傲的节目《格尔尼卡》,他们设想在舞台上用火药烧出一副毕加索名画《格尔尼卡》,从人类的角度审视火药的意义:它改变了人类世界,同时也给世界带来了战争和灾难。
但是在距离开幕式还有一年零五个月的时候,四大发明的主题被上面否决了,因为仅用四大发明并不足以展示中华文化的灿烂。《格尔尼卡》也随之被取消。
一时间,整个团队的气氛都低落了下来,每个人都很沮丧,因为已经花费了很多心血,而时间已所剩无多。
团队的人都希望张艺谋再去找领导汇报一次,“这次不是创意的失败,是展示的失败,应该让他们看到我们真正的创意。”
但张艺谋没有,他二话不说,马上掉头,寻找起了新的方向。
他想得很明白:没有人会在这种事情上故意找茬,领导作为第一批观众,他们的意见本身就非常重要。
“这条路行不通了,好,我另外给你开辟一条路,跟之前的一样好”。
上面给了1个月时间,但他只用了10天就想出了最终我们最终看到的开幕式形态:
卷轴缓缓打开,用led屏幕呈现上下五千年。
负责如此重要的盛会,统筹2万人的团队,协调上下意见。这不仅是导演的艺术,也是协调的艺术。
张艺谋说:“谁坐在这个位置上都是要妥协,在妥协中生存。”
他深谙此道,知道该用什么心态对待,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
有网友评论说:看张艺谋才知道,在中国真正做事的人是什么样子。他的目标永远只有一个,就是要把事情做好。
被张艺谋逼疯了
张艺谋是极其称职的乙方,但同时又是最严苛的甲方。
他把自己逼到极致,对各个节目的创意和编排也同样如此。
工作人员交上来的节目创意小样,只要他不满意,就会毫不留情地否决,这一点让很多工作人员感到极其受挫。
“所有人都满意了,他还是不满意。”
仅仅是地板的颜色,就改了足足两个星期;
音乐小样改到第10稿,直接有音乐家请辞,“我不做了”;
太极编导孟艳,跟着张艺谋工作之前,性格活泼开朗,说话手舞足蹈。
张艺谋看了孟艳第一版动作之后告诉她:不要舞蹈,不要情绪,要最基本的动和静,我来看看有多少空间。
接下来的每一天,孟艳都在看片子,揣摩张艺谋的意思。
每次编排从设计基本动作到大规模排练,再制作出小样都会花费团队很多心血。但是孟艳经修改了十几次还是达不到张艺谋的要求。
在张艺谋再次否掉了小样的时候,她当场哭了出来,“那段时间都疯了。”
张艺谋说自己很赞同谢晋导演的一段话:“拍电影就是鞠一捧水,哪儿不准就漏一滴,哪不准就漏一滴,到最后就漏光了。”
张艺谋的目标,就是要滴水不漏。
一转眼北京奥运会已经进入了倒计时一年,按计划,这时候应该已经从创意进入到排练阶段了,但张艺谋依然在改动创意。
张艺谋的信念是:一百分的创意,执行下来可能有70分;如果本身创意就只有60分,执行完就糟糕透顶了。
无论是视频影像、绘画、设计还是节目编排,每一个环节都依然处在反复变动中。突然开个会,已经做了几个月的创意全部颠覆了,又重头来过。
“挖空脑子想,太痛苦了,改一次哭一次。”参与者这样描述当时的场景。
副导演也跟张艺谋抱怨:“这一年多你变得太多了,让我们迂回作战累死了。”
艺术家的追求,是不到顶峰决不放弃,只是手下的人都快被张艺谋折磨疯了。
他们经常问张艺谋:导演,还变吗?
张艺谋特别振振有词:不变了,现在这个创意特别好,怎么可能变?
过了三天,果然又变了。
甚至还有人跑到开闭幕式工作部长那里告状,请部长阻止张艺谋再改动。
但是这样也没用,该改还是得改。张艺谋说,他当然可以为了节省钱,省时间,为了体谅大家的辛苦就通过,“但是这样会让自己心里很不舒服。”
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停下来让大家安心排练?
答案是,2008年8月8号。
“去了月亮又回到地球,去了火星又回到地球”,这样的工作压力和工作方式对大多数人来说真的太过“残酷”。
然而开幕式第一次呈现在领导面前的时候,结果却不尽人意。
综合各方意见,包括服装、道具、节目编排,整体修改度竟然达到了40%。
日籍服装设计师石冈瑛子,在听到服装设计需要修改消息的当晚,因为精神压力过大被紧急送往医院。
连网友都忍不住吐槽:“又逼疯了一个。”
在这一次的大改动中,最为可惜的,是已经排练了一年多的“皮影”节目《大秦古韵》。
因为时间太长,其他“文化”内容已经过于丰富,再加上道具问题,这个节目被砍掉了。
已经为此辛苦了一年的节目编导张卫东几乎哭着求张艺谋:这不是不治之症,我们保证能演好!
这是他带着2000多名战士,两个人扛着两百多斤的皮影训练了一整年的作品。
张艺谋根本不敢回应太多。他心里也不好受,最终连夜安排了这批战士去做了另一个串场表演。
知道还能上场,演员们都很激动:“放心吧,只要让我们上,就能给他们一个惊喜。”
有人说,就冲这个安排,佩服老谋子一辈子。
属于中国人的2008
有人说这部《张艺谋的2008》专治张艺谋不服。
除了能看到一个艺术家对极致、完美和创新的追求之外,管理专业的高校教师也推荐学生看这部纪录片,“看看一个人如何管理统筹两万人的团队,如何同时协调几十条线,处理这么多庞杂的事务”。
其实同样的工作放在国外,导演只需要负责艺术部分,早就开始清闲地喝咖啡了。
但这件事不可能发生在张艺谋身上,实际上,张艺谋的工作只有1/3的时间在做艺术,2/3的时间都在考虑人的关系,安排管理、推动、运营,他既做了导演,又做了制作人。
视频、技术、转播、表演、道具、经费……他每天要面对的事情太多太多,全程都紧盯着,有时候甚至还会被各个部门拉过去和厂家讨价还价。
其实,当年反对张艺谋做总导演的呼声非常高。
张艺谋因为“雅典8分钟”遭到恶评如潮,很多人都在起哄:“千万不要再让张艺谋做总导演了!”
北京奥组委只好启动全球竞标,结果还是张艺谋团队得分最高。
你可以永远相信张艺谋,可以永远相信脚踏实地,努力做事的中国人。
他不埋怨也不责怪,永远专注于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把事情办成。他几乎处在一种无我的状态,“奥运会开幕式不是张艺谋个人的事,不是个人风格的问题,而是全中国的大事。”
张艺谋说自己从来不敢想搞砸了会怎么样。
那将是人生最低点,无法面对13亿人的指责:你让中国人丢脸了。
直到演出临近的最后几天,鞠躬尽瘁的张艺谋终于说出了这样两句话:
第一,我从来没有一秒钟懈怠过;
第二,我已经尽了我最大的努力。
“不怨天,不尤人”,“尽人事,听天命”,这就是中国人的处事哲学。
结果我们当然都已经知道了,当几个脚印烟花向鸟巢走去的时候,大家就已经看到了结果:这事儿,成了。
当天的演出比以前的几次排练都要好,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遗憾,但各个环节都非常圆满、顺利,近乎完美。
现场的副导演张继刚都情不自禁地感叹:“天佑中华!”
这场奥运开幕式达到了40%的收视率,全球约有40亿人次观看了奥运开幕式,多年来一直高居观众奥运开幕式满意榜榜首。
而坐在电视机面前的我们也与有荣焉,这是一段所有亲历者永远无法忘却的回忆:
2008年的夏天,张艺谋和幕后的两万多位工作人员,拼尽全力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开放、自信、强大的中国。
13年前我们能够做到的,相信如今也一定可以。
冬奥开幕式的答卷将如何写就,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