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荣格(Carl Jung),对心理学稍微感兴趣的人应该都很熟悉这个名字,他与弗洛伊德之间的“相爱相杀”常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荣格出生于1875年,那是同治帝去世、光绪帝继位的年代,一百多年过去了,直至今日,他的著作依然在不断出版及计划出版中。学者和精神分析师对荣格的推崇显然不是出于对他八卦和绯闻的好奇,而是认为他提出的人格分类理论、人格面具、心理原型、集体无意识、自性化等概念仍然具有研究和推广的价值。在他生前,诺贝尔物理学奖泡利(Pauli)曾是他的病人,两人曾合著过有关共时性的论文;在他身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加·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表示自己深受荣格心理学的影响,《沉默的羔羊》男主角扮演者安东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不仅自己阅读荣格的著作,而且专门设立了网站去帮助跟自己和荣格一样有幻觉的人们……荣格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尽管如此,荣格依然距离我们很遥远,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值得花时间去了解荣格吗?就算他是一位史上著名的心理咨询师,毕竟已经作古,又如何能帮到我们这些活生生的人呢?《自愈与成长——荣格的生命故事》这本书告诉我们,花一点时间去了解荣格的一生是非常值得的,他的生命故事本身就是一部自我疗愈的历史,对每一位普通人来说同样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荣格的母亲及外祖父患有精神病,他从小就经历父母吵架、婚姻不和;内向的荣格的青春期过得很痛苦,学渣恐惧终身困扰着他;他也曾经面临过升学选什么专业、未来从事什么职业的困惑;作为一位“凤凰男”在迎娶了“白富美”之后,他迎来的并不是人生的圆满,而是不断的婚外情;他与弗洛伊德的相逢是一见如故,也是分道扬镳的开始;他深受幻觉的困扰,又觉得无人可倾诉……他在自传中说,“我身上有魔鬼,他一锤定音”。荣格在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所经历过的迷茫、困惑、痛苦、挣扎,与我们普通人所经历的并无二致,不同之处在于,他始终在进行多种多样的自我探索和疗愈,并在拯救自我的过程中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供后人借鉴。
在《自愈与成长——荣格的生命故事》一书中,作者李孟潮结合荣格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及老年几个关键阶段的重要人生事件,阐释了荣格思想的发展脉络,展现了荣格如何自我疗愈、如何成长为一位影响了无数人的标志性人物。李孟潮是心理学博士、精神科医生,曾长期研究荣格,在后记中他表示,写这本书的过程,也是他自我疗愈的历程,希望这本书也同样可以帮到正处于人生中某个关键节点的你。
01 “向内看的是清醒者”
“我躺在树荫下的一辆童车里,那是一个美好、温暖的夏日。天空湛蓝,金色阳光穿过绿色的树叶。童车的遮阳罩被打开,我醒在这灿烂美丽的景色中,有一种无以名状的幸福感。我看着树叶和花丛中闪烁的阳光,一切都是那么的神奇美妙、多姿多彩和灿烂。”
这是荣格自己能够回忆起的最早的记忆。这个记忆非常美好,景色宜人,幸福满溢,然而却没有人的存在。对于那时的荣格来说,他生命最初的重要他人——父亲和母亲——似乎都靠不住。他的母亲在他三岁的时候就开始出现了精神问题,对他来说,女人是不可靠的,这导致荣格终生都困于与女性的关系。他的父亲在一家精神病院担任牧师,但并非虔诚的信徒,他想要给予儿子足够的爱,却始终不得其法,在荣格看来,父亲虽然可靠,但同时又总是让他失望。
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荣格,从小内倾的感知觉就特别强,他对于内心的意象、梦境有着极强的感知力,能够清晰的捕捉头脑中的颜色、触觉、味道等信息,这让荣格从很小的时候就很孤独,又有种少年老成的感觉,他经常跑到一块石头上静静地作者,思考“究竟是我坐在石头上面还是石头坐在我下面”这种哲学问题。 后来荣格提出了内倾(introvert)与外倾(extrovert)的概念,同时指出人格的功能分为四种:思维、情感、感觉、直觉,这也是目前流行的MBTI人格测试的理论基础。
童年的荣格为了抵御孤独,自己发明了一套宗教仪式,他刻了一个小侏儒,有了只属于自己的一套仪式,这让他的内心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这对于童年的荣格来说,既是一种游戏,也是一个秘密,游戏和秘密对于儿童的发展来说都具有关键的作用。
现在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孩子背古诗、学数学,看到孩子沉迷游戏就开始担心,看到幼儿园不安排上课、只让孩子放开了玩,恨不得投诉幼儿园和老师。这些家长可能不知道,孩子的很多能力都是在游戏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会玩的孩子才能在后来的学习中更如鱼得水。我曾经听一位家长抱怨说,自己的女儿每天回家就要马上回到自己搭建的“王国”之中做公主,对着一排毛绒玩具念念有词,根本不知道她自己玩的什么劲儿。实际上,要靠想象力搭建起一座王国,要记得每个毛绒玩具的角色,还要自己设计对话和剧情,这不是非常锻炼想象力、记忆力和交流能力吗?更重要的是,游戏为我们搭建了一个现实之外的空间。有些心理咨询师会问来访者,有没有什么兴趣爱好或者爱玩什么游戏,那些没有爱好、不玩游戏的人,更容易被困在现实之中而无处逃离。就如荣格中年的时候,面对一团糟的现实,他再次拾起了童年的游戏来自我疗愈,这是后话。
但不管怎么说,童年的荣格就这样在万众瞩目中长大了。在荣格出生之前,他的父母曾经生过三个子女都夭折了,他的出生带给全家人以希望,他的牧师家庭身份在当地农村也很有威严,加上他本身长相非常俊秀,很讨人喜欢。但是这一切在他上了城里的中学、进入青春期之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们都知道,青春期是身心发生巨大变化的阶段,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开始对异性产生好奇,开始热衷于结交朋友、展现个人魅力,所以这时比较受欢迎的往往是外向、活泼的人,像荣格这样内倾型的人就会觉得很难适应。更糟糕的是,荣格还遭遇了“学渣恐惧”,他的数学成绩是全校垫底的。在这种情况下,荣格陷入了深深的自卑之中,他的身份认同也产生了极大的挣扎和冲突。
不知道你的青少年阶段过得怎么样?当我回顾自己的青少年时期,看到的都是迷惘、尴尬和无助。青春期的我们最想要向全世界证明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向父母证明自己可以独立,向同伴证明自己是个值得结交的人,但如果我们不如自己想象的那样优秀,拿不出什么像样的特长,学习成绩也一般般,往往会陷入自我怀疑之中。
这时候的荣格是如何处理内心的冲突的呢?
一方面,他的父亲和舅舅为他营造了一种畅所欲言的民主型教养环境,他没有感受到太大的家庭压力;另一方面,他开始大量阅读,在书中寻找“父性榜样”和“人生答案”。他阅读了很多哲学书和世界名著,其中《浮士德》是荣格的最爱,并影响了他的一生。
阅读让荣格的思想高度和深度远远超过了同龄人,他在那时便有了被他命名为“自性化”(individualism)的体验:
“我觉得那些高山、大河、湖泊、树木、花朵、动物,是上帝的见证。在他的世界之外,存在着另一个世外桃源,就像一座神庙,任何进入的人都发生了改变。他会瞬间被整个宇宙的美景所俘获,以至于只剩下惊讶和赞美,将自己遗忘。这里生活着那‘另一个人’,他对上帝的了解是作为一个隐身的、个体的,同时又是超个人的秘密。这里没有人与上帝分离,就好像人类的心灵同时与上帝一起,对造物不屑一顾。”
所谓的自性化,指的是自成一体,有自己的理想和价值判断体系,不被他人左右;自性圆满,能够充分地自我接纳、自我满足,能够享受孤独、自得其乐;自由自在,敢于并善于追求自由,即使无法获得自由,也能安然自在。
同时,荣格也解决了自身身份认同的危机,他突然顿悟:“我是我自己了,我存在了。”他曾说自己在那之后终于克服了“乡下人”这个身份给自己带来的自卑感,“贫穷不是障碍,并且不是人类受苦的首要原因。富人的孩子并不比衣衫褴褛的穷孩子优越,幸福与否取决于更深刻的原因,而不是口袋里面金钱的多少。”
自性化让荣格在后来的职业选择及转变中展现出十足的勇气。荣格本来选择的专业是内科医生,后来在梦境的引导下,他决定转为精神医生。即使在一百年后的今天,这样的选择对于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来说,依然可能会掀起轩然大波,对很多人来说是绝对不会想到的人生选项,更何况在当时。但荣格就是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并且终生致力于心理医生这项事业。
更令人惊讶的是,发表了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的荣格,当时曾经一度是如日中天的主流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如同作者在书中所打的比喻,相当于现在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的地位,可他后来毅然辞去了所有的主流职位,成为了一名私人执业的精神科医生,专门做心理治疗。当他遇到弗洛伊德的时候,弗洛伊德更像是一位沦落江湖的民间科学家,但荣格并没有计较两人身份上的差异,只是单纯被弗洛伊德的思想所吸引。后来,荣格还研究了很多主流鄙视的内容,比如炼金术、占星术、飞碟等等。从荣格的一系列人生选择可以看出,他确实达到了自己所定义的“自性化”的境界,自成一体、自性圆满、自由自在,享受自己的人生,而不在意世俗的看法。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阅读。除了《浮士德》之外,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对荣格的影响也很深,他在后来也反复提及。阅读作为一种疗愈方式,其作用已经无需赘述。对于青少年来说,阅读的作用尤为关键,在于塑造三观和培养阅读的习惯。很多成年人在工作之后感觉空虚、茫然、找不到人生方向、更找不到生活的寄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没有汲取书籍中的营养。很多人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也许与应试教育有一定的关系,应试让我们将书本与考试联系在一起,会产生本能的反感和恐惧也不足为奇。但如果你想要治愈自己的“空心症”,不妨重新拿起一本书,尝试用欣赏而非学习的心态去阅读,说不定会为自己打开一片新的天地。
02 “受伤的医生才是治愈者”
荣格在25岁的时候已经读完了弗洛伊德的著作《梦的解析》,32岁正式与弗洛伊德会面。两人一见如故,聊了13个小时,后来还一起受邀前往美国授课,在旅途中互相解析对方的梦。但随着时间推移,荣格逐渐发现两人在很多理念上的差异和分歧,5年后,当荣格写作《力比多的转化与象征》的时候,他意识到两人的友谊已经走到了终点,果然这本书的出版也意味着两人的决裂。
荣格在后来的自传中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可能对某些人极感兴趣,但一旦看透他们,魔力就消失了,我就这样四面树敌。”这里没有专指某一个人,但确实概括了荣格一生中的人际情况。在与弗洛伊德决裂的前一年,他与自己曾经的病人、学生,也是情人萨宾娜·斯皮尔林(Saubina Spielrein)也决裂了,他们之间的恋情还曾引发了与妻子之间的矛盾。这些压力导致荣格的精神状态非常糟糕,处于精神疾病即将爆发的前夜。
这时候的荣格开始写疗愈日记进行自我分析,重新开始了童年的游戏,并且开始练习瑜伽。
荣格一直有记录自己的梦的习惯,写作对他来说算是坚持终生的习惯,在晚年对他的帮助更大。此次之外,在这一阶段,他开始到处捡石头搭建建筑,像小时候用积木搭建城堡一样。
作者在书中以精神病医生的身份建议道:
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如果突然开始玩他小时候喜欢的各种游戏,我们就知道,他开始自发地进行心理治疗了。这时我们可以鼓励他或她,多玩一玩。
但游戏仅仅能延缓他的病情,荣格还是开始出现大量的幻觉,这时,他开始尝试练习瑜伽。我们知道,瑜伽发源于印度,当时远不如今天这样全球流行,而荣格大概是心理治疗历史上第一位将瑜伽介绍给西方人的治疗师,在他看来,练习瑜伽能够让他恢复平静,并且倾听内心里的各种声音,然后他会尽可能详细地把自己在过程中看到的幻想记录下来,并进行自我分析。
荣格所做的这些事情,跟现在流行的正念、冥想非常类似。这些训练并不是为了扼杀我们头脑中的想法、烦恼、困惑,而是让我们有机会好好地观察它们,将思想聚焦于当下。
荣格自己所经受的这些幻觉和梦,以及对自己所做的分析,对他所从事的心理咨询工作助益很大。他曾经说:
“只有当医生本人也受到影响时,他的治疗才会起效。‘受伤的医生才是治愈者’。反之,若医生抱有一种刀枪不入的人格,他的治疗则不会有效果。我认真严肃地对待我的病人。也许我会遇到和他们一样的问题,病人经常恰好是专治医生伤心事的一剂良药。”
荣格在进行心理治疗的时候,始终能够秉成一种平等的态度,他不会坚持只用某一流派的治疗方式,也不会先入为主地试图教导病人,而是会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来处理。更重要的是,他提倡,治疗师不仅要了解病人,更要了解自己。只有这样,治疗师才能在紧急关头自由地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而不至于被病人“吓退”。
如何了解自己呢?通过读书、正念训练和“梦”的日记。
03 “向死而生,命运自有安排”
荣格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记录自己的梦,写日记,写给自己看的书,他曾经写过7本厚厚的、图文并茂的、给自己看的书,起名叫《黑书》,又从中提取了部分内容,整理为《红书》,这两本书都是在他去世后很多年才得以出版,但出版后反响强烈。
但荣格有一本书比较早就出版了:《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这是他在晚年的时候口述的个人史。当时的荣格已经八十多岁了,他每天会跟秘书口述一两个小时,让秘书代为记录。
荣格的这一做法也许可以称之为“自传疗法”,对于老年人来说很有借鉴意义。随着岁月渐长,身体机能慢慢退化,我们自然而然会想到死亡,同时也会自然而然产生一种对于死亡的恐惧心理。
你如何理解死亡呢?有些人觉得死后会轮回转世,有人觉得人死灯灭,这两种想法与我们生前对于生命的感受和态度有很大关系,如果你的这一生过得非常痛苦,那你可能再也不想经历类似的生活;但如果你有非常希望再见的人、再继续的事业,也许你就会很相信轮回。这两种观念又会进一步导致我们对于当下的生活采取不同的态度,如果你相信人死灯灭,那你可能会非常努力地过好当下的每一天,但如果你相信还有轮回,那你可能会采取悠然而感性的态度,反正日子还长。
荣格潜意识里支持轮回说,他强调神话和集体无意识的作用,但在行动上,他跟任何一位直面死亡的老人是类似的,也在本能地采取一些抵御死亡的方式,比如储蓄和写自传。
写自传是老人们常用的一种对抗死亡的方式,只不过很多老人絮絮地回顾自己的一生这种行为被我们忽视了罢了。作者在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位来访者的母亲特别絮叨,让人不堪其扰,作者就跟她说这是她母亲准备好了拥抱死亡,于是她就把母亲的话记录了下来,整理成一本属于母亲的自传,在母亲大寿的时候送给了母亲,结果皆大欢喜。
在荣格的自传中,还有一部分写了自己的旅游经历,旅游也是对抗衰老和死亡的一种防御手段;对于年轻人来说,旅行还是了解自己的绝佳途径。
荣格曾经对旅行的心理意义进行了分析,从大的方面来看,在旅行中,我们得以从一个外部的视角来观察自己的民族,比如你会看到别的国家的人所做的事情、认识事物的方式,从而更加了解我们自己的民族,这与荣格的“文化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概念有关。从个体的角度来看,旅行过程中的风景更容易让我们认清自我以及自我在宇宙中的位置。荣格曾经在非洲的阿斯平原,望着辽阔的天空和草原,产生了天人合一的感悟。我想,如果我们在旅行中放弃“打卡”的想法,实实在在地感受“他乡”,也必然会对自我产生新的感悟。
04 结语:做自己的治疗师
在阅读《自愈与成长——荣格的生命故事》这本书的时候,我总是会感受到荣格的孤独,正如他在自传中所说的,“孤寂并非因为身边无人,而是由于无法把觉得重要之事告诉他们,或者认为其他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想法令人信服。孤寂始于早年的梦境体验,在研究潜意识时登峰造极。人所知多于旁人,就会孤寂。孤寂却未必与合群格格不入,因为对群体深有感触者莫过于形影相吊者,只有每个个体不忘特性,不与他人融为一体,群体才兴旺发达。”作者在书的序中也提及这一点:
荣格在世时,见过很多著名人物,换成其他的人,肯定会炫耀自己是如何高朋满座,但他说“说实话,这样的会面几乎不曾带给我什么重要体验,倒像是大海上两船相错时互相挥旗致意一般。”就连自己的亲属,他也不愿过多谈及,曾这样说过,“至于我的至亲挚友,他们对我而言十分重要,仿佛是从久远的记忆里走到我身边一样,我亦无从谈起。因为这些亲密关系不只涉及我的内心生活,也属于他们自己。我不可以猝然把那扇永远锁着的门向公众敞开。”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孤寂体验,只是有些人的孤寂更长一些。在那些你觉得无人可以理解你、你也不想对任何人诉说的日子里,不妨试着读读荣格,学习他的阅读、写作、游戏、瑜伽、旅行,在观察自我、了解自我、分析自我的过程中,完成自我探索与疗愈。
当然,如果你愿意,找个人聊聊也很好,方式由你。重要的是,你能认识到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问题,而解决的方法不止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