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菩提》这本书是著名企业家——汽车玻璃大王曹德旺先生亲自操刀撰写的自传,是一部现代企业家的成长史、奋斗史,本书以第一人称自述创业历程,真情实感自然流露,书中的许多人物至今仍然健在,诸多事件真实可考令人信服,书中作者敢想敢干的勇气和百折不回的坚韧很值我们学习和借鉴。
曹德旺先生出生于上海,他的曾祖父曾是福清市的首富,后来到了他爷爷这一辈开始家道中落,逐渐式微,后来因为国民党统治的上海沦陷,他们全家迁往老家福建,曹父买了一条船,把所有的家当都装在船上准备运回老家,后来货船在海上遭遇风暴,连船带货一起沉没,曹家损失惨重,(所幸他们全家人已坐客船先行到家),后来靠曹德旺母亲变卖陪嫁盖了一座房子才算安了家。
曹父没有务农经验,家里的日子捉襟见肘,十分拮据,因为没钱交学费,曹德旺到九岁才开始上学,但是上学不久,就因为他太顽皮得罪了校长被学校开除了,之后他都是通过查字典才认了许多字,小小年纪,每天放牛割草,后来稍大一点,开始跟着父亲学做生意,倒卖过烟丝和水果,后来曹德旺认为父亲做的都是小生意,成不了大器,决心不走父亲的老路。
他成家后,得知销售白木耳利润丰厚,决定自己种植,后来又发展到收购本地村民的木耳去外地倒卖,赚取差价,因为当时的政策不允许个人经商,所以木耳被政府没收,损失惨重,欠下了很多外债,迫不得已,只好去工地挣工分,但是在工地上因工友吸烟,导致了一场大火,烧坏了工棚和工具,上工没了板车,拉土的活没法再干,大伙乱成一团,略懂修车技术的曹德旺自告奋勇去修车,解了队长的燃眉之急,从此也记住了这个勤快踏实的小伙子,后来队长让他去工地上管做饭,活不累,工资也多,可惜好景不长,两年很快过去,工期结束,曹德旺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闲下来后,有人介绍他到大洋农场做苗木技术员,在这里偶遇了一辈子的好兄弟——琯头山兜农场场长王以晃,于是他又应邀去了琯头山兜农场当销售员,在那里挣了不少的钱,后来因为发生了几件事,他明白农场的制度不适合自己长久呆下去,又因为自己卖树苗挣钱多太显眼,再干下去太不安全,于是果断辞了农场的工作,准备自己创业。
曹德旺最开始创办的工厂生产的是水表玻璃,他找了两个搭档,一个是跑市场的老吴,另一个是懂设备技术的小林,这两个人都是文革前的大学生,有知识有能力,曹德旺又争取到镇政府领导的支持,给他批了地皮,又解决了资金问题,但是水表厂建起来后,因为技术及其它原因,换了几任厂长都是连年亏损,最后镇领导让曹德旺出面承包,经过他科学管理,大胆改革,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终于扭亏为盈,不但为当地政府创造了很大的利润,也为自己挣下了人生第一桶金。
水表厂逐渐走上正规,曹德旺又发现了新的商机,就是生产汽车玻璃,促使曹德旺生出这个念头的是一次偶然事件,因为去武夷山游玩,曹德旺为母亲买了根拐杖带回家,拐杖没拿在手里,却被他扛在肩上,司机开玩笑说,你可小心点,别把汽车玻璃碰烂了,不然你赔不起的,曹德旺心说怎么可能,我一个生产玻璃的会赔不起你一块汽车玻璃,后来经过了解,当时换一块汽车玻璃需要六千元,如果加急的话需要八千元,真是不说不知道,一听吓一跳,这让曹德旺大吃一惊,真是暴利啊!
当时国内还没有一家生产汽车玻璃的厂家,曹德旺说干就干,他找到上海耀华玻璃厂的技术人员,了解生产汽车玻璃的相关问题,经过分析研究,他们一致认为,无论是技术问题还是市场方面,生产汽车玻璃都是一个潜力巨大前途光明的行业······
克服一切困难,福耀玻璃厂很快建起来了,曹德旺严把质量关,他们生产的汽车玻璃质量上乘价格合理,为厂里赚取了极大的利润,用曹德旺先生自己的话来说,那时生产汽车玻璃简直就像印钱一样,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曹德旺又借鉴了西方先进国家的企业管理经验,成立了独立董事会,并成功上市,成为我国第一家上市的股份公司,后来又把工厂建到了美国、俄国等世界各地······
由于福耀玻璃在美国大量销售,遭到了美国商务部的反倾销制裁,曹德旺和同事们全力以赴,排除万难,准备了大量的资料,耗时几年,终于打赢了这场著名的反倾销官司,在与美国的较量中大获全胜,为我们的国家争了一口气,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赢得了对手们的尊重,也成了后来我国反倾销的典型案例和学习范本,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曹德旺先生脚踏实地,以实业起家,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但他致富不忘国家,把绝大部分的财富都回报给了社会,他是世界瞩目的慈善家,捐款总数超过一百亿,他还成立了自己的和仁基金会来回馈社会普度众生,这个小时候一天只能吃两餐饭的清贫少年,经过多年的商场打拼与历练,终于成长为一个享誉世界的著名企业家!
曹德旺先生虽然只是个经商的,但他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英,是我们大众的楷模,愿我们的国家能涌现出更多更多像曹德旺、任正非这样的企业家,如此,我们的国家怎会不强大?!
最后为您荐读:《心若菩提》豆瓣评分九点一分,你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