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关于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我想说海边的卡夫卡(读城堡有感)


提到现代主义文学不免要提到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卡夫卡!这位具有浓烈欧洲气息的犹太人用不同寻常的方式诠释着他心中的表现主义!他生活在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奥地利,亦有着凡人难以想象的痛苦经历。结合着父母各自性格特点,他变得刚愎而孤僻、悲观且忧郁。纵观文学史这似乎成为所有伟大作家所共有的性格特点。

卡夫卡与众不同的地方是把创作看成一种生存的方式,一种生命燃烧的过程。他在日记中写道 “我内心有个庞大的世界,不通过文学途径把它引发出来,我就要撕裂了!”

《城堡》是卡夫卡的一篇长篇小说。小说写的是主人公K为了进入城堡而努力的故事。故事貌似很荒诞,他叙述的事情叫人不可思议,而作品中的人物和叙事者却一点也不反常。他用象征,夸张的手法创造了一个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通过这个揭示了当代各种反常现象。

一个冬夜,K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城堡所属的一个村庄,投宿在一个乡村客店里。按照规定没有城堡的许可谁都不能在村子里过夜。K自称是土地测量员给城堡工作,由于没有任何证据又遭到严厉的盘查。客栈用电话向城堡查询这件事情以后得到肯定的答复,K才被允许留下来过夜。其实,城堡根本没有聘请K来工作,却承认了他并给他派了两个助手,只是始终不允许他进入城堡。尽管城堡就在近在咫尺的小山上,却是永远可遇不可求的,他永远也走不到那里。为了能进去,他有意勾引了城堡办公厅主任的情人佛利达,之后发生的一切,佛利达的猜忌,给K送信的巴纳巴斯家的不幸,与克拉姆秘书在贵宾室几经波折的会面,佛利达处于猜忌和妒忌的私奔同居,一系列这些事情我都觉得很莫名,简直没有前因后果,小说写到这个时候就停止了。

   整个故事的梗显得轻佻,毫无头绪,阅读卡夫卡是一种奇特的体验,也是一种挑战。从来没有哪个作家像卡夫卡那样让我深觉其故事情节极其荒谬却又不得不为其书的真实感而赞叹,《城堡》这部长篇小说读完之后感觉更是如此。

  透过书背后看卡夫卡,他给我的形象是在冰天雪地里孤独行向远处的小小背影。他内向,却不软弱,他惧怕,却并不臣服。他不乐观,也不悲观,只是为了一件自认为有合理的事一味地奔波着。即使身边几乎没有一个人能相信他,没有一个人认为他会达成所愿,一个外乡人或许永远不懂其中的机关和奥妙,但他依旧怀揣着“最后的,微小的,正在消失的,实际上也看不见的希望”努力着。书中,他就明确的说过“干嘛我要对这种捉弄或是官方的忽发奇想屈服呢?”他对弗丽达说“难道你忘记了一个人应该努力往上爬,特别是在他处于底层的时候?一个人难道不应该利用一切可能给他带来希望的机会吗?”我想,他并不是不知道这城堡的木然与森严,而是不想对停滞的生活无动于衷。他在某种程度上,做了一个似乎是错误的正确选择,却像触犯了某项不知名的条例而被人群孤立,承担着痛苦与轻蔑,便用尽一切来赎罪,挽回,争取尊重,并用这些来作为生活的全部意义,全部勇气。他想告诉迷茫的人们对一切撒手不管一定是坐以待毙的。不用谁来审判,孤独会蚕食掉人最后一点生的活力,那时人生像枯槁一样沉闷呆板。殊不知这一切是真理,也是源头。

小说中出现了许多极其离奇而荒诞的事情。城堡并没有聘请土地测量员却肯定了K;K根本没有进行工作却得到奖赏;K大约出门一两个小时就会天黑;给承包打电话全部电话铃一起响,每次通话都是以嗡嗡声或玩笑声结尾;K去见克拉姆的秘书埃朗格却走错了房间在比格尔的床上睡了一觉;K的两个助手总是形影不离,寸步不离开K,甚至在K同佛利达缠绵温存时也逃脱不了他们……

我们很难判断弗里达与K的爱情是否是发自真心的还是出于某种实现自我利益!在卡夫卡的小说中,我总是很难看到所谓爱情的美丽,K一方面通过弗里达达到自己进入城堡的目的,更重要的在于通过争夺弗拉姆所谓的情人,获得游离于城堡之外的现实认同,然而当这样的目的变得渺茫……感情充满了变数,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命运更是变幻莫测。k对弗丽达的爱或许就是这样消失的吧。原本想靠弗丽达与克拉姆的关系与城堡取得联系的他,一旦发现弗丽达不能为他铺建桥梁,反而成了一个巨大的包袱时,卡夫卡不得不产生了这样的感叹“她的不可思议的诱惑力是因为她亲近了克拉姆才有的,而吸引k的又是这种诱惑力,可现在她在他的怀抱里枯萎了。”在她身上没有了昔日的骄傲,没有了昔日在她身上给予的希望,昔日问题的解脱成了一个新的问题。她沦为一个普通的伴侣,无奈的平淡的苦日子,日益冷淡的爱,最终迫使弗丽达与他手下的一个讨厌的助手日久生情,弃k而去了。城堡还有那些属于城堡的无数的公文——这个高高在上而又乌烟瘴气的地方,这些决定一切而又可能一无所用的纸片,或许也是这无常的命运中的一个侧影,让人惧怕,让人敬仰,让人挤破头皮想进去,想弄明白,而其实可能就是不过如此的不可企及的远方和彼岸,它们可能是任何一种白日梦,任何一种迷途或向往。“它们的价值在不断变化,它们引起的反应,也是无穷无尽的。”而卡夫卡自己也是在无数矛盾的价值变化和其无穷无尽反应中的一个佐证——他是失败者,但他成功了。

布洛德回忆说卡夫卡这本书的结尾应该是:K会因心力衰竭而死去,正在此时他才被允许留在村庄里居住。

  卡夫卡作品的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以貌似很荒诞,实则真实可信,他叙述的事情叫读者不可思议,而作品中的人物和叙事者却一点也不反常。他用象征,夸张的手法创造了一个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通过这个揭示了当代各种反常现象。

  这就引出来城堡是什么样的象征?或许是当代政府的集权制统治的象征国家同志机器的象征?或许是某种精神上的解放的象征?又或许是卡夫卡他父亲的象征?K寻求进入城堡之路,想得到灵魂的拯救,卡夫卡通过描写这个得到父亲的肯定和理解?想得到他从没体验过的温暖的怀抱?K的努力是徒劳的,最后等到他要离开人世了才得到“恩典”是在讽刺官僚制度,强调神的恩典是不可能由人强行得到,感叹自己永远得不到父亲的“拯救”一直活在他的阴影里。他对社会,对亲情,对爱情,对生计等所有的一切的理解,虽然似懂非懂地读完了这本书,但它还是触动了已积淀很久,快被遗忘的心灵感受。

  K的努力是为了寻求某种真理人们所追求的真理,无论是什么,都是在追求那些存在的东西,但这个荒诞无情的世界给我们设置了种种或大或小的障碍,无论你怎么追求,怎么努力,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感觉生活中的点滴都是徒劳的结果,很失落,很失败,事与愿违,可望而不可及,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人生体验,仅仅从某一个角度看他的作品和我自己的真实生活经历都还远远不够。

   海边的卡夫卡,沉思并且寂寞。他的思想犹如海里的惊涛拍岸,永远进不了规矩森严的城堡。也是因为这样,他的死亡才像海鸥胸脯缓缓落入惊涛中最柔软的羽毛。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